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润馨
约三千年前,一尊青铜簋器便已在华夏大地上铸就,从此开始承载悠久中华文明的礼仪密码。直至四十六年前,它才从考古遗址中出土,进入今人视线,尔后却又被盗,流失海外。今年一月,国家文物局终于将其从美国成功追索回国,这便是国家一级文物、西周晚期青铜器——丰邢叔簋。在中美建交四十五周年之际,丰邢叔簋重返故土,为两国文化交流与友好合作标注下“礼”之印记,成为中美友谊的生动例证。
反映西周青铜器高超铸造水平
青铜是人类历史上的一项伟大发明,它是红铜与锡、铅的合金,也是金属冶铸史上最早的合金。青铜的盛行,标志并带领人类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青铜时代。西周和春秋是中国青铜时代的鼎盛时期,它们身上印刻和承载著璀璨、神秘、独特的青铜文化,在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均占有极其重要的一页,奠定了中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的地位。
青铜器的品种繁多、数量巨大、工艺精美,从用途上可分为炊器、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和杂器等,具体种类则包括鼎、鬲、瓶、甑、釜、簋、篮、盛、豆、孟、敦、筠、倚、部、尊、卤、爵、角、觚、触、壶、觥、斗、方等等,真可谓用途广泛、千姿百态、丰富多彩。其中,簋被用作一种古代食器,也是重要的礼器。在祭祀和宴飨时,它和鼎配合使用,用来盛装黍、稷、稻、粱等食粮。如文献《周礼.地官.舍人》所记载,“凡祭祀,共篮簋,实之陈之”;汉郑玄注“方曰篮,圆曰簋,盛黍稷稻粱器”。
西周时期青铜簋盛行。西周等级森严,讲究“藏礼于器”。列鼎铸造时,一些用于祭祀和宴飨的器物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成为礼制沿袭的象征。簋与鼎等器物的性质一样,在严格的等级制度下,均成为标志贵族等级和礼仪的器物。
1978年,在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法门镇一处西周晚期青铜器窖所藏中,出土了一尊青铜簋器,也就是今次文物跨洋之旅的主角——丰邢叔簋。其通高18厘米,口径21厘米,腹深12厘米,重6千克。腹鼓、敛口、上腹饰一周窃曲纹,腹下部饰瓦楞纹,圈足下接兽首三扁足,双耳上端均饰卷鼻兽首,造型别致,是典型的西周青铜器形制,具有简洁而庄重的时代风格。此簋内底铸有铭文3行18字(含重文2个)——“丰邢叔作伯姬尊簋,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
考古专家表示,青铜器本就是古代遗物中的珍贵品类,西周又是中国青铜文化高度发达的时期,这件属于西周晚期的丰邢叔簋还带有铭文,且造型规整、打磨平整、色泽美观,各项制作工艺均反映了西周青铜器高超的铸造水平。同时,器物的造型、纹饰及字体书法艺术精湛,皆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如此,整体的文物价值不言而喻。
然而,丰邢叔簋在1984年11月被盗,从此流失海外。
结束40年海外漂泊
丰邢叔簋重归祖国怀抱
40年后的2023年1月,中国国家文物局通过我驻英国大使馆获悉丰邢叔簋现身美国纽约,于是第一时间启动流失文物追索程序,联合公安部指导地方文物和公安部门迅速开展相关证据的搜集整理,同时与文物持有人雷蒙德.金及其母亲进行充分沟通。二人了解到文物背景后,毅然决定要“做正确的事”,同意无条件将文物返还给中国政府。2023年11月11日,经国家文物局授权,我驻纽约总领事馆总领事黄屏代表国家文物局接收和暂存保管丰邢叔簋。
此后,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北京鲁迅博物馆等相关单位,联合启动丰邢叔簋的回运工作。北京海关和首都机场海关为文物入境提供绿色通道,中国民用航空局指导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提供相关协助。
2024年1月28日,丰邢叔簋在专人护送下,搭乘中国国际航空公司CA986次航班安全运抵北京,结束了长达40年的海外辗转与漂泊,重归祖国怀抱。
文物踏上故土的第二天,经组织专家实物鉴定并与历史档案照片、拓片资料反复比对核验后,从造型风格、装饰工艺、铭文书体、锈蚀面貌、伤残痕迹等方面综合判定,该簋是丰邢叔簋原器,为国家一级文物。
国家文物局表示,将适时组织开展丰邢叔簋文物的保护、研究、宣传和展示工作,充分挖掘文物价值,切实加强文物保护。
落实中美两国元首旧金山共识
的重要成果
在丰邢叔簋归国前,一场别具意义的返还仪式在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市举行,这里亦是雷蒙德.金及其母亲现居地。
为褒扬雷蒙德.金及其母亲的义举,彰显中美两国文化遗产保护合作和两国人民友好交往成果,2024年1月22日下午,国家文物局和我驻旧金山总领事馆共同举办了丰邢叔簋返还仪式。雷蒙德.金及其母亲、我驻旧金山总领事馆、“丢失艺术品登记组织”、纽约苏富比拍卖行以及当地市民出席了仪式。
