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北京 石岩
世界局势动荡之际,中国外交引领和平合作。5月5日至10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法国、塞尔维亚、匈牙利欧洲三国进行国事访问,取得丰硕成果,引发热烈反响,受到世界瞩目,为促进地缘政治稳定、推动经济合作,注入新的动力和信心,再次彰显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和气派。习近平主席今年首访目的地选择欧洲,将去年以来的中欧高层互动推向新高潮,中欧关系也在历经考验后获得新的发展机遇,中欧两大力量重新凝聚共识,重塑合作模式,发展多极化趋势下更成熟的双边关系。
中欧关系历经波折
中欧关系在过去几年受到一些挑战,甚至一度跌入低谷。这些挑战有来自中欧之间的变化,也有来自中欧之外的影响因素。
从中欧之间来看,竞争面上升是欧方对华态度变化的根本原因。中国经过多年高速发展,与欧洲实力对比更趋平衡,带来欧洲心态上的失衡。中国越来越在中高端制造业甚至是新能源产业,对欧洲形成出口竞争优势。从2013年中欧光伏产品贸易摩擦,到十年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中欧之间制造业的竞争已从产品竞争升级为产业链竞争。欧盟委员会不断充实贸易防御工具箱,包括反倾销、反补贴、投资审查以及“强迫劳动法案”、“外国补贴条例”、“国际采购工具法案”、“反胁迫工具法案”等,并一度与美国、日本等在WTO联手就所谓“市场扭曲”问题向中国施压。尽管中欧两大经济体仍有很强互补性,但竞争面上升影响了欧洲心态。
对中欧互信造成伤害的是经贸议题被政治化。“公平竞争”问题被扭曲为“武器化的相互依存”认知、“制度性对手”定位和“去风险”政策。欧盟内出现价值观凌驾于经济利益之上的倾向,中欧全面投资协定成为与议题挂钩的牺牲品。
从中欧外部来看,逆全球化趋势削弱了欧盟的贸易政策自由化,但更重要的是大国关系和地缘政治因素对中欧关系造成冲击。一方面,美国推行对华全面竞争政策,在高技术领域实施“脱钩断链”,游说欧洲联手对华出口管制,禁止使用华为5G设备,施压荷兰限制对华出售光刻机等。中美关系恶化造成欧洲对华政策的摇摆和分化。另一方面,美国领导的北约不断挤压俄罗斯生存空间,导致俄乌冲突爆发,欧洲安全架构面临崩塌风险。中欧在危机根源、对俄关系、经济制裁等问题上存在分歧。
高层互访引领中欧关系持续回暖
自2023年以来,中欧高层访问逐渐恢复,中欧关系也呈现回暖趋势。法国总统马克龙、比利时首相德克罗、荷兰首相吕特、德国总理朔尔茨先后访华,受到中方热情接待,并与中国达成重要共识,取得丰硕合作成果。
中国和欧洲主要国家领导人都认为,尽管中欧之间仍面临产业竞争的问题,但双边经贸合作的利益才是双边关系发展的主导因素,也是中欧关系韧性的根基所在;尽管中欧在价值观、地缘政治危机等方面仍有分歧,但更重要的是,中欧是支持世界多极化、反对两极化和单极霸权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双方拥有维护多边主义的共识,需共同为推进全球治理发挥领导作用,将大国注意力重新聚焦于全球议程,而非相互竞争和对抗。
法德两个欧洲传统大国的对华态度对推动欧洲回归对华务实外交起重要作用。法国方面,尽管中法双边经贸规模较中德小,但法国追求政治上的大国地位,且一直以来在西方阵营中具有较强的自主性,马克龙总统主张欧洲战略自主,呼吁建设“主权欧洲”。因此,法国在华政策上受美影响相对较小,表现出更多的自主性和战略考量。2023年4月,马克龙总统访华受到中方高规格接待,为中法关系开启新篇章,也体现了中法两国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对独立自主外交传统的坚持和传承。
德国方面,相比默克尔时期,朔尔茨领导的“交通灯”三党执政联盟受到更多的意识形态因素和地缘政治因素干扰,一度偏离务实理性的对华政策方向。但在当前俄乌冲突持续以及自身能源转型困境和经济增长压力下,朔尔茨总理决心将对华外交主导权从绿党外长手中重新收回到总理府,德国对华政策遂向务实理性回调。朔尔茨总理于4月14日至16日对中国进行整整三天的访问,是其自2021年12月上任以来外访行程时间最长的一次,可见其对加强中德经贸合作的重视和迫切。
中欧大国之间的积极互动,为中欧关系回暖和习近平主席访欧奠定了良好基础。
