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这是继“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后,中国向世界提供的又一国际公共产品,统称为“三大全球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以“四个共同倡导”为主要内容,即“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努力开创世界各国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新局面,让世界文明百花园姹紫嫣红、生机盎然。
文| 北京 赵磊
文明多样性是条件
当今世界,多重挑战和危机交织叠加,恃强凌弱、巧取豪夺、零和博弈等霸权霸道霸凌行径依然危害严重,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又一次来到历史的十字路口。目前,除乌克兰危机、巴以冲突、红海危机外,诸多地区的十余国在近几年先后发生政变、动乱。例如,自2021年初至2023年9月,乍得、马里、几内亚、苏丹、布基纳法索、几内亚比绍、尼日尔、加蓬等8个非洲国家至少发生11次政变。2024年3月13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2023年至2024年《人类发展报告》,指出不均衡的发展进程正在加剧全球性的不平等,这不仅导致最贫困群体在发展中掉队,也加剧了世界范围的政治极化。
应对共同挑战、迈向美好未来,既需要经济科技力量,也需要文化文明力量。人类是一个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文明多样性对于人类社会的意义,一点不亚于生物多样性。
很长一段时期里,在国际关系领域,“民主和平论”“文明冲突论”等西方话语几乎被视为国际关系的“铁律”,如魔咒般带来诸多紧张关系和冲突。这些西方话语有一个共通之处,即认为自身的文明与价值观高人一等,要改造劣等的“他者”。著名文学理论家与批评家、后殖民研究学术领域创始人爱德华.萨义德在《东方学:西方对于东方的观念》一书中表达了一个重要观点:所谓“东方”不是真实的东方,而是被西方建构的东方,一个为了凸显西方优越性的东方。西方掌握著描述“他者”的权威话语,是典型的“文化帝国主义”,从而导致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对西方的依附关系。
事实上,导致冲突的不是文明之间的诸多差异,而是人们对待差异的态度,认为自身高人一等本身就是冲突的根源。宋代理学家朱熹有诗曰:“红白莲花共一塘, 两般颜色一般香”,即不同颜色的莲花在池中共同绽放才是最美的,一个良好的生态应是多元共生的。因此,要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
共同价值是基础
价值观念是文化、文明的核心。推动国家发展,核心价值观是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价值观念在一定社会的文化中起中轴作用,文化的影响力首先是价值观念的影响力。世界上各种文化之争,本质上是价值观念之争,也是人心之争、意识形态之争。正所谓“一时之强弱在力,千古之胜负在理”。对各国而言,确保自身政治安全、文化安全需要有主流意识形态,即连贯的思想体系以及政治信仰体系。但是对国际社会而言,各国要以宽广胸怀理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尊重不同国家人民对价值实现路径的探索。
2015年9月28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发表讲话指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和平与发展是人类社会的共同事业,公平与正义是共同理想,民主与自由是共同追求。
推动文明互鉴,各国要真诚相待,即“平视彼此”,而不是“仰视”,更不是“俯视”对方。长期以来,某些西方国家推行所谓“普世价值”,其实质却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甚至不惜通过颜色革命等方式颠覆他国政权,导致诸多国家国土分裂、社会撕裂,暴露出典型的虚伪性、破坏性、排他性。就本质而言,“普世价值”是西方霸权稳定论的思想基础和哲学基础,维护的是“西方中心主义”或“美国例外主义”。全人类共同价值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基础和哲学基础,维护的是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为此,要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要以宽广胸怀理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不将自己的价值观和模式强加于人,不搞意识形态对抗。
文明传承与创新是动力
文明传承与创新,需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是关于封闭的地域历史转向普遍交往的世界历史的思想。“世界历史”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个文明概念,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各文明在镜像中更深刻地发现自己、完善自己。
在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习近平主席指出,古丝绸之路跨越尼罗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域,跨越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印度文明、中华文明的发祥地,跨越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信众的汇集地,跨越不同国度和肤色人民的聚居地。不同文明、宗教、种族求同存异、开放包容,并肩书写相互尊重的壮丽诗篇,携手绘就共同发展的美好画卷。酒泉、敦煌、吐鲁番、喀什、撒马尔罕、巴格达、君士坦丁堡等古城,宁波、泉州、广州、北海、科伦坡、吉达、亚历山大等地的古港,就是记载这段历史的“活化石”。历史告诉我们:文明在开放中发展,民族在融合中共存。
文明传承与创新需要平台。2023年12月3日,首届“良渚论坛”在浙江省杭州市举办。习近平主席向首届“良渚论坛”致贺信,并强调“希望各方充分利用‘良渚论坛’平台,深化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文明对话,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加强文明交流借鉴,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推动不同文明和谐共处、相互成就,促进各国人民出入相友、相知相亲”。总之,要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充分挖掘各国历史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动各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人文交流合作是路径