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在仪式上作视频致辞,对雷蒙德.金及其母亲连同为促成回归的相关各方表示诚挚感谢。李群在致辞中说到,丰邢叔簋的回归是落实中美两国元首旧金山共识的重要成果,为促成更多文物返还原属国提供了积极示范,也是中美人民友好交往的生动例证。
李群表示,中美两国自签署防止中国文物非法入境美国的政府间谅解备忘录以来,有许多像雷蒙德.金及其母亲这样的美国民间友好人士,通过实际行动助力流失海外中国文物回归祖国。这样一幕幕中美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生动故事为不断拓展中美文化遗产保护和人文交流合作注入了鲜活动力。打击文化财产非法贩运符合全人类的共同利益,需要世界各国携手同行,社会各界采取共同行动。
雷蒙德.金及其母亲介绍了丰邢叔簋的相关情况,并再次表达了希望让流失文物尽快回归故土的强烈愿望。同时,他们也对各方的信任和支持表示感谢,深切表达了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助力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决心。
我驻旧金山总领事馆总领事张建敏代表国家文物局向雷蒙德.金及其母亲颁发捐赠证书,表彰二人对流失海外中国文物追索返还工作所作出的贡献。张建敏表示,流失海外中国文物承载著中国人民的历史情怀和文化记忆,是中国文化遗产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中美建交45周年之际,丰邢叔簋的回归是两国文化交流的重要成果,有助于加强中美友谊,并为全球文化遗产保护合作树立了典范。
“丢失艺术品登记组织”相关负责人回顾了促成丰邢叔簋回归的过程,对雷蒙德.金及其母亲的无私行为表示感谢,表示希望丰邢叔簋的回归能有效助推其他流失文物的回归,为各大洲间的友谊筑建桥梁。苏富比拍卖行相关负责人简要介绍了与雷蒙德.金和“丢失艺术品登记组织”合作返还丰邢叔簋的难忘经过,表示将致力于保护文化财产。
为中美关系持续注入友好交往正能量
中国高度重视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工作,积极参与、推动、引领相关国际治理,并已于1989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0年《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
2014年,《关于保护和返还非法出境的被盗掘文化财产的敦煌宣言》通过,这是首次由中国主导制定的文物返还领域的国际性规则,标志著中国在该领域开始从被动接受国际规则走向主动参与国际规则制定的新阶段。
当地时间2023年5月30日至6月1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0年《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第7届缔约国大会和第11届附属委员会会议上,中国首次当选公约缔约国大会副主席国,成功连任附属委员会委员国,并当选本届附属委员会会议副主席国。这是中国近年来积极参与缔约国大会工作、履行附属委员会委员国职责、开展打击文化财产非法贩运和促进流失文物返还的国际合作所取得的重要成果。
在国际公约框架下,中国至今已与150多个国家签署文化、文物、旅游合作协议,与20多个国家签署防止文物非法进出境政府间协定。
中共十八大以来,国家文物局通过国际执法合作、国际民事诉讼、外交谈判、协商捐赠等形式,已促成1,800余件(套)流失海(境)外中国文物艺术品回归,涉及美国、意大利、法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瑞士、加拿大、埃及、土耳其以及中国港澳台地区等13个国家和地区,激发了公众爱国热情,坚定文化自信。
长期以来,中美两个大国在文化遗产领域携手合作,联合打击文物非法贩运,为在全球范围内通过国际合作打击文物盗窃、盗掘和走私,共同守护全人类共同文化财富,保护文物安全作出示范。
中美于2009年1月14日首次签署中美防止中国文物非法入境美国的政府间谅解备忘录,之后分别于2014年和2019年续签,有效期至2024年1月13日,期间成功实现15批次共504件(套)流失美国的文物艺术品回归中国。这一中美文化遗产政府间合作的重要文件,经中国国务院批准并经中美双方互换照会确认,其有效期从今年1月14日起再度顺延生效5年。这是落实两国元首关于扩大中美文化领域交流合作共识的务实举措,将进一步促进中美文化、文物交流合作,增进两国人民的友谊,为中美关系持续注入人民友好交往的正能量。
(作者系资深媒体人。文中图片均由国家文物局供图,本文发布于《紫荆》杂志2024年4月号)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3/30/rE1FBZsNO78wm7dA0TchXNM2KDSktt1dd2p.jpeg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关注
