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荆杂志(记者彭彦)4月29日东莞报道:28日,青年作家许晓雯的诗选集《共占春风》日译本,在日本澪标社出版发行。这本诗集由日本著名诗人、翻译家竹内新潜心翻译。

据了解,诗集收录许晓雯近年在国内各大刊物上发表或公开出版的六十多首诗,包括《关于蓝》《思想者的凌晨》《空气中的钢琴》《珍珠的觉醒》《生命里的季节》和《逃离》等作品。书名取自宋代晏殊《诉衷情·海棠珠缀一重重》中的“岁岁年年,共占春风”一句,寓意著美好情谊宛如海棠花叶,年复一年共享春风。每一首诗都展现许晓雯独特的声音和情感,以及她个人的灵魂和面貌。“诗,是个人灵魂的自我呢喃。在这里,我能让灵魂自由呢喃,由语言之舟带往海的那一边——美如画卷的岛国,对我来说是一种莫大的荣耀”,许晓雯在诗集的前言中写道。

不求万人阅,只求一人记
许晓雯的诗并不是第一次被译介到日本。2018年日本5月号《诗与思想》杂志上做了一期“中国新世代女性诗人特辑”,就介绍许晓雯等15位当下活跃的女诗人,这是她的诗首次出现在日语商业杂志中。不仅如此,她对日本的文学、电影、书法、绘画等都让她痴情著迷。中日两国,无论是地理还是文化,都一衣带水,脉脉相连。她说“世界上所有的现代性文学,都是在这中异语互动和交流中,才得以丰富和发展。没有异域、异语的交流与互动,文学——诗歌或小说,一定是关门闭窗中的草木与花朵。”

然而对于她来讲,这本小诗集不是交流中的钻石和珠子,只是两国文化、文学来往道路上沙粒和小草。更不奢望这本小诗集,能在日本读者中引起多大的涟漪和响动。“我不敢奢望这本诗集在日本出版后能够引起多大关注,它只是以日语的形式出现就足以令我欣慰。中国自古有‘不求万人阅,只求一人记’之说,倘若这本诗集出版后,能在日语读者中哪怕只是有“只求一人记”也足以。诗歌或许永远是极少数的人的事,有限的读者如果能感受到作者在一首诗背后隐藏的语言密码和思考以及想象力,就足以令我满足。”

竹内新:这是一本思考者的诗
作为汉学家、翻译家、诗人等多重身份的竹内新对中国的诗歌并不陌生,他曾多次受邀到中国参加诗会,并翻译过国内西川、杨克等多位著名诗人的诗选,他对中国诗歌高度赞赏,希望通过中国诗歌的翻译工作,搭建中日文化交流合作的桥梁。本次翻译许晓雯的诗集,给他很大的感触,在诗中发现未曾见过的表情,赞赏她在前言中谈到的“不求万人阅读,只求一人来记”说法,并在译后记中提三点感想,其中重要一点是以思考者去回顾。“翻译过程中,我不知不觉与熟悉的花、景、人再会,并在其中发现我未曾见过的表情。‘克莱因蓝’令我吃惊,‘山田喜美子’也超出我的预想。我也变成一个‘思考的人’。”
关于“思考”,他进一步写到,“许晓雯的诗,并不满足单纯对花鸟风月的喜爱。它是思考者思考的诗,不是将历史作为故事来读,亦非在其中感受浅显的浪漫,它飞驰思想,以一个思考者去回顾,成为思考者的诗。”

作者简介:许晓雯,中国作协会员。作品于《人民文学》《十月》《诗刊》等多家刊物发布。组诗翻译有日语、阿拉伯语版本,入选国外刊物。已出版诗集《花知道答案》《孤独是沉默的金子》《共占春风》(日语版)等多部。
翻译者简介:竹内新,1947年出生于爱知县蒲郡市。名古屋大学文学部中国文学科卒业,爱知县立高中国语教师退休。1979年~1981年,吉林大学外语系日语讲师。出版个人诗集《岁月》、《树木接近》、《果实集》、《二人的口号》,译诗集《第九夜》、《文革记忆》、《田禾诗选》、《杨克诗选》、《西川诗选》、《梅尔诗选》等多部。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4/29/gV7CHYxhGCZylv8JpCcpWEMg7cZBLoDh6Tw.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