中国领导人访欧成果丰硕
习近平主席此次访欧,正值中法建交六十周年之际,受到外界高度关注,其政治意义非同凡响。习近平主席在同法国总统马克龙举行会谈时高瞻远瞩地指出,要“打造新时期互信稳定、守正创新、担当作为的中法关系。”习近平主席强调,中法关系60年珍贵历程,将使我们更好思考如何开启下一个60年。双方要坚持独立自主,共同防止“新冷战”或阵营对抗;要坚持相互理解,共同促进多彩世界的和谐共处;要坚持高瞻远瞩,共同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要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反对“脱钩断链”。
面对各方面挑战,中法两国毅然在分歧与摩擦中重新凝聚共识,在多重挑战下重塑合作模式,推动中欧回归务实外交,以更成熟理性的心态面对挑战,寻求机遇。在这个意义上讲,中欧关系已在新的战略认知下进入新的阶段。
除了中欧关系的回暖趋势,习主席此行还有三个重要背景:一是地缘政治冲突多发,地区和平稳定面临挑战;二是旧金山共识下中美关系暂时趋稳,但美国仍在推行对华战略竞争和“脱钩断链”,大选临近更增加不确定性,世界仍面临阵营化、两极化风险;三是逆全球化趋势与保护主义仍是经贸合作和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阻力。在这三大挑战中,中国和欧洲既是主要攸关方,也是能够发挥作用扭转这些消极趋势的重要力量。因此,习近平主席此次对欧洲的访问不仅是推动中欧关系持续回暖,在地缘政治、经贸合作和全球治理层面,意义更加重大。
在地缘政治问题上,中法最高领导人面对面,围绕乌克兰危机和巴以冲突问题进行战略沟通,寻求共识与方案。两国就中东局势发布联合声明,共同倡议在巴黎奥运会期间全球停火止战,再次重申反对使用核武器,体现了大国对地区安全与世界和平的责任担当。中欧关系的改善,也进一步降低了各方对所谓“新冷战”的预期。
在经贸合作层面,会谈成果丰富:中法双方签署了绿色发展、航空、农业食品、商务和人文领域近20项合作文件;中塞聚焦共建“一带一路”、绿色转型和数字经济,签署了相关合作文件;中匈在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农业、投融资、能源和人文交流等诸多领域共签署了18份合作文件。绿色转型、数字经济和人文交流是中欧合作的内在需求和驱动,也为全球经贸合作提供了信心。此外,关于所谓“中国产能过剩论”,习近平主席正本清源:“中国新能源产业在开放竞争中练就了真本事,代表的是先进产能,不仅丰富了全球供给,缓解了全球通胀压力,也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转型作出巨大贡献。不论是从比较优势还是全球市场需求角度看,都不存在所谓‘中国产能过剩问题’。”
在全球治理议程上,中法两国进一步凝聚共识、夯实合作基础,双方的合作从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拓展至人工智能领域。具体包括,发布人工智能联合声明与全球治理、生物多样性与海洋合作联合声明。中法在2023年4月7日发布的《中法联合声明》共识基础上,就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与治理达成十点共识,初步奠定了中法、中欧关于人工智能治理的初步框架,将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与监管在全球治理议程上向前推进了重大的一步。
中国和欧洲大国在重大问题上能搁置分歧,达成更多共识,谋求更多合作,将引领中欧关系走向更成熟阶段,也将使中欧两大力量成为多极化世界中更加成熟的行为体,对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都有重要意义。中欧高层对双边外交的引领,也为全球对大国关系稳定、多边主义回归、国际经济合作以及重启经济全球化的期待注入信心。
