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公元前500-450年前,博物馆逐渐由供奉艺术和科学的神庙,转向保护、展示和研究文化事物的场所,再到如今成为集聚一个城市甚至是全球公众进行交流、欣赏、再创造的文化艺术表达集聚地,博物馆与每个人的距离愈来愈贴近。进入21世纪,在众多历史悠久的博物馆面前,想要突破现有业态,打造一个全新的、独具未来感的视觉文化博物馆,处于中外文化交流风眼的香港可以带给世界怎样的振动和惊喜?“观众的日常生活在不经意间同他/她们周边的文化领域发生交汇的方式将直接影响他/她们对博物馆的期待”——本刊邀请到著名亚洲策展人、M+博物馆副总监及总策展人郑道炼先生,与我们分享他加入M+团队十年来的心得体会。
文 | 本刊记者 杨晨
始于香港:在文化交融中诞生的博物馆
M+,一间位于香港的全球视觉文化博物馆。
建筑自2014年破土动工,历时4年完工,终于2021年向公众敞开怀抱。漫长的建构与启动背后,积淀的是香港独特的时空和穿梭于这片土地内外的过去和未来,伴随著的是M+博物馆充足且卓绝的准备和展望。
M+博物馆将自身定位为一片不论从内容规模、展品流派、亦或是展览形式等各方面都独具开创性和代表性的视觉文化空间。它是全球最大的集20-21世纪现当代视觉文化藏品、展览、公众社群功能于一身的视觉文化博物馆之一。在外界眼中,M+博物馆是香港的艺术新地标,是逐渐显露头角的文化新景观。
然而,褪去迷人绚烂的愿景描绘,M+博物馆又是如何在日常的艺术实践中一步步实现这一目标的呢?始于中外文化交融的M+博物馆,期望为公众带来怎样独具特色的艺术内容?
郑道炼:
其实在建馆伊始,我们参考过全球历史悠久且久负盛名的知名文化机构。这些博物馆有的已有 45 年甚至95年的历史,而我们是全新的——仅仅开馆2年多。然而,就艺术规模和范围、展览视角和视界、建设构想和标准等方面,我认为我们与这些博物馆不相上下。
M+的不同之处在于我们身处亚洲、地处香港——这里是全亚洲最国际化和复合化的多元文化城市之一。仅管我们同很多人一样,浸润在香港当地的文化中,通过全球视角放眼世界,但位处这样一个东西方文化交融汇聚的大都会中,本就自然而然地决定了我们的视角会与其他众多博物馆的视角不同。我认为这也是我们可以为公众带来全新视野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
长于对话:在原始构建中探索的博物馆
一片能够孕育创造力的土地是催生一个城市身份的真正动力。
国家“十四五 ”规划提出,支持香港发展成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这份重新融入香港文化基因中的汇聚相交为整座城市独特的文化艺术交流提供了土壤。
于是,M+博物馆开启了它的创举:致力于视觉艺术、流动影像、设计及建筑作品的收藏、展览和诠释。
郑道炼:
我想香港作为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是有其历史基础的。这座现代之城的城市身份和文化基础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过去一个多世纪以来的多元交流形成的。
在博物馆建设中,这种交流几乎随处可见。拿艺术家来举例,我们有来自亚洲的艺术家,还有来自西方或其他不同地区的艺术家。每一位都是构建M+博物馆馆藏与展览“全对话”的重要一部分。
自开馆以来,我们所举办的每一个特别展览几乎都含有中外文化交流的元素。在我们的第一个特别展览《草间弥生:一九四五年至今》当中,展览更多地从艺术家本人创作、事业和生活三方面的视角,以此作为叙事线索,讲述她如何成为一位沟通东西的艺术家。再比如在另一个大型特展《宋怀桂:艺术先锋与时尚教母》中,艺术家本人的人生故事便与东西交流这一特质紧密相连:她来自北京,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在保加利亚经历了婚姻,而后又去到法国、返回中国,在改革开放中启动了她的时尚事业。由此可见,中外文化交流一直是 M+一切工作的核心。
我认为香港在这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浸润在中华文化之中,又同亚洲及其他各地的文化充分交融贴近。有趣的是,很多时候人们以为来自香港本土的文化元素也许本来并不生于这片土地,但它俨然早已成为香港文化的一部分。这种各个文化及文明间的浸染、交互和传播由来已久,同时也是M+博物馆在叙事设计中希望放大和丰富的故事之一。
