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广州 穆亦
一个12岁就被香港学校开除的学生,18岁竟做了香港大餐厅的总厨;
一个小学未毕业的总厨带出了十多位知名酒店的总厨副总厨。
一个自学成才的厨师连获“中国烹饪大师”、“中国十大厨神”“粤菜十大名厨”等称号。
一个刚刚度过62岁生日的烹饪大师,迎来为厨50年、从艺半世纪的辉煌时刻……
陈国雄“逆天改命”的经历让人疑惑不解、啧啧称奇,也让人总想寻踪觅迹、盘根究底。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香港厨师、广州香格里拉酒店行政总厨陈国雄,听他讲起自己的坎坷经历、逆袭人生,话匣一开竟是几个小时。
故事要从头说起……
闯祸
“嗖嗖嗖⋯⋯”几声响起,6块小碎石从墙后飞出,向目标而去。5块力小提前落地,一块又疾又准地划出一道弧线,击中了刚刚走出校门的一名男子的额头,男人当场流血。6名掷石者“哇”地一声,惊慌地四散而逃。
这是1974年3月的一天下午,天有点阴沉,香港红磡芜湖街的一所小学,学生都放学了,校门口空无一人。受伤的是该校一名体育老师,闯祸者是6名四年级学生。
原来,体育老师教学很严,训练跑步、做操等项目时,6名顽皮男生总是漫不经心、不达规范,为此时时挨罚,或要求原地久蹲不起,或责令双手平举不动。6个男生性格叛逆、心有不满,认为老师故意刁难,商定报复一下老师,于是有了开头的一幕。
学校调查清楚后迅速作出决定,处理6名违纪学生,其中击中老师的陈国雄被开除学籍。
坐在我面前的陈国雄穿一身白色厨师服,圆脸、浓眉,中等身材,体格健硕。讲起五十年前那段经历,他摇头苦笑,懊悔不已:“那时皮,不知道后果。”
陈国雄的父母都是工人,父亲是油漆工,母亲在工地做杂工。夫妻育有三子,陈国雄是老二,生于1962年1月。那天,得知学校处理结果,父亲勃然大怒,气冲冲地跑进家门,抓住陈国雄的衣领将他提起塞进一个装米的麻袋,吊在一楼天井的树上,用扁担狠狠抽打,边打边叫道:“你这个奀皮仔(粤语,顽皮爱闯祸的孩子),我打死你!”
当晚,母亲又恼又怜,对躺在床上叫痛的陈国雄叹气道:“雄仔,你闯这么大祸,读不了书了,去堂舅饭店做学徒吧!”
学徒
陈母的堂弟在湾仔一座唐楼里开了间酒家叫“有仔记”,经营了三层楼面。唐楼是香港一种混合了中西建筑风格的矮楼,楼高3至4层,层高约4米,屋顶以木结构及瓦片构成斜顶。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香港的酒楼以“记”冠名居多,曾有名噪一时的六家酒楼称为“六记”,即镛记、斗记、操记、合计、昌记和九记。“有仔记”即为“合计”更名而来。
1974年4月初的一天,母亲带了陈国雄去“有仔记”。陈国雄身著一件短衣,脚穿一双木屐,邋邋遢遢地走进了酒楼,开始了他的学徒生涯。说学徒其实就是在厨房当杂工,一天工作16小时,打打扫扫、洗洗涮涮,擦桌搬凳、送菜端饭。酒楼有10个杂工,大家最喜欢干的活是送外卖,因为每次总能得到一两毛钱小费。杂工中数他年龄最小,才12岁,尚为童工,为此要时时躲开政府检查。每次来查,师傅们赶紧把他推进厕所或其他隐蔽处躲避。
