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荆杂志(记者彭彦)6月5日东莞报道:6月3日,东莞举行虎门销烟185周年纪念活动,同时启动2024年全民禁毒宣传月的仪式,活动持续至6月26日国际禁毒日。据悉,在长达数十年的时间,禁毒一直是广东、香港和澳门三地紧密合作的重要领域,此刻在活动月,闻名遐迩的鸦片战争博物馆,前来观展的人潮络绎不绝,他们或是慕名前来观展、游学,抑或是与你、与我一样,在六月的流火,伫立销烟池遗址,寻找当年徐公虎门销烟那股延绵不绝的精神力量。
6月2日,“虎门销烟精神展”已于鸦片战争博物馆下辖的海战博物馆开幕,6月3日,该展览在全国六家林则徐纪念馆同步正式开放,展览不仅吸引众多慕名而来的人群,更是唤起东莞这座城市久违的记忆,英雄林则徐与虎门销烟池静默对视,让人心生敬意与自豪。今天,特邀鸦片战争博物馆馆长张建雄,与大家一起,探索虎门销烟历史文化传承及其蕴含的现实意义。
记者:张馆,您好!鸦片战争博物馆是您每天的日常,在这种氛围中,您是如何理解和尊重虎门销烟事件?
张建雄:东莞,是虎门销烟的发生地。在1839年6月3日至25日,钦差大臣林则徐会同两广总督邓廷桢、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以及英勇的虎门军民,在东莞虎门镇口海滩当众销毁所收英美鸦片2376254斤,震惊寰宇。虎门销烟的伟大壮举,开启人类历史上大规模禁毒之先河,揭开近代中国反侵略斗争之序幕,推开民族觉醒之门,刻下不朽的英雄篇章,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乃至全世界的共同历史记忆。
纪念是为铭记,铭记是为更好的传承。185年已经过去,虎门销烟这一历史事件所蕴含的爱国、首创、斗争、开放的精神,如同璀璨星辰,从东莞这个“觉醒之门·英雄之地”升腾而起,穿越时空的阻隔,传承不止,历久弥新,不仅照亮历史的幽径,更在时代的洪流中熠熠生辉,让“中国近代史开篇地”成为东莞最凝重的历史刻度和最闪耀的城市名片。
记者:在历史的长河,民族英雄人物林则徐一直被铭记,被倡导,被宣讲,想知道您更多的感受?
张建雄:林则徐,铮铮铁骨,一代忠良,被誉为民族英雄、禁毒先驱、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站在中国第三次社会大变革风口上的一代历史伟人。他还是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思想家、书法家、诗人。对国家,他心怀炽热如火的深情,“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意旨巍然,掷地有声,至今仍广为传颂。对社会,他勇于改革,在禁烟、军事、外交、水利、农业、教育等多个领域,展现出非凡的勇气、坚定的决心以及克服困难的智慧。对人民,他勤政爱民,兴修水利,减轻赋税,推广新耕技术,积极改善民生。对自己,他积极进取、勇于担当,绝不躺平,廉洁自律,无欲则刚,赢得“林青天”的美誉。对朋友,他推崇心灵契合与志趣相投,追求的是一种基于共同理想和道德追求的纯粹友谊。对家庭,他坚持向上向善,强调以身作则正家风,留下“十无益”等许多关于治家教子的格言警句。
记者:6月2日至3日,香港学子一起走进“中国近代史开篇地”东莞,以“湾区同心,知史爱国”为主题走进虎门销烟池,走近林则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和体验,您认为此次活动是否符合期待?