文|金润馨
约三千年前,一尊青铜簋器便已在华夏大地上铸就,从此开始承载悠久中华文明的礼仪密码。直至四十六年前,它才从考古遗址中出土,进入今人视线,尔后却又被盗,流失海外。今年一月,国家文物局终于将其从美国成功追索回国,这便是国家一级文物、西周晚期青铜器——丰邢叔簋。在中美建交四十五周年之际,丰邢叔簋重返故土,为两国文化交流与友好合作标注下“礼”之印记,成为中美友谊的生动例证。
反映西周青铜器高超铸造水平
青铜是人类历史上的一项伟大发明,它是红铜与锡、铅的合金,也是金属冶铸史上最早的合金。青铜的盛行,标志并带领人类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青铜时代。西周和春秋是中国青铜时代的鼎盛时期,它们身上印刻和承载著璀璨、神秘、独特的青铜文化,在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均占有极其重要的一页,奠定了中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的地位。
青铜器的品种繁多、数量巨大、工艺精美,从用途上可分为炊器、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和杂器等,具体种类则包括鼎、鬲、瓶、甑、釜、簋、篮、盛、豆、孟、敦、筠、倚、部、尊、卤、爵、角、觚、触、壶、觥、斗、方等等,真可谓用途广泛、千姿百态、丰富多彩。其中,簋被用作一种古代食器,也是重要的礼器。在祭祀和宴飨时,它和鼎配合使用,用来盛装黍、稷、稻、粱等食粮。如文献《周礼.地官.舍人》所记载,“凡祭祀,共篮簋,实之陈之”;汉郑玄注“方曰篮,圆曰簋,盛黍稷稻粱器”。
西周时期青铜簋盛行。西周等级森严,讲究“藏礼于器”。列鼎铸造时,一些用于祭祀和宴飨的器物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成为礼制沿袭的象征。簋与鼎等器物的性质一样,在严格的等级制度下,均成为标志贵族等级和礼仪的器物。
1978年,在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法门镇一处西周晚期青铜器窖所藏中,出土了一尊青铜簋器,也就是今次文物跨洋之旅的主角——丰邢叔簋。其通高18厘米,口径21厘米,腹深12厘米,重6千克。腹鼓、敛口、上腹饰一周窃曲纹,腹下部饰瓦楞纹,圈足下接兽首三扁足,双耳上端均饰卷鼻兽首,造型别致,是典型的西周青铜器形制,具有简洁而庄重的时代风格。此簋内底铸有铭文3行18字(含重文2个)——“丰邢叔作伯姬尊簋,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
考古专家表示,青铜器本就是古代遗物中的珍贵品类,西周又是中国青铜文化高度发达的时期,这件属于西周晚期的丰邢叔簋还带有铭文,且造型规整、打磨平整、色泽美观,各项制作工艺均反映了西周青铜器高超的铸造水平。同时,器物的造型、纹饰及字体书法艺术精湛,皆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如此,整体的文物价值不言而喻。
然而,丰邢叔簋在1984年11月被盗,从此流失海外。
结束40年海外漂泊
丰邢叔簋重归祖国怀抱
40年后的2023年1月,中国国家文物局通过我驻英国大使馆获悉丰邢叔簋现身美国纽约,于是第一时间启动流失文物追索程序,联合公安部指导地方文物和公安部门迅速开展相关证据的搜集整理,同时与文物持有人雷蒙德.金及其母亲进行充分沟通。二人了解到文物背景后,毅然决定要“做正确的事”,同意无条件将文物返还给中国政府。2023年11月11日,经国家文物局授权,我驻纽约总领事馆总领事黄屏代表国家文物局接收和暂存保管丰邢叔簋。
此后,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北京鲁迅博物馆等相关单位,联合启动丰邢叔簋的回运工作。北京海关和首都机场海关为文物入境提供绿色通道,中国民用航空局指导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提供相关协助。
2024年1月28日,丰邢叔簋在专人护送下,搭乘中国国际航空公司CA986次航班安全运抵北京,结束了长达40年的海外辗转与漂泊,重归祖国怀抱。
文物踏上故土的第二天,经组织专家实物鉴定并与历史档案照片、拓片资料反复比对核验后,从造型风格、装饰工艺、铭文书体、锈蚀面貌、伤残痕迹等方面综合判定,该簋是丰邢叔簋原器,为国家一级文物。
国家文物局表示,将适时组织开展丰邢叔簋文物的保护、研究、宣传和展示工作,充分挖掘文物价值,切实加强文物保护。
落实中美两国元首旧金山共识
的重要成果
在丰邢叔簋归国前,一场别具意义的返还仪式在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市举行,这里亦是雷蒙德.金及其母亲现居地。
为褒扬雷蒙德.金及其母亲的义举,彰显中美两国文化遗产保护合作和两国人民友好交往成果,2024年1月22日下午,国家文物局和我驻旧金山总领事馆共同举办了丰邢叔簋返还仪式。雷蒙德.金及其母亲、我驻旧金山总领事馆、“丢失艺术品登记组织”、纽约苏富比拍卖行以及当地市民出席了仪式。
