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本刊记者 魏东升
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血脉相连、命运与共的重要成员。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疆多措并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新时代新征程,2,500万天山儿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团结一心、砥砺奋进,正满怀信心奔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来最好成就
自古以来,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璀璨夺目的中华文明,铸就了伟大的中华民族。从“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到“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再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战略高度、全局视野对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决策部署,并将其确立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
习近平总书记心系新疆稳定发展、情系新疆各族人民,多次亲临新疆视察,多次召开会议研究新疆工作,高度重视新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多次提到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灵深处,始终将其作为事关新疆长治久安的根本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要求不断巩固各民族大团结,为做好新时代治疆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原创性论断,强调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都要紧紧围绕、毫不偏离这条主线。富民兴疆,可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物质基础。
2023年,党中央、国务院专门出台更好紧贴民生凝聚人心推动新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确定了新疆在国家全局中的“五大战略定位”,提出了一系列支持新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为更好建设美丽新疆注入了强大动力;国务院批准设立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为新疆加快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全区各族人民倍受激励和鼓舞,倍感振奋和温暖,倍增信心和力量!
回望过去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和艰巨繁重的任务,新疆保持了社会大局稳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2023年,新疆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5.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8%,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45.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6%、8.4%。绝大部分经济指标增速居全国前列,是近年来新疆经济社会发展质效最好的一年。
今昔对比,新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族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群众穿衣从“蓝绿灰黑”到“天天变样”,饮食从“只求温饱”到“吃出健康”,居住从“篱笆土房”到“智能家居”,出行从“毛驴车”到“小汽车”,隐藏在眉尖的生存焦虑变成了挂在脸上的灿烂笑容。新疆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与日俱增。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要做看得见、摸得著的工作,也要做大量润物细无声的工作。深入开展文化润疆,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精神和文化基础。
新疆历来就是多元文化荟萃的地区、新疆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组成部分。新疆各民族文化扎根中华文明沃土,既推动了各民族文化发展,也丰富了中华文化内涵。多元一体、多姿多彩的文化是新疆各族文学艺术家创作的灵感来源。曾经,《我们的祖国是花园》《我们新疆好地方》等经典歌曲在大江南北广泛传唱;《冰山上的来客》《库尔班大叔上北京》等优秀电影在全国家喻户晓。如今,新疆文化艺术事业迎来繁荣发展新时期,长篇小说《本巴》获得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舞蹈《爷爷的萨玛瓦尔》荣获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蹈奖;《花儿永远这样红》《幸福来敲门》等各民族艺术家创作的文艺精品力作广受关注;“新歌唱新疆”巡演、“我们的中国梦——文艺进万家”等文艺演出活动广泛开展,新疆各族群众享受到了一场场文化盛宴。
新疆各民族文化在中华文化大花园里争奇斗艳、姹紫嫣红,得到有效传承保护和繁荣发展。在新疆,十二木卡姆艺术、柯尔克孜史诗《玛纳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维吾尔族《十二木卡姆》 、哈萨克族《阿依特斯》、柯尔克孜族《玛纳斯》等相继搬上艺术舞台;民族乐器制作、桑皮纸制作、地毯织造等传统技艺得到有效保护、发展。在新疆,维吾尔族“麦西热甫”、哈萨克族“阿依特斯”、柯尔克孜族“库姆孜弹唱会” 、蒙古族“那达慕大会”、锡伯族“西迁节”、汉族“元宵灯会”等各民族传统文艺活动广泛开展;在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和农闲季节举行摔跤、秋千、刁羊、赛马、达瓦孜等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比赛和表演,各族人民共同参加、同场竞技、深入交流,成为各族艺术家创作的灵感来源。在新疆,自治区实施了“新疆文学原创和民汉互译作品工程”,大量优秀文学作品翻译出版了多个文版出版发行,自治区文联就有5个语种、11个文学期刊。
