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屠海鸣
上周一(4月15日)香港举行2024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主任、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夏宝龙通过视频连线方式发表致辞。
夏宝龙以“五个需要”为香港由治及兴指方向、划重点。他指出:“当今世界变乱交织,香港由治及兴的内外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香港由治及兴本质上就是一条创新变化之路。大家要主动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跟上时代发展步伐,积极识变、应变、求变,在变局中打开香港发展的新天地。”
夏宝龙续指:“坚信香港社会各界一定会团结一致拼经济、谋发展,齐心协力共建香港美好家园,为香港由治及兴添砖加瓦、发光发热。”
香港因港而兴、因商而活,从本质上讲是一座商业城市,在香港发展历程中,工商界一直是中流砥柱。现在,香港完成23条立法后,构建起了国安法和国安条例“双法护佑”的格局,如同安装了“安防系统”,任何势力若想反中乱港并不容易。因此,香港已站在新起点上,应正视变化、调整重心,全力以赴拼经济、谋发展。工商界应率先识变、应变、求变,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识变,精准看待内外环境变化
“山中方几日,世上已千年”。今日之中国已非昨日之中国,今日之世界亦非昨日之世界。三年疫情期间,香港与世界、与内地基本上隔绝,几乎成为“孤岛”。去年一月恢复往来之后,香港某些行业的人士由于没有及时发现内外环境变化,还是“守株待兔”,结果等来的是寂寞。这个现象,在旅游业、零售业体现的最为明显。
4月16日,行政长官李家超在出席行政会议前会见记者时,对夏宝龙所讲的“香港由治及兴的内外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深有感触。他说:“过去香港经历过不同的经济转型期,香港人总能在转变中抓机遇,开创新局面,创造新奇迹。香港人应该认识和面对当前大潮流的转变,和过去的经济转型期一样,不怨天不尤人,积极作为,创新创造,应变懂变。”
诚如所言,识变是应变、求变的前提。当下,香港社会至少应看到内外环境的三大变化。
其一 ,世界阵营对垒越来越明显。俄乌战争持续两年之久,巴以冲突搅乱中东局势,东北亚、中亚的局部热点地区爆发冲突的风险增加。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不断逼迫其他国家选边站队,给各经济体之间正常的贸易关系笼罩上政治色彩。这种变化,必然给香港的经济贸易带来不利影响。
其二,中国经济“换挡升级”加速。自从2018年6月特朗普政府挑起对华贸易战、科技战,到拜登政府任期即将结束的今年,美国打压中国的策略一直未变。这令中国上上下下放弃幻想,致力于“科技自立自强”。如今,以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的坚定选择。传统产业正在改造提升,内地许多企业正在打造“黑灯工厂”(从原材料到成品主要由智能机器人或自动化设备按照系统指令自行完成,无须人工操作);“新三样”(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太阳能电池)出口,去年突破1万亿元大关。
其三,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技创新将深刻改变人类的生活。近年来,人工智能发展迅猛,可以干越来越多的工作。有人预言,未来人工智能将代替许多职业,包括:教师、医生、设计师、文员、快递员、餐厅服务员等,特别是缺乏创新的简单重复性劳动,首当其冲被代替。
世界的变化,快于预期;精准识变,时不我待。香港工商界具有敏锐的洞察力,素来领风气之先,应率先看到变化,引导社会各界及时识变。
应变,用新思维解决新问题
“大家不能用昨天的老眼光看待今天的新形势,不能用昨天的旧思维解决今天的新问题”“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夏宝龙在2024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开幕典礼致辞中的话,令人醍醐灌顶!