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在仪式上作视频致辞,对雷蒙德.金及其母亲连同为促成回归的相关各方表示诚挚感谢。李群在致辞中说到,丰邢叔簋的回归是落实中美两国元首旧金山共识的重要成果,为促成更多文物返还原属国提供了积极示范,也是中美人民友好交往的生动例证。
李群表示,中美两国自签署防止中国文物非法入境美国的政府间谅解备忘录以来,有许多像雷蒙德.金及其母亲这样的美国民间友好人士,通过实际行动助力流失海外中国文物回归祖国。这样一幕幕中美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生动故事为不断拓展中美文化遗产保护和人文交流合作注入了鲜活动力。打击文化财产非法贩运符合全人类的共同利益,需要世界各国携手同行,社会各界采取共同行动。
雷蒙德.金及其母亲介绍了丰邢叔簋的相关情况,并再次表达了希望让流失文物尽快回归故土的强烈愿望。同时,他们也对各方的信任和支持表示感谢,深切表达了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助力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决心。
我驻旧金山总领事馆总领事张建敏代表国家文物局向雷蒙德.金及其母亲颁发捐赠证书,表彰二人对流失海外中国文物追索返还工作所作出的贡献。张建敏表示,流失海外中国文物承载著中国人民的历史情怀和文化记忆,是中国文化遗产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中美建交45周年之际,丰邢叔簋的回归是两国文化交流的重要成果,有助于加强中美友谊,并为全球文化遗产保护合作树立了典范。
“丢失艺术品登记组织”相关负责人回顾了促成丰邢叔簋回归的过程,对雷蒙德.金及其母亲的无私行为表示感谢,表示希望丰邢叔簋的回归能有效助推其他流失文物的回归,为各大洲间的友谊筑建桥梁。苏富比拍卖行相关负责人简要介绍了与雷蒙德.金和“丢失艺术品登记组织”合作返还丰邢叔簋的难忘经过,表示将致力于保护文化财产。
为中美关系持续注入友好交往正能量
中国高度重视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工作,积极参与、推动、引领相关国际治理,并已于1989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0年《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
2014年,《关于保护和返还非法出境的被盗掘文化财产的敦煌宣言》通过,这是首次由中国主导制定的文物返还领域的国际性规则,标志著中国在该领域开始从被动接受国际规则走向主动参与国际规则制定的新阶段。
当地时间2023年5月30日至6月1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0年《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第7届缔约国大会和第11届附属委员会会议上,中国首次当选公约缔约国大会副主席国,成功连任附属委员会委员国,并当选本届附属委员会会议副主席国。这是中国近年来积极参与缔约国大会工作、履行附属委员会委员国职责、开展打击文化财产非法贩运和促进流失文物返还的国际合作所取得的重要成果。
在国际公约框架下,中国至今已与150多个国家签署文化、文物、旅游合作协议,与20多个国家签署防止文物非法进出境政府间协定。
中共十八大以来,国家文物局通过国际执法合作、国际民事诉讼、外交谈判、协商捐赠等形式,已促成1,800余件(套)流失海(境)外中国文物艺术品回归,涉及美国、意大利、法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瑞士、加拿大、埃及、土耳其以及中国港澳台地区等13个国家和地区,激发了公众爱国热情,坚定文化自信。
长期以来,中美两个大国在文化遗产领域携手合作,联合打击文物非法贩运,为在全球范围内通过国际合作打击文物盗窃、盗掘和走私,共同守护全人类共同文化财富,保护文物安全作出示范。
中美于2009年1月14日首次签署中美防止中国文物非法入境美国的政府间谅解备忘录,之后分别于2014年和2019年续签,有效期至2024年1月13日,期间成功实现15批次共504件(套)流失美国的文物艺术品回归中国。这一中美文化遗产政府间合作的重要文件,经中国国务院批准并经中美双方互换照会确认,其有效期从今年1月14日起再度顺延生效5年。这是落实两国元首关于扩大中美文化领域交流合作共识的务实举措,将进一步促进中美文化、文物交流合作,增进两国人民的友谊,为中美关系持续注入人民友好交往的正能量。
(作者系资深媒体人。文中图片均由国家文物局供图,本文发布于《紫荆》杂志2024年4月号)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3/30/rE1FBZsNO78wm7dA0TchXNM2KDSktt1dd2p.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