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屠海鸣
上周一至五(8至12日),在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主任刘赐贵带领下,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发挥港澳在我国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的作用”调研组在香港、澳门调研,委员们深入两地政府部门、主要社团、金融机构、高等院校、中资企业等调查研究;此前的3月31日至4月3日,刘赐贵主任还带领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的调研组,调研了浙江省温州市、舟山市、宁波市,委员们聚焦当地经济发展的热点、难点,与在浙投资兴业的部分港澳企业家、国有企业、政府部门等相关人士进行了深入交流。笔者作为调研组成员,全程参加了在浙江和香港的调研。
当下,内地正在建设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香港可以发挥甚么作用?笔者认为,香港在以下几个方面大有可为。
资本“大通道” 联通两个市场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开放度较高,资本流动自由,外汇管制相对较少。此外,香港与世界各地的金融市场有著紧密的联系,为投资者提供了广阔的投资机会。相比之下,内地的金融市场开放度较低,外汇管制较为严格,对投资者的资金流动造成一定的影响。
此次调研组在香港有一项重要的交流,就是与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政制与内地事务局局长曾国卫、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丘应桦等10多位政府主要官员座谈交流。双方充分认识到,香港与内地金融市场的差异性,决定了内地要打通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离不开香港的“金融力量”。目前,香港是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中心,是内地最大的外资来源地。在内地高水平对外开放中,香港完全可以发挥好资本“大通道”的作用,因为香港金融业拥有3个明显优势:
其一,金融产品丰富。香港金融市场拥有开放体系、严格的监管制度,金融产品涵盖股票、债券、基金等很多产品,可为人们提供多种投资选择。值得一提的是,香港正在打造国际绿色科技及金融中心,内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香港可为内地相关行业和企业提供更多支持。
其二,融资成本低。香港的法治化水平较高,违约必然付出高昂的代价,因此违约率低,在香港融资的风险小;同时,香港的利率低,基准利率只有2.25%左右;企业在香港上市周期较短、手续简单,办理金融业务非常方便。
其三,法律认受性高。香港是国家唯一实行普通法的地区,内地企业在香港上市,更容易被国际投资人、监管机构和交易所理解和接受,有助企业建立更好的国际融资平台,优化收购兼并交易结构。
最近,美国财长耶伦(Janet Yellen)访华,指摘中国新能源产业所谓“产能过剩”,称“中国的产能过剩打乱了全球价格和生产模式,损害美国企业和工人的利益”。美国还试图联合欧洲国家一起对中国的出口“新三样”(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发难。
在浙江三地的调研中,一些企业反映,由于美国这种“贸易双标”的做法,妨害了一些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发展。过去中国输美产品科技含量不高,美国指摘中国污染环境、破坏资源、侵犯人权;现在,中国输美产品科技含量高了,且新能源产品的推广使用,将大大降低全球碳排放,是好事情,美国却找出新的理由指摘中国,“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此事提醒我们,美国对中国的贸易打压已经“常态化”;在美国的策动下,某些国家也会加入这一行列,呈现“帮派化”;这给中国贸易造成的负面影响将是长期的。
贸易“中转站” 带来3大好处
对此,香港可以发挥贸易“中转站”的作用,这个“中转站”至少可以为内地企业带来如下好处:
其一,规避贸易壁垒。香港作为独立的关税区,得到了全球诸多经济体的认可,且香港加入的一些国际经贸组织,内地没有加入。国内企业向一些发达国家出口产品时,通常会遇到反倾销、反补贴、绿色壁垒、技术性壁垒等限制,而香港公司作为离岸公司,与内地企业采取三角贸易方式,可以规避贸易壁垒及限制政策。
其二,帮助内地企业获得自由进出口权。香港公司可通过收购内地生产企业的资产或股权进行资本运作,或者与国内生产企业成立三资企业,使得国内生产企业拥有进出口权,这样可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
其三,实现外汇资金自由调拨。内地实行外汇管制政策,而香港作为离岸金融中心,外汇可自由收付、兑换,内地企业在香港注册,使用外汇更加方便。