陈国雄对这样日复一日的厨工工作毫无兴趣,杂活多、工资低,做得不好还时时挨厨师打骂。更有甚者,同行冤家,厨师是不会将厨艺教给杂工的,甚至锅铲菜刀也不让摸,谁动谁挨打。有时实在不想做了,陈国雄就跑,但出去玩一天总得回来睡觉,师傅见了就打。堂舅知道了也打,比师傅打得更凶。
“不学厨艺,永无出息。那时虽然小,但我心里慢慢明白这一点。”陈国雄抬了抬头,眼中闪过一道自信的神色。他从小倔强、不服输,你不让学,我就偷学。
先从切菜学起。每天下午两点半至四点半是厨师和杂工休息的时间。此时,有的人睡觉,有的则玩牌九(骨牌游戏)或十三张(扑克游戏)。他就从三楼的宿舍悄悄溜来,跑到一楼厨房,找来一些废料练习。
酒楼厨房菜刀分文武刀,文刀重约一斤,武刀三四斤重,文刀切片切丝,武刀砍骨头。12岁的孩子,比切菜台高不了多少,菜刀拿在手里都抓不稳。但他毫不气馁,一遍遍练习、一样样摸索、一点点实践。一次,在练习切葱时,手移慢,刀速快,一刀切在左手食指上,手指被锋利的菜刀切了个很深的口子,跑到医院缝了4针;又一次练习切姜片,左手按住老姜,右手横刀切入,姜片夹住刀刃,用力拔出再切入时力度和角度掌握不好,一刀削去中指一块皮肉,鲜血流了一地。至今他左手食指和中指刀疤仍在。
由生到熟,由慢到快,由直刀、斜刀、片刀、滚刀,到锯切刀、推拉刀、摇摆刀、马蹄刀,陈国雄锲而不舍,每天偷偷练习。几个月下来,他的刀法日渐娴熟。一次,在家帮父母做菜露了一手,父母惊喜万分。一日,餐馆师傅忙不过来,请他帮助准备一点小料。他手一伸,刀一握,哚哚哚、哒哒哒,一把葱、一段蒜、一块姜乾脆利落地切好,又快又齐,而且还是吊刀切。师傅一见,目瞪口呆。
当厨师炒锅的功夫最重要,抛镬(粤语,普通话颠锅之意)的技艺最难学。在粤菜中,镬与锅是有区别的,镬是广口圆底,锅是广口平底;镬为双耳,锅为单柄。
抛镬是运用手腕力,将镬向前抛兜,令食材高速转动,均匀受热,达致生熟一致、味道均衡的效果。更重要的,抛镬是为了产生“镬气”,粤菜的香是“爆”出来的,通过抛镬让食材在飞速跳动中充分接触火的高温、镬的热力,从而产生适当的焦香。
他仔细观察厨师抛镬,留意厨师如何借力。厨师不让动镬,下班后他就找来一只筲箕和一些小卵石,先在地上练筲箕抛石,后练凌空抛。练了十个月,石头越加越多,臂力越练越大,翻抛力度的拿捏也越来越准、越来越稳。
他又利用休假回家的机会实操。折一条毛巾抓镬,拇指紧扣镬耳,四指伸直托镬,身体自然站立,双腿与肩等宽,大臂带动小臂,小臂带动手腕。先一遍遍练习旋镬,正旋、反旋、托镬旋;再一遍遍练习翻镬,推镬、扬起、拉回。一天,店里有个厨师生病,厨房忙不过来,师傅让他帮忙炒个牛河,问他会不会。他说试试,随即娴熟地把配料、河粉炒好,然后凌空抛镬,手法纯熟,动作敏捷。师傅看了大吃一惊,从此对这个孩子不敢小视。
偷师
“雄仔不见了,两天没来上班!”1975年9月的一天,得知陈国雄失踪的消息,堂舅很是著急,一面通知堂姐,一面安排人四处寻找,并报了警。
陈国雄哪儿去了呢?