长和系主席李泽钜早已洞察内外环境的变化。他多次表示,近年香港经济“真系几辛苦”,集团经历了一浪又一浪的压力测试。特区政府推出楼市“撤辣”政策后,长和旗下楼盘劈价售楼,及时套现。李泽巨还多次表示,香港是家乡,会继续投资香港;内地市场看好,未来要积极且持续地投资内地市场。
应变,“小超人”李泽钜突出一个“实”字和“准”字。实,体现在“变现为实”;准,体现在对香港、对内地的发展潜力认识精准。这个时代,靠投机赚钱的机会不多了,靠创新赚钱的机会增多了。“实”和“准”蕴藏著商业智慧。
应变,香港须放宽眼界。以发展经贸关系为例,香港历来重视欧美市场,但针对阵营对垒日益明显、发达经济体增长乏力、新兴经济体快速发展的情况,香港应把握好“稳”与“进”的节奏,对发达经济体以“稳”为主,对新兴经济体以“进”为要。
上周,特区政府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丘应桦出席立法会特别财委会会议时表示,特区政府计划在利雅得及吉隆坡设立经贸办,香港投资推广署会于本年度内在埃及首都开罗及土耳其第三大城市伊兹密尔开设顾问办事处;香港贸发局亦会在本年度内在孟加拉首都达卡和柬埔寨首都金边开设顾问办事处。邱应桦同时透漏,香港具备充分条件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特区政府将继续与RCEP成员的经贸部门将利用不同平台及场合进行游说,争取尽早加入RCEP。
“多点布局”体现出特区政府在拓展市场上“多向思维”。政府在经贸布局上的这些变化,为香港工商界开拓新兴经济体的市场提供了条件,工商界应利用好这些平台,开辟新市场,拓展新空间。
求变 ,以创新推进发展转型
在本月12日至13日举行的2024数字经济峰会上,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开幕致辞时强调,数字经济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从数字支付到人工智能,正在迅速改变企业的营运和发展方式,并改变人类的工作模式。未来本港将继续推动智慧城市发展、进一步推广电子支付,并计划推出商业版的“智方便”等,期望本港能透过发展创新科技提高竞争力,训练出创新专业人才,并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者。
陈茂波提及的以上措施,是“补课”,也是“蓄能”。香港在数字经济方面已经落后于内地,香港应该把发展数字经济作为推进产业迭代更新、经济发展转型的重要手段。
去年以来,本港各种大型论坛很多。香港贸易发展局主席林建岳多次表示,香港要实现产业迭代更新,应不断探索新领域、开拓新机遇、增强新动能。在去年9月举行的第八届 “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上,林建岳谈到香港应善用“中介人”优势,发挥作为国内大循环“参与者”、国际大循环“促成者”的角色,在“一带一路”沿线“刨金掘银”。
以上求变之策,仅是“星星之火”,创新求变要形成“燎原之势”,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工商界更是生力军、主力军。
在笔者看来,香港创新求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向加大力度。
其一,创新商业模式。阿里、美团、小米、携程都创造了全新的商业模式,赚到了盆满钵满;与内地这些企业相比,香港的商业模式还比较老套。
其二,创新与内地的合作方式。“制度创新”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必修课”,香港应该创新与湾区城市的合作方式,达到取长补短、合作共赢的效果。
其三,用“人工智能+”提升传统产业。香港在人工智能的研发方面并不落后,但人工智能与产业之间结合得不好,应聚焦短板施策。
其四,进军新兴产业。许多新兴产业的研发、生产、销售都需要较大空间,香港地域狭小,是不利因素,但可以和湾区城市携手发展,必能实现共赢。
面对深刻变化的内外环境,工商界应放宽眼界,精准识别机遇,支持和配合特区政府及时识变、积极应变、创新求变,共同书写香港发展新传奇。
(本文作者为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香港新时代发展智库主席,暨南大学“一国两制”与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长、客座教授,本文原刊于《信报》,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4/23/OMMGb5HVDEzRxDkpMH4lJ0K0Z1xi8bUxWeV.png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关注
文|屠海鸣
上周一(4月15日)香港举行2024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主任、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夏宝龙通过视频连线方式发表致辞。
夏宝龙以“五个需要”为香港由治及兴指方向、划重点。他指出:“当今世界变乱交织,香港由治及兴的内外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香港由治及兴本质上就是一条创新变化之路。大家要主动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跟上时代发展步伐,积极识变、应变、求变,在变局中打开香港发展的新天地。”
夏宝龙续指:“坚信香港社会各界一定会团结一致拼经济、谋发展,齐心协力共建香港美好家园,为香港由治及兴添砖加瓦、发光发热。”
香港因港而兴、因商而活,从本质上讲是一座商业城市,在香港发展历程中,工商界一直是中流砥柱。现在,香港完成23条立法后,构建起了国安法和国安条例“双法护佑”的格局,如同安装了“安防系统”,任何势力若想反中乱港并不容易。因此,香港已站在新起点上,应正视变化、调整重心,全力以赴拼经济、谋发展。工商界应率先识变、应变、求变,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识变,精准看待内外环境变化
“山中方几日,世上已千年”。今日之中国已非昨日之中国,今日之世界亦非昨日之世界。三年疫情期间,香港与世界、与内地基本上隔绝,几乎成为“孤岛”。去年一月恢复往来之后,香港某些行业的人士由于没有及时发现内外环境变化,还是“守株待兔”,结果等来的是寂寞。这个现象,在旅游业、零售业体现的最为明显。
4月16日,行政长官李家超在出席行政会议前会见记者时,对夏宝龙所讲的“香港由治及兴的内外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深有感触。他说:“过去香港经历过不同的经济转型期,香港人总能在转变中抓机遇,开创新局面,创造新奇迹。香港人应该认识和面对当前大潮流的转变,和过去的经济转型期一样,不怨天不尤人,积极作为,创新创造,应变懂变。”
诚如所言,识变是应变、求变的前提。当下,香港社会至少应看到内外环境的三大变化。
其一 ,世界阵营对垒越来越明显。俄乌战争持续两年之久,巴以冲突搅乱中东局势,东北亚、中亚的局部热点地区爆发冲突的风险增加。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不断逼迫其他国家选边站队,给各经济体之间正常的贸易关系笼罩上政治色彩。这种变化,必然给香港的经济贸易带来不利影响。
其二,中国经济“换挡升级”加速。自从2018年6月特朗普政府挑起对华贸易战、科技战,到拜登政府任期即将结束的今年,美国打压中国的策略一直未变。这令中国上上下下放弃幻想,致力于“科技自立自强”。如今,以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的坚定选择。传统产业正在改造提升,内地许多企业正在打造“黑灯工厂”(从原材料到成品主要由智能机器人或自动化设备按照系统指令自行完成,无须人工操作);“新三样”(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太阳能电池)出口,去年突破1万亿元大关。
其三,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技创新将深刻改变人类的生活。近年来,人工智能发展迅猛,可以干越来越多的工作。有人预言,未来人工智能将代替许多职业,包括:教师、医生、设计师、文员、快递员、餐厅服务员等,特别是缺乏创新的简单重复性劳动,首当其冲被代替。
世界的变化,快于预期;精准识变,时不我待。香港工商界具有敏锐的洞察力,素来领风气之先,应率先看到变化,引导社会各界及时识变。
应变,用新思维解决新问题
“大家不能用昨天的老眼光看待今天的新形势,不能用昨天的旧思维解决今天的新问题”“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夏宝龙在2024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开幕典礼致辞中的话,令人醍醐灌顶!
