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北京 胡长栓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一种理论表达,具有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根本特性。
崇高普遍的人类性追求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信仰之魂。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具有崇高的人类性追求的文明形态。马克思主义认为,“随著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著生产方式即谋生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一定的文明总是与一定的生产方式紧密相连的,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会有什么样的文明,生产方式是文明最核心的内容,文明的历史演进在本质上就体现为生产方式的不断变化。原始社会的解体,结束了人类无阶级的历史,结束了原始的以人的依赖性为基础的生产方式,也结束了没有阶级的人类文明,人类文明由此进入到了以阶级性为主要特征的历史阶段,直到社会主义制度的诞生,才使人类文明具有了超越阶级性的可能,把目光聚焦于整个人类的自由和解放,而不是某一个阶级的自由和解放。整个人类的解放作为超越阶级的人类性追求,一方面因其惟艰惟难,另一方面更因其与人类本质的统一,而成其崇高。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超越以往文明狭隘的地域性、民族性,摒弃一切由于国家、民族、文化、文明和意识形态等差异而造成的人的不同,追求全人类的共同价值。崇高普遍的人类性追求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信仰之魂。
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一种理论表达,崇高普遍的人类性追求是其内在精神。这种精神集中体现为必须坚持胸怀天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为对“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的深刻认识,以及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作出贡献,推动建设更加美好世界的宽阔胸襟。这种精神体现为对“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人类是同一个命运共同体的深刻洞察,以及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远倡议。这种精神体现为创新性转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的具体实践。
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实践之基。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的解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两个基本逻辑,其中生产力的发展既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目的,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手段,而人的解放虽然有时也用于发展社会生产力,但就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追求来说,人的自由和解放才是最根本的目的。在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辩证关系中,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最本质的体现,只有共同富裕才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封建主义等以往一切社会真正区别开来,因为无论是资本主义、还是封建主义在一定条件下都会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目的,并实现其解放和发展,但他们都不会把共同富裕作为目的,当然也不会真正实现共同富裕。牺牲大多数人的富裕以实现少数人的富裕是以往一切社会的本质特征。原始社会因其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物质资料极端匮乏没有共同富裕概念除外。在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逻辑中,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是共同富裕的前提和条件,没有生产力的充分解放和发展,有的就不是共同富裕而是共同贫困。共同富裕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目的,没有共同富裕的实现,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就会背离社会主义的本质。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实践成果。正是对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本质的不懈追求,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向著共同富裕的勇毅前行,使其与以往一切人类文明从根本上区别开来,成为反映人类前进方向、光亮人类发展未来、代表人类利益根本的人类新文明。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实践之基。
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一种理论表达,对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本质的追求是其突出特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仅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也与时俱进地丰富了对共同富裕的深刻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坚持“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使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完成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突出体现的也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本质。
人民至上的历史唯物主义立场是推动我们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理论基石。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就是人们必须生产能够满足生活“需要的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人类社会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生产活动。正是从这一基本观点出发,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确立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真正创造者的唯物史观,从而使自己同以往一切历史理论把历史归结为某种精神因素的本质区别开来,成为一种全新的历史观。正是从这一基本观点出发,历史唯物主义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及其以前所有阶级社会的非正义性非合理性,因为在这些社会中,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并不能真正拥有历史,相反,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创造的越多,他能够拥有的历史就越少,也正是从这一基本观点出发,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即人民群众作为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将必然是历史的真正拥有者。
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而诞生的,一开始就把为人民谋幸福鲜明的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从“为人民服务”的原则,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深刻体现著中国共产党“完全是为著解放人民”、“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无产阶级政党性质。中国共产党也是从人民至上的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出发,在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中,不断推动历史进步,实现历史变革,书写了人类文明历史新篇章,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人民至上的历史唯物主义立场是推动我们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理论基石。
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一种理论表达,人民至上的历史唯物主义立场是其最显著的标识。这一显著标识,在政党建设上体现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在国家现代化治理上体现为以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思想理论上体现为“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的立场观点方法,即把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作为思想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坚持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
提升经验为科学理论的理论追求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内容。
恩格斯指出,“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深刻揭示了超越经验的现代理论思维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极端重要性,揭示了现代理论思维在现代文明与传统文明分界中的标志性作用,用黑格尔的话来说,现代社会是“用头立地”的社会。感性和理性是人类的两种先天能力,感性的主要产物是经验,理性的主要结晶是理论,在传统的农业文明中,经验是人们生产生活最重要的根据,进入变动不居的现代社会,人类理性的高扬,使一切经验都因缺少必然性和普遍性而失去了人类所能够赖以进行生产生活的价值,虽然经验仍然是人类认识的基础,但以之为基础形成的科学、升华的理论才是人们生产生活最可信赖的指引,是人类文明现代性的重要本质。提升经验为科学理论的理论追求,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内容。
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一种理论表达,立足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时代伟大实践的理论需要,善于从总结历史经验中提升中国理论,有著强烈升华经验为科学理论的理论追求。比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正确思想指引”。深刻揭示了理论思维和理论对于一个民族的现代性意义,阐明了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必须要有科学的理论、正确的思想作指引,这需要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真正做到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再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就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辩证法,从人类认识是不断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本质出发,深刻揭示了经验与理论的辩证法,指明了只有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在整个人类文明的视野中阐明中国理论的普遍性价值,中国经验才具有普遍性意义,中国理论才成为世界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才能实现其世界历史意义。
(作者系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四研究部副主任、教授,本文发布于《紫荆》杂志2024年6月号)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5/30/pD2oCKAZgvmPwe2dPvBEfQmFSp0z5tN3oz4.jpg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