今年全国两会以来,“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成为热词,各地都在寻找突破点。“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面,调研组在香港政府部门、中资企业、西九文化区、港交所、理工大学等调研中,深刻认识到香港拥有3大优势,可成为内地科技创新的“助推器”。
科创“助推器” 拥有3大优势
第一,香港在部分领域拥有很强的科研实力,可为内地提供资源支撑。香港拥有5间全球百强大学;国际高等教育资讯机构(QS)最新“2024世界大学学科排名”近日出炉,香港位列全球前20名的学科数目,由去年12科增至今年15科;香港9间院校共有204科上榜,比去年多26科,当中多达91科(45%)排名上升。香港的科研实力由此可见一斑。在助力内地科技创新中,一方面香港可与内地建立合作机制,联手进行科技创新;另一方面,香港可利用与世界顶级大学的合作平台整合资源,助力内地科技创新。
第二,香港拥有优越的创新环境,可为内地提供平台支撑。香港拥有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健全的市场经济机制和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连续28年蝉联“全球最自由经济体”,是适合创新的地方;香港金融科技发展迅速,至今已发出8个虚拟银行牌照,在香港数码港汇聚了350家金融科技企业,可为科技创新项目提供资金支持;粤港澳大湾区拥有“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粤港澳3地可携手进行制度创新,可拆除“篱笆”,共建科技创新平台。
第三,香港是吸引国际科技人才的“强磁场”,可为内地提供人才支撑。香港实行“两文三语”,英文也是香港的官方语言并被广泛使用,对外交流便利;香港文化多元,拥有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具有“文化联通”的优势;香港在经贸、科技、金融等领域的国际合作广泛,熟悉国际市场的规则;香港交通便捷,到世界各地的航线密集。这些优势,使香港可吸引国际顶尖人才来港工作生活,并成为内地引进人才的“蓄水池”。
刘赐贵主任带领调研组,在3地召开了多场座谈会。与会人士纷纷表示,香港是一座“国际城市”,完全可以利用这个国际大舞台,在内地高水平开放中扮演好以下4个角色:
国际“大舞台” 扮好4个角色
其一,国际品牌的“培育基地”。香港拥有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和世界认可的机制,对于知识产权保护十分有利;在香港进行品牌推广的费用低、消费者认受度高。香港可帮助内地企业提升品牌影响力,打造国际品牌。
其二,知识产权的“交易市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位列第二名,这是该集群连续4年位列世界第二名。目前,香港正在建设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中国内地是全球最大的专利、商标及外观设计申请来源地,但知识产权交易量不大。香港可做两件事情:一是帮助内地企业把知识产权商品化,打入国际市场;二是吸引外资借道香港进入内地,内地更多的知识产权可以借此机会“变现”。
其三,文明交流互鉴的“桥梁纽带”。文明互鉴,人心相通,是推进高水平开放不可或缺的“课题”。香港是中西文化交汇点,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香港是绝佳之地;向中国展示世界各地的文化,香港也是绝佳之地。故宫文化博物馆开馆以来,已成为来港游客趋之若鹜的“打卡地”;香港举办的大型国际文化盛事,也吸引了大批内地民众来港观赏。这说明,香港完全有能力当好文明交流互鉴的使者。
其四,国际贸易纠纷的“仲裁员”。香港是普通法地区,法律仲裁结果得到全世界140多个国家的认可。随著内地企业“走出去”的需求愈来愈旺盛,国际贸易纠纷必然呈正比增加,香港可为内地企业提供高水平的国际法律仲裁服务。
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港澳办主任、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夏宝龙今年2月来港调研时指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是香港走向光明未来的强大动力。‘一国两制’方针是香港和中国内地城市不同的主要特征之一。这样好的制度安排,将作为长期性架构予以维护。”
夏宝龙的讲话启示我们,“高质量发展”是香港和内地的共同追求,“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水平对外开放”,“一国两制”下的香港与内地互补性很强,在内地高水平开放中,香港不仅可以发挥作用,而且这些独特作用是内地任何一座城市无法替代的。香港应助力内地,成就自己,走出一条合作共赢之路。
(作者系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香港新时代发展智库主席、暨南大学“一国两制”与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长、客座教授,本文原刊于香港经济日报,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4/15/j1YpAiARubyowQc0K8CJ6T9Xkq7YIFav9Pv.jpg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关注
