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屠海鸣
全世界咖啡店最多的城市不是伦敦、巴黎或纽约,而是中国上海。2023年上海咖啡门店总计9,553家,不仅咖啡店是世界之最,上海每万人咖啡馆拥有量为3.16家,每平方公里拥有咖啡馆1.3家,这是《2024中国城市咖啡发展报告》最新公布的信息。上周二至六(4月30日至5月4日),2024上海国际咖啡文化节举行,上海这个“咖啡之都”更吸引了全球目光。
上海“咖啡之都”的火爆,令人想到最近香港统计处公布的一组数据。今年3月份,本港零售额312亿元,按年下跌7%,远低于市场预期上升0.9%。
看到上海“咖啡之都”崛起,再看看香港“购物天堂”现状,不禁令人感慨万千。世界在变,中国在变,市场在变,消费模式在变。主动识变,才能积极应变、求变。上海“咖啡之都”的成功,可以给香港“购物天堂”的转型提供不少灵感和借鉴。
商品注入文化元素 再造商机
在上海,喝咖啡是一种情调。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人们需要在写字楼、地铁站的百米之内,就能找到一个优雅闲适的咖啡店坐下来静静地品味,放松心情。
上海的咖啡馆还与许多文化名人有着千丝万缕连系,鲁迅、胡适、沈从文、张爱玲等文化名人都是咖啡馆常客,咖啡馆留下了不少文坛佳话。咖啡作为舶来品在上海落地生根,也足以印证这个城市“海纳百川”的文化特质。
上海“咖啡文化”深厚,这启示人们当一个产品、产业与当地文化附着在一起,被人们广泛接受、甚至追捧,市场就大得惊人。
香港被誉为“购物天堂”,香港的珠宝首饰、钟表及名贵礼物,一直在内地和东南亚游客中享有很高声誉。“东方之珠”不仅比喻香港这座城市,香港的珠宝也十分耀眼。然而,今年3月此类商品下跌最惨,跌幅达17.7%。业界在分析下跌原因、寻找对策的时候,能否关注一下为商品注入文化元素呢?让顾客购买珠宝首饰、钟表的过程,成为一次参观展览的过程、感受“东方之珠”魅力的过程。
商品有价,文化无价。零售业已经到了必须认真反思的时候,应打开思路、再造商机。
构建新消费模式 零售业“破圈”
在上海,喝咖啡还有“新奇特”的感受。上海以“咖啡+”方式,不断丰富和创新咖啡的业态。
“咖啡+烘焙”,是将咖啡店与烘焙店合二为一;“咖啡+书香”,是将咖啡店与书店合融合在一起;“咖啡+酒香”,是品咖啡与品酒的组合;“咖啡+茶香”,是品咖啡与品茶的融汇。铁观音拿铁、乌龙茶拿铁、茉莉花拿铁、酱香拿铁,这些美妙组合,酝酿出“东方味道”。
不仅如此,上海还有“咖啡+文体旅”,本次上海国际咖啡文化节的主市集上,滑板、篮球、电竞、街舞表演、非遗手工艺等活动逐一亮相,吸引了不少市民和游客参与。
打造新的消费场景,满足人们新的消费需求--这是商家面对的永恒课题。上海的一杯咖啡,令人喝出别样味道,这也许正是上海能够成为“咖啡之都”的奥秘所在。疫情过后,香港商家明显感受到顾客的需求变了,特别是涉及零售业的“豪客”大幅锐减,随着世界一线品牌愈来愈多进军内地,以及内地商品退税政策实施和购物环境改善,香港原有的优势在消减。对此,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应该以创新思维来谋划零售业的转型。
上海的咖啡业与其他业态结合在一起,刺激了人们潜在的消费欲望。上海的咖啡“破圈”(突破原有圈子限制),应给香港零售业启示:在线上线下购物如此方便的今天,商店一定要单独存在吗?商家还坐等顾客吗?零售业能不能主动与其他业态组合?能不能透过“破圈重组”,打造出新的消费场景和消费模式?