郑道炼:
我们之所以希望发挥博物馆、藏品以及展览的多学科及跨学科性,正是因为“融合”与“多元”已日渐触及艺术文化领域的本质特性,并正在影响和丰富著创作表达,这与其他各专业领域是一样的。举例来说,一个人若是想要成为一名专业的画家,便需要不断地练习绘画;如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一名画家是难以立刻成为一名建筑师的。每一个领域所涵盖的媒介和专业知识都需要年复一年的训练,学术方面和行业方面的训练都不可或缺。
然而,公众在体验艺术文化作品时,往往不会将其拆解开来。如今,每个人都被包裹在一个巨大的视觉文化囊中:我们每天都接触著建筑与城市化、设计品、各类手持设备上层出不穷涌现而出的流动影像……我们每天花费大量时间,浏览各种屏幕,这其中当然也包括M+的临海幕墙。我们被形形色色的视觉文化表达包围著,未必会去考虑“这是一幅画,那是一部电影,那又是什么什么……”因为这种包围是具有连续性的。一方面,艺术领域的划分意味著专业训练的不可或缺;而另一方面,表达者也面临著公众如何看待、理解其作品的问题。
与此同时,博物馆的建设不仅仅是为了商业运作,还需要兼顾藏品保护的功能,譬如水墨画和塑胶作品的保养方式是完全不同的。公众未必能够全知藏品背后的故事,但他们会看到我们在展厅中讲述的故事。与许多其他博物馆所不同的是,我们一直渴望能够为公众带来意料之外的、甚至是能够激发以及挑战他们去思考的、各类作品之间的融合与并置。我想,在M+的各大展厅中大家都可以看到这一点。
郑道炼:
由于不可能只有一种类型的观众,所以对于何种表达方式和设置何种难易程度会更加有效的假定也无从谈起,尤其是当一个年轻的博物馆在面对一群充满活力的观众时。
我们的一部分观众已经有一定的观展经验,也充满了好奇心,他们可能已经去过不同的国家,参观过形态各异的博物馆;我们也有一部分观众在学习如何在这座城市中与不同的博物馆相处、对话。在这个过程中,尝试和失误是必经之路;我们也处在不断的学习中。比起假定自己所采用的方式一定是正确的,我们更愿意去持续提高和观众沟通时的精准性。
譬如我们对于藏品的解读,通过文字展板、标识、语音导览等方式,对展厅内的每一环节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设计和考量。我们会首先制订一个水准,确保它不仅只惠及某一文化程度和学历水平的观众。我们采取一种鼓励性、友好、平易近人的、以及最重要的是有吸引力的导览风格;比起试图告诉人们应该如何思考,我们更愿意激发观众的好奇心,启发他们去思考。同时,我们也不会事无巨细地向观众讲解藏品,而是留给他们空间去看、去阅读、去感受每一件作品。
策展时,职业策展人往往从学术专长出发,与我们称之为“学习型策展人”的团队进行合作——后者在公众参与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会模拟观众视角提出问题。通过这样的合作,我们可以确定每一个展览的“主题资讯”,即我们希望可以尽可能广泛地传达给公众的信息。我们愿意为参观者提供一个空间,邀请他们走进一个展览,听取不同的声音,带著感悟离开,再回到自己的世界进行向内的思考。
展览的远行是一场博物馆的再创造
邀请和接纳的魔力总能将创意的思绪凝成倾泻的河流,这是博物馆间进行交流往来的故事。
二十一世纪的“文化博物馆”会是什么样的?一个可能的答案是:如星火般散落在每个人心中的精神遗产。
郑道炼:
《草间弥生:一九四五年至今》回顾展是我们为庆祝博物馆成立一周年举办的第一个正式展览。在香港取得了相当的成功后,展览又于同年移师西班牙毕尔包古根汉美术馆展出,吸引超过58万人次参观,打破该馆历来夏季参观人数的最高纪录;而后,展览又穿梭巡回至葡萄牙波尔图的塞拉尔维斯现代艺术博物馆展出,我们为此深感自豪。
我们与法国国家图书馆合作了《黑白──摄影叙事》。该馆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收藏最丰富的摄影作品,于是我们决定将一部分作品带到香港进行巡展,并添加了约 30 幅来自香港、内地和亚洲的摄影作品,使整个设计成为一个完整的对话。明年3月,我们还将与巴黎国立毕加索艺术馆合作,通过展出双方收藏的毕加索杰作,开启一场全新的文化交流盛宴。
行于世界:面向未来脚踏实地的博物馆
具备“全球视野”的文化博物馆是什么样的?香港如何帮助实现其这一伟大愿景?