习近平主席在法国爱丽舍宫阐述中国的欧洲观,以两个“重要”定义:中国始终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中欧关系,将欧洲作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方向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伙伴。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不只是停留于理念,在领导人的引领和高层互访的实践下,真正为中国对外合作、大国关系和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了实质性的贡献。
扩大访欧成果外溢效应
为巩固习近平主席访欧成果,扩大其积极的外溢效应,未来还应加强以下几方面。
首先,要促欧在对华政策上提高自主性的同时增强一致性,从整体上扭转欧洲对华认知和政策。我们应抓住中欧关系回暖的有利趋势,在促欧增强对华关系自主性的同时,鼓励欧盟及其成员国在采取务实理性的对华政策上更多地体现一致性,以实现泛欧的对华关系改善。
其次,实现中欧在经贸合作的实质性提升。根据法国及欧盟其他成员国舆论反馈,欧方对包括解决中欧贸易摩擦、改善贸易平衡等经贸问题有更高的期待。在当前地缘政治困境和经济增长压力下,欧盟更迫切的是需要寻求经济增长并拓展海外市场,而非纠结于某项贸易争端。因此,中欧之间应聚焦于拓展合作,创新双边合作增长模式,而不应将过多的资源和精力投入到贸易争端解决范畴内的摩擦问题。此外,中欧都对美国大选后或将再次对贸易伙伴挥舞关税大棒有所担忧。因此,中欧应未雨绸缪,尽快升级双边经贸合作,增强抵御美国基于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的进攻性贸易政策。
最后,进一步降低各方对新冷战的预期,提升投资者信心。西方投资者和处于美“印太战略”中心的亚太国家都较为关注中欧关系改善能否对冲美对华竞争战略、降低新冷战的风险。我们应重视各方期待,使美难以从整个中国与西方关系层面做局新冷战。
(本文发布于《紫荆》杂志2024年6月号,作者系清华大学国际问题专家。文中图片均来自新华社)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5/29/jHAayKGElse9jVoEc73T2llJ5nBETqJYNBE.png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关注
文|北京 石岩
世界局势动荡之际,中国外交引领和平合作。5月5日至10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法国、塞尔维亚、匈牙利欧洲三国进行国事访问,取得丰硕成果,引发热烈反响,受到世界瞩目,为促进地缘政治稳定、推动经济合作,注入新的动力和信心,再次彰显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和气派。习近平主席今年首访目的地选择欧洲,将去年以来的中欧高层互动推向新高潮,中欧关系也在历经考验后获得新的发展机遇,中欧两大力量重新凝聚共识,重塑合作模式,发展多极化趋势下更成熟的双边关系。
中欧关系历经波折
中欧关系在过去几年受到一些挑战,甚至一度跌入低谷。这些挑战有来自中欧之间的变化,也有来自中欧之外的影响因素。
从中欧之间来看,竞争面上升是欧方对华态度变化的根本原因。中国经过多年高速发展,与欧洲实力对比更趋平衡,带来欧洲心态上的失衡。中国越来越在中高端制造业甚至是新能源产业,对欧洲形成出口竞争优势。从2013年中欧光伏产品贸易摩擦,到十年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中欧之间制造业的竞争已从产品竞争升级为产业链竞争。欧盟委员会不断充实贸易防御工具箱,包括反倾销、反补贴、投资审查以及“强迫劳动法案”、“外国补贴条例”、“国际采购工具法案”、“反胁迫工具法案”等,并一度与美国、日本等在WTO联手就所谓“市场扭曲”问题向中国施压。尽管中欧两大经济体仍有很强互补性,但竞争面上升影响了欧洲心态。
对中欧互信造成伤害的是经贸议题被政治化。“公平竞争”问题被扭曲为“武器化的相互依存”认知、“制度性对手”定位和“去风险”政策。欧盟内出现价值观凌驾于经济利益之上的倾向,中欧全面投资协定成为与议题挂钩的牺牲品。
从中欧外部来看,逆全球化趋势削弱了欧盟的贸易政策自由化,但更重要的是大国关系和地缘政治因素对中欧关系造成冲击。一方面,美国推行对华全面竞争政策,在高技术领域实施“脱钩断链”,游说欧洲联手对华出口管制,禁止使用华为5G设备,施压荷兰限制对华出售光刻机等。中美关系恶化造成欧洲对华政策的摇摆和分化。另一方面,美国领导的北约不断挤压俄罗斯生存空间,导致俄乌冲突爆发,欧洲安全架构面临崩塌风险。中欧在危机根源、对俄关系、经济制裁等问题上存在分歧。
