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王慧娟
罗家英最为津津乐道的角色有二,《大话西游》中的唐僧和《国产凌凌漆》中的达闻西。神曲《ONLY YOU》伴著师父喋喋不休的三寸不烂之舌,风靡大江南北。达闻西则顶著地中海式秃头,穿著破旧工字背心短裤和人字拖,提著菜篮子登场。罗家英的这一出场是粤剧“走圆台”的方式,这源于他深厚的粤剧积淀。其实,罗家英最大的成就不在影视,而是在戏曲,在粤剧的传承与创新之上。
粤剧名伶罗家英出身粤剧世家,伯父罗家树为“打锣王”,父亲罗家权号称“生纣王”,堂兄罗家宝则以“虾腔”闻名。8岁时罗家英已跟随父亲与十二叔罗家会学习粤剧基本功,后来罗家英师从吴少廉、粉菊花、吕国铨、李万春等,身上融合著南北功夫。从学戏至今,罗家英的粤剧生涯已经整整70载。在这70年的粤剧艺术追寻之路上,他戏癫成谜、痴梦坚守,为粤剧的传承与创新倾情奉献,我们亦可以从中窥见香港粤剧艺术的前世今生与当代传承。
粤剧持续发展必须改良
继承与创新是中国戏曲发展的永恒话题,香港粤剧概莫能外。针对粤剧改革,罗家英亦言,“守旧如旧,只讲传承不言创新行不通;求新求变,一味创新丢了传统,变了味道,也行不通。粤剧要持续发展,最好的办法是改良”。
罗家英从艺70年,演剧无数,其中最多的还是粤剧传统老戏。所谓传统老戏,大部分都是流传下来的戏曲经典,历经光阴淘洗打磨愈发彰显出作品本身的魅力。但随著时代发展,传统老戏的缺点也渐渐暴露出来。故事内容重复荒谬,情节拖遝无趣,唱腔、人物设计过于守旧,有些甚至完全脱离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和审美趣味,所以不得不进行改编。对此,锐意创新的罗家英经常将新观念、新元素加入传统老戏中。如《帝女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粤剧经典,任剑辉、白雪仙的版本更是经典中的经典,罗家英却对这一版本作出多处大胆改编,经过市场检验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然而,香港粤剧界有人认为有点“离经叛道”。对此,罗家英回答很乾脆:“如果任剑辉再唱《帝女花》,她自己都会改,而且随著时代的变化会一直改,不停步。”戏曲改编是时代使然,粤剧改编也会随著时代的进步永不停歇。
不仅如此,罗家英的创新还体现在新戏的编排上。创新粤剧《开心穿粤》就是他的新作,这部戏将折子戏、牌子曲及音乐演奏等串连成“穿梭时空”的故事。剧情讲述年轻音乐家自小在国外接受教育,对中华传统文化缺乏认识,偶然机会下,回港入住古老祖屋,在大宅阁楼发现曾祖父遗留下的与粤剧相关的宝物,借此回到过去,在穿越过程中与观众一起欣赏戏曲多姿多彩的世界,亦认识到个中价值。在香港戏曲中心茶馆剧场表演时,他们还特别升级了音响系统,更加入崭新科技,由人工智能程式操作的机械人“罗家英”与茶馆新星剧团一起演出,无论在题材、意义和表演方式上都大胆进行了开拓创新,使传统艺术为大家带来了新体验。这就是罗家英对待粤剧传承与创新的态度和实践。
别拿标新立异当创新
在几代粤剧人的共同努力下,《玉簪记》《再世红梅记》《决战天策府》《南海十三郎》等传统老戏经过改编后都取得比较好的市场效果,成为传统粤剧新编的典型。但是,当今香港粤剧界,罗家英认为有两种倾向值得警惕:
一是过分赞颂西方戏剧而贬低中国戏曲。把国外的故事中国化,或学习借鉴西方的戏剧表演技巧,这本无可厚非,但总觉得西方戏剧比中国戏曲高级,厚此薄彼,盲目崇洋,这就大错特错了。西九戏曲中心落成时,对其英文名中的“戏曲”究竟使用汉语拼音“Xiqu”还是沿用西式的“Chinese Opera”(中国歌剧)来表达,香港粤剧界就有不同声音。过去将中国戏曲译为“Chinese Opera”,是照顾到外国人对中国戏曲还不够了解,便于对外传播。如今中国戏曲已大踏步走向世界,“功夫”“点心”等汉语词汇都以直接音译的形式被西方世界广泛接受,用“Xiqu”又有何不可呢?“我们的戏曲,是全世界都在研究和学习的一种综合表演艺术,不要妄自菲薄好吗?”言语间,罗家英彰显出发自内心的、清醒而强烈的文化自信。
“不仅如此,”罗家英接著说道,“近期一些改编作品,把不可能浓缩在方寸舞台之上的时空强行融在一起,把粤剧唱腔改成歌剧唱法,更有甚者舞台上只有对白,连演唱都省略了。这就完全没有粤剧的味了”。
其实,西方话剧只讲不唱,精于表达现实,表现冲突,是写实性的;而中国戏曲擅于唱、念、做、打,是用程式化来塑造形象、表达内心、营造意境,是写意式的。中西戏剧各有所长,无论高下。
二是现在有部分人拿标新立异当创新,给“派糖”(以政府公帑资助业界艺团)机构造成错觉。在批核粤剧项目时这些机构常常会问:“有没有新剧本、新布景、新服装、新科技、新玩意儿?”须知戏曲是以演员表演为中心的舞台艺术,服装、布景、科技等都是为演员服务的。
“我觉得有时演员在一方舞台困守数十年,表演的形式、舞台的样式确实要有些改变,”罗家英强调,“但改变的内容和方式都要讲究,改变不是把好的改去了以触发巨变!”“传统跟创新的元素怎么融合,这很讲究。传承是主,科技是辅,不可喧宾夺主。”他说,“观众进了剧场,要看的还是整部剧作的水准和演员唱念做打的真功夫”。可是现在有些人的“创新”正在使粤剧变得不伦不类。
粤剧从无厘头风格到艺术化的转变
广东粤剧很难走出广东到北方与京(剧)昆(曲)梆(子戏)一决高下。京昆梆的导演常常觉得粤剧无论在唱念做打、剧本故事等方面都相对较弱。可是,为什么粤剧在香港反而可以生存下来呢?那是因为在香港,“做戏是好玩的!”罗家英进而表示,他们当年编了很多无厘头风格的戏,都是用作茶余饭后的消遣,比较符合香港本地人的娱乐需求。这些戏不追求艺术性,只追求商业利益,但内容十分滑稽、贴近生活,被市民广泛接受。后来,经过白雪仙等前辈艺术家的逐步改进,香港粤剧才渐渐脱离商业味道乾净起来,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更加艺术化。
其实,商业与艺术完全可以相伴共生,并不矛盾。纵观香港的粤剧市场,与罗家英同时代的老倌们,本就是看著各种商业化的演出长大的,他们很能理解商业化运作模式,懂得把握观众心理。那如何做到商业性与艺术性的兼容呢?这或许就要考虑吸收新的元素,同时保证作品的纯正有趣。粤剧接受京剧的元素是比较早的,京剧的影响早早就浸润在粤剧的传统经典之中。在罗家英身上也不仅仅是传统的广东粤剧,“我十几岁就跟随粉菊花唱京剧,所以我的身上是‘南北结合’,广东话就叫‘南撞北’,虽然唱的是粤剧,但有京梆在身上。”
粤剧与电影的联姻进一步强化了粤剧的商业风格。上世纪70年代以前,仅香港出品的粤剧电影就达近千部,占当时香港有声影片总数的23%。众多粤剧名伶剧影双栖,使粤剧的时尚气质得到充分展示。罗家英说道,他们(粤剧表演艺术家)的表情是电影的表情,而不是粤剧的表情,粤剧的表情比较程式化,电影的表情则生动灵活、巧妙贴地,很多前辈如邓碧云、芳艳芬等就是这样。罗家英也从前辈身上学到了电影的表演方式,并将之用在增强戏剧的观赏性和互动性上。台上的表演者要与台下的观众有效沟通,还要控制节奏。“如果戏不‘抓人’,稍一松散,整部戏就完了”,他接著说道,“从前的老倌演戏,真的可以把玩观众,我让你笑你就笑,让你哭你就哭。从唱腔到表情到节奏到轻重,都能够吸引观众坐下来,坐得住”。
