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屠海鸣
应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邀请,4月24日至26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对中国进行为期3天的访问。昨日,当笔者撰写本文时,布林肯刚飞抵上海。
布林肯此次访华是中美落实两国元首三藩市会晤,保持对话、管控分歧、推进合作、加强国际事务协调的一部分。4月2日,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话时表示,希望安排布林肯国务卿访华;中方对此表示欢迎。也就是说,布林肯此访是早已列入计划的国事。
尽管如此,由于最近美国众议院通过了军援台湾20亿美元的法案,还通过了强制TikTok剥离法案,而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宣布发起针对中国海事、物流和造船业的“301调查”,美国近期还在南海挑拨菲律宾对抗中国,不少人认为布林肯“来者不善”。
那么,布林肯此行到底“善”与“不善”呢?由于中美关系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对布林肯此行不能简单下结论,而应客观地观察和分析。
有对话合作 也有打压遏制
去年11月,习近平主席与拜登总统在美国三藩市会晤。习主席阐述了处理中美关系的“五个共同”:共同树立正确认知,共同有效管控分歧,共同推进互利合作,共同承担大国责任,共同促进人文交流。拜登总统重申了在峇里岛会晤中作出的“四不一无意”承诺,并表示“不寻求打压遏制中国发展,不寻求同中国脱钩”。中美两国形成了面向未来的“三藩市愿景”。以三藩市会晤为标志,中美关系止跌回升。
此后,中美在各层级各领域开展了一系列重要接触,双方外交安全、经贸财金、气候变化以及执法、农业、文化等部门负责人通过访问、会晤、通话、工作组会议等方式保持互动,两军恢复沟通。包括不久前的美国财长耶伦(Janet Yellen)访华和这次布林肯访华,都是双方重要接触。
作为全球第一、第二大经济体,作为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中的两个,中美关系的起起伏伏,不仅涉及双方,还关乎世界。因此,双方接触比不接触好。中美必须经常来往、进行对话,这一点是双方都认可的。
当下,中美在禁毒、执法、科技、人工智能、农业、卫生、气候变化等领域取得了一些进展。两国直航航班增加,工商界和地方省州往来密切,青少年交流活跃,文体互动热络。合作整体上比较顺利,原因在于双方在以上领域都有合作的主观愿望,也具备合作的客观条件。
但美国对中国的战略,更多的是打击遏制。因为,美国早已将中国定义为“竞争对手”,而不是“合作伙伴”。美国政府2022年发布的新版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对中国的定位是:“优先考虑的、唯一的全球竞争对手”。
既然是“竞争对手”,打击遏制“对手”,便成为美国对华关系的主基调;尽管拜登对中国反复作出承诺,但落实得并不好。这也不难理解,近年来,美国民主、共和两党在打压遏制中国方面空前一致。因此,美国对华策略是:整体打压遏制,局部交流合作。布林肯这次访华,无论外交辞令多么完美,也定是按照这个逻辑行事。
有真招实招 也有假招虚招
布林肯这次访华,会对中国哪些问题“开炮”?许多人认为以下几个问题是交锋的焦点:
一是“要求中国减少对俄罗斯军事及国防产业的支持”问题。美国上周公布了一份清单,称到2023年,俄罗斯进口芯片90%来自中国,用于生产导弹、坦克和飞机;2023年第四季,俄罗斯进口机床有70%来自中国,“可能用于”生产弹道导弹。
二是台海问题。自诩为“务实台独工作者”的赖清德将于5月20日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美方担心此人的过激行为会激怒中国大陆,迫使大陆武统台湾。
三是南海问题。美方不断重复对“南海自由航行”的所谓关切,怂恿菲律宾不断挑战中国的底线,有“擦枪走火”的危险。
四是经贸科技问题。耶伦访华大谈中国的电动汽车、太阳能、电池“产能过剩”之后,白宫已经开始对中国钢铁、铝及海事、造船、物流展开“301调查”,理由是中国政府在大力补贴以上产业,使这些企业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在美国及欧盟倾销产品。
五是“芬太尼泛滥”问题。美国因药物滥用致死的人数已远远超过枪枝、车祸的人数,美方指摘中国为美国输入芬太尼,还说中国在补贴芬太尼生产企业。
美国作为“世界老大”,在打压“世界老二”方面具有一整套策略和招数。对付中国也是软硬兼施、虚实结合,有些是真招实招,有些是假招虚招。