高层互访引领中欧关系持续回暖
自2023年以来,中欧高层访问逐渐恢复,中欧关系也呈现回暖趋势。法国总统马克龙、比利时首相德克罗、荷兰首相吕特、德国总理朔尔茨先后访华,受到中方热情接待,并与中国达成重要共识,取得丰硕合作成果。
中国和欧洲主要国家领导人都认为,尽管中欧之间仍面临产业竞争的问题,但双边经贸合作的利益才是双边关系发展的主导因素,也是中欧关系韧性的根基所在;尽管中欧在价值观、地缘政治危机等方面仍有分歧,但更重要的是,中欧是支持世界多极化、反对两极化和单极霸权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双方拥有维护多边主义的共识,需共同为推进全球治理发挥领导作用,将大国注意力重新聚焦于全球议程,而非相互竞争和对抗。
法德两个欧洲传统大国的对华态度对推动欧洲回归对华务实外交起重要作用。法国方面,尽管中法双边经贸规模较中德小,但法国追求政治上的大国地位,且一直以来在西方阵营中具有较强的自主性,马克龙总统主张欧洲战略自主,呼吁建设“主权欧洲”。因此,法国在华政策上受美影响相对较小,表现出更多的自主性和战略考量。2023年4月,马克龙总统访华受到中方高规格接待,为中法关系开启新篇章,也体现了中法两国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对独立自主外交传统的坚持和传承。
德国方面,相比默克尔时期,朔尔茨领导的“交通灯”三党执政联盟受到更多的意识形态因素和地缘政治因素干扰,一度偏离务实理性的对华政策方向。但在当前俄乌冲突持续以及自身能源转型困境和经济增长压力下,朔尔茨总理决心将对华外交主导权从绿党外长手中重新收回到总理府,德国对华政策遂向务实理性回调。朔尔茨总理于4月14日至16日对中国进行整整三天的访问,是其自2021年12月上任以来外访行程时间最长的一次,可见其对加强中德经贸合作的重视和迫切。
中欧大国之间的积极互动,为中欧关系回暖和习近平主席访欧奠定了良好基础。
中国领导人访欧成果丰硕
习近平主席此次访欧,正值中法建交六十周年之际,受到外界高度关注,其政治意义非同凡响。习近平主席在同法国总统马克龙举行会谈时高瞻远瞩地指出,要“打造新时期互信稳定、守正创新、担当作为的中法关系。”习近平主席强调,中法关系60年珍贵历程,将使我们更好思考如何开启下一个60年。双方要坚持独立自主,共同防止“新冷战”或阵营对抗;要坚持相互理解,共同促进多彩世界的和谐共处;要坚持高瞻远瞩,共同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要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反对“脱钩断链”。
面对各方面挑战,中法两国毅然在分歧与摩擦中重新凝聚共识,在多重挑战下重塑合作模式,推动中欧回归务实外交,以更成熟理性的心态面对挑战,寻求机遇。在这个意义上讲,中欧关系已在新的战略认知下进入新的阶段。
除了中欧关系的回暖趋势,习主席此行还有三个重要背景:一是地缘政治冲突多发,地区和平稳定面临挑战;二是旧金山共识下中美关系暂时趋稳,但美国仍在推行对华战略竞争和“脱钩断链”,大选临近更增加不确定性,世界仍面临阵营化、两极化风险;三是逆全球化趋势与保护主义仍是经贸合作和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阻力。在这三大挑战中,中国和欧洲既是主要攸关方,也是能够发挥作用扭转这些消极趋势的重要力量。因此,习近平主席此次对欧洲的访问不仅是推动中欧关系持续回暖,在地缘政治、经贸合作和全球治理层面,意义更加重大。
在地缘政治问题上,中法最高领导人面对面,围绕乌克兰危机和巴以冲突问题进行战略沟通,寻求共识与方案。两国就中东局势发布联合声明,共同倡议在巴黎奥运会期间全球停火止战,再次重申反对使用核武器,体现了大国对地区安全与世界和平的责任担当。中欧关系的改善,也进一步降低了各方对所谓“新冷战”的预期。
