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最伟大的化学发明是什么?这个发明极大地提高了粮食产量,解决了数以亿计的人口吃饭问题!”
全场大合影今日(3月25日)下午,由紫荆杂志社联合科大讯飞共同发起的“追星就追科学家”校园公益科普活动走进香港保良局唐乃勤初中书院,保良局组织属下17所中学共350多名学生聆听科普讲座。
在书院的礼堂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南方科技大学讲座教授、2018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获奖者——马大为老师,同香港的中学生一起分享关于化学对每个人生活带来的变化,对世界带来的改变。
香港学子齐聚书院 一起探秘身边的“化学反应”
“同学们,你们知道2021年和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的得主分别是谁吗,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的哪些场景是与化学息息相关的?”这次的演讲就从马大为院士抛出的问题开始拉开了帷幕。
中国科学院院士 马大为随后的演讲里,马院士为大家介绍了2021年和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在有机小分子催化方面的卓越贡献,分别是“为功能分子的快速构建提供了新的策略”、“为手性分子如药物的合成提供了更方便的手段”。并道出了化学转化中的一大核心问题—催化。
2021年的诺奖颁奖词说到:“35%的GDP与催化有关联!”,可能我们很多人都不知道,日常生活中化学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马院士带领大家把时间倒退,介绍到了20世纪最伟大的化学发明——合成氨工业,原来合成氨作为人工固氮的主要途径,使氮肥的大规模生产成为现实,极大地提高了粮食产量,解决了数以亿计的人口吃饭问题。
课堂上马院士还结合日常生活生动案例给同学们带来了听得懂又学得到的化学知识,像“石油炼制的关键法宝是什么?”、“什么是手性?手性又与化学有什么关系?”、“防病毒口罩、新冠疫苗和药物等与小分子药物工业化制备又有什么关系?”。化学的有趣、实用和奥妙,短短的一堂课无法讲完,这次的追星课堂是一个引子,会让更多对化学感兴趣的香港学子在未来的日子对化学、对科学持续一探究竟。
贯彻科教兴国战略方针 保良局推动香港学子科学教育
“我相信今天同学们一定获益良多。我谨代表保良局衷心感谢科大讯飞、紫荆杂志社,促成这一次难得的机会,也深深感受到国家对香港年青人的重视。”保良局谭毓桢副主席在致辞中,向促成此次“追星就追科学家”香港站的各方表示了深切感谢。
保良局谭毓桢副主席出席活动并向马院士赠书谭副主席表示,保良局一直坚持贯彻国家和特区政府的科教兴国战略方针,大力推动科学教育,在属校增加先进设施;我们也鼓励学校进行学术研究和计划,把科技元素融入教学,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本地和世界性的活动,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知识和兴趣,为国家培育科研人才。
讯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陶晓东博士出席活动并致辞分享讯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陶晓东博士在出席本次活动时表示,人类所取得的每一点进步,无不得益于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无不得益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大讯飞连续三年举办《追星就追科学家》公益科普活动,每年邀请同学们来现场参与,我们特别希望通过同学们和“全球最顶尖的大脑”对话,掀起尊重科学、崇尚科学、探索科学的风潮,希望在你们人生的早期阶段树立榜样的力量。
陶博士还在现场给香港学子分享了自己关于追星和科学的看法,“我相信在同学们的心目中,每个人都有自己崇拜的明星或者偶像,我们说,追星就追科学家,相信走近这些优秀的科学家,你一定会在他们身上发现照亮人类科学探索之路的光。”
学生代表互动提问“同学们正处在小学的启蒙教育和大学的高等教育之间,这也许是获取科学知识和培养科学精神的最重要的阶段。希望在未来你们中间能走出更厉害的科学家,创造出更加伟大、更加不可思议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
不仅是陶博士,马大为院士也在科普分享的最后对现场的殷殷学子发出了寄语:“能够让一流中学和大学引以为豪的, 一定是用自己的科学和事业改变了世界的人们!”,鼓励更多对化学感兴趣的香港学子,未来从事化学科学研究,为世界和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3/25/cCyAXSVFIbJpeBmQ20U2JmTZ0mvwxx728c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