原来,就在几天前,店里忙,请来一个厨师临时帮厨。厨师做了几天,发现雄仔年少聪明,吃苦好学,就悄悄对他说,愿不愿意去别的餐馆做,工资是这里的4倍。此时陈国雄每月工资150元,交父母100元,自己只留下50元。听说可以涨工资,他眼睛一亮,马上答应了。
数天后,陈国雄不辞而别,去了旺角的龙威酒楼做打荷。干了两天,想起自己还有东西在堂舅饭店的宿舍里,晚上偷偷回去拿被发现了。堂舅听闻他去了别家店,气得打了他一顿,不准他再去,并威胁说:“你是童工,小孩是不能做工的,更不能拿工资!”
面对堂舅愤怒的目光,他边流泪边执拗地说:“堂舅,我要去别的酒店学东西,我不拿工资,你是捆不住我的!”堂舅关了他一天,看他毅然决然,叹口气放了他。
龙威酒楼经营面积比有仔记更大,厨房有八个炉头八口锅,头锅做高档菜,二锅焖、三锅炒、四锅煎、五锅炸,六七八锅炒面炒饭炒牛河等。功能各有不同,比堂舅的店多了六口锅。陈国雄在这里做打荷,打荷的工作是将切好的菜和配料,分类送给各锅掌勺师傅;师傅做好菜,又由打荷送到班地喱(传菜部)。
“打荷看似简单,其实不易,要学会一眼观七。”陈国雄端起茶杯喝一口红茶,感慨地说。
“一眼观七”就是仔细盯住八口锅八个厨师,每个菜锅的做菜进展、配料需求要一清二楚,及时跟进,快速送达,不能有分毫误差。做好的基础是熟悉食材。中餐厨房里有很多食材,有乾的有湿的,四季各有不同,搭配各有组合。有时师傅有意为难,不是应季的食材却让打荷拿来,比如夏天说“给我拿一斤菠菜来”。秋冬才有菠菜,夏天哪有?你要不知,就会挨骂。陈国雄认真看、用心记,把菜谱、食材、组合、次序背得滚瓜烂熟,在大脑中分门别类,每到用时能快速找到想要的东西,很快在12个打荷中脱颖而出,做了打荷头(头杂)。
头杂负责指挥打荷,工作更是繁杂。楼面一叫起菜,多时三四十张单进来,头杂必须清清楚楚、井然有序地安排打荷传单、配料,一旦出错,或造成餐厅损失,或导致顾客投诉,都是大事。
在龙威做了一段头杂,他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8个厨师中有一个厨师做的菜客人点得最多,每次客人都吃得乾乾净净。
“到底是什么样的味道吸引了客人呢?我想到了一个主意。”说到这儿,陈国雄露出狡黠一笑,脸上浮出当年聪慧少年的顽皮神色。
他先是留意这个师傅做菜时的放料先后、份量轻重、火候大小、时间长短;到送菜时,他双手托盘,左右张望后,拇指悄悄靠近菜汁快速蘸一下,又趁人不注意飞快地将拇指送进嘴里舔一舔。他不停地偷著看、偷著记,偷著蘸、偷著尝,琢磨这个师傅菜品的色香味和稳定性。
“那时少不更事,胆大包天。厨师是最忌别人试他菜的,发现了会打到流血。”陈国雄道。一次,拇指碰菜时,被杂工看到,陈国雄脸一红,赶紧说:“哎呀,不小心!”这件事对他有了警示,担心被发现后造成恶劣后果。之后,他改了方法,每次收拾剩菜时再找出目标厨师的菜盘偷偷试菜。
几个月下来,虽然没有上手,但陈国雄已经对数十道菜的做法和味觉把握胸有成竹了。
总厨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香港酒楼挖角的事比比皆是,厨师和头杂们哪里工资高就往哪里去。在龙威做了一年多,陈国雄又先后去了深水埗和大角咀的两家酒楼做头杂和伙头(给员工做菜),两年后又被挖角到大角咀的宝华酒家,正式开始了他的厨师生涯。
宝华酒家有三层楼,是个连锁酒楼。在这里,他遇到了人生中的两个伯乐:总厨黄炳华和酒楼总经理康加伦。