布林肯来访之前,中国外交部北美大洋洲司负责人在媒体吹风会上表示,中方主要聚焦五大目标:一是树立正确认知,二是加强对话,三是有效管控分歧,四是推进互利合作,五是共同承担大国责任。这位负责人同时表示,美方尤其不能触碰中方在台湾、民主人权、道路制度、发展权利等问题上的红线。中方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决心和意志坚定不移,将重点就台湾、经贸科技、南海等问题阐明严正立场、提出明确要求。
以上“吹风”,实质上是为布林肯访华划重点、划红线。其实,中方的红线早就划定,而且反复讲过。美方也心知肚明,却不断在“红线”问题上找麻烦,其用意是以“触红线”要挟中国。
依笔者之见,所谓“对俄罗斯军事及国防产业的支持”问题是假招,美方经常在毫无证据的情况下进行舆论炒作,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当年美国入侵伊拉克,用一瓶洗衣粉证明“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这次美国以“可能用于”的措辞,显然又是没有证据的猜测。中国不可能因为美国施压而中断与俄罗斯的正常贸易往来。
台海问题和南海问题是虚招,美国明白中国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问题上不可能让步,但仍不厌其烦地拿这些问题说事,正是以此为“筹码”,逼迫中国在其他问题上让步。
“芬太尼泛滥”问题是不成问题的问题,也是一个虚招。中国外交部北大司负责人已公开表示:“芬太尼不是中国的问题,也不是中国造成的问题,但我们没有袖手旁观,愿意向美国人民提供帮助。”
那么,美国的真招实招是甚么呢?是经贸科技问题!因为,从经贸科技上打压遏制中国,是当下最有效、最可行、也是对中国最具有持久杀伤力的一招。在美方看来,打压中国的高科技产业发展,可以令美国永远处于领先位置。布林肯此行的重点,应是美方要在经贸方面得到好处。
有各自利益 也有全球共同责任
布林肯此行除了要谈中美之间的事情,还要谈全球事务。中美同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对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负有特殊责任。这一点,双方的观点是一致的。中美的分歧在于“如何承担大国责任”?
以解决乌克兰危机为例,中国的做法是“劝和促谈”。中国外交部网站2023年2月24日发布《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共十二条,第一条是“尊重各国主权”,报告指出:“公认的国际法,包括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应该得到严格遵守,各国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都应该得到切实保障。”这表明,对俄罗斯侵犯乌克兰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的做法,中国并不认同。第二条是“摒弃冷战思维”,报告指出:“一国的安全不能以损害他国安全为代价,地区安全不能以强化甚至扩张军事集团来保障。”这就表明,对北约东扩、威胁俄罗斯安全的做法,中国也不认同。第三条是“停火止战”,报告指出:“支持俄乌相向而行,尽快恢复直接对话,逐步推动局势降级缓和,最终达成全面停火。”这表明,中国主张通过和平谈判化解危机。美国的做法是“以战止战”,不停地给热点地区“加燃料”,令战事不断扩大,并反对战争双方和谈。
再以解决巴以冲突为例,中国的做法是和国际社会一道推动巴勒斯坦成为联合国正式成员国,为落实“两国方案”铺平道路,彻底解决巴以冲突问题。但美国在联合国安理会上独家否决了此决议。不仅如此,美国众议院最近通过了向以色列提供260亿美元的援助法案。其中,170亿美元用于对以色列的军事援助。美国的做法明显偏袒以色列。
解决国际热点问题虽然不是布林肯此行的重点,但在某些关键时候,美国希望中国施加影响力,说服冲突的一方保持克制。因此,交流双方对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的看法,是布林肯此行必不可少的话题。
中国希望中美关系稳下来、好起来,回顾这些年来中国所做的一切,无论是在台海、南海、东海,都是为了维护自身的核心利益,并未主动挑战美国的地位。由此观察布林肯此行的中美交锋,在涉及核心利益上,中国不会让步;在扩大双方合作上,尚有空间。
中美关系的变化,特别是经贸科技领域的变化,对于香港的影响颇大,香港社会各界应该特别关注、积极应对。
(作者系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香港新时代发展智库主席、暨南大学“一国两制”与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长、客座教授,原文刊于《香港经济日报》,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4/25/CA3xwJwfdnoNIrzv1cB5lE7gWAfwwDa5M3X.png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关注