2017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外人文交流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中外人文交流是党和国家对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夯实中外关系社会民意基础、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途径。《意见》强调,加强和改进中外人文交流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平等互鉴、开放包容、机制示范、多方参与、以我为主、改革创新等原则,著力推动人文交流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各地区各部门以及全社会开展人文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各负其责、协同联动的工作机制基本形成;著力推动中外人文交流渠道更加畅通,平台更加多元,形式内容更加丰富,形成一批具有中国特色、国际影响的人文交流品牌;著力推动我国吸收借鉴国外先进文明成果取得更大进展。
作为世界上的两个大国,中美之间的关系受到各国广泛关注。但是在一段时间里,两国人文交流被美方蓄意阻隔。中美关系希望在人民,基础在民间,未来在青年,活力在地方,越是困难的时候,越需要拉紧人民的纽带、增进人心的沟通,越需要更多的人站出来为中美关系鼓与呼。2023年11月15日,习近平主席在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上发表《汇聚两国人民力量 推进中美友好事业》演讲时指出,“旧金山见证了中美两国人民百年交往的历史。158年前,大批中国工人来到美国,修建连接东西海岸的太平洋铁路,筚路蓝缕,在旧金山建起了西半球历史最悠久的唐人街。从这里出发,中美两国之间发展起7,600亿美元双边贸易和累计2,600多亿美元双向投资,建立起284对友好省州和友好城市关系,最多每周300多个航班和每年500多万人次的相互往来。这是全世界近四分之一人口共同绘就的宏伟画卷”。中方积极落实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共识,提出“中国未来5年将邀请5万名美国青少年到中国交流学习”“中国愿继续同美国开展大熊猫保护合作”“中美同意明年大幅增加直航航班”等一系列新措施,展现了中方愿意进一步恢复和加强中美人文交流的意愿。
同美国公然以意识形态划线,在世界上制造分裂,举办所谓“民主峰会”不同,中国先后举办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等,以实际行动推动不同文明、政党、国家之间求同存异、交流互鉴。未来,中国将同世界其他国家一道,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探讨构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丰富交流内容,拓展合作渠道,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
事实证明,人民的双向奔赴,始终是国际关系的正能量;人们的善意友好,始终是国际社会最宝贵且最文明的资源。
(作者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本文发布于《紫荆》杂志2024年5月号)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4/29/TZYmLvLwhOrrJxu21wnSFgdXZF6SYEBzC9g.JPG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关注
2023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这是继“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后,中国向世界提供的又一国际公共产品,统称为“三大全球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以“四个共同倡导”为主要内容,即“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努力开创世界各国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新局面,让世界文明百花园姹紫嫣红、生机盎然。
文| 北京 赵磊
文明多样性是条件
当今世界,多重挑战和危机交织叠加,恃强凌弱、巧取豪夺、零和博弈等霸权霸道霸凌行径依然危害严重,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又一次来到历史的十字路口。目前,除乌克兰危机、巴以冲突、红海危机外,诸多地区的十余国在近几年先后发生政变、动乱。例如,自2021年初至2023年9月,乍得、马里、几内亚、苏丹、布基纳法索、几内亚比绍、尼日尔、加蓬等8个非洲国家至少发生11次政变。2024年3月13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2023年至2024年《人类发展报告》,指出不均衡的发展进程正在加剧全球性的不平等,这不仅导致最贫困群体在发展中掉队,也加剧了世界范围的政治极化。
应对共同挑战、迈向美好未来,既需要经济科技力量,也需要文化文明力量。人类是一个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文明多样性对于人类社会的意义,一点不亚于生物多样性。
很长一段时期里,在国际关系领域,“民主和平论”“文明冲突论”等西方话语几乎被视为国际关系的“铁律”,如魔咒般带来诸多紧张关系和冲突。这些西方话语有一个共通之处,即认为自身的文明与价值观高人一等,要改造劣等的“他者”。著名文学理论家与批评家、后殖民研究学术领域创始人爱德华.萨义德在《东方学:西方对于东方的观念》一书中表达了一个重要观点:所谓“东方”不是真实的东方,而是被西方建构的东方,一个为了凸显西方优越性的东方。西方掌握著描述“他者”的权威话语,是典型的“文化帝国主义”,从而导致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对西方的依附关系。
事实上,导致冲突的不是文明之间的诸多差异,而是人们对待差异的态度,认为自身高人一等本身就是冲突的根源。宋代理学家朱熹有诗曰:“红白莲花共一塘, 两般颜色一般香”,即不同颜色的莲花在池中共同绽放才是最美的,一个良好的生态应是多元共生的。因此,要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
共同价值是基础
价值观念是文化、文明的核心。推动国家发展,核心价值观是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价值观念在一定社会的文化中起中轴作用,文化的影响力首先是价值观念的影响力。世界上各种文化之争,本质上是价值观念之争,也是人心之争、意识形态之争。正所谓“一时之强弱在力,千古之胜负在理”。对各国而言,确保自身政治安全、文化安全需要有主流意识形态,即连贯的思想体系以及政治信仰体系。但是对国际社会而言,各国要以宽广胸怀理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尊重不同国家人民对价值实现路径的探索。
2015年9月28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发表讲话指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和平与发展是人类社会的共同事业,公平与正义是共同理想,民主与自由是共同追求。
