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张清语 肖扬
巍山古城,又叫蒙化城,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小城建于明洪武年间,迄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走在古城的小路之上,循着阳光与鸟鸣,我们来到了先锋巍山崇正书院。这座古镇里的书店是国内知名连锁企业先锋书店的分店。总部设于南京的先锋书店于1996年开始营业,是国内知名的民营学术书店,开创出以“学术、文化沙龙、咖啡、艺术、画廊、电影、音乐、创意、生活、时尚”为主题的文化创意品牌经营模式,吸引了众多读者。

书院变书店
在成为书店之前,五百多岁的崇正书院经历了沧桑多变的岁月。巍山崇正书院始建于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是蒙化第一所书院,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时间里这里都是一所小学。据书店经理吴佳介绍,在它最为鼎盛的时候,崇正书院拥有50多间房,经过几百年的变迁,最终变成了现在的模样。2023年12月,这座老房子在精巧的设计之下重获新生,成为了目前的书店。朗朗的读书声已经远去,但读者们静悄悄的脚步仍回荡在雕梁画栋之间。曾在书院近旁伫立的两块清代石碑,也仍旧保存在书店之中。
书店中康熙年间的古碑(本刊记者 张清语 摄)改建后的先锋巍山崇正书院分为文物古建区和功能拓展区,文物古建区即为书院本体,功能拓展区规划建设游客咨询中心、诗人酒吧,及非遗文创社区等。
这里也是先锋巍山崇正书院的店经理吴佳与她的同事们工作的地方,为了好好保护这座宝贵的老房子,书店与当地文旅、文保单位付出了颇多心血。“书店的修建经过了约两年的时间,这其中有一大半的时间都是在做古建筑的修复工作,当时它的梁柱有一些都腐坏了,修缮它们花费了相当大的精力。当地的文保和文旅单位也会联合各个部门来检查,并在保护古建方面向我们提出建议。”吴佳如此介绍到。
书店内景(本刊记者 张清语 摄)
崇正书院原貌(本刊记者 张清语 摄)售卖与阅览结合
先锋巍山崇正书院藏书众多,店内精选1.3万多种、2.5万多册人文社科主题书籍。在这片书籍之海中,最为惹眼的即是与小院毗邻的在地文化区,以关于巍山、南诏、彝族、乡建、边疆和云南创作等主题的书籍为主打。
“我们也非常辛苦地去淘一些史料,这些书籍可能卖一本少一本,我们也讨论过是不是要继续卖这些书。”吴佳这么说。“但我们团队始终坚持认为,书这个东西它是要流动的,在流动中它才有意义。所以,哪怕是比较珍稀的书籍,我们也会供读者在这里阅览,如果愿意,也可以买走。”在这座书店里,那些垒得高高的书堆,不是一堵堵高墙,而是一条条河流。
书店经理吴佳正在向记者介绍书店情况(本刊记者 张清语 摄)书院融入古镇
吴佳告诉我们,不少本地居民会在晚饭后出来散步,路过书店时便进来坐一会儿,看一会儿书。
“这是我们作为一家书店应该带给当地的一些福利。”她表示。“有一个老爷爷每天都会来,他非常喜欢看小人书,每天定时来到我们的连环画区域,到了中午回家吃饭,有时候还要家里人来叫一叫。”
在吴佳及书店团队看来,巍山古城作为一个“文献名邦”,当地人对于图书的需求是非常大的。在日常和读者接触的过程中,他们也了解到,读者们非常欢迎有这样的书店来到古城。
书店内景(本刊记者 张清语 摄)“令现在与历史并立共生”,是书店设计师华黎在改建时的思路。以书为媒,伫立在时间中的崇正书院与在空间中流动的人世间得以长久对视、交谈,让读者们在片刻的停留之中体会历史与文化的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