宝华酒家一二楼分别各有一个厨房。他先在二楼做厨师,干尾锅(负责炒饭炒粉等),跟著师傅黄炳华学到很多东西。
黄师傅国字脸,皮肤黝黑,身体敦实。他为人正、有格局,看雄仔愿意学,总是无私指导、倾囊相授。那时陈国雄才16岁,孩子习性未改,早上起得晚,常迟到,每次进门黄师傅都拍拍他肩膀,语重心长地叮嘱他“后生仔,大家都到了,以后不要这样!”但黄师傅对他赏识,不久便把他提升为三锅,过了数月,又推荐去一楼装修华美、环境优雅的小餐厅当大厨,做小炒。
有了自己的单独舞台,陈国雄此前的观察、尝试、积累得以正式施展。从投料快慢到火候掌握,从上浆挂糊到勾芡泼汁,从配菜著色到造型装盘,他的厨艺日趋成熟。为此,酒店总经理康加伦对他十分赞赏,经常鼓励他大胆创新。
一天,连锁酒楼的老板来一楼用餐,对康加伦说:“我去宝华的每家店都吃过,总感觉你们这家店一楼的菜味道好,色香味俱佳,你把大师傅叫来见见。”
康加伦马上叫来陈国雄。他走进餐厅,毕恭毕敬地叫了一声“老板好!”老板一见呆了,难道眼前这个瘦瘦高高的青涩少年就是一楼厨房的大厨?!他握住陈国雄的手连连道:“了不得,了不得啊!”
时间不久,康加伦被挖角到旺角,做了拥有10多个房间、500多个座位的大酒楼“好旺角美食中心”的总经理。他马上想到了陈国雄,毅然作出一个大胆决定,邀请陈国雄过去担任行政总厨。那年,陈国雄刚满18岁,成了香港酒楼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总厨。
陈国雄做总厨,内心诚惶诚恐,因为他管的20多个厨师个个比他年长。康加伦给他打气:“你厨艺好,过得硬,不用怕!”
恰逢内地改革开放,康加伦又带他去顺德大良两家酒楼学习新菜,大良野鸡卷、大良炒牛奶、生炒生鱼片等。两家酒楼都是女大厨,五六十岁,对香港来的少年总厨十分欣赏,毫无保留地传授厨艺,给陈国雄留下很深印象,也让他对内地有了憧憬。
香港有个忠肝义胆、侠骨柔情的著名演员叫关德兴,抗战中他带头奔走募捐,捐车捐飞机支援抗战,被誉为“爱国艺人”;抗战后他潜心创作《黄飞鸿》,一生拍摄并主演“黄飞鸿”系列电影77部,被誉为“武侠电影宗师”。他常来“好旺角美食中心”吃饭,12岁就在工地做苦力贴补家用的关德兴对同样12岁就学徒为厨的陈国雄很是赏识。一天,他仔细观察陈国雄面相后说:“你为人正气,但你双眉之间印堂位置窄,不到两指宽,这叫双眉锁印, 说明你性子急、脾气大,你要注意收敛自己的脾气,事业会更加畅顺。”
“关德兴说得很准,我真的性子急,加上文化程度低,不懂得管理,做总厨的短板很快显现出来。”回忆起那段经历,陈国雄既欣慰自豪,又饱含苦涩,“那时我以为做了总厨就有权威,就能发号施令。谁知完全不灵,客人投诉一个厨师,我去骂他,他根本不听。我们吵起来,还动了手。”
陈国雄十分沮丧,意识到自己管不了那么大场,乾脆辞职了。在家躲了半年,谁也不见。女朋友劝他说,没关系的,从头再来嘛。他带了一堆管理、心理类书籍跑到南丫岛一家普通餐厅去做厨师。在那里干了两年,不在乎岗位低,不在乎工资少,不在乎条件差,不在乎蚊子多,只为清净读书学习管理,只为观察思考学会沟通。这两年的沉淀让他脾气改了很多。
陈国雄边说边在桌上拿起一块餐巾,一会儿对折成方,一会儿斜折三角,一会儿折成星状,突然抬头说:“以前我以为可以以大吃小,粗言秽语就能压服,在南丫岛我学到了怎么与人沟通,怎么循循善诱,怎么恩威并施,怎么以德服人。就像这块白布,要折出漂亮的图形,必须耐心细致,角对角,边对边,才能平整好看……”此时,夕阳透过窗户洒进房间,也洒在陈国雄的脸上,给他的皮肤染上了一层闪闪发亮的铜色。
