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勇
立法会大会此前就“提速智慧城市社区设施建设,消除数码鸿沟”议案做出辩论,民建联、新社联对此十分支持,笔者也想补充一些对于智慧城市与人工智能的看法。
有人认为,“智慧城市建设”与“消除数码鸿沟”两个目标是互相矛盾的,城市越智慧,将拉开更大的与难以使用智能科技人群之间的数码鸿沟。不过我们认为,只要特区政府在设计智慧城市建设时做到两点,即“更智能”“更易用”,便可使两个目标并驾齐驱。
根据入境处此前调查结果显示,本港有七成长者使用智能手机,我们很高兴见到此比例对比十年前进步相当大。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多数长者使用智能手机是为联络家人,而不是搜寻资讯、使用智能服务,这与年轻人大为不同,说明本港不同人群之间尚有数码鸿沟有待缩小。
如何合理、高效运用人工智能,长远做到“全智能”式服务?入境处做出了很好的示例。现时,我们可以见到各大口岸过关通道有人工服务和自助通道,在提供更智能方式同时,也保留了较为“原始”的方式,让市民能够自行选择过关方式。民建联此前到澳门考察时,见到澳门横琴和港珠澳口岸已经普及“两地一检”和“合作查验,一次放行”,进一步便利市民过关。未来,我们期望口岸能够利用生物识别等科技,做到“无感过关”。让口岸过关一步步从利用智能设施辅助,逐渐变成不需要人手的“全智能”。
近年来,特区政府在创科方面投入大量资金,令市民和企业都感到鼓舞,我们盼望香港各界一同建设智慧城市,也希望未来“智能”和“便利”能够融入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区政府可以积极联系各局,通过打通各政府部门的资料和数据,为市民打造一站式服务。就如即将到来的区议会选举,在选民登记方面,打通政府数据能够便利市民登记资料及缩短工作人员查验资料时间,令选民登记变得更加快速方便。
“更智能”“更易用”是推广数码科技的两点重要原则,香港将继续建设成为新一代数码鸿沟更小的智慧城市。
(作者系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召集人、立法会议员、民建联副主席、新社联会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3/27/tfEHDLmzu7graXgyNC2sfJDTr41oOnZwgqR.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