文|屠海鸣
应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邀请,4月24日至26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对中国进行为期3天的访问。昨日,当笔者撰写本文时,布林肯刚飞抵上海。
布林肯此次访华是中美落实两国元首三藩市会晤,保持对话、管控分歧、推进合作、加强国际事务协调的一部分。4月2日,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话时表示,希望安排布林肯国务卿访华;中方对此表示欢迎。也就是说,布林肯此访是早已列入计划的国事。
尽管如此,由于最近美国众议院通过了军援台湾20亿美元的法案,还通过了强制TikTok剥离法案,而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宣布发起针对中国海事、物流和造船业的“301调查”,美国近期还在南海挑拨菲律宾对抗中国,不少人认为布林肯“来者不善”。
那么,布林肯此行到底“善”与“不善”呢?由于中美关系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对布林肯此行不能简单下结论,而应客观地观察和分析。
有对话合作 也有打压遏制
去年11月,习近平主席与拜登总统在美国三藩市会晤。习主席阐述了处理中美关系的“五个共同”:共同树立正确认知,共同有效管控分歧,共同推进互利合作,共同承担大国责任,共同促进人文交流。拜登总统重申了在峇里岛会晤中作出的“四不一无意”承诺,并表示“不寻求打压遏制中国发展,不寻求同中国脱钩”。中美两国形成了面向未来的“三藩市愿景”。以三藩市会晤为标志,中美关系止跌回升。
此后,中美在各层级各领域开展了一系列重要接触,双方外交安全、经贸财金、气候变化以及执法、农业、文化等部门负责人通过访问、会晤、通话、工作组会议等方式保持互动,两军恢复沟通。包括不久前的美国财长耶伦(Janet Yellen)访华和这次布林肯访华,都是双方重要接触。
作为全球第一、第二大经济体,作为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中的两个,中美关系的起起伏伏,不仅涉及双方,还关乎世界。因此,双方接触比不接触好。中美必须经常来往、进行对话,这一点是双方都认可的。
当下,中美在禁毒、执法、科技、人工智能、农业、卫生、气候变化等领域取得了一些进展。两国直航航班增加,工商界和地方省州往来密切,青少年交流活跃,文体互动热络。合作整体上比较顺利,原因在于双方在以上领域都有合作的主观愿望,也具备合作的客观条件。
但美国对中国的战略,更多的是打击遏制。因为,美国早已将中国定义为“竞争对手”,而不是“合作伙伴”。美国政府2022年发布的新版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对中国的定位是:“优先考虑的、唯一的全球竞争对手”。
既然是“竞争对手”,打击遏制“对手”,便成为美国对华关系的主基调;尽管拜登对中国反复作出承诺,但落实得并不好。这也不难理解,近年来,美国民主、共和两党在打压遏制中国方面空前一致。因此,美国对华策略是:整体打压遏制,局部交流合作。布林肯这次访华,无论外交辞令多么完美,也定是按照这个逻辑行事。
有真招实招 也有假招虚招
布林肯这次访华,会对中国哪些问题“开炮”?许多人认为以下几个问题是交锋的焦点:
一是“要求中国减少对俄罗斯军事及国防产业的支持”问题。美国上周公布了一份清单,称到2023年,俄罗斯进口芯片90%来自中国,用于生产导弹、坦克和飞机;2023年第四季,俄罗斯进口机床有70%来自中国,“可能用于”生产弹道导弹。
二是台海问题。自诩为“务实台独工作者”的赖清德将于5月20日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美方担心此人的过激行为会激怒中国大陆,迫使大陆武统台湾。
三是南海问题。美方不断重复对“南海自由航行”的所谓关切,怂恿菲律宾不断挑战中国的底线,有“擦枪走火”的危险。
四是经贸科技问题。耶伦访华大谈中国的电动汽车、太阳能、电池“产能过剩”之后,白宫已经开始对中国钢铁、铝及海事、造船、物流展开“301调查”,理由是中国政府在大力补贴以上产业,使这些企业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在美国及欧盟倾销产品。
五是“芬太尼泛滥”问题。美国因药物滥用致死的人数已远远超过枪枝、车祸的人数,美方指摘中国为美国输入芬太尼,还说中国在补贴芬太尼生产企业。
美国作为“世界老大”,在打压“世界老二”方面具有一整套策略和招数。对付中国也是软硬兼施、虚实结合,有些是真招实招,有些是假招虚招。
布林肯来访之前,中国外交部北美大洋洲司负责人在媒体吹风会上表示,中方主要聚焦五大目标:一是树立正确认知,二是加强对话,三是有效管控分歧,四是推进互利合作,五是共同承担大国责任。这位负责人同时表示,美方尤其不能触碰中方在台湾、民主人权、道路制度、发展权利等问题上的红线。中方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决心和意志坚定不移,将重点就台湾、经贸科技、南海等问题阐明严正立场、提出明确要求。