扬名
1985年春,九龙城海荣酒家招总厨,陈国雄离开南丫岛再度出山,以过硬的厨艺被选中。
九龙半岛北端有九条山脉横陈,山脉虽不大不高,却走势如龙,以龙喻山,称为“九龙群峰”,“九龙半岛”由此得名。九龙城位于九龙半岛的中心地段,海荣酒家就在九龙城的一条街上。
这一年,陈国雄在宝华酒楼时的师傅黄炳华到了香港历史最悠久、最豪华的酒店半岛酒店做总厨。当时香港人爱吃的调料是数十年不变的马拉盏,这是一种咸香味的虾酱。黄炳华重视调料的改进,用了数月时间,选用瑶柱、火腿、海米加上其他优质调味品,开发了一款味道鲜美、香辣不腻的新酱品,广受食客欢迎。酒店总经理建议首创人黄炳华取个名字,黄炳华想了想说,XO是香港公认的好酒,我们的酱品选材金贵,就傍个名牌,叫XO酱吧!
有一段日子,黄炳华下班后总爱到海荣酒家吃宵夜,与陈国雄聊天,谈菜品创新。他告诉陈国雄,创新的基础是熟悉食材特性,这样才能有目的地将它们搭配组合,如果只是随意混用,菜品很难出彩。陈国雄深受启发,利用这段时间反复琢磨菜品的创新。
香港酒家有一道名菜叫琵琶豆腐,是宴席上的主菜,也是一道历史悠久、濒临失传的经典粤菜。它以形似琵琶得名,又因其精细绝妙的复杂手工而闻名。陈国雄巧妙地融合当时颇受欢迎的应季食材——大闸蟹蟹粉,保留旧日精雕细刻的工序,再经恰到好处的食材配比和蒸制火候,开发出一道新菜“蟹粉生煎琵琶豆腐”,给顾客带来了全新的视觉观感和更丰富的味觉享受。这道菜一经推出,大受欢迎。不久,他又用燕窝、蛋白、蟹肉、火腿等食材试验,开发了另一道新菜“香煎腿绒琵琶燕”,同样受到食客青睐。
“那段时间,师傅每天来吃夜宵,吃完就走,我总感觉他有事要说,但师傅不提,我也不便问。”陈国雄回忆那时情景说道。
有一天,黄师傅吃完夜宵还坐著不走,过了一会儿,他试探著开了口:“半岛酒店的副总厨要走了,雄仔可否过去帮帮忙?”师傅有请,岂能不听,陈国雄想也没想就答应了。1988年初,陈国雄辞去海荣酒家总厨工作,去半岛酒店做了副总厨。在半岛,做高档菜机会多,厨艺又有提升。做了两年,半岛总经理因故辞职,黄炳华师傅团队是他找来的一票人,团队由此解散。黄师傅去了中港城,陈国雄去了合和中心团龙阁海鲜酒家。时间不长,黄师傅应聘台湾富临极品餐厅做总厨,叫陈国雄一起去,他又一次跟著师傅跳了槽,去台湾做了副总厨,那是1990年的夏天。
在富临极品餐厅没做多久,澳门一家新酒楼“回力轩”筹备开业,总厨是黄师傅的师兄弟,请他推荐厨师去帮忙,黄师傅又叫陈国雄去澳门做副总厨,说:“你去帮帮谭师傅吧!”就这样,陈国雄很快又到了澳门。
凿壁偷光、孙康映雪、天道酬勤、厚积薄发……这些成语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
1992年初的一天,酒店总经理来厨房交代,霍英东先生非常敬重的一个老朋友来珠海休息,他让我们酒楼做几个经典的香港菜送给老朋友品尝。总经理先让几个厨师试菜,最后选定陈国雄来做。一早,陈国雄如往常一样来到餐厅备餐,临近中午时分,好些人突然涌入,围上来盯著他烹饪,还有人用摄像机摄下全程。那时他刚满30岁,从没见过这种场面,心里很紧张,连手都在抖。好在几道菜的做法了然于胸、烂熟于心,闭著眼睛也能做出来,总算高品质地完成了老板交代工作。第二天他才知道,原来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国家领导人来到珠海,霍先生是给他送菜。后来霍先生说老人家讲三道菜味道很好,他听了很是开心。陈国雄给国家领导人做菜的事迅速在港澳同行中传开。
