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校反战抗议的烽火正在全球蔓延,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的高校反战抗议活动不断升级,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专家分析认为,随著抗议浪潮迅速扩散,欧美火烧眉毛下,势将加速对以色列的施压,影响巴以冲突走向。
新华社图片旅法学者、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研究员宋鲁郑3日接受访问时表示,这场声势浩大的反战浪潮触发点有三,首先是有一个历史的积淀,即以色列对巴勒斯坦的所作所为,不管出于任何原因,民众其实都很清楚,所以对巴勒斯坦怀有同情心。其二,这和西方教育有关系,重视人权和平等。其三,俄乌冲突和巴以冲突的处理,凸显欧美的双重标准。
为何抗议迅速在全球扩散?宋鲁郑认为有两个原因,其一同样是出于民众的同情心,他们对巴基斯坦人民的灾难感到同情。其二,欧美政府应对的方式存在问题,警察采取高压甚至镇压的方式,被批评过于暴力,更激发民众的不满和同情。
受到美国高校反战抗议活动遍地开花影响,澳大利亚知名大学,包括悉尼大学自上周末起发起“学生挺巴勒斯坦”行动;加拿大一些主要大学,如多伦多大学、渥太华大学等,也有越来越多学生在校园里扎营,声援巴勒斯坦;英国的华威大学上周更有超过300名学生在校园紥营,伦敦大学学院等知名高校也有学生举行抗议活动;在被誉为“法国社会精英的摇篮”的知名学府巴黎政治学院,由于学生声援巴勒斯坦的反战示威,学院5月3日停课。
宋鲁郑认为,由于执法者和抗议者的手段都正在升级,抗议浪潮势将继续扩散。此外,抗议虽以学生为先导,但宋鲁郑相信很快会在社会其他群体获支持,或引发更大的冲突。
随著抗议浪潮的升温,会带来什么影响?宋鲁郑认为,美国马上举行大选,将影响到选情。
的确,在美国高校反战抗议持续多日后,总统拜登当地时间2日终于打破沉默,试图在处理抗议活动与避免影响选情之间平衡。
宋鲁郑认为,拜登需考虑选票,促使美国对以色列施加更大的压力。欧洲方面也有政治的考虑,因为6月的欧洲议会选举临近,欧洲各国都希望尽快平息这场抗议浪潮,最终也会成为推动以色列妥协的力量。
但在宋鲁郑看来,要彻底解决巴以问题是不可能,最多只能平息眼前的这一次冲突,短暂缓解危机。
宋鲁郑认为,缓和巴以冲突其实也是西方国家所乐见。美国当前面对中国崛起和俄乌冲突,自然不想分散精力;欧洲主要就是因为俄乌冲突,也无力应对一个动荡的中东,更何况抗议浪潮会引发其内部的不稳定。
“所以,这次抗议浪潮,至少给欧美政府向以色列施压,提供了一个理由和借口。”宋鲁郑说。
来源:香港中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