郑道炼:
香港在历史上一直像一个“窗口”一样,不是吗?它是通往中国的窗口,也是连接中国和世界其他地方的窗口。我坚信香港的这一双重身份还会继续延续下去,变得越来越迷人。
我和同事们每天到这座地标建筑中工作时,都会被环绕其周的美丽海景所吸引。座落在南边的维多利亚港和北部繁忙的口岸,连接并通往南中国海和世界上的其他地方。在这里,我们感受著香港发挥著中国、亚洲和世界之间交流对话的重要作用。
在这里,我们进行著日常对藏品的保护和对展览创意的挖掘。对我们来说,“全球文化博物馆”体现在每一日的工作实践中。在这里,我们感受著来自四面八方的对M+博物馆的期待,与各位业界同仁和广大观众们交换著彼此对馆藏和展亭的看法。更重要的是,当人们来到香港、走进M+时,你可以看到跃动在他们脸上的兴奋和欣赏——这是博物馆能够为全球艺术作品所做的事。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4/25/hAmUReGS3lr8pDipMwGONJWGnJMmru48Z5Y.png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关注
始于公元前500-450年前,博物馆逐渐由供奉艺术和科学的神庙,转向保护、展示和研究文化事物的场所,再到如今成为集聚一个城市甚至是全球公众进行交流、欣赏、再创造的文化艺术表达集聚地,博物馆与每个人的距离愈来愈贴近。进入21世纪,在众多历史悠久的博物馆面前,想要突破现有业态,打造一个全新的、独具未来感的视觉文化博物馆,处于中外文化交流风眼的香港可以带给世界怎样的振动和惊喜?“观众的日常生活在不经意间同他/她们周边的文化领域发生交汇的方式将直接影响他/她们对博物馆的期待”——本刊邀请到著名亚洲策展人、M+博物馆副总监及总策展人郑道炼先生,与我们分享他加入M+团队十年来的心得体会。
文 | 本刊记者 杨晨
始于香港:在文化交融中诞生的博物馆
M+,一间位于香港的全球视觉文化博物馆。
建筑自2014年破土动工,历时4年完工,终于2021年向公众敞开怀抱。漫长的建构与启动背后,积淀的是香港独特的时空和穿梭于这片土地内外的过去和未来,伴随著的是M+博物馆充足且卓绝的准备和展望。
M+博物馆将自身定位为一片不论从内容规模、展品流派、亦或是展览形式等各方面都独具开创性和代表性的视觉文化空间。它是全球最大的集20-21世纪现当代视觉文化藏品、展览、公众社群功能于一身的视觉文化博物馆之一。在外界眼中,M+博物馆是香港的艺术新地标,是逐渐显露头角的文化新景观。
然而,褪去迷人绚烂的愿景描绘,M+博物馆又是如何在日常的艺术实践中一步步实现这一目标的呢?始于中外文化交融的M+博物馆,期望为公众带来怎样独具特色的艺术内容?
