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全浩
大家若有留意屋企的电费单,都会发现当中的燃料调整费在过去大半年明显下跌。主因是过去大半年,国际燃料价格从历史高位逐步回落,两电相应调低燃料调整费,例如中电累计已由年初回落接近两成,港灯更加跌超过四成。由于燃料调整费是电费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燃料调整费大幅下调,直接令电费降低,人人受惠。例如中电在2023年11月的净电费较1月时下调6.6%,而港灯的电费更降17%,在香港的复常路上使市民大众同工商业可以松一口气。
不过,下调的主要原因为情况特殊,先有印尼禁止燃煤出口,随后俄乌战争爆发,加剧了国际能源市场供不应求的问题,使全球陷入能源危机。各类燃料价格飙升,煤、石油、天然气无一幸免。价格虽然之后开始回落,但至今仍然高企。再者国际局势近年持续紧张,发生在中东的以巴冲突又令地缘政治升温,为燃料价格带来上行风险。除了中电有使用核电外,两电的主要发电燃料为天然气和煤,燃料成本深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在燃料价格前景不明朗的情况下,两电燃料费有可能维持高位。
另一方面,根据香港政府的减碳路线图,要在2035年前把香港的二氧化碳排放减少至从2005年水平的一半,因此增加天然气发电、减少燃煤发电无可避免。两电开始新一个五年发展计划,订出在2024-2028年内的资本开支,当中相信会包括兴建新天然气机组,取代已够期退役的老旧燃煤机组,同时增加天然气发电比例,配合政府的减排减碳目标。
随着天然气发电比例增加,控制燃料成本亦是一大难题。庆幸两电对此亦早有准备,共同兴建海上液化天然气接收站,通过拓展新气源以提升采购天然气议价能力来控制燃料成本。这个天然气接收站已在2023年7月正式启用。虽然两电着力降低采购天然气的成本,但天然气始终较煤为贵,为了减碳,两电的燃料成本难免会增加。
另外,为了配合香港的发展需要建设新的电力基建,特别是配合智慧城市的发展,相信两电会继续投放资源为客户安装智能电表。有了智能电表,市民可以随时随地监测自己的用电情况,改变用电习惯来节省能源,既可悭钱,亦可为减碳出一分力。
至于电力行业“重中之重”的任务当然是要提供安全可靠和稳定的电力服务,因此亦要定期更新及添置所需设备,如兴建新电站及更换旧电缆等。中电此前发生电缆桥事故,港灯亦曾出现后备电缆不慎通电的情况,都显示电力基建保养及维护的重要性。大家不能认为香港长久以来的供电可靠纪录是理所当然的,可靠的电力供应是支持香港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两电要从事故中学习,投放足够资源来保养及维护电力设备。
中电在上一个五年发展计划投放561亿元,港灯投放266亿元。虽然两电的资源投放会对基本电费构成压力,但世界潮流是要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因为气候变化会影响社会上的每一个人。相信大家对2023年年9月初的超强台风和世纪大暴雨仍历历在目。气候变化令极端天气渐趋频繁,要减低气候变化影响,令下一代有一个宜居的环境,减碳行动刻不容缓。减碳有价,香港绝不可能独善其身。
(作者系香港浸会大学退休教授、前香港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来源:信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