放眼现在香港的粤剧市场,观众走进剧场还是以捧场居多,真正懂戏的不多,而这一捧,偶像就很难进步,尤其很多观众本就是盲目追星,浮于表面,陷入“浅+钱”的漩涡。早前,罗家英在外间经常说一句话,“我唱戏唱了40年,一间房子都买不到,我跟周星驰拍了两部戏,就买了两间房子”。做戏收益本就不多,粤剧市场开拓自然更难。还有一些做戏的,在市场上讨不到好处,就反过来在艺术上剑走偏锋,其目的还在于追逐商业利益。现在有些人在外国学了一点皮毛,回国后就自称大师,在政府巧立名目,就可以拿到钱做戏。剧场里搞得变幻多端、“高深莫测”,让人不明所以,就被看作是高明的。部分粤剧从业者利用这种方式从政府拿钱,带坏了风气。
“大老倌”独一份的新故事
2022年底,西九戏曲中心茶馆剧场演毕10场由罗家英根据黑泽明电影《罗生门》改编而成的粤剧独角戏《修罗殿》,从剧本创作层面为香港粤剧发展编织新的故事、注入新的思想、探寻新的可能,这在香港粤剧史上恐怕还是“独一份”。76岁的罗家英剧中挑战一人分饰六角,用他自己的话说,“改编这部剧并不容易,像是一种自我极限挑战”,谈到个中因由,他解释道,对于钟情故事情节与发展的粤剧戏迷而言,《罗生门》的故事过于单薄。但是想要将这部戏改编成粤剧,就需要创新,以适用于粤剧表演的剧情分割手法(内容衔接),打破传统的粤剧舞台与灯光,不断转换时空,进而引导观众用观赏影视剧的情绪去了解其中妙趣。
“我相对保守,不会走的太远。表演上依然是粤剧的样子,都是按照传统的程式在做,但故事内容的引进和改编可以大踏步往前走。”罗家英如是说。“今年6月份,我还有个戏,叫《大鼻子情圣》,是酝酿十年的跨界创新之作,把法国故事搬到香港粤剧的舞台上,作为首届香港中华文化节的开锣戏曲节目。”“粤剧艺术是我一生的坚守!”在粤剧传承创新之路上,“大老倌”罗家英初心不改。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6/4/p0j2NUUj2DnX6KJgnBOagE21D9f804dbaAb.png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关注
文|本刊记者 王慧娟
罗家英最为津津乐道的角色有二,《大话西游》中的唐僧和《国产凌凌漆》中的达闻西。神曲《ONLY YOU》伴著师父喋喋不休的三寸不烂之舌,风靡大江南北。达闻西则顶著地中海式秃头,穿著破旧工字背心短裤和人字拖,提著菜篮子登场。罗家英的这一出场是粤剧“走圆台”的方式,这源于他深厚的粤剧积淀。其实,罗家英最大的成就不在影视,而是在戏曲,在粤剧的传承与创新之上。
粤剧名伶罗家英出身粤剧世家,伯父罗家树为“打锣王”,父亲罗家权号称“生纣王”,堂兄罗家宝则以“虾腔”闻名。8岁时罗家英已跟随父亲与十二叔罗家会学习粤剧基本功,后来罗家英师从吴少廉、粉菊花、吕国铨、李万春等,身上融合著南北功夫。从学戏至今,罗家英的粤剧生涯已经整整70载。在这70年的粤剧艺术追寻之路上,他戏癫成谜、痴梦坚守,为粤剧的传承与创新倾情奉献,我们亦可以从中窥见香港粤剧艺术的前世今生与当代传承。
粤剧持续发展必须改良
继承与创新是中国戏曲发展的永恒话题,香港粤剧概莫能外。针对粤剧改革,罗家英亦言,“守旧如旧,只讲传承不言创新行不通;求新求变,一味创新丢了传统,变了味道,也行不通。粤剧要持续发展,最好的办法是改良”。
罗家英从艺70年,演剧无数,其中最多的还是粤剧传统老戏。所谓传统老戏,大部分都是流传下来的戏曲经典,历经光阴淘洗打磨愈发彰显出作品本身的魅力。但随著时代发展,传统老戏的缺点也渐渐暴露出来。故事内容重复荒谬,情节拖遝无趣,唱腔、人物设计过于守旧,有些甚至完全脱离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和审美趣味,所以不得不进行改编。对此,锐意创新的罗家英经常将新观念、新元素加入传统老戏中。如《帝女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粤剧经典,任剑辉、白雪仙的版本更是经典中的经典,罗家英却对这一版本作出多处大胆改编,经过市场检验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然而,香港粤剧界有人认为有点“离经叛道”。对此,罗家英回答很乾脆:“如果任剑辉再唱《帝女花》,她自己都会改,而且随著时代的变化会一直改,不停步。”戏曲改编是时代使然,粤剧改编也会随著时代的进步永不停歇。