郑道炼:
其实在建馆伊始,我们参考过全球历史悠久且久负盛名的知名文化机构。这些博物馆有的已有 45 年甚至95年的历史,而我们是全新的——仅仅开馆2年多。然而,就艺术规模和范围、展览视角和视界、建设构想和标准等方面,我认为我们与这些博物馆不相上下。
M+的不同之处在于我们身处亚洲、地处香港——这里是全亚洲最国际化和复合化的多元文化城市之一。仅管我们同很多人一样,浸润在香港当地的文化中,通过全球视角放眼世界,但位处这样一个东西方文化交融汇聚的大都会中,本就自然而然地决定了我们的视角会与其他众多博物馆的视角不同。我认为这也是我们可以为公众带来全新视野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
长于对话:在原始构建中探索的博物馆
一片能够孕育创造力的土地是催生一个城市身份的真正动力。
国家“十四五 ”规划提出,支持香港发展成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这份重新融入香港文化基因中的汇聚相交为整座城市独特的文化艺术交流提供了土壤。
于是,M+博物馆开启了它的创举:致力于视觉艺术、流动影像、设计及建筑作品的收藏、展览和诠释。
郑道炼:
我想香港作为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是有其历史基础的。这座现代之城的城市身份和文化基础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过去一个多世纪以来的多元交流形成的。
在博物馆建设中,这种交流几乎随处可见。拿艺术家来举例,我们有来自亚洲的艺术家,还有来自西方或其他不同地区的艺术家。每一位都是构建M+博物馆馆藏与展览“全对话”的重要一部分。
自开馆以来,我们所举办的每一个特别展览几乎都含有中外文化交流的元素。在我们的第一个特别展览《草间弥生:一九四五年至今》当中,展览更多地从艺术家本人创作、事业和生活三方面的视角,以此作为叙事线索,讲述她如何成为一位沟通东西的艺术家。再比如在另一个大型特展《宋怀桂:艺术先锋与时尚教母》中,艺术家本人的人生故事便与东西交流这一特质紧密相连:她来自北京,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在保加利亚经历了婚姻,而后又去到法国、返回中国,在改革开放中启动了她的时尚事业。由此可见,中外文化交流一直是 M+一切工作的核心。
我认为香港在这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浸润在中华文化之中,又同亚洲及其他各地的文化充分交融贴近。有趣的是,很多时候人们以为来自香港本土的文化元素也许本来并不生于这片土地,但它俨然早已成为香港文化的一部分。这种各个文化及文明间的浸染、交互和传播由来已久,同时也是M+博物馆在叙事设计中希望放大和丰富的故事之一。
郑道炼:
我们之所以希望发挥博物馆、藏品以及展览的多学科及跨学科性,正是因为“融合”与“多元”已日渐触及艺术文化领域的本质特性,并正在影响和丰富著创作表达,这与其他各专业领域是一样的。举例来说,一个人若是想要成为一名专业的画家,便需要不断地练习绘画;如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一名画家是难以立刻成为一名建筑师的。每一个领域所涵盖的媒介和专业知识都需要年复一年的训练,学术方面和行业方面的训练都不可或缺。
然而,公众在体验艺术文化作品时,往往不会将其拆解开来。如今,每个人都被包裹在一个巨大的视觉文化囊中:我们每天都接触著建筑与城市化、设计品、各类手持设备上层出不穷涌现而出的流动影像……我们每天花费大量时间,浏览各种屏幕,这其中当然也包括M+的临海幕墙。我们被形形色色的视觉文化表达包围著,未必会去考虑“这是一幅画,那是一部电影,那又是什么什么……”因为这种包围是具有连续性的。一方面,艺术领域的划分意味著专业训练的不可或缺;而另一方面,表达者也面临著公众如何看待、理解其作品的问题。