此外,新疆自治区政府大力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西域都护府博物馆等一批重点工程取得阶段性进展。成功举办新疆文化艺术节、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和自治区第十四届运动会、第七届残疾人运动会。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开展群众文化活动9.3万场次、惠及6,200万人次。深入推进青少年“筑基”工程,开展首届“祖国情.中华行”新疆青少年爱国主义参观学习活动。完成169.3万青壮年农牧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培训。稳步推进新疆伊斯兰教中国化,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全面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信教群众的正常宗教需求和合法宗教活动依法得到保障。依法依规加强宗教事务治理,促进了宗教和睦和谐。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的重要举措,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然要求。2022年7月12日至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新疆时强调,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新疆是多民族聚居地区,在新疆,民族团结就像阳光、空气和水一样,用之不觉,失之难存,须臾不可或缺。库尔班大叔“骑著毛驴上北京”的故事广为传唱,阿尼帕“养育4个民族19名孤儿”、王桂珍“30年无偿照顾近300名各民族老人和留守儿童”等事迹感人肺腑,这些都是新疆各民族血浓于水、手足相亲的生动写照。
新疆坚持把民族团结作为最大的群众工作,长期坚持、持续深化“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积极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积极构建各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广大城乡呈现出各民族你来我往、交流交心、关爱帮扶的喜人景象,已建成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90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14个。天山南北涌现出一个个“团结村(社区)”“团结街道”“团结农场”“团结牧场”“团结学校”“团结市场”“团结渠”“团结林”,培育出兵团十四师一牧场、喀什古城、阿克苏市王三街、伊宁市六星街等先进典型。
新疆始终把民族团结贯穿到校园教育、家庭教育等各个环节,校园中常态化开展“进班级、进宿舍、进食堂,联系学生、联系家长,与学生交朋友”活动,让各民族孩子学在一起、玩在一起、成长在一起;组织2,653所学校、399.8万名青少年学生与其他省区市青少年结对子、交朋友,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走进塔城地区塔城市新城街道哈尔墩社区,热闹的声音不断传来。长条桌上,摆满了烤包子、馕包肉等各式各样的糕点、菜肴……身著各民族服饰的社区居民围坐桌旁,一边享用美食,一边唱著歌,还有人跳起了舞。这是哈尔墩社区举办的“邻里百家宴”,来自社区14个民族的几十个家庭,带著自家的特色美食相聚一堂。社区里不少家庭门口都有一个“石榴牌”,上面画著数量不一的小石榴。“石榴牌”上有几个小石榴,就代表这个家庭有几个民族。
这样一幅新疆各族群众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的温馨画面已经成为新疆民族团结的生动实践和真实写照。如今,随著新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实现全方位嵌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各族人民心中深深扎根,酝酿成休戚与共的浓厚情感。
为建设美丽新疆汇聚磅礴伟力
十八大以来,新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稳定红利持续释放,发展成果充分涌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不断深化,各族群众充分感受到了党的关怀和祖国大家庭的温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深入人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疆实践,对于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具有深刻启示。
新征程上,新疆面临著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新疆自治区主席艾尔肯.吐尼亚孜表示,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将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疆各项工作的主线,始终把是否有利于强化中华民族共同性、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首要考虑,积极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为建设美丽新疆汇聚强大力量。
一是大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创建,巩固发展各民族大团结的良好局面。办好5个自治州、6个自治县成立七十周年庆祝活动。广泛开展疆内外各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活动,让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二是促进宗教和睦和谐。坚持新疆伊斯兰教中国化方向,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加强“三支队伍”建设,特别是宗教教职人员培养培训,提升宗教事务治理能力。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保障信教群众正常宗教需求和合法宗教活动。依法推进去极端化,实现宗教健康发展。
三是扎实推进文化润疆。深入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扎实推进青少年“筑基”工程,引导各族干部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五观”,增进“五个认同”,推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全面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和普及使用,持续巩固提升各学段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成果,大力开展面向基层干部、青壮年劳动力等人群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加快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歌舞之乡”品牌塑造计划,打造一批精品力作。实施一批重点遗迹遗址保护利用项目,全面推进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建设,深化文化和旅游对外交流合作,让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生动讲好新疆故事。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中华民族大团结这道最美风景在天山南北愈发亮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疆篇章写下生动注脚。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3/27/tohnB8BSrBh9TwqAaaFIrWQvfq3h4xoy8bD.png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