不久,他的名字再一次在台湾打响。1992年夏,台中一家高档酒楼招总厨,黄炳华师傅要他速来台北试菜,试菜后酒楼老板马上锁定了他。他出任台中安兰居酒家总厨,这是台中专做高档菜的最顶级餐厅。在台中干了三年,他又先后去了台北、高雄两家酒店做过总厨。在台期间,陈国雄作为卓有成就的青年总厨,受邀参加了全台最有影响的烹饪比赛“台湾美食大赛”,20个台湾名厨参赛,在规定时间内,每人做一道冷菜、一道炒菜、一道焖菜,他一举获得最高分,夺得唯一的金奖。
厨神
站在广州香格里拉酒店楼上临窗北望,云山珠水旷其盈视,翠树绿茵尽收眼底。楼外草坪上三三两两的游人正悠闲漫步,惬意地享受上午柔和的阳光和清新的空气。“现在都在讲一个热词——融合,在我看来,融合不是简单的资源整合,而是要让要素有机嫁接,融和一体。就像开发一道新菜,不是不同食材的重新拼接,而是通过特性关联食材的有效融和,互为一体,品质升华,使顾客视觉和味觉获得新的体验、美的享受。”陈国雄望一眼窗外的风景,又收回视线,睁大眼睛望了我说,眼神中充满对新生事物的热切向往。
作为来自东西方文化交汇地的香港人,陈国雄深受中餐传统技艺与西式烹饪手法的影响,其主厨生涯从未停止过创新,从未间断过融合,一直致力于将中餐的传统精髓和西方的创意烹饪融会贯通,用新派粤菜传承中华饮食文化,获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成功。
1997年,正是香港回归之年,陈国雄走进内地,做了上海百乐门酒店总厨,三年后的2000年,经朋友推荐,又担任深圳罗湖香格里拉酒店行政总厨,从此与香格里拉酒店结下不解之缘,从深圳,到广州,一直做到现在。
翻开广州香格里拉酒店夏宫中餐厅的菜单,不难发现菜系间融合的道道踪迹。
金盏鹅肝片皮鸳鸯鸡是典型一例。2006年,陈国雄调任刚落成的广州琶洲香格里拉酒店行政总厨。刚到广州,他就了解到广州人喜欢吃鸡,无鸡不成宴。他不断琢磨想做一道广州人老少咸宜的鸡肉菜,经过反复试验,发现盐焗手撕鸡肉质滑嫩、咸香入味,鸡皮炸过后酥脆可口,老人特别爱吃;鹅肝与黑松露、鱼子酱并称为世界三大珍馐,鹅肝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多种矿物质元素,营养价值丰富,且口感绵密细腻,男女都喜欢吃。他将手撕鸡和鹅肝用恰当比例、合适配料炒在一起,脆滑相宜,鲜香四溢。这道菜推出至今卖了十几年,仍然很受欢迎。
黑松露,食材界的王者地位,虽然黑乎乎其貌不扬,但富含多糖类物质,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抗疲劳、增强免疫力、提高睡眠质量等多种作用。由于黑松露浓郁霸道,任何食材在它面前都沦为配角,陈国雄别出心裁地选择当季新笋,一黑一白,两者融合,开发出一道黑松露炒春笋,口感清新,味道柔软,香气浓郁,深受顾客喜欢。
最能体现陈国雄创新融合理念的代表性菜肴是金沙红米肠,又称红米脆皮虾肠,如今几乎广东每家茶点餐厅中都在供应。
这道菜的首创者就是陈国雄。陈国雄来广州香格里拉酒店任行政总厨后,思考最多的一个问题是如何推出顾客青睐的健康食品?他盯上了粤菜中最具代表性的菜肴之一肠粉。起初,陈国雄尝试以胡萝卜、紫椰菜和黑芝麻等食材改良肠粉,但结果不太理想。有一年夏天他乘飞机去马拉西亚度假,翻阅机上杂志时,在一篇文章中读到一句话:“动物爱绿色,人类喜红色。”他脑中灵光一闪,对呀,什么颜色更能挑起人们的食欲呢?答案是红色!
