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屠海鸣
前日(5月19日),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主任、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夏宝龙结束在澳门为期七天的考察调研。这是继2月份对香港进行七天考察调研后,夏宝龙今年对澳门进行考察调研。
在澳门调研期间,夏宝龙传达了国家主席习近平、党中央、中央政府对澳门发展的高度关心和重视,与行政长官贺一诚及特区立法、司法机构主要负责人会晤,会见了澳门中华总商会并与企业家代表座谈,与澳区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社团代表、社区人士代表等进行深入交流,深入社区、学校、医院、工地、车间,听民意,解民情,考察调研活动超过40场。
Now TV、TVB等本港主要媒体对夏宝龙的澳门调研行进行了全方位的密集报道,令香港社会及时了解到夏宝龙的调研重点;中央对澳门的鼓励,也透过媒体及时传递给香港市民,给香港注入信心。
5月14日下午,夏宝龙在与澳门企业家代表座谈时指出,澳门拥有“六大优势”:“一国两制”的最大制度优势、充足的发展空间优势、国际化程度高的营商环境优势、实力雄厚的经济基础优势、中西文化荟萃的人文优势、爱国爱澳的传统情感优势。工商界应在四个方面多作贡献:在推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上多作贡献,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上多作贡献,在提升澳门国际影响力上多作贡献,在弘扬爱国爱澳优良传统上多作贡献。大家齐心协力把澳门国际大都市的“金名片”擦得更亮。
香港和澳门同为祖国的“掌上明珠”,同样处于粤港澳大湾区,同样实行“一国两制”,同样是国家改革开放的“桥头堡”和“联络人”,从夏宝龙调研澳门的讲话中可以悟出“香港治理”之道。
爱国底色越浓,发展空间越大
夏宝龙讲到澳门“具有‘一国两制’的最大制度优势”时强调:“澳门既保留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又能够分享内地的广阔市场和发展机遇,获得国家的鼎力支持。”在阐述“具有充足的发展空间优势”时强调,在中央的支持下,“澳门已经不再是‘小澳门’,发展空间已经增至回归时的十倍多。”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在许多人的印象中,“澳门是个小地方”,但很少有人注意到,回归25年来,澳门“长大”了十多倍!
澳门回归时,只有21.45平方公里,中央多次批准澳门填海造地,并划定陆地边界,澳门的陆地面积增至33.3平方公里;2015年,中央将澳门的海域面积明确为85平方公里;2021年中央正式把106.46平方公里的横琴岛作为粤澳深度合作区,粤澳双方实行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新管理体制,使澳门的发展空间扩大到224.76平方公里。由此可见,“国家力量”支撑著“澳门成长”。
澳门特区回归后全面准确落实“一国两制”,于2009年率先履行基本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的宪制责任,制定澳门维护国家安全法;2018年设立由行政长官担任主席的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委员会;回归以来,澳门也从未出现挑战基本法和国家安全的情况。澳门维护国家安全的机制系统完备,社会稳定,爱国爱澳氛围浓厚,赢得了中央的高度信任。事实证明:爱国底色越浓,发展空间越大。
与澳门相比,香港回归以来的情况更为复杂,但“一国两制”的香港实践同样印证了“爱国底色”与“发展空间”之间的逻辑关系。
香港市民至今仍对李嘉诚先生“半小时拿出29亿救市”的故事记忆犹新。1984年,中英两国谈判后,香港1997年回归祖国已成定局,一些外国资本撤离香港。1985年,有人抛售香港电灯公司股份,为了稳住大局,李嘉诚先生半个小时拿出了29亿元,收购了香港电灯34%的股份,成为港灯公司的控股股东。要知道,在1985年的29亿港元,是何等大的数字啊!
