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黄锦辉
4月1日,以色列空袭伊朗驻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领事馆的建筑物,造成至少13人伤亡,包括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圣城军的高级指挥官,亦曾是伊朗资助成立的黎巴嫩什叶派武装组织真主党行动的关键人物扎赫迪(Mohammad Reza Zahedi)。
伊朗强烈谴责以色列的空袭行为侵犯了其主权,并于4月13日向以色列出动大规模无人机和导弹袭击作报复,企图还以颜色。
以欲搞乱中东 拖美落水出手
从军事角度看,外界普遍认为以色列在美、英等国家协助下,彻底控制伊朗的空袭行动,损失轻微。以色列传媒报道,伊朗对以色列发射了170架无人机、30枚巡航导弹和120枚弹道导弹,但绝大部分被美国、英国、以色列和约旦先后拦截,未能打中在以本土的目标,目前以方只有一座军事基地受轻创,造成1人受伤。
另外有人指出,以色列和伊朗是死敌,而双方都是军事强国,在日前公布的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tockholm International Peace Research Institute,SIPRI)估算的2023年各国国防预算中,它们分别排名第15和26位。既然如此,为何以色列不直捣黄龙直接攻击伊朗,而选择“隔靴搔痒”地打击其境外领事馆呢?
原因是地理上它们相隔很远,距离1,786公里(飞行时间约两小时),跨越的国家包括约旦、伊拉克等。所以,以色列攻击伊朗的途径很局限,海陆都不行只能空袭,这方法非常昂贵。因此,以色列一直都要求美国加大军事援助,向美国购买各式各样的远程武器,可是美国国会却迟迟未批,直至上周六(20日),美国众议院才通过法案,提供950亿美元援助乌克兰和以色列等,并交参议院审议。
正因如此,以色列于4月1日空袭伊朗驻叙利亚领事馆的原因之一是搞乱中东,继而拖美国落水逼其出手,以为这样就会如虎添翼,大大增加它打垮伊朗的胜数。然而,美国却不愿意“落叠”,拒绝正面参与,只想继续支持中东藉以色列当前锋的“代理战争”(Proxy War)。
从政治层面看,伊以矛盾更错综复杂。首先,领事馆被袭事件对伊朗而言是公然“剃眼眉”,伊朗决心反击,给国内民众及周边中东国家一个交代,有其理据。是次大规模攻击是伊朗首次与以色列直接交锋,过往伊朗只会透过“代理人”间接与以方冲突。前英国驻黎巴嫩大使弗莱彻(Tom Fletcher)指出,伊朗此次反击行动出动大批火力,借此展现伊朗的能力及影响力,故意提醒以色列勿再轻视和阻碍阿拉伯国家及地区的发展。
伊朗适度报复 冀避局势失控
另外,英国智库“查塔姆研究所”(Chatham House)专家认为,从伊朗的角度来看,这次袭击是成功的,行动目的主要在揭露以色列的虚张声势。
再仔细看,伊朗在报复行动中其实非常节制,尽量去减低袭击所造成的实质性影响。因为伊朗很清楚知道战争扩大对自己百害而无一利,不符合自身利益。伊朗和以色列是世仇,伊一直想把对方彻底消灭,但若然战争扩大,引来美国插手,这目标便更难实现。而且,一旦卷入持续战争,只会令伊朗原本严重的经济萧条更加恶化,甚至可能影响伊朗的政权稳定性。所以反击后不久,伊朗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官员便迅速宣称是次报复行动成功结束,伊朗选择如此适度反击,刻意避免局势失控。
以色列想拖美国落水的如意算盘估计难以打响,这从伊朗报复事件上美国的反应便可略见一二。事件发生后不久,美国便公开表态不会加入以方的报复反击,只会支持以色列的行动。由于美国正面对内外的庞大经济压力,目前它对伊以冲突的旁观态度无可厚非。当前世界地缘政治极不稳定,烽烟四起,面对严峻的世界金融环境,愈来愈多的国家纷纷减持抛售美债,开始绕过美元进行石油交易,并推行国际贸易以本币结算。
反观美国经济能否持续强劲增长成疑,通胀率超市场预期,34万亿美元债务远超其GDP,亦有银行和企业倒闭。倘应对失当,美国经济恐走向危机,而且没有根本有效的解决方案。所以,美国或无余力透过政治和军事手段来推波助澜,推动伊以对战。
由此可见,以色列如果要独力面对“巴以冲突”、“伊以斗争”,加上面对巴勒斯坦的人道主义问题上的全球压力,以色列(或者更正确来说是内塔尼亚胡政府)可以维持多久呢?
(作者系立法会议员、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外务)、香港专业及资深行政人员协会副会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4/26/NkLHgRAaVu0pTQ19fJwYTbQsua20hXRv2Lm.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