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荆杂志(记者 孙艺宁 罗立桓)4月7日香港报道:2015年7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此从每年的4月15日,化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这一特殊的日子。近日,为响应这一重大日子,香港特别行政区律政司副司长张国钧接受了紫荆杂志记者的采访,就“国家安全”这一主题进行深入探讨。
记者询及律政司将如何深化法律界工作者对维护国家安全的认知。比如,是否会定期举办教育讲座或与内地部门交流,以增进对国家安全的理解。
张国钧回应道,律政司对特区政府律师在国家安全方面的内部培训给予了高度重视。去年,我们已启动并实施了国家安全教育的专题讲座系列,至今已成功举办数次。这些讲座中,我们特邀了中联办郑雁雄主任等,为我们深入解读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及其法律内涵。未来,我们将继续将此类讲座作为定期的内部培训活动,并加强与内地部门的交流合作,以期获得更为全面深入的指导。
去年,我们还荣幸地邀请到了三位在宪法、基本法以及国家安全法领域具有深厚造诣的法律专家来到香港,为律政司的特区政府律师们进行专题授课。他们的讲解不仅深化了我们对国家安全体系的理解,也使我们更加明晰了港区国安法的实施细节。这种高质量的培训,无疑将提升我们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的法律素养和专业技能。
在律政司内部,我们坚信,无论是负责检控威胁国家安全的案件,还是处理民事诉讼、国际法律事务或宪法政策等工作,律师们都需要对国家安全有正确且全面的理解。因此,我们将继续加强这方面的培训,确保每一位律师都能在日常工作中,将国家安全观念融入其中,为香港法治建设贡献力量。
记者进一步提问,鉴于当前地缘政治紧张,外部势力常藉故干涉国家及香港特区内政,副司长认为在推广国家安全教育方面会面临哪些挑战?又应如何增加工作范畴,以防范未然?
张国钧答道,近年来,地缘政治的紧张局势使得我们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遭受了许多无理和不实的攻击。特别是在港区国安法立法过程中,海外一些声音更是频频发出不实之辞。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更要坚定信心,加强自我建设,特别是提升香港社会对相关法律的认知和理解。
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个国家和地区的天经地义之举,我们的法律完全符合国际标准,且经得起考验。因此,我们不仅要加强法律层面的工作,更要注重提升年轻一代对国家和特区的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我们不能盲目崇外,也不能轻易被他人的批评所影响。我们要客观全面地认识自己的制度,坚信我们的司法系统是独立且值得信赖的。
在这方面,教育工作尤为重要。我们将继续加强每年的法律周活动,并更多地与社会各界接触,让更多人了解我们的法律制度和国家安全制度。
我们要向下一代传递信心,让他们认识并理解我们的民族、制度和文化。当我们对自己的民族、制度和文化充满自信时,那些无理的攻击自然会不攻自破,我们也将变得坚不可摧。
谈及3月21日结束的瑞士日内瓦之行,张国钧回顾,彼时正值香港立法会审议维护国家安全条例本地立法的收官阶段。因而,当我赴日内瓦与各界关心香港维护国家安全条例立法的友人交流时,恰逢香港刚刚通过这一重要立法,实乃机缘巧合至极。此刻,我得以亲临现场,代表特区向众人阐述香港维护国家安全条例立法的深刻内涵。
在这数日的行程中,张国钧亦发现,即便是日内瓦当地的电视报道,亦不乏对香港维护国家安全条例立法有失偏颇、不实的言论。有外国主流媒体,竟将香港维护国家安全条例本地立法中某一罪行的最高刑罚,以列表形式在新闻报道中长篇大论地展示,甚至反复播放。此举意在营造香港特区此次立法极为严苛的假象,仿佛一旦触犯国安法或维护国家安全条例中的本地法律,便将面临终身监禁,使得人人对香港心生望而却步之心。
张国钧认为,这背后亦涉及地缘政治的考量。正如律政司司长林定国近期所提及的,有些政客企图打击香港作为国际城市的地位,削弱其作为国际城市的功能。因此,我借此出行之际,在目睹这些不实报道后,即刻离开酒店,与当地及外国新闻机构或关心香港维护国家安全条例立法的人士进行交流,驳斥这些谣言,让大家明白相关新闻报道的内容绝对不准确,从而消除一系列误会。
张国钧称道,此次出行是一个极为难得且适宜的机会,得以在联合国这一国际平台上,全面阐述香港维护国家安全条例立法的背景、原因、立法过程以及所遵循的原则和标准。过去,尽管香港不断受到无理的攻击和批评,但本地的声音未必能为外国友人所接触。而此次在联合国的平台上,张国钧深信,全球各地的友人将能聆听到香港的真实声音。因此,他认为这一平台在未来对香港及对外交流至关重要,应多加利用。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4/5/gnNQmkbd3kYTLMKts6VFNSPLABxID4NzBPq.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