李嘉诚先生当机立断,是基于对“一国两制”的坚定信念,对国家、对香港的前途看好;此后,李嘉诚家族持续投资内地和香港,长实系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大。
夏宝龙的讲话、李嘉诚先生“半小时拿出29亿救市”故事均启示人们,守好“一国”之本,是港澳两颗“明珠”扩大发展空间的前提和基础。
应变求变越主动,发展变化越明显
夏宝龙在讲话中,对澳门的发展成就给予充分肯定,勉励澳门各界继续努力。澳门特区政府去年公布首个经济适度多元发展规划,明确“1+4”产业发展方向,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动能。过去,澳门博彩业一业独大,曾占澳门GDP约63%,而去年博彩业占澳门GDP的比例降为36.2%。另外,澳门有两个数据值得注意:一是2023年GDP增长高达80.5%;二是今年一季度有887.5万人次旅客到澳门旅游。
习近平主席曾经亲切的称赞澳门“小桌子上能唱大戏”。澳门经济规模不大,但发展举措实、发展速度快,展现出发展转型的灵活“身段”,这得益于澳门及早识变、应变、求变。
现在,香港同样面临识变、应变、求变的问题。在4月15日举行的香港特区2024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开幕典礼上,夏宝龙曾语重心长地说:“时代在变,内地在变,整个市场结构、消费模式等都在改变。今日之中国已非昨日之中国,今日之世界亦非昨日之世界。大家要主动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跟上时代发展步伐,积极识变、应变、求变,在变局中打开香港发展的新天地。”
夏宝龙此次调研澳门期间,深入调研澳门的医疗卫生、大健康、高新技术、教育和青年等机构和产业,并专程到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了解深合区实现第一阶段目标任务的工作,对澳门的产业发展进行了全方位、各领域的了解,并点赞澳门“1+4”产业。
夏宝龙的肯定启示人们,香港不能抱残守缺、坐等花开,必须积极求变。去年以来,行政长官李家超及特区政府主动作为,“抢企业”、“抢人才”、出访东南亚和中东讲好“香港故事”,已经初见成效,现在香港各界都应该“动”起来,特别是工商界要为推动香港经济转型多做贡献。
国际联系越广泛,中央支持越有力
夏宝龙在讲话中强调,澳门“具有国际化程度高的营商环境优势”,并指出:“澳门与葡语国家联系紧密,是中国与葡语国家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澳门与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稳定的经贸关系,是190多个国际组织和机构的成员,获得145个国家和地区的免签或落地签待遇。澳门营商环境不断改善提升,保持单独关税区和自由港地位,实施简单低税制,是全球企业所得税最低的地区之一,是世界贸易组织认定的全球最开放的贸易和投资经济体之一。
澳门的这些优势,澳门社会十分看重,中央也十分看重。在澳门设立的中葡论坛是我国目前唯一以语言为纽带的多边合作机制,已覆盖所有葡语国家,设立以来中国与葡语国家贸易增长约20倍。今年4月,中葡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在澳门举行,近700位来自中国内地、9个葡语国家和港澳地区的代表出席,签署了《经贸合作行动纲领(2024-2027)》。
从夏宝龙的讲话和此次调研可以看出,澳门的国际联系越广泛,中央越重视、支持越有力。
夏宝龙对澳门国际联系十分看重启示我们,香港应在当好“超级联络人”上继续努力。夏宝龙今年2月份在香港调研时,同样希望香港拓展国际联系平台,既改善外围环境,又为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贡献力量。香港在国际联系上遇到困难,中央都会全力帮助解决。
香港和澳门的具体情况虽然不同,但同样实行“一国两制”,治理原理相同。夏宝龙在澳门调研的讲话对香港治理具有启迪和借鉴意义,值得香港社会深入思考。
(作者系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香港新时代发展智库主席,暨南大学“一国两制”与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长、客座教授,本文原刊于《信报》,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5/21/OhqEpkDb7QRtrKnb8pCLWp1T7a1fAtDxf83.jpg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关注
文|屠海鸣
前日(5月19日),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主任、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夏宝龙结束在澳门为期七天的考察调研。这是继2月份对香港进行七天考察调研后,夏宝龙今年对澳门进行考察调研。
在澳门调研期间,夏宝龙传达了国家主席习近平、党中央、中央政府对澳门发展的高度关心和重视,与行政长官贺一诚及特区立法、司法机构主要负责人会晤,会见了澳门中华总商会并与企业家代表座谈,与澳区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社团代表、社区人士代表等进行深入交流,深入社区、学校、医院、工地、车间,听民意,解民情,考察调研活动超过40场。
Now TV、TVB等本港主要媒体对夏宝龙的澳门调研行进行了全方位的密集报道,令香港社会及时了解到夏宝龙的调研重点;中央对澳门的鼓励,也透过媒体及时传递给香港市民,给香港注入信心。
5月14日下午,夏宝龙在与澳门企业家代表座谈时指出,澳门拥有“六大优势”:“一国两制”的最大制度优势、充足的发展空间优势、国际化程度高的营商环境优势、实力雄厚的经济基础优势、中西文化荟萃的人文优势、爱国爱澳的传统情感优势。工商界应在四个方面多作贡献:在推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上多作贡献,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上多作贡献,在提升澳门国际影响力上多作贡献,在弘扬爱国爱澳优良传统上多作贡献。大家齐心协力把澳门国际大都市的“金名片”擦得更亮。
香港和澳门同为祖国的“掌上明珠”,同样处于粤港澳大湾区,同样实行“一国两制”,同样是国家改革开放的“桥头堡”和“联络人”,从夏宝龙调研澳门的讲话中可以悟出“香港治理”之道。
爱国底色越浓,发展空间越大
夏宝龙讲到澳门“具有‘一国两制’的最大制度优势”时强调:“澳门既保留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又能够分享内地的广阔市场和发展机遇,获得国家的鼎力支持。”在阐述“具有充足的发展空间优势”时强调,在中央的支持下,“澳门已经不再是‘小澳门’,发展空间已经增至回归时的十倍多。”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在许多人的印象中,“澳门是个小地方”,但很少有人注意到,回归25年来,澳门“长大”了十多倍!