推动文明互鉴,各国要真诚相待,即“平视彼此”,而不是“仰视”,更不是“俯视”对方。长期以来,某些西方国家推行所谓“普世价值”,其实质却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甚至不惜通过颜色革命等方式颠覆他国政权,导致诸多国家国土分裂、社会撕裂,暴露出典型的虚伪性、破坏性、排他性。就本质而言,“普世价值”是西方霸权稳定论的思想基础和哲学基础,维护的是“西方中心主义”或“美国例外主义”。全人类共同价值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基础和哲学基础,维护的是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为此,要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要以宽广胸怀理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不将自己的价值观和模式强加于人,不搞意识形态对抗。
文明传承与创新是动力
文明传承与创新,需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是关于封闭的地域历史转向普遍交往的世界历史的思想。“世界历史”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个文明概念,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各文明在镜像中更深刻地发现自己、完善自己。
在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习近平主席指出,古丝绸之路跨越尼罗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域,跨越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印度文明、中华文明的发祥地,跨越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信众的汇集地,跨越不同国度和肤色人民的聚居地。不同文明、宗教、种族求同存异、开放包容,并肩书写相互尊重的壮丽诗篇,携手绘就共同发展的美好画卷。酒泉、敦煌、吐鲁番、喀什、撒马尔罕、巴格达、君士坦丁堡等古城,宁波、泉州、广州、北海、科伦坡、吉达、亚历山大等地的古港,就是记载这段历史的“活化石”。历史告诉我们:文明在开放中发展,民族在融合中共存。
文明传承与创新需要平台。2023年12月3日,首届“良渚论坛”在浙江省杭州市举办。习近平主席向首届“良渚论坛”致贺信,并强调“希望各方充分利用‘良渚论坛’平台,深化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文明对话,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加强文明交流借鉴,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推动不同文明和谐共处、相互成就,促进各国人民出入相友、相知相亲”。总之,要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充分挖掘各国历史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动各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人文交流合作是路径
2017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外人文交流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中外人文交流是党和国家对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夯实中外关系社会民意基础、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途径。《意见》强调,加强和改进中外人文交流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平等互鉴、开放包容、机制示范、多方参与、以我为主、改革创新等原则,著力推动人文交流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各地区各部门以及全社会开展人文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各负其责、协同联动的工作机制基本形成;著力推动中外人文交流渠道更加畅通,平台更加多元,形式内容更加丰富,形成一批具有中国特色、国际影响的人文交流品牌;著力推动我国吸收借鉴国外先进文明成果取得更大进展。
作为世界上的两个大国,中美之间的关系受到各国广泛关注。但是在一段时间里,两国人文交流被美方蓄意阻隔。中美关系希望在人民,基础在民间,未来在青年,活力在地方,越是困难的时候,越需要拉紧人民的纽带、增进人心的沟通,越需要更多的人站出来为中美关系鼓与呼。2023年11月15日,习近平主席在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上发表《汇聚两国人民力量 推进中美友好事业》演讲时指出,“旧金山见证了中美两国人民百年交往的历史。158年前,大批中国工人来到美国,修建连接东西海岸的太平洋铁路,筚路蓝缕,在旧金山建起了西半球历史最悠久的唐人街。从这里出发,中美两国之间发展起7,600亿美元双边贸易和累计2,600多亿美元双向投资,建立起284对友好省州和友好城市关系,最多每周300多个航班和每年500多万人次的相互往来。这是全世界近四分之一人口共同绘就的宏伟画卷”。中方积极落实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共识,提出“中国未来5年将邀请5万名美国青少年到中国交流学习”“中国愿继续同美国开展大熊猫保护合作”“中美同意明年大幅增加直航航班”等一系列新措施,展现了中方愿意进一步恢复和加强中美人文交流的意愿。
同美国公然以意识形态划线,在世界上制造分裂,举办所谓“民主峰会”不同,中国先后举办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等,以实际行动推动不同文明、政党、国家之间求同存异、交流互鉴。未来,中国将同世界其他国家一道,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探讨构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丰富交流内容,拓展合作渠道,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
事实证明,人民的双向奔赴,始终是国际关系的正能量;人们的善意友好,始终是国际社会最宝贵且最文明的资源。
(作者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本文发布于《紫荆》杂志2024年5月号)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4/29/TZYmLvLwhOrrJxu21wnSFgdXZF6SYEBzC9g.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