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睇吓,整条街道几冷清!”北角马宝道行人专用区素有港岛女人街之称,但近年风光不再,商户们面临日趋艰巨的经营环境。身兼马宝道商会主席、在上址开店20多年的老板娘李嘉华表示,北角拥有多个特色的街道,争取马宝道成为市集之余,也期盼特区政府能为社区注入新元素,让其重现活力,把北角打造成为香港的旅游景点。
店铺出售平价服饰,帮亲者主要是工人姐姐和基层市民政府取缔无牌摆卖 2000年开店至今
马宝道西接春秧街与糖水道之交界,穿过书局街、琴行街及电照街,于北角污水隔滤厂一带为终点(掘头路)。马宝道至今仍见唐楼,略保留著1950年代至1960年代的气息,街上除有小贩排档,两旁还有各式生活用品的小商舖。
店里出售的平价T恤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李嘉华的家人已在马宝道无牌摆卖,她也是在那时候认识现在的丈夫。在马宝道开舖的李嘉华忆述,早年和丈夫一起在街边推车仔卖出口成衣,但自1999年政府取缔流动小贩后,两人于2000年在现址开业至今。
街坊和游客不时前来打卡或赏猫“而家来帮衬的主要系工人姐姐,佢哋大量入货寄返自己乡下。D野卖得咁平,佢哋都会讲价!”李嘉华无奈地笑说。《港纸》记者采访期间,店舖异常冷清,前来光顾者不多,服饰售价由20到30多元不等,最贵的羽绒背心也百元不到。店舖昔日主打高质的出口成衣,但近年因疫情和经济不景气,才转卖由内地入口的平价服饰。
两夫妇一脚踢独撑 工人姐姐大客户
回想当年好景时,李嘉华夫妇聘请了4名伙计、设有两个货仓和购置一部货Van,但现在只得两夫妇一脚踢,靠薄利多销维持下去。不愿出镜的李嘉华丈夫说,做贩商30多年来从没有见过那么差的经营环境,“如果收档唔做,我哋都唔知做乜好!我哋(行业)都唔算最差,饮食行业仲惨!”两夫妇现时租用的300多呎店舖,月租38,000元,高峰时为43,000元。
李嘉华对公益事业不遗余力“真系估唔到两地一通关,香港好多行业都受到严重冲击!”本身也是北角贩商协会副主席的李嘉华表示,港人北上消费成风之余,许多市民还非法携带肉类、鱼类、活家禽和蛋类等入境。她批评香港海关把关不力。
李嘉华表示,服饰价格虽平,但质料不差李嘉华除了呼吁香港海关严格把关外,也希望食环署执法能适当放宽。2016年,由于食环署严打商户,勒令他们将货品放在闸门内,令生意额大跌,促使马宝道众商户上街抗议,亦因此成立北角宝马道商会,为商户谋权益。
北角众多特色景点 盼注入新元素
李嘉华表示,北角宝马道商会成立后,除了争取在马宝道设立行人专用区,也在总会港九新界贩商社团联合会的帮助下,争取在马宝道设市集。但因遇上黑暴和疫情,以及东区区议会换届,令有关计划受阻。因此,随著新一届区议会诞生,争取马宝道成为市集将是商会的主要目标。
四只可爱的流浪猫
“马宝道卖乾货,主打平价的生活用品,样样都有,也有老字号的豆腐店等。加上邻近的春秧街、电车、码头,以及周边许多老字号,如德成号蛋卷等,其实北角这个老社区很有特色。”李嘉华建议,政府与其投入大量资源搞夜缤纷,不如为现成的北角社区注入新元素,让其重现活力,打造成为香港另一个旅游景点。
四只猫猫成为马宝道的网红来源:《港纸》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4/12/MyZcg1qRo5nViEPBgPYsXm3Fk8yeWxtZgfk.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