不仅如此,罗家英的创新还体现在新戏的编排上。创新粤剧《开心穿粤》就是他的新作,这部戏将折子戏、牌子曲及音乐演奏等串连成“穿梭时空”的故事。剧情讲述年轻音乐家自小在国外接受教育,对中华传统文化缺乏认识,偶然机会下,回港入住古老祖屋,在大宅阁楼发现曾祖父遗留下的与粤剧相关的宝物,借此回到过去,在穿越过程中与观众一起欣赏戏曲多姿多彩的世界,亦认识到个中价值。在香港戏曲中心茶馆剧场表演时,他们还特别升级了音响系统,更加入崭新科技,由人工智能程式操作的机械人“罗家英”与茶馆新星剧团一起演出,无论在题材、意义和表演方式上都大胆进行了开拓创新,使传统艺术为大家带来了新体验。这就是罗家英对待粤剧传承与创新的态度和实践。
别拿标新立异当创新
在几代粤剧人的共同努力下,《玉簪记》《再世红梅记》《决战天策府》《南海十三郎》等传统老戏经过改编后都取得比较好的市场效果,成为传统粤剧新编的典型。但是,当今香港粤剧界,罗家英认为有两种倾向值得警惕:
一是过分赞颂西方戏剧而贬低中国戏曲。把国外的故事中国化,或学习借鉴西方的戏剧表演技巧,这本无可厚非,但总觉得西方戏剧比中国戏曲高级,厚此薄彼,盲目崇洋,这就大错特错了。西九戏曲中心落成时,对其英文名中的“戏曲”究竟使用汉语拼音“Xiqu”还是沿用西式的“Chinese Opera”(中国歌剧)来表达,香港粤剧界就有不同声音。过去将中国戏曲译为“Chinese Opera”,是照顾到外国人对中国戏曲还不够了解,便于对外传播。如今中国戏曲已大踏步走向世界,“功夫”“点心”等汉语词汇都以直接音译的形式被西方世界广泛接受,用“Xiqu”又有何不可呢?“我们的戏曲,是全世界都在研究和学习的一种综合表演艺术,不要妄自菲薄好吗?”言语间,罗家英彰显出发自内心的、清醒而强烈的文化自信。
“不仅如此,”罗家英接著说道,“近期一些改编作品,把不可能浓缩在方寸舞台之上的时空强行融在一起,把粤剧唱腔改成歌剧唱法,更有甚者舞台上只有对白,连演唱都省略了。这就完全没有粤剧的味了”。
其实,西方话剧只讲不唱,精于表达现实,表现冲突,是写实性的;而中国戏曲擅于唱、念、做、打,是用程式化来塑造形象、表达内心、营造意境,是写意式的。中西戏剧各有所长,无论高下。
二是现在有部分人拿标新立异当创新,给“派糖”(以政府公帑资助业界艺团)机构造成错觉。在批核粤剧项目时这些机构常常会问:“有没有新剧本、新布景、新服装、新科技、新玩意儿?”须知戏曲是以演员表演为中心的舞台艺术,服装、布景、科技等都是为演员服务的。
“我觉得有时演员在一方舞台困守数十年,表演的形式、舞台的样式确实要有些改变,”罗家英强调,“但改变的内容和方式都要讲究,改变不是把好的改去了以触发巨变!”“传统跟创新的元素怎么融合,这很讲究。传承是主,科技是辅,不可喧宾夺主。”他说,“观众进了剧场,要看的还是整部剧作的水准和演员唱念做打的真功夫”。可是现在有些人的“创新”正在使粤剧变得不伦不类。
粤剧从无厘头风格到艺术化的转变
广东粤剧很难走出广东到北方与京(剧)昆(曲)梆(子戏)一决高下。京昆梆的导演常常觉得粤剧无论在唱念做打、剧本故事等方面都相对较弱。可是,为什么粤剧在香港反而可以生存下来呢?那是因为在香港,“做戏是好玩的!”罗家英进而表示,他们当年编了很多无厘头风格的戏,都是用作茶余饭后的消遣,比较符合香港本地人的娱乐需求。这些戏不追求艺术性,只追求商业利益,但内容十分滑稽、贴近生活,被市民广泛接受。后来,经过白雪仙等前辈艺术家的逐步改进,香港粤剧才渐渐脱离商业味道乾净起来,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更加艺术化。