与此同时,博物馆的建设不仅仅是为了商业运作,还需要兼顾藏品保护的功能,譬如水墨画和塑胶作品的保养方式是完全不同的。公众未必能够全知藏品背后的故事,但他们会看到我们在展厅中讲述的故事。与许多其他博物馆所不同的是,我们一直渴望能够为公众带来意料之外的、甚至是能够激发以及挑战他们去思考的、各类作品之间的融合与并置。我想,在M+的各大展厅中大家都可以看到这一点。
郑道炼:
由于不可能只有一种类型的观众,所以对于何种表达方式和设置何种难易程度会更加有效的假定也无从谈起,尤其是当一个年轻的博物馆在面对一群充满活力的观众时。
我们的一部分观众已经有一定的观展经验,也充满了好奇心,他们可能已经去过不同的国家,参观过形态各异的博物馆;我们也有一部分观众在学习如何在这座城市中与不同的博物馆相处、对话。在这个过程中,尝试和失误是必经之路;我们也处在不断的学习中。比起假定自己所采用的方式一定是正确的,我们更愿意去持续提高和观众沟通时的精准性。
譬如我们对于藏品的解读,通过文字展板、标识、语音导览等方式,对展厅内的每一环节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设计和考量。我们会首先制订一个水准,确保它不仅只惠及某一文化程度和学历水平的观众。我们采取一种鼓励性、友好、平易近人的、以及最重要的是有吸引力的导览风格;比起试图告诉人们应该如何思考,我们更愿意激发观众的好奇心,启发他们去思考。同时,我们也不会事无巨细地向观众讲解藏品,而是留给他们空间去看、去阅读、去感受每一件作品。
策展时,职业策展人往往从学术专长出发,与我们称之为“学习型策展人”的团队进行合作——后者在公众参与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会模拟观众视角提出问题。通过这样的合作,我们可以确定每一个展览的“主题资讯”,即我们希望可以尽可能广泛地传达给公众的信息。我们愿意为参观者提供一个空间,邀请他们走进一个展览,听取不同的声音,带著感悟离开,再回到自己的世界进行向内的思考。
展览的远行是一场博物馆的再创造
邀请和接纳的魔力总能将创意的思绪凝成倾泻的河流,这是博物馆间进行交流往来的故事。
二十一世纪的“文化博物馆”会是什么样的?一个可能的答案是:如星火般散落在每个人心中的精神遗产。
郑道炼:
《草间弥生:一九四五年至今》回顾展是我们为庆祝博物馆成立一周年举办的第一个正式展览。在香港取得了相当的成功后,展览又于同年移师西班牙毕尔包古根汉美术馆展出,吸引超过58万人次参观,打破该馆历来夏季参观人数的最高纪录;而后,展览又穿梭巡回至葡萄牙波尔图的塞拉尔维斯现代艺术博物馆展出,我们为此深感自豪。
我们与法国国家图书馆合作了《黑白──摄影叙事》。该馆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收藏最丰富的摄影作品,于是我们决定将一部分作品带到香港进行巡展,并添加了约 30 幅来自香港、内地和亚洲的摄影作品,使整个设计成为一个完整的对话。明年3月,我们还将与巴黎国立毕加索艺术馆合作,通过展出双方收藏的毕加索杰作,开启一场全新的文化交流盛宴。
行于世界:面向未来脚踏实地的博物馆
具备“全球视野”的文化博物馆是什么样的?香港如何帮助实现其这一伟大愿景?
郑道炼:
香港在历史上一直像一个“窗口”一样,不是吗?它是通往中国的窗口,也是连接中国和世界其他地方的窗口。我坚信香港的这一双重身份还会继续延续下去,变得越来越迷人。
我和同事们每天到这座地标建筑中工作时,都会被环绕其周的美丽海景所吸引。座落在南边的维多利亚港和北部繁忙的口岸,连接并通往南中国海和世界上的其他地方。在这里,我们感受著香港发挥著中国、亚洲和世界之间交流对话的重要作用。
在这里,我们进行著日常对藏品的保护和对展览创意的挖掘。对我们来说,“全球文化博物馆”体现在每一日的工作实践中。在这里,我们感受著来自四面八方的对M+博物馆的期待,与各位业界同仁和广大观众们交换著彼此对馆藏和展亭的看法。更重要的是,当人们来到香港、走进M+时,你可以看到跃动在他们脸上的兴奋和欣赏——这是博物馆能够为全球艺术作品所做的事。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4/25/hAmUReGS3lr8pDipMwGONJWGnJMmru48Z5Y.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