张建雄: 香港是国家的一部分,香港青年也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爱国自然而然应该成为包括香港青年在内的所有中华儿女血脉里的基因。鸦片战争博物馆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大湾区禁毒教育基地,所记录和承载的历史与香港密切相关,有责任也有义务面向香港青年开展好爱国主义教育。
在面向对香港青年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时候,我们坚持弱化教育意识,强化教育功能,不是以灌输式的姿态将“篮子”装满,而是应该把“灯”点亮。
具体来说,爱国主义教育,需要以当代化的方式进行表达,以适应年轻人的兴趣和接受程度,从而有效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同时,爱国主义教育,也需要根据具体语境进行呈现,将历史事件脱离迷雾,清晰地展现给香港青少年,帮助他们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思潮。此外,通过角色扮演、讨论研究、艺术再现等体验式路径,让青年参与其中,亲身感受和思考,从而深刻体会历史的重要内涵。
6月2日,香港裘锦秋中学(屯门)、仁济医院靓次伯纪念中学、仁济医院王华湘中学等学校的87名师生来馆研学,就是一次鸦片战争博物馆面向香港青年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最新实践,有力弘扬虎门销烟精神,加强香港学生对国家历史文化的了解,培养他们对国家的热爱和认同。
6月2日至3日,“湾区同心,知史爱国”香港学子爱国主义教育东莞行活动圆满举行,此次活动是为带领香港学子走进“近代史开篇地”,体验和感受东莞文化强市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活动由东莞市委统战部主办,紫荆杂志社、东莞市教育局、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滨海湾社会事务局,虎门镇、长安镇、大岭山镇统战办承办。鸦片战争博物馆、知识之友会、香港内地青年义工交流协会、裘锦秋中学(屯门)、仁济医院靓次伯纪念中学及仁济医院王华湘中学作为支持机构。
虎门销烟事件,标志著中国民族意识、开放意识、海防意识的觉醒,在当时,林则徐组织一系列反对英国殖民侵略政策的行动,包括就地销毁200多万斤鸦片。林则徐的精神体现一个爱国主义者和改革者的价值观和追求,他坚持保护国家利益和人民福祉,他的行动不仅受到当时中国人民的赞赏和支持,也赢得国外有识之士的尊重。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6/5/DBmcDPRlY7xZqUrSJmi95ozjCgSNMIpXpqg.png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关注
紫荆杂志(记者彭彦)6月5日东莞报道:6月3日,东莞举行虎门销烟185周年纪念活动,同时启动2024年全民禁毒宣传月的仪式,活动持续至6月26日国际禁毒日。据悉,在长达数十年的时间,禁毒一直是广东、香港和澳门三地紧密合作的重要领域,此刻在活动月,闻名遐迩的鸦片战争博物馆,前来观展的人潮络绎不绝,他们或是慕名前来观展、游学,抑或是与你、与我一样,在六月的流火,伫立销烟池遗址,寻找当年徐公虎门销烟那股延绵不绝的精神力量。
6月2日,“虎门销烟精神展”已于鸦片战争博物馆下辖的海战博物馆开幕,6月3日,该展览在全国六家林则徐纪念馆同步正式开放,展览不仅吸引众多慕名而来的人群,更是唤起东莞这座城市久违的记忆,英雄林则徐与虎门销烟池静默对视,让人心生敬意与自豪。今天,特邀鸦片战争博物馆馆长张建雄,与大家一起,探索虎门销烟历史文化传承及其蕴含的现实意义。
记者:张馆,您好!鸦片战争博物馆是您每天的日常,在这种氛围中,您是如何理解和尊重虎门销烟事件?
张建雄:东莞,是虎门销烟的发生地。在1839年6月3日至25日,钦差大臣林则徐会同两广总督邓廷桢、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以及英勇的虎门军民,在东莞虎门镇口海滩当众销毁所收英美鸦片2376254斤,震惊寰宇。虎门销烟的伟大壮举,开启人类历史上大规模禁毒之先河,揭开近代中国反侵略斗争之序幕,推开民族觉醒之门,刻下不朽的英雄篇章,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乃至全世界的共同历史记忆。
纪念是为铭记,铭记是为更好的传承。185年已经过去,虎门销烟这一历史事件所蕴含的爱国、首创、斗争、开放的精神,如同璀璨星辰,从东莞这个“觉醒之门·英雄之地”升腾而起,穿越时空的阻隔,传承不止,历久弥新,不仅照亮历史的幽径,更在时代的洪流中熠熠生辉,让“中国近代史开篇地”成为东莞最凝重的历史刻度和最闪耀的城市名片。
记者:在历史的长河,民族英雄人物林则徐一直被铭记,被倡导,被宣讲,想知道您更多的感受?