市场需求永远存在,关键在于谁的吸引力最大。香港零售业应重新审视自己的吸引力、做强吸引力。
从“商品售卖者” 变“市场塑造者”
许多人知道,海外的咖啡品牌进入中国内地市场,先在上海“试水”,然后走向全国,星巴克(Starbucks)就是这样操作。但许多人并不知道,上海不仅是国内咖啡市场的“启蒙者”,还是国内咖啡市场的“塑造者”。
据《2022中国咖啡产业白皮书》披露,2022年中国咖啡全行业产业规模增长率达21.56%。预计2025年,中国咖啡行业市场规模将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上海“咖啡之都”连接着这个万亿市场。
最近,上海的“虹桥国际咖啡港”亮相,这是国内首个专业品类进口集散平台,致力为咖啡贸易企业提供保税展示、保税交易、价格形成、信息发布等核心功能。咖啡港将与云南、海南等咖啡主产区合作,助力中国咖啡走向世界。在不久的将来,我们或看到“上海标准”、“上海规则”在全球咖啡产业占有一席之地。事实上,这次上海咖啡文化周开幕式上,已经发布了“上海咖啡豆价格指数”和“上海咖啡金融产品”。
上海不是咖啡的生产地,而是咖啡的消费地和贸易地,上海利用自己的优势整合这个万亿级市场,可以登上咖啡产业链的顶端。
上海的做法启示我们,作为“购物天堂”的香港,在零售业领域拥有明显领先于亚洲其他城市的优势,过往由于香港商品不愁卖,业界对优势发掘得不够细致。现在面对激烈的竞争,应好好梳理一番香港到底有哪些优势?探讨如何与全球一线品牌进行合作?香港应从“商品售卖者”变为“市场塑造者”,这才是零售业保持持久生机的关键所在。
从上海的一杯咖啡,可洞悉市场风云;从香港的一组零售业数据,可以折射市场危机。别人的成功之处,蕴藏着自己的应变之策。
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港澳办主任、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夏宝龙在香港今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开幕典礼致辞中表示,“香港由治及兴本质上就是一条创新变化之路。大家要主动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跟上时代发展步伐,积极识变、应变、求变,在变局中打开香港发展的新天地。”
对照夏宝龙这段话,再看看香港零售业现状,是到了细观察、深思量、谋新局时候了。
(作者系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香港新时代发展智库主席、暨南大学“一国两制”与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长、客座教授,原文刊于香港《经济日报》,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5/6/JufxykUGc6cqo5foipsQZ5Ff8kgrJXppT6Z.jpg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关注
文|屠海鸣
全世界咖啡店最多的城市不是伦敦、巴黎或纽约,而是中国上海。2023年上海咖啡门店总计9,553家,不仅咖啡店是世界之最,上海每万人咖啡馆拥有量为3.16家,每平方公里拥有咖啡馆1.3家,这是《2024中国城市咖啡发展报告》最新公布的信息。上周二至六(4月30日至5月4日),2024上海国际咖啡文化节举行,上海这个“咖啡之都”更吸引了全球目光。
上海“咖啡之都”的火爆,令人想到最近香港统计处公布的一组数据。今年3月份,本港零售额312亿元,按年下跌7%,远低于市场预期上升0.9%。
看到上海“咖啡之都”崛起,再看看香港“购物天堂”现状,不禁令人感慨万千。世界在变,中国在变,市场在变,消费模式在变。主动识变,才能积极应变、求变。上海“咖啡之都”的成功,可以给香港“购物天堂”的转型提供不少灵感和借鉴。
商品注入文化元素 再造商机
在上海,喝咖啡是一种情调。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人们需要在写字楼、地铁站的百米之内,就能找到一个优雅闲适的咖啡店坐下来静静地品味,放松心情。
上海的咖啡馆还与许多文化名人有着千丝万缕连系,鲁迅、胡适、沈从文、张爱玲等文化名人都是咖啡馆常客,咖啡馆留下了不少文坛佳话。咖啡作为舶来品在上海落地生根,也足以印证这个城市“海纳百川”的文化特质。
上海“咖啡文化”深厚,这启示人们当一个产品、产业与当地文化附着在一起,被人们广泛接受、甚至追捧,市场就大得惊人。
香港被誉为“购物天堂”,香港的珠宝首饰、钟表及名贵礼物,一直在内地和东南亚游客中享有很高声誉。“东方之珠”不仅比喻香港这座城市,香港的珠宝也十分耀眼。然而,今年3月此类商品下跌最惨,跌幅达17.7%。业界在分析下跌原因、寻找对策的时候,能否关注一下为商品注入文化元素呢?让顾客购买珠宝首饰、钟表的过程,成为一次参观展览的过程、感受“东方之珠”魅力的过程。
