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北京 蔡之兵
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这一最新重要论述,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习近平总书记深厚的人民情怀,全面展现了“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这一民本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的源远流长,更是中国式现代化打破西方现代化迷思的根本路径。
“民生为大”
体现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
“民生为大”,不仅仅是影响无数百姓生活水平的微观问题,更是与国家制度、发展理念、政治信仰密切相关的宏大问题。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坚持“民生为大”,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也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浓厚的人民情怀。
从成立至今,中国共产党始终将如何让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作为奋斗目标。从指导思想看,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高度关注人的价值、人的生活保障等问题。在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期,他们就对社会民生状况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考察。其中,马克思为调查法国工人阶级的生产生活状况而制作了《工人调查表》,恩格斯专门撰写了《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经过一系列调查分析和理论探索,马克思、恩格斯认识到,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现实前提,民生问题具有极其重大的社会意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将民生作为工作大局的核心,无论处在什么发展阶段、无论面临多大的困难和挑战,党的各项工作从来没有偏离人民这一中心,从“为人民服务”到“以人民为中心”,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直接体现。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政思想体系中,民生问题占据了最为重要的地位和最大的篇幅。无论是在地方,还是在中央,“让全体中国人都过上更好的日子”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最大牵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牢记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紧紧围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著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挂帅、亲自出征、亲自督战,走遍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考察调研了20多个贫困村,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历时8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实现近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在中华民族历史上首次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浓厚的人民情怀。
“民生为大”
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延续
如何看待民生,并非单一的经济问题,而是反映一个民族文化的内涵和高度的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其中,“民为邦本”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政治理念和治理智慧的结晶,它不仅直接包含了民生问题,也揭示了民生问题的重要性。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出自《尚书.夏书.五子之歌》:“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意为人民是国家的根基,人民安定了,根基牢固了,国家才能安定。“民为邦本”思想的提出体现古人对民本思想重要性的深刻认识,从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精辟见解,到历朝历代出现的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等良治实践,都表明“民为邦本”是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之一,证明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就重视人民的重要作用,对中国的社会生活、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后,“民为邦本”思想得到了时代性、创新性发展,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始终同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2012至2022年十年间,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3亿人,累计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5,501万人;累计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改安置住房5,900多万套,年均保障低保人员4,000万人以上;基本医疗、养老保险覆盖超过13.6亿人、10.4亿人,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随著一项项民生措施的落实,人民生活得到了全方位改善,人民生活的幸福感也得到了巨大提升。
当前,全球正在进入新一轮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部分国家的霸权主义严重阻碍世界和平与稳定,对其他国家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威胁。在这种背景下,全球呼唤一种新的能够代表人类前进方向和大多数人根本利益的文化。中华文化是最早认识到人民重要性和主体性地位的文化类型之一,更可贵的是,以人民切身利益作为治国理政最大目标的文化理念在新时代具备了全球意义。习近平总书记面向世界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这无疑将助力形成新的世界治理格局,为更多国家和人民带来更大的福利和希望。如今,中老铁路实现了老挝人民“变陆锁国为陆联国”的夙愿,雅万高铁成为东南亚国家首条实现350公里时速的铁路,与中方的合作让希腊比雷埃夫斯港重获新生,来自中国的菌草技术被莱索托人民亲切地称为“幸福草”,“鲁班工坊”帮助塔吉克斯坦等国家的年轻人掌握职业技能。据世界银行预测,到2030年,共建“一带一路”相关投资有望使共建国家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众多案例和数据表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各国民众创造了实实在在的福祉。
“民生为大”
体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独特性
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现代化道路,是由其历史传统、社会制度、发展条件、外部环境等诸多因素决定的。国情不同,现代化途径也会不同。实践证明,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既要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更要符合本国实际,具有本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五个方面的中国特色,包括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从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道路的比较看,这五大特征并非都是中国式现代化所独有的,很多西方国家的现代化道路或多或少也具有上述特征。然而,与其他特征不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独有特征,是区别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式现代化的根本特征。
从理论层面看,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这是其他制度和政党不具备的根本属性。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就已经指出未来社会“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内涵和发展目标就此确立。在这种背景下,实现共同富裕也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毛泽东同志指出:“现在我们实行这么一种制度,这么一种计划,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强些。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邓小平同志强调:“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今天的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49年的49.7元增长到2023年的3.9万元,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实现了从低收入国家到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历史性跨越。可见,共同富裕目标始终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是指引我们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方向和强大动力。
从实践层面看,西方现代化道路无法避免因收入差距拉大而陷入经济危机的内在风险。大量研究都已经证明,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西方国家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创造巨大的生产力和物质财富,但由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内生缺陷,这些国家无法避免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并最终会陷入经济危机的境地。因此可以认为,不能避免的收入差距拉大现象和不能实现的共同富裕目标,将是西方现代化模式的“阿喀琉斯之踵”。相比之下,中国共产党在发展实践中,始终坚持以共同富裕为导向,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在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这种“一茬接著一茬干,一步连著一步走”的战略布局和工作思路,无疑是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根本保障。
(作者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教授,本文发布于《紫荆》杂志2024年6月号)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5/30/jf8f6QMToiVavNiQny2Yu0s5ccLM6fLfcF8.png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关注