长和系主席李泽钜早已洞察内外环境的变化。他多次表示,近年香港经济“真系几辛苦”,集团经历了一浪又一浪的压力测试。特区政府推出楼市“撤辣”政策后,长和旗下楼盘劈价售楼,及时套现。李泽巨还多次表示,香港是家乡,会继续投资香港;内地市场看好,未来要积极且持续地投资内地市场。
应变,“小超人”李泽钜突出一个“实”字和“准”字。实,体现在“变现为实”;准,体现在对香港、对内地的发展潜力认识精准。这个时代,靠投机赚钱的机会不多了,靠创新赚钱的机会增多了。“实”和“准”蕴藏著商业智慧。
应变,香港须放宽眼界。以发展经贸关系为例,香港历来重视欧美市场,但针对阵营对垒日益明显、发达经济体增长乏力、新兴经济体快速发展的情况,香港应把握好“稳”与“进”的节奏,对发达经济体以“稳”为主,对新兴经济体以“进”为要。
上周,特区政府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丘应桦出席立法会特别财委会会议时表示,特区政府计划在利雅得及吉隆坡设立经贸办,香港投资推广署会于本年度内在埃及首都开罗及土耳其第三大城市伊兹密尔开设顾问办事处;香港贸发局亦会在本年度内在孟加拉首都达卡和柬埔寨首都金边开设顾问办事处。邱应桦同时透漏,香港具备充分条件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特区政府将继续与RCEP成员的经贸部门将利用不同平台及场合进行游说,争取尽早加入RCEP。
“多点布局”体现出特区政府在拓展市场上“多向思维”。政府在经贸布局上的这些变化,为香港工商界开拓新兴经济体的市场提供了条件,工商界应利用好这些平台,开辟新市场,拓展新空间。
求变 ,以创新推进发展转型
在本月12日至13日举行的2024数字经济峰会上,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开幕致辞时强调,数字经济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从数字支付到人工智能,正在迅速改变企业的营运和发展方式,并改变人类的工作模式。未来本港将继续推动智慧城市发展、进一步推广电子支付,并计划推出商业版的“智方便”等,期望本港能透过发展创新科技提高竞争力,训练出创新专业人才,并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者。
陈茂波提及的以上措施,是“补课”,也是“蓄能”。香港在数字经济方面已经落后于内地,香港应该把发展数字经济作为推进产业迭代更新、经济发展转型的重要手段。
去年以来,本港各种大型论坛很多。香港贸易发展局主席林建岳多次表示,香港要实现产业迭代更新,应不断探索新领域、开拓新机遇、增强新动能。在去年9月举行的第八届 “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上,林建岳谈到香港应善用“中介人”优势,发挥作为国内大循环“参与者”、国际大循环“促成者”的角色,在“一带一路”沿线“刨金掘银”。
以上求变之策,仅是“星星之火”,创新求变要形成“燎原之势”,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工商界更是生力军、主力军。
在笔者看来,香港创新求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向加大力度。
其一,创新商业模式。阿里、美团、小米、携程都创造了全新的商业模式,赚到了盆满钵满;与内地这些企业相比,香港的商业模式还比较老套。
其二,创新与内地的合作方式。“制度创新”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必修课”,香港应该创新与湾区城市的合作方式,达到取长补短、合作共赢的效果。
其三,用“人工智能+”提升传统产业。香港在人工智能的研发方面并不落后,但人工智能与产业之间结合得不好,应聚焦短板施策。
其四,进军新兴产业。许多新兴产业的研发、生产、销售都需要较大空间,香港地域狭小,是不利因素,但可以和湾区城市携手发展,必能实现共赢。
面对深刻变化的内外环境,工商界应放宽眼界,精准识别机遇,支持和配合特区政府及时识变、积极应变、创新求变,共同书写香港发展新传奇。
(本文作者为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香港新时代发展智库主席,暨南大学“一国两制”与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长、客座教授,本文原刊于《信报》,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4/23/OMMGb5HVDEzRxDkpMH4lJ0K0Z1xi8bUxWeV.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