文|屠海鸣
上周一至五(8至12日),在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主任刘赐贵带领下,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发挥港澳在我国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的作用”调研组在香港、澳门调研,委员们深入两地政府部门、主要社团、金融机构、高等院校、中资企业等调查研究;此前的3月31日至4月3日,刘赐贵主任还带领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的调研组,调研了浙江省温州市、舟山市、宁波市,委员们聚焦当地经济发展的热点、难点,与在浙投资兴业的部分港澳企业家、国有企业、政府部门等相关人士进行了深入交流。笔者作为调研组成员,全程参加了在浙江和香港的调研。
当下,内地正在建设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香港可以发挥甚么作用?笔者认为,香港在以下几个方面大有可为。
资本“大通道” 联通两个市场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开放度较高,资本流动自由,外汇管制相对较少。此外,香港与世界各地的金融市场有著紧密的联系,为投资者提供了广阔的投资机会。相比之下,内地的金融市场开放度较低,外汇管制较为严格,对投资者的资金流动造成一定的影响。
此次调研组在香港有一项重要的交流,就是与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政制与内地事务局局长曾国卫、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丘应桦等10多位政府主要官员座谈交流。双方充分认识到,香港与内地金融市场的差异性,决定了内地要打通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离不开香港的“金融力量”。目前,香港是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中心,是内地最大的外资来源地。在内地高水平对外开放中,香港完全可以发挥好资本“大通道”的作用,因为香港金融业拥有3个明显优势:
其一,金融产品丰富。香港金融市场拥有开放体系、严格的监管制度,金融产品涵盖股票、债券、基金等很多产品,可为人们提供多种投资选择。值得一提的是,香港正在打造国际绿色科技及金融中心,内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香港可为内地相关行业和企业提供更多支持。
其二,融资成本低。香港的法治化水平较高,违约必然付出高昂的代价,因此违约率低,在香港融资的风险小;同时,香港的利率低,基准利率只有2.25%左右;企业在香港上市周期较短、手续简单,办理金融业务非常方便。
其三,法律认受性高。香港是国家唯一实行普通法的地区,内地企业在香港上市,更容易被国际投资人、监管机构和交易所理解和接受,有助企业建立更好的国际融资平台,优化收购兼并交易结构。
最近,美国财长耶伦(Janet Yellen)访华,指摘中国新能源产业所谓“产能过剩”,称“中国的产能过剩打乱了全球价格和生产模式,损害美国企业和工人的利益”。美国还试图联合欧洲国家一起对中国的出口“新三样”(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发难。
在浙江三地的调研中,一些企业反映,由于美国这种“贸易双标”的做法,妨害了一些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发展。过去中国输美产品科技含量不高,美国指摘中国污染环境、破坏资源、侵犯人权;现在,中国输美产品科技含量高了,且新能源产品的推广使用,将大大降低全球碳排放,是好事情,美国却找出新的理由指摘中国,“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此事提醒我们,美国对中国的贸易打压已经“常态化”;在美国的策动下,某些国家也会加入这一行列,呈现“帮派化”;这给中国贸易造成的负面影响将是长期的。
贸易“中转站” 带来3大好处
对此,香港可以发挥贸易“中转站”的作用,这个“中转站”至少可以为内地企业带来如下好处:
其一,规避贸易壁垒。香港作为独立的关税区,得到了全球诸多经济体的认可,且香港加入的一些国际经贸组织,内地没有加入。国内企业向一些发达国家出口产品时,通常会遇到反倾销、反补贴、绿色壁垒、技术性壁垒等限制,而香港公司作为离岸公司,与内地企业采取三角贸易方式,可以规避贸易壁垒及限制政策。
其二,帮助内地企业获得自由进出口权。香港公司可通过收购内地生产企业的资产或股权进行资本运作,或者与国内生产企业成立三资企业,使得国内生产企业拥有进出口权,这样可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
其三,实现外汇资金自由调拨。内地实行外汇管制政策,而香港作为离岸金融中心,外汇可自由收付、兑换,内地企业在香港注册,使用外汇更加方便。
今年全国两会以来,“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成为热词,各地都在寻找突破点。“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面,调研组在香港政府部门、中资企业、西九文化区、港交所、理工大学等调研中,深刻认识到香港拥有3大优势,可成为内地科技创新的“助推器”。
