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明报》主办的2024「卓越财经大奖」颁奖典礼于3月28日隆重举行,一众金融翘楚齐聚一堂、共襄盛举。活动上,集友银行凭藉回馈教育、鼓励科研、扶弱济贫,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等贡献,连续第四年蝉联「品牌价值」卓越CSR大奖;通过倡导绿色金融,发布「集友闽港ESG指数报告」,开创闽港两地ESG指数先河等努力,首次获颁「金融服务」卓越ESG金融创新大奖。

「品牌价值」卓越CSR大奖

「金融服务」卓越ESG金融创新大奖
集友银行于1943年由爱国侨领陈嘉庚先生所倡办,秉持著「以行养校」的初心,经过80余年的深耕细作,至今在香港开设了24间分行,在内地开设了7间分支机构。2017年集友银行股权成功交割,正式成为厦门国际银行一员,也标志著集友银行迈入了一个发展新时代。
80余年,集友银行始终不忘陈嘉庚先生早年创行的初心,秉持「亲切、灵活、贴心、专业」的「服务理念」,致力为海内外华人华侨客户提供全方位跨境金融服务,在发展的同时,致力回馈教育、扶弱济贫,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不断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集友银行总行大厦
集友银行用实际行动践行「取之社会、用之社会」的企业经营之道,坚持以银行盈利支持集美学校长期经费。多年来,持续透过集美学校委员会派发股息和红利超过港币28亿元。同时,集友银行在香港牵头发起成立「陈嘉庚基金联谊会」和「集友陈嘉庚教育基金」两家公益机构,旨在进一步支持香港本地、中国内地的教育、扶贫、救助等工作,向香港本地及中国内地贫困的老人、病人、儿童及其他贫困人士提供援助。2018年以来,积极组织慈善捐赠,并与各地公益机构、社会团体、大中小学共同举办各类公益慈善活动20余场,全力支持多元化的社会公益事业,积极传承和弘扬「嘉庚精神」。
近年来,集友银行更积极响应「十四五」规划纲要,助力政府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致力实现自身营运碳中和目标,推动创新绿色金融发展及永续金融市场快速增长。2023年率先推出「集友闽港ESG指数」,开创跨境及省级ESG指数编制先河,亦是首个聚焦福建省和香港的ESG指数,为拓宽两地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合作提供研究参考,为下一代建设更美好未来。
「品牌价值」卓越CSR大奖
扶弱助困 聚焦本港民生福祉
2023年是集友银行创行80周年,集友银行始终心系港人福祉,特举行「金融之上 · 集友同行」公益慈善捐赠仪式,向集友陈嘉庚教育基金、的总爱心基金会各捐赠100万港元,希望通过履行中资银行「爱国爱港、服务社会」的使命和责任,扩大对香港基层民生的关爱。同年,推动集友陈嘉庚教育基金向香港公益金成立的「公益金医疗援助基金」捐赠善款30万港元,为政府及其他援助基金尚未涵盖的特定病患者提供医疗支援,缓解公共医疗服务压力,这也是集友陈嘉庚教育基金连续第三年向香港公益金捐赠善款;推动集友陈嘉庚教育基金赞助香港教育大学慈善舞台剧,让社会大众了解自闭症人士及其家庭的需要和感受,提升公众对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的关注和关爱。

集友银行向「的总爱心基金会」捐赠港币100万元设立「集友银行-的总会员紧急生活救助慈善项目」
不忘初心 兴邦助学育人才
「国之富强,在乎国民,国民发展,在乎教育」。集友银行自成立以来,始终牢记倡办人陈嘉庚先生的创行初心,致力支持教育发展,并积极推动传承「嘉庚精神」。2023年,集友银行推动集友陈嘉庚教育基金分别向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珠海学院各捐赠100万港元设立专项奖学金及学术成就奖;推动集友陈嘉庚教育基金冠名赞助「集友陈嘉庚教育基金优秀教师表彰计划——优秀班主任和优秀教学奖」;第二年度推动集友陈嘉庚教育基金赞助第二十四届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香港赛区比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连续第三年推动集友陈嘉庚教育基金赞助及支持由陈嘉庚基金联谊会主办的第三届国际中学生陈嘉庚常识比赛,为全球更多国家和地区的青少年构建起国际交流桥梁;亦首次设立「重走嘉庚故里」厦门游学团,引领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子齐聚陈嘉庚先生故乡–厦门,跟随「嘉庚足迹」体悟「嘉庚精神」。2023年继续推动「华侨旗帜 民族光辉 ― 陈嘉庚生平事迹展」走进校园,更首度走进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珠海学院两所高校,为宣扬爱国教育、培养青少年正向品德贡献力量。
第三届国际中学生陈嘉庚常识比赛颁奖礼暨「重走嘉庚故里」厦门游学团活动嘉宾合影
集友银行始终积极响应香港特区政府人才发展理念,为有志投身金融事业的人才提供就业机会和培训计划,包括推动修读香港银行学会「银行专业会士」课程,鼓励员工申请香港金融管理局的「银行专业资历架构」认证,以及为员工提供进修补助及考获专业资格奖励,鼓励持续进修,提升人才竞争力。
「金融服务」卓越ESG金融创新大奖
ESG投资正逐步成为全球投资者的主流选择,同时监管机构也愈发重视银行在ESG层面的管治。为此,集友银行推出相应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来满足客户对ESG投资的需求,另外亦透过加强自身与ESG相关的风险管理,提升银行的竞争力和经营的持续性,吸引更多策略投资者和合作伙伴。
提倡社会对ESG议题的关注、实现碳中和目标需要社会各界的通力合作,集友银行在其中发挥著自身的特长。一方面,集友银行加大力度提供ESG相关融资项目的支援,协助客户投资减碳项目或实现减排目标。以绿色金融为工具,引导资金至与ESG有正面影响的资产项目,减低对低排碳行业的融资便利门槛,加大拓展绿色行业,例如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利于碳中和的投融资。另一方面,集友银行持续支持与推动客户参与ESG相关项目,提高客户对于节能减排、绿色生活方式的关注。
开创闽港两地ESG指数先河


