文|吴志隆
香港与新加坡到底是竞争对手还是合作对象——随著时间推移,每一次谈及这个问题都会有新的答案。前日李嘉诚谈及新加坡开国总理李光耀先生的专访,引发舆论广泛讨论,新港关系成为其中一个备受争议的角度。
现年95岁的李嘉诚说起比自己年长五岁的李光耀,仍然流露出强烈的尊敬,他形容李光耀的思想有好多层次,有排除万难的决心,也十分信守承诺,值得大家一辈子学习。两位公认的成功人士的人生故事,对今天的香港有哪些启示呢?
李光耀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带领新加坡逆水行舟并取得成功。1965年被赶出马来西亚联邦后,马国不再通过新加坡的港口进行外贸,与印尼的贸易也停止,转口贸易本来是新加坡的经济支柱,即时受到重创。
李光耀推动的经济改革,先以传统手工业解决就业,之后透过鼓励出口工业进一步累积资本,而且把握越南战争的机遇,吸引欧美先进的工业进驻新加坡,为当地电子、石化产业打下基础,逐步摆脱依赖转口贸易的局面。1978年开放外汇管制,实现国际资本自由流动,使新加坡迅速成为东南亚的金融中心,1979年再提出经济重组战略,推动工业改革,成就1980年代的“亚洲四小龙”之一。
新加坡的发展就如李嘉诚所形容,由“无机会”发展到今日的“无限机遇”,这个“奇妙”过程当然并非一帆风顺,但李光耀能够清楚解读时局,发现机遇,而且可以团结整个政府甚至国家的大部分人民,集中力量办大事,一次次带领新加坡创造奇迹。
作为一个政治家,李光耀最令人欣赏的不仅仅是他执政新加坡30年令该国成为人民宜居、国际称赞的国家;更加重要的是,他为新加坡建立的制度与基础在他已经离开这个世界后仍帮助新加坡克服种种挑战,蓬勃发展。
新加坡为什么能赶上香港
香港曾经在经济、管治等方面都领先新加坡,甚至新加坡当年曾派人来港学习我们的公共房屋政策。但几十年过去,哪一个政府可以真正解决房屋问题,令居民安居乐业,哪一个地方的经济更有活力、更吸引国际人才,当中又是什么原因,值得两地社会深思。
今天的国际环境对香港、新加坡都不友善,有人说新加坡是香港的竞争对手,也有人说它是香港的学习对象,但其实怎样衡量双城关系,全看两地政府怎样定位。特区政府忙于抢人才、搞夜市,新加坡去年已经开始将“数码经济”“绿色经济”及“护理经济”等三个领域列为未来最具潜力的发展方向,并且调整教育系统,配合未来人才需要。
当香港社会普遍在怀念过往的光辉时,现任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谈及对新加坡未来的规划时说道,当我们问“李光耀会怎么做”的时候,不表示我们应重复他以前的做法,而是要思考今天的形势,因为“李先生无法给出答案,必须由我们想出答案来解决”。
新加坡政府这种务实的态度值得香港社会参考,今天我们要客观面对香港身处经济低谷的现实,想要实现“由治及兴”,须要有前瞻性、创造性的发展方向以及相关配套公共政策。尽管香港有背靠祖国这个令新加坡都羡慕的独特优点,但如何尽情发挥,需要特区政府有更深入的思考。
(作者系“就是敢言”执行主席,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来源:HKG报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5/23/q1a6Nfzp5cCRtVKcLE7382FsFyQe0ETm76T.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