其实,商业与艺术完全可以相伴共生,并不矛盾。纵观香港的粤剧市场,与罗家英同时代的老倌们,本就是看著各种商业化的演出长大的,他们很能理解商业化运作模式,懂得把握观众心理。那如何做到商业性与艺术性的兼容呢?这或许就要考虑吸收新的元素,同时保证作品的纯正有趣。粤剧接受京剧的元素是比较早的,京剧的影响早早就浸润在粤剧的传统经典之中。在罗家英身上也不仅仅是传统的广东粤剧,“我十几岁就跟随粉菊花唱京剧,所以我的身上是‘南北结合’,广东话就叫‘南撞北’,虽然唱的是粤剧,但有京梆在身上。”
粤剧与电影的联姻进一步强化了粤剧的商业风格。上世纪70年代以前,仅香港出品的粤剧电影就达近千部,占当时香港有声影片总数的23%。众多粤剧名伶剧影双栖,使粤剧的时尚气质得到充分展示。罗家英说道,他们(粤剧表演艺术家)的表情是电影的表情,而不是粤剧的表情,粤剧的表情比较程式化,电影的表情则生动灵活、巧妙贴地,很多前辈如邓碧云、芳艳芬等就是这样。罗家英也从前辈身上学到了电影的表演方式,并将之用在增强戏剧的观赏性和互动性上。台上的表演者要与台下的观众有效沟通,还要控制节奏。“如果戏不‘抓人’,稍一松散,整部戏就完了”,他接著说道,“从前的老倌演戏,真的可以把玩观众,我让你笑你就笑,让你哭你就哭。从唱腔到表情到节奏到轻重,都能够吸引观众坐下来,坐得住”。
放眼现在香港的粤剧市场,观众走进剧场还是以捧场居多,真正懂戏的不多,而这一捧,偶像就很难进步,尤其很多观众本就是盲目追星,浮于表面,陷入“浅+钱”的漩涡。早前,罗家英在外间经常说一句话,“我唱戏唱了40年,一间房子都买不到,我跟周星驰拍了两部戏,就买了两间房子”。做戏收益本就不多,粤剧市场开拓自然更难。还有一些做戏的,在市场上讨不到好处,就反过来在艺术上剑走偏锋,其目的还在于追逐商业利益。现在有些人在外国学了一点皮毛,回国后就自称大师,在政府巧立名目,就可以拿到钱做戏。剧场里搞得变幻多端、“高深莫测”,让人不明所以,就被看作是高明的。部分粤剧从业者利用这种方式从政府拿钱,带坏了风气。
“大老倌”独一份的新故事
2022年底,西九戏曲中心茶馆剧场演毕10场由罗家英根据黑泽明电影《罗生门》改编而成的粤剧独角戏《修罗殿》,从剧本创作层面为香港粤剧发展编织新的故事、注入新的思想、探寻新的可能,这在香港粤剧史上恐怕还是“独一份”。76岁的罗家英剧中挑战一人分饰六角,用他自己的话说,“改编这部剧并不容易,像是一种自我极限挑战”,谈到个中因由,他解释道,对于钟情故事情节与发展的粤剧戏迷而言,《罗生门》的故事过于单薄。但是想要将这部戏改编成粤剧,就需要创新,以适用于粤剧表演的剧情分割手法(内容衔接),打破传统的粤剧舞台与灯光,不断转换时空,进而引导观众用观赏影视剧的情绪去了解其中妙趣。
“我相对保守,不会走的太远。表演上依然是粤剧的样子,都是按照传统的程式在做,但故事内容的引进和改编可以大踏步往前走。”罗家英如是说。“今年6月份,我还有个戏,叫《大鼻子情圣》,是酝酿十年的跨界创新之作,把法国故事搬到香港粤剧的舞台上,作为首届香港中华文化节的开锣戏曲节目。”“粤剧艺术是我一生的坚守!”在粤剧传承创新之路上,“大老倌”罗家英初心不改。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6/4/p0j2NUUj2DnX6KJgnBOagE21D9f804dbaAb.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