2023年发布集友闽港ESG指数
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建设,是新时代国家改革开放下的重大发展战略,集友银行作为生于福建扎根香港80余年的华侨银行,积极担任起连接闽港及海外ESG发展的沟通桥梁。2023年与「中国节能皓信环境顾问集团有限公司(中节能皓信)」联合推出了「集友闽港ESG指数报告」,开创跨境及省级ESG指数编制先河。
该报告分析评估福建省及闽企在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方面的表现,调研闽港两地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合作交流情况,客观地反映闽港两地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进程,为福建省和香港特区政府、大湾区内机构和企业在制定可持续发展相关政策和策略时提供研究参考。未来,集友银行将继续利用在中国内地的网络和资源,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举办的ESG论坛和培训活动,提升当地投资者和企业对ESG的实践水平。
创新绿色金融服务 满足客户多元需求
集友银行推出多项绿色金融相关的创新产品,配合客户的多元投资需求,针对气候变化及环境风险,推出了「集友钱」绿色私人贷款,为贷款用途属于购置电动车、电动车充电设施、再生能源的装置或服务的个人客户提供贷款优惠。为助推社会对绿色建筑的关注,如客户以香港绿色建筑议会颁发的「绿建环评-新建/既有建筑」有效认证的物业申请按揭贷款,可提供优惠的贷款条件。同时,集友银行积极满足中国内地与香港地区企业的绿色贷款需要,提供跨境平台,希望内地绿色经济相关企业,分享香港丰富的绿色金融产品和低廉的融资成本,助力低碳经济发展。为对应ESG标准,在贷款业务拓展上以低碳行业优先、减少对高碳排放行业的支持。资本市场方面,集友银行已加大力度推动绿色债券的承销发行,以支持低碳节能及环保产业的发展。

提振市场信心 多项措施「反漂绿」
在大力提倡社会对ESG关注的同时,集友银行在日常与客户合作时亦非常关注企业是否存在「漂绿」情况。为防止「漂绿」的不当金融商品充斥市场,集友银行积极与金融监管机构合作,配合完成相关的监管要求,做好风险评估和相关业务的决策工作;亦积极参与绿色金融以及气候风险管理相关的培训,增强银行自身的专业知识储备,提升应对识别「漂绿」的能力;并与金融监管机构所批准的外部评审机构合作,接受其所提供的针对绿色贷款以及绿色债券的专业第三方认证,避免对「漂绿」企业的支持,确保集友银行ESG实践的透明度和可信度。
未来,集友银行将在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上,持续探索各项ESG有关的产品和服务,为社会实现长期可持续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高擎华侨金融旗帜 搭建银侨沟通「桥梁」
集友银行秉持著与生俱来的「华侨」基因和「植根香港、联系华侨、服务社会」的经营理念,积极响应「一带一路」的倡议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以特色化的华侨金融服务为纽带,助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金融联系更加密切 。
2022年年末,集友银行正式成立跨境业务与华侨金融部,以「传承、创新、发展,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精品银行」为战略定位,积极为「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华侨华人、侨商侨企提供全方位的综合金融服务,为「走出去」及「引进来」的侨商、侨企搭建沟通互动的「桥梁」,助推海内外华侨华人更好地融入国家「双循环、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2022年集友银行联动厦门国际银行珠海分行推出跨境理财通服务,通过一系列「南北向通」跨境金融产品,为大湾区居民提供更多投资机遇。近日,跨境理财通2.0出台并多方面优化升级,新措施下,集友银行扩大相关理财产品范围、提升迎新奖赏,吸引更多客户及资金投入市场,助推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互联互通。
未来,集友银行将继续把握国家「十四五」规划的政策机遇,以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推进跨境投资及融资业务便利化、提升跨境金融服务覆盖能力,努力打响「华侨优选银行」品牌,以金融力量支持香港社会经济发展及繁荣稳定。
https://minio.bau.com.hk/zjsp/V0gedWoFlzdD0KMnHdLSbGgTcQCiCloS.JPG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