澳门回归时,只有21.45平方公里,中央多次批准澳门填海造地,并划定陆地边界,澳门的陆地面积增至33.3平方公里;2015年,中央将澳门的海域面积明确为85平方公里;2021年中央正式把106.46平方公里的横琴岛作为粤澳深度合作区,粤澳双方实行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新管理体制,使澳门的发展空间扩大到224.76平方公里。由此可见,“国家力量”支撑著“澳门成长”。
澳门特区回归后全面准确落实“一国两制”,于2009年率先履行基本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的宪制责任,制定澳门维护国家安全法;2018年设立由行政长官担任主席的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委员会;回归以来,澳门也从未出现挑战基本法和国家安全的情况。澳门维护国家安全的机制系统完备,社会稳定,爱国爱澳氛围浓厚,赢得了中央的高度信任。事实证明:爱国底色越浓,发展空间越大。
与澳门相比,香港回归以来的情况更为复杂,但“一国两制”的香港实践同样印证了“爱国底色”与“发展空间”之间的逻辑关系。
香港市民至今仍对李嘉诚先生“半小时拿出29亿救市”的故事记忆犹新。1984年,中英两国谈判后,香港1997年回归祖国已成定局,一些外国资本撤离香港。1985年,有人抛售香港电灯公司股份,为了稳住大局,李嘉诚先生半个小时拿出了29亿元,收购了香港电灯34%的股份,成为港灯公司的控股股东。要知道,在1985年的29亿港元,是何等大的数字啊!
李嘉诚先生当机立断,是基于对“一国两制”的坚定信念,对国家、对香港的前途看好;此后,李嘉诚家族持续投资内地和香港,长实系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大。
夏宝龙的讲话、李嘉诚先生“半小时拿出29亿救市”故事均启示人们,守好“一国”之本,是港澳两颗“明珠”扩大发展空间的前提和基础。
应变求变越主动,发展变化越明显
夏宝龙在讲话中,对澳门的发展成就给予充分肯定,勉励澳门各界继续努力。澳门特区政府去年公布首个经济适度多元发展规划,明确“1+4”产业发展方向,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动能。过去,澳门博彩业一业独大,曾占澳门GDP约63%,而去年博彩业占澳门GDP的比例降为36.2%。另外,澳门有两个数据值得注意:一是2023年GDP增长高达80.5%;二是今年一季度有887.5万人次旅客到澳门旅游。
习近平主席曾经亲切的称赞澳门“小桌子上能唱大戏”。澳门经济规模不大,但发展举措实、发展速度快,展现出发展转型的灵活“身段”,这得益于澳门及早识变、应变、求变。
现在,香港同样面临识变、应变、求变的问题。在4月15日举行的香港特区2024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开幕典礼上,夏宝龙曾语重心长地说:“时代在变,内地在变,整个市场结构、消费模式等都在改变。今日之中国已非昨日之中国,今日之世界亦非昨日之世界。大家要主动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跟上时代发展步伐,积极识变、应变、求变,在变局中打开香港发展的新天地。”
夏宝龙此次调研澳门期间,深入调研澳门的医疗卫生、大健康、高新技术、教育和青年等机构和产业,并专程到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了解深合区实现第一阶段目标任务的工作,对澳门的产业发展进行了全方位、各领域的了解,并点赞澳门“1+4”产业。
夏宝龙的肯定启示人们,香港不能抱残守缺、坐等花开,必须积极求变。去年以来,行政长官李家超及特区政府主动作为,“抢企业”、“抢人才”、出访东南亚和中东讲好“香港故事”,已经初见成效,现在香港各界都应该“动”起来,特别是工商界要为推动香港经济转型多做贡献。
国际联系越广泛,中央支持越有力
夏宝龙在讲话中强调,澳门“具有国际化程度高的营商环境优势”,并指出:“澳门与葡语国家联系紧密,是中国与葡语国家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澳门与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稳定的经贸关系,是190多个国际组织和机构的成员,获得145个国家和地区的免签或落地签待遇。澳门营商环境不断改善提升,保持单独关税区和自由港地位,实施简单低税制,是全球企业所得税最低的地区之一,是世界贸易组织认定的全球最开放的贸易和投资经济体之一。
澳门的这些优势,澳门社会十分看重,中央也十分看重。在澳门设立的中葡论坛是我国目前唯一以语言为纽带的多边合作机制,已覆盖所有葡语国家,设立以来中国与葡语国家贸易增长约20倍。今年4月,中葡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在澳门举行,近700位来自中国内地、9个葡语国家和港澳地区的代表出席,签署了《经贸合作行动纲领(2024-2027)》。
从夏宝龙的讲话和此次调研可以看出,澳门的国际联系越广泛,中央越重视、支持越有力。
夏宝龙对澳门国际联系十分看重启示我们,香港应在当好“超级联络人”上继续努力。夏宝龙今年2月份在香港调研时,同样希望香港拓展国际联系平台,既改善外围环境,又为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贡献力量。香港在国际联系上遇到困难,中央都会全力帮助解决。
香港和澳门的具体情况虽然不同,但同样实行“一国两制”,治理原理相同。夏宝龙在澳门调研的讲话对香港治理具有启迪和借鉴意义,值得香港社会深入思考。
(作者系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香港新时代发展智库主席,暨南大学“一国两制”与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长、客座教授,本文原刊于《信报》,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5/21/OhqEpkDb7QRtrKnb8pCLWp1T7a1fAtDxf8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