在经贸合作层面,会谈成果丰富:中法双方签署了绿色发展、航空、农业食品、商务和人文领域近20项合作文件;中塞聚焦共建“一带一路”、绿色转型和数字经济,签署了相关合作文件;中匈在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农业、投融资、能源和人文交流等诸多领域共签署了18份合作文件。绿色转型、数字经济和人文交流是中欧合作的内在需求和驱动,也为全球经贸合作提供了信心。此外,关于所谓“中国产能过剩论”,习近平主席正本清源:“中国新能源产业在开放竞争中练就了真本事,代表的是先进产能,不仅丰富了全球供给,缓解了全球通胀压力,也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转型作出巨大贡献。不论是从比较优势还是全球市场需求角度看,都不存在所谓‘中国产能过剩问题’。”
在全球治理议程上,中法两国进一步凝聚共识、夯实合作基础,双方的合作从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拓展至人工智能领域。具体包括,发布人工智能联合声明与全球治理、生物多样性与海洋合作联合声明。中法在2023年4月7日发布的《中法联合声明》共识基础上,就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与治理达成十点共识,初步奠定了中法、中欧关于人工智能治理的初步框架,将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与监管在全球治理议程上向前推进了重大的一步。
中国和欧洲大国在重大问题上能搁置分歧,达成更多共识,谋求更多合作,将引领中欧关系走向更成熟阶段,也将使中欧两大力量成为多极化世界中更加成熟的行为体,对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都有重要意义。中欧高层对双边外交的引领,也为全球对大国关系稳定、多边主义回归、国际经济合作以及重启经济全球化的期待注入信心。
习近平主席在法国爱丽舍宫阐述中国的欧洲观,以两个“重要”定义:中国始终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中欧关系,将欧洲作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方向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伙伴。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不只是停留于理念,在领导人的引领和高层互访的实践下,真正为中国对外合作、大国关系和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了实质性的贡献。
扩大访欧成果外溢效应
为巩固习近平主席访欧成果,扩大其积极的外溢效应,未来还应加强以下几方面。
首先,要促欧在对华政策上提高自主性的同时增强一致性,从整体上扭转欧洲对华认知和政策。我们应抓住中欧关系回暖的有利趋势,在促欧增强对华关系自主性的同时,鼓励欧盟及其成员国在采取务实理性的对华政策上更多地体现一致性,以实现泛欧的对华关系改善。
其次,实现中欧在经贸合作的实质性提升。根据法国及欧盟其他成员国舆论反馈,欧方对包括解决中欧贸易摩擦、改善贸易平衡等经贸问题有更高的期待。在当前地缘政治困境和经济增长压力下,欧盟更迫切的是需要寻求经济增长并拓展海外市场,而非纠结于某项贸易争端。因此,中欧之间应聚焦于拓展合作,创新双边合作增长模式,而不应将过多的资源和精力投入到贸易争端解决范畴内的摩擦问题。此外,中欧都对美国大选后或将再次对贸易伙伴挥舞关税大棒有所担忧。因此,中欧应未雨绸缪,尽快升级双边经贸合作,增强抵御美国基于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的进攻性贸易政策。
最后,进一步降低各方对新冷战的预期,提升投资者信心。西方投资者和处于美“印太战略”中心的亚太国家都较为关注中欧关系改善能否对冲美对华竞争战略、降低新冷战的风险。我们应重视各方期待,使美难以从整个中国与西方关系层面做局新冷战。
(本文发布于《紫荆》杂志2024年6月号,作者系清华大学国际问题专家。文中图片均来自新华社)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5/29/jHAayKGElse9jVoEc73T2llJ5nBETqJYNB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