科创“助推器” 拥有3大优势
第一,香港在部分领域拥有很强的科研实力,可为内地提供资源支撑。香港拥有5间全球百强大学;国际高等教育资讯机构(QS)最新“2024世界大学学科排名”近日出炉,香港位列全球前20名的学科数目,由去年12科增至今年15科;香港9间院校共有204科上榜,比去年多26科,当中多达91科(45%)排名上升。香港的科研实力由此可见一斑。在助力内地科技创新中,一方面香港可与内地建立合作机制,联手进行科技创新;另一方面,香港可利用与世界顶级大学的合作平台整合资源,助力内地科技创新。
第二,香港拥有优越的创新环境,可为内地提供平台支撑。香港拥有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健全的市场经济机制和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连续28年蝉联“全球最自由经济体”,是适合创新的地方;香港金融科技发展迅速,至今已发出8个虚拟银行牌照,在香港数码港汇聚了350家金融科技企业,可为科技创新项目提供资金支持;粤港澳大湾区拥有“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粤港澳3地可携手进行制度创新,可拆除“篱笆”,共建科技创新平台。
第三,香港是吸引国际科技人才的“强磁场”,可为内地提供人才支撑。香港实行“两文三语”,英文也是香港的官方语言并被广泛使用,对外交流便利;香港文化多元,拥有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具有“文化联通”的优势;香港在经贸、科技、金融等领域的国际合作广泛,熟悉国际市场的规则;香港交通便捷,到世界各地的航线密集。这些优势,使香港可吸引国际顶尖人才来港工作生活,并成为内地引进人才的“蓄水池”。
刘赐贵主任带领调研组,在3地召开了多场座谈会。与会人士纷纷表示,香港是一座“国际城市”,完全可以利用这个国际大舞台,在内地高水平开放中扮演好以下4个角色:
国际“大舞台” 扮好4个角色
其一,国际品牌的“培育基地”。香港拥有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和世界认可的机制,对于知识产权保护十分有利;在香港进行品牌推广的费用低、消费者认受度高。香港可帮助内地企业提升品牌影响力,打造国际品牌。
其二,知识产权的“交易市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位列第二名,这是该集群连续4年位列世界第二名。目前,香港正在建设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中国内地是全球最大的专利、商标及外观设计申请来源地,但知识产权交易量不大。香港可做两件事情:一是帮助内地企业把知识产权商品化,打入国际市场;二是吸引外资借道香港进入内地,内地更多的知识产权可以借此机会“变现”。
其三,文明交流互鉴的“桥梁纽带”。文明互鉴,人心相通,是推进高水平开放不可或缺的“课题”。香港是中西文化交汇点,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香港是绝佳之地;向中国展示世界各地的文化,香港也是绝佳之地。故宫文化博物馆开馆以来,已成为来港游客趋之若鹜的“打卡地”;香港举办的大型国际文化盛事,也吸引了大批内地民众来港观赏。这说明,香港完全有能力当好文明交流互鉴的使者。
其四,国际贸易纠纷的“仲裁员”。香港是普通法地区,法律仲裁结果得到全世界140多个国家的认可。随著内地企业“走出去”的需求愈来愈旺盛,国际贸易纠纷必然呈正比增加,香港可为内地企业提供高水平的国际法律仲裁服务。
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港澳办主任、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夏宝龙今年2月来港调研时指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是香港走向光明未来的强大动力。‘一国两制’方针是香港和中国内地城市不同的主要特征之一。这样好的制度安排,将作为长期性架构予以维护。”
夏宝龙的讲话启示我们,“高质量发展”是香港和内地的共同追求,“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水平对外开放”,“一国两制”下的香港与内地互补性很强,在内地高水平开放中,香港不仅可以发挥作用,而且这些独特作用是内地任何一座城市无法替代的。香港应助力内地,成就自己,走出一条合作共赢之路。
(作者系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香港新时代发展智库主席、暨南大学“一国两制”与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长、客座教授,本文原刊于香港经济日报,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4/15/j1YpAiARubyowQc0K8CJ6T9Xkq7YIFav9Pv.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