“红色是大自然赋予食物的独特色彩,是我们味蕾的诱惑之源,因为它在视觉上给人一种温暖、活泼的感觉,能够激发人的食欲,让人对食物产生更强烈的兴趣和期待;红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扮演著重要角色,象征喜庆、欢快和幸福。”陈国雄对食物色彩果然有过研究,俨然一个心理学家、营养学家娓娓道来,面带微笑,眼睛闪闪发光。
当时坐在飞机上他就想,红色外表、米制肠粉、美味虾仁,三者融合一起,新色加新趣,一定是个好东西。回来后他马上试验。最初制成的红米肠粉,颜色偏暗红,经过对用料比例不断调整,有了如今鲜亮诱人的模样;最初的红米肠里外都软,口感一般,他又试验加入炸过的网皮,用网皮包裹虾仁,使肠粉既软糯清香,又酥脆可口。
红米肠一炮而红,许多粤菜馆和茶楼有样学样,都推出了广受欢迎的红米肠。但陈国雄不止步于此,不断改进提升,并建立了标准化的烹饪流程。以前红米、网皮、虾馅用手估量轻重,现在一律用称,确保每根红米肠的大小、粗细一致,色泽、口味统一;菜品的酱料、摆盘也作了改变,最早是普通的肠粉碟加一份酱油,后来加了花生酱,又特意找人定制了扁平的木制菜篮摆放上桌,既简约大方,又方便夹取。
正是这种既坚守传统,又不断创新的风格,使广州香格里拉大酒店夏宫中餐厅连续赢得美誉,2009年被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组委会授予“粤菜十大名店 ”称号;从2018年至今连续六年获得“米其林餐盘奖”殊荣。米其林指南这样评价:主厨以精准的厨艺触觉烹调出精美的粤菜佳肴。
“精准”二字何其精准,道出了夏宫中餐厅的粤菜水准,也诠释了总厨陈国雄的高超厨艺。
新世纪以来,陈国雄先后被中国饭店协会、中国国际饭店业年会组委会、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组委会分别授予 “中国烹饪大师”“中国十大厨神”“粤菜十大名厨”等称号,并先后两次获得中国饭店业年会组委会颁发的“中华名厨金勺奖”。他还被中国国际饭店业协会聘为“全国饭店业国家级评委”。
为厨半世纪,纵横南中国。从香港到台湾,从台湾到澳门,从上海到深圳,从深圳到广州,陈国雄为厨的酒楼餐厅近二十家,带出的徒弟数十个,先后有十多人成为香格里拉、喜来登、万豪、希尔顿等知名酒店餐厅的总厨、副总厨。
陈国雄,一个爱闯祸的香港奀皮仔,成长为大湾区粤菜名厨、中国烹饪大师。他用数十年的勤勉、钻研、融合创新,探索著都市人间烟火的极致美味;更用他半个世纪以来的坚韧、执著、永不言弃,竖起了人生逆袭之路的闪亮路标。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3/30/Tfd1R1ut8Ns72grA1FxBDKpAe1XDnOSkGqH.png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