商品有价,文化无价。零售业已经到了必须认真反思的时候,应打开思路、再造商机。
构建新消费模式 零售业“破圈”
在上海,喝咖啡还有“新奇特”的感受。上海以“咖啡+”方式,不断丰富和创新咖啡的业态。
“咖啡+烘焙”,是将咖啡店与烘焙店合二为一;“咖啡+书香”,是将咖啡店与书店合融合在一起;“咖啡+酒香”,是品咖啡与品酒的组合;“咖啡+茶香”,是品咖啡与品茶的融汇。铁观音拿铁、乌龙茶拿铁、茉莉花拿铁、酱香拿铁,这些美妙组合,酝酿出“东方味道”。
不仅如此,上海还有“咖啡+文体旅”,本次上海国际咖啡文化节的主市集上,滑板、篮球、电竞、街舞表演、非遗手工艺等活动逐一亮相,吸引了不少市民和游客参与。
打造新的消费场景,满足人们新的消费需求--这是商家面对的永恒课题。上海的一杯咖啡,令人喝出别样味道,这也许正是上海能够成为“咖啡之都”的奥秘所在。疫情过后,香港商家明显感受到顾客的需求变了,特别是涉及零售业的“豪客”大幅锐减,随着世界一线品牌愈来愈多进军内地,以及内地商品退税政策实施和购物环境改善,香港原有的优势在消减。对此,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应该以创新思维来谋划零售业的转型。
上海的咖啡业与其他业态结合在一起,刺激了人们潜在的消费欲望。上海的咖啡“破圈”(突破原有圈子限制),应给香港零售业启示:在线上线下购物如此方便的今天,商店一定要单独存在吗?商家还坐等顾客吗?零售业能不能主动与其他业态组合?能不能透过“破圈重组”,打造出新的消费场景和消费模式?
市场需求永远存在,关键在于谁的吸引力最大。香港零售业应重新审视自己的吸引力、做强吸引力。
从“商品售卖者” 变“市场塑造者”
许多人知道,海外的咖啡品牌进入中国内地市场,先在上海“试水”,然后走向全国,星巴克(Starbucks)就是这样操作。但许多人并不知道,上海不仅是国内咖啡市场的“启蒙者”,还是国内咖啡市场的“塑造者”。
据《2022中国咖啡产业白皮书》披露,2022年中国咖啡全行业产业规模增长率达21.56%。预计2025年,中国咖啡行业市场规模将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上海“咖啡之都”连接着这个万亿市场。
最近,上海的“虹桥国际咖啡港”亮相,这是国内首个专业品类进口集散平台,致力为咖啡贸易企业提供保税展示、保税交易、价格形成、信息发布等核心功能。咖啡港将与云南、海南等咖啡主产区合作,助力中国咖啡走向世界。在不久的将来,我们或看到“上海标准”、“上海规则”在全球咖啡产业占有一席之地。事实上,这次上海咖啡文化周开幕式上,已经发布了“上海咖啡豆价格指数”和“上海咖啡金融产品”。
上海不是咖啡的生产地,而是咖啡的消费地和贸易地,上海利用自己的优势整合这个万亿级市场,可以登上咖啡产业链的顶端。
上海的做法启示我们,作为“购物天堂”的香港,在零售业领域拥有明显领先于亚洲其他城市的优势,过往由于香港商品不愁卖,业界对优势发掘得不够细致。现在面对激烈的竞争,应好好梳理一番香港到底有哪些优势?探讨如何与全球一线品牌进行合作?香港应从“商品售卖者”变为“市场塑造者”,这才是零售业保持持久生机的关键所在。
从上海的一杯咖啡,可洞悉市场风云;从香港的一组零售业数据,可以折射市场危机。别人的成功之处,蕴藏着自己的应变之策。
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港澳办主任、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夏宝龙在香港今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开幕典礼致辞中表示,“香港由治及兴本质上就是一条创新变化之路。大家要主动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跟上时代发展步伐,积极识变、应变、求变,在变局中打开香港发展的新天地。”
对照夏宝龙这段话,再看看香港零售业现状,是到了细观察、深思量、谋新局时候了。
(作者系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香港新时代发展智库主席、暨南大学“一国两制”与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长、客座教授,原文刊于香港《经济日报》,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5/6/JufxykUGc6cqo5foipsQZ5Ff8kgrJXppT6Z.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