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张清语 肖扬
位于喜洲古镇的严家大院始建于1907年左右,由中式四进院与一座洋楼构成,其功能依次为下人房、严家孩子们结婚前的居所、主院、客房及款待贵客的“VIP客房”。前四座院落延续传统,以大理典型的青瓦白墙为主,其建筑为典型白族风格,有“三方一照壁”、“四合五天井”之特色。1936年,随著中西文化的交流,大院内加盖了一座洋楼,形成中西合璧的奇妙态势。2001年,严家大院获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严家大院外景(本刊记者 张清语 摄)大院的主人姓严号子珍,晚号苍逸老人,是驰誉海内外“永昌祥”商号的创始人,以茶发家,将“沱茶”远销全国,亦投资海外,以开明心态广泛接受海外文化。
三方一照壁
此处院落是严家孩子们结婚前居住的地方,由三方三开间硬山顶的楼房和一堵照壁组合而成。白族民居正房并不局限于坐北朝南,而是“靠山面水”,靠著苍山,面著洱海。为了防止冬天的大风,在盖房子的时候会避免在正房后部开窗户。同时,为了采集光照,白族人会在正房对面建一堵白墙,起到反射光照的作用,此为“照壁”,而周围的建筑即为“三方”。
严家大院主人严子珍与照壁(本刊记者 张清语 摄)四合五天井
这一白族特色风格建筑由三开间四方硬山顶楼房、四个双漏阁、四个小天井和一个大天井组成。体现了这一奇特建筑特色的院落即为严家大院的主院,是严家先生与夫人居住的地方。该院落的正房坐西朝东,在传统天井的基础上,在东北角、西北角、东南角、西南角各设一个小的天井,与中间的大天井合共五个天井。从寓意上来讲,雨水象征财运,天井越多,便越能聚财。从功能上来讲,也可以最大化地利用空间。
在正房门口,有一片美丽的雕花大理石地面,刻著各类吉祥图案。在此处,亦有一间房收藏了一些如画般的大理石,其中最惹眼的一块其中图案形如美女梳妆,也似菩萨打坐,奇异非常。
“司马第”采用了法式建筑的三角形和巴洛克式建筑的弧形门拱(本刊记者 张清语 摄)
雕花大理石地面(本刊记者 张清语 摄)
严家大院内的大理石藏品(本刊记者张清语 摄)小洋楼
严家大院中的这座小洋楼身价不菲、地位不凡,它是大理历史上第一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房子,其所用材料都是从海外购买,经海路、铁路、公路,再由马帮运至喜洲。这间严家大院里的VIP客房里居住过不少名人,徐悲鸿、老舍都曾是这间洋楼的住客。在这座处处透著洋气的小洋楼门前,也镶嵌著大理石这一中国传统装饰物,在洋气之中亦有大理特色。
小洋楼(本刊记者 张清语 摄)从四栋极具白族特色的院落,到1936年受到西方文化影响后修建的小洋楼,来自中西的文化于严家大院中荟萃、融合,记录著滇商们走过的传奇旅程,也于此合璧为一座和谐、美丽的建筑艺术佳品。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4/11/u0uF1HQRSUvLiZI6OEax3GMOmV7MH2FkVNA.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