以上“吹风”,实质上是为布林肯访华划重点、划红线。其实,中方的红线早就划定,而且反复讲过。美方也心知肚明,却不断在“红线”问题上找麻烦,其用意是以“触红线”要挟中国。
依笔者之见,所谓“对俄罗斯军事及国防产业的支持”问题是假招,美方经常在毫无证据的情况下进行舆论炒作,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当年美国入侵伊拉克,用一瓶洗衣粉证明“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这次美国以“可能用于”的措辞,显然又是没有证据的猜测。中国不可能因为美国施压而中断与俄罗斯的正常贸易往来。
台海问题和南海问题是虚招,美国明白中国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问题上不可能让步,但仍不厌其烦地拿这些问题说事,正是以此为“筹码”,逼迫中国在其他问题上让步。
“芬太尼泛滥”问题是不成问题的问题,也是一个虚招。中国外交部北大司负责人已公开表示:“芬太尼不是中国的问题,也不是中国造成的问题,但我们没有袖手旁观,愿意向美国人民提供帮助。”
那么,美国的真招实招是甚么呢?是经贸科技问题!因为,从经贸科技上打压遏制中国,是当下最有效、最可行、也是对中国最具有持久杀伤力的一招。在美方看来,打压中国的高科技产业发展,可以令美国永远处于领先位置。布林肯此行的重点,应是美方要在经贸方面得到好处。
有各自利益 也有全球共同责任
布林肯此行除了要谈中美之间的事情,还要谈全球事务。中美同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对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负有特殊责任。这一点,双方的观点是一致的。中美的分歧在于“如何承担大国责任”?
以解决乌克兰危机为例,中国的做法是“劝和促谈”。中国外交部网站2023年2月24日发布《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共十二条,第一条是“尊重各国主权”,报告指出:“公认的国际法,包括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应该得到严格遵守,各国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都应该得到切实保障。”这表明,对俄罗斯侵犯乌克兰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的做法,中国并不认同。第二条是“摒弃冷战思维”,报告指出:“一国的安全不能以损害他国安全为代价,地区安全不能以强化甚至扩张军事集团来保障。”这就表明,对北约东扩、威胁俄罗斯安全的做法,中国也不认同。第三条是“停火止战”,报告指出:“支持俄乌相向而行,尽快恢复直接对话,逐步推动局势降级缓和,最终达成全面停火。”这表明,中国主张通过和平谈判化解危机。美国的做法是“以战止战”,不停地给热点地区“加燃料”,令战事不断扩大,并反对战争双方和谈。
再以解决巴以冲突为例,中国的做法是和国际社会一道推动巴勒斯坦成为联合国正式成员国,为落实“两国方案”铺平道路,彻底解决巴以冲突问题。但美国在联合国安理会上独家否决了此决议。不仅如此,美国众议院最近通过了向以色列提供260亿美元的援助法案。其中,170亿美元用于对以色列的军事援助。美国的做法明显偏袒以色列。
解决国际热点问题虽然不是布林肯此行的重点,但在某些关键时候,美国希望中国施加影响力,说服冲突的一方保持克制。因此,交流双方对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的看法,是布林肯此行必不可少的话题。
中国希望中美关系稳下来、好起来,回顾这些年来中国所做的一切,无论是在台海、南海、东海,都是为了维护自身的核心利益,并未主动挑战美国的地位。由此观察布林肯此行的中美交锋,在涉及核心利益上,中国不会让步;在扩大双方合作上,尚有空间。
中美关系的变化,特别是经贸科技领域的变化,对于香港的影响颇大,香港社会各界应该特别关注、积极应对。
(作者系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香港新时代发展智库主席、暨南大学“一国两制”与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长、客座教授,原文刊于《香港经济日报》,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4/25/CA3xwJwfdnoNIrzv1cB5lE7gWAfwwDa5M3X.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