张建雄:林则徐,铮铮铁骨,一代忠良,被誉为民族英雄、禁毒先驱、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站在中国第三次社会大变革风口上的一代历史伟人。他还是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思想家、书法家、诗人。对国家,他心怀炽热如火的深情,“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意旨巍然,掷地有声,至今仍广为传颂。对社会,他勇于改革,在禁烟、军事、外交、水利、农业、教育等多个领域,展现出非凡的勇气、坚定的决心以及克服困难的智慧。对人民,他勤政爱民,兴修水利,减轻赋税,推广新耕技术,积极改善民生。对自己,他积极进取、勇于担当,绝不躺平,廉洁自律,无欲则刚,赢得“林青天”的美誉。对朋友,他推崇心灵契合与志趣相投,追求的是一种基于共同理想和道德追求的纯粹友谊。对家庭,他坚持向上向善,强调以身作则正家风,留下“十无益”等许多关于治家教子的格言警句。
记者:6月2日至3日,香港学子一起走进“中国近代史开篇地”东莞,以“湾区同心,知史爱国”为主题走进虎门销烟池,走近林则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和体验,您认为此次活动是否符合期待?
张建雄: 香港是国家的一部分,香港青年也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爱国自然而然应该成为包括香港青年在内的所有中华儿女血脉里的基因。鸦片战争博物馆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大湾区禁毒教育基地,所记录和承载的历史与香港密切相关,有责任也有义务面向香港青年开展好爱国主义教育。
在面向对香港青年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时候,我们坚持弱化教育意识,强化教育功能,不是以灌输式的姿态将“篮子”装满,而是应该把“灯”点亮。
具体来说,爱国主义教育,需要以当代化的方式进行表达,以适应年轻人的兴趣和接受程度,从而有效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同时,爱国主义教育,也需要根据具体语境进行呈现,将历史事件脱离迷雾,清晰地展现给香港青少年,帮助他们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思潮。此外,通过角色扮演、讨论研究、艺术再现等体验式路径,让青年参与其中,亲身感受和思考,从而深刻体会历史的重要内涵。
6月2日,香港裘锦秋中学(屯门)、仁济医院靓次伯纪念中学、仁济医院王华湘中学等学校的87名师生来馆研学,就是一次鸦片战争博物馆面向香港青年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最新实践,有力弘扬虎门销烟精神,加强香港学生对国家历史文化的了解,培养他们对国家的热爱和认同。
6月2日至3日,“湾区同心,知史爱国”香港学子爱国主义教育东莞行活动圆满举行,此次活动是为带领香港学子走进“近代史开篇地”,体验和感受东莞文化强市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活动由东莞市委统战部主办,紫荆杂志社、东莞市教育局、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滨海湾社会事务局,虎门镇、长安镇、大岭山镇统战办承办。鸦片战争博物馆、知识之友会、香港内地青年义工交流协会、裘锦秋中学(屯门)、仁济医院靓次伯纪念中学及仁济医院王华湘中学作为支持机构。
虎门销烟事件,标志著中国民族意识、开放意识、海防意识的觉醒,在当时,林则徐组织一系列反对英国殖民侵略政策的行动,包括就地销毁200多万斤鸦片。林则徐的精神体现一个爱国主义者和改革者的价值观和追求,他坚持保护国家利益和人民福祉,他的行动不仅受到当时中国人民的赞赏和支持,也赢得国外有识之士的尊重。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6/5/DBmcDPRlY7xZqUrSJmi95ozjCgSNMIpXpqg.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