文| 北京 蔡之兵
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这一最新重要论述,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习近平总书记深厚的人民情怀,全面展现了“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这一民本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的源远流长,更是中国式现代化打破西方现代化迷思的根本路径。
“民生为大”
体现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
“民生为大”,不仅仅是影响无数百姓生活水平的微观问题,更是与国家制度、发展理念、政治信仰密切相关的宏大问题。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坚持“民生为大”,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也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浓厚的人民情怀。
从成立至今,中国共产党始终将如何让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作为奋斗目标。从指导思想看,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高度关注人的价值、人的生活保障等问题。在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期,他们就对社会民生状况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考察。其中,马克思为调查法国工人阶级的生产生活状况而制作了《工人调查表》,恩格斯专门撰写了《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经过一系列调查分析和理论探索,马克思、恩格斯认识到,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现实前提,民生问题具有极其重大的社会意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将民生作为工作大局的核心,无论处在什么发展阶段、无论面临多大的困难和挑战,党的各项工作从来没有偏离人民这一中心,从“为人民服务”到“以人民为中心”,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直接体现。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政思想体系中,民生问题占据了最为重要的地位和最大的篇幅。无论是在地方,还是在中央,“让全体中国人都过上更好的日子”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最大牵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牢记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紧紧围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著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挂帅、亲自出征、亲自督战,走遍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考察调研了20多个贫困村,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历时8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实现近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在中华民族历史上首次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浓厚的人民情怀。
“民生为大”
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延续
如何看待民生,并非单一的经济问题,而是反映一个民族文化的内涵和高度的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其中,“民为邦本”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政治理念和治理智慧的结晶,它不仅直接包含了民生问题,也揭示了民生问题的重要性。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出自《尚书.夏书.五子之歌》:“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意为人民是国家的根基,人民安定了,根基牢固了,国家才能安定。“民为邦本”思想的提出体现古人对民本思想重要性的深刻认识,从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精辟见解,到历朝历代出现的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等良治实践,都表明“民为邦本”是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之一,证明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就重视人民的重要作用,对中国的社会生活、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后,“民为邦本”思想得到了时代性、创新性发展,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始终同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2012至2022年十年间,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3亿人,累计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5,501万人;累计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改安置住房5,900多万套,年均保障低保人员4,000万人以上;基本医疗、养老保险覆盖超过13.6亿人、10.4亿人,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随著一项项民生措施的落实,人民生活得到了全方位改善,人民生活的幸福感也得到了巨大提升。
当前,全球正在进入新一轮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部分国家的霸权主义严重阻碍世界和平与稳定,对其他国家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威胁。在这种背景下,全球呼唤一种新的能够代表人类前进方向和大多数人根本利益的文化。中华文化是最早认识到人民重要性和主体性地位的文化类型之一,更可贵的是,以人民切身利益作为治国理政最大目标的文化理念在新时代具备了全球意义。习近平总书记面向世界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这无疑将助力形成新的世界治理格局,为更多国家和人民带来更大的福利和希望。如今,中老铁路实现了老挝人民“变陆锁国为陆联国”的夙愿,雅万高铁成为东南亚国家首条实现350公里时速的铁路,与中方的合作让希腊比雷埃夫斯港重获新生,来自中国的菌草技术被莱索托人民亲切地称为“幸福草”,“鲁班工坊”帮助塔吉克斯坦等国家的年轻人掌握职业技能。据世界银行预测,到2030年,共建“一带一路”相关投资有望使共建国家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众多案例和数据表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各国民众创造了实实在在的福祉。
“民生为大”
体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独特性
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现代化道路,是由其历史传统、社会制度、发展条件、外部环境等诸多因素决定的。国情不同,现代化途径也会不同。实践证明,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既要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更要符合本国实际,具有本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五个方面的中国特色,包括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从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道路的比较看,这五大特征并非都是中国式现代化所独有的,很多西方国家的现代化道路或多或少也具有上述特征。然而,与其他特征不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独有特征,是区别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式现代化的根本特征。
从理论层面看,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这是其他制度和政党不具备的根本属性。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就已经指出未来社会“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内涵和发展目标就此确立。在这种背景下,实现共同富裕也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毛泽东同志指出:“现在我们实行这么一种制度,这么一种计划,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强些。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邓小平同志强调:“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今天的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49年的49.7元增长到2023年的3.9万元,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实现了从低收入国家到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历史性跨越。可见,共同富裕目标始终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是指引我们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方向和强大动力。
从实践层面看,西方现代化道路无法避免因收入差距拉大而陷入经济危机的内在风险。大量研究都已经证明,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西方国家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创造巨大的生产力和物质财富,但由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内生缺陷,这些国家无法避免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并最终会陷入经济危机的境地。因此可以认为,不能避免的收入差距拉大现象和不能实现的共同富裕目标,将是西方现代化模式的“阿喀琉斯之踵”。相比之下,中国共产党在发展实践中,始终坚持以共同富裕为导向,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在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这种“一茬接著一茬干,一步连著一步走”的战略布局和工作思路,无疑是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根本保障。
(作者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教授,本文发布于《紫荆》杂志2024年6月号)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5/30/jf8f6QMToiVavNiQny2Yu0s5ccLM6fLfcF8.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