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屠海鸣
自上周五《维护国家安全条例草案》刊宪后,立法会《维护国家安全条例草案》委员会已连续开会数天,每天朝九晚六,立法会议员聚精会神地审议草案条文。律政司司长林定国、保安局局长邓炳强等政府官员,就议员提出的疑问进行解答,整个过程展现出行政和立法高效互动、议员和官员专业敬业的特征。
按基本法规定,《条例草案》须经立法会“三读”,表决通过后,由行政长官签署生效,并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也就是说,这个缠绕了香港26年的23条立法,有望在近期尘埃落定。
23条立法拖延太久,时至今日,影响23条立法的因素中,有的没有改变,有的已经变了。从23条立法的变与不变中,可以看出现在是立法的最佳时机,各方应一起努力,踢好这关键的“临门一脚”。
香港履行宪制责任没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香港基本法共同构筑香港的宪制秩序。宪法给香港特区颁发“出世纸”,基本法订明“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原则,以及香港特区的政治、经济制度等重大事项。在香港,宪法和基本法是必须遵守的根本大法,基本法对香港特区订明的责任是宪制责任,香港特区必须履行。
基本法第23条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应自行立法禁止任何叛国、分裂国家、煽动叛乱、颠覆中央人民政府及窃取国家机密的行为,禁止外国的政治性组织或团体在香港特别行政区进行政治活动,禁止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政治性组织或团体与外国的政治性组织或团体建立联系。”
按说,香港特区成立后就应立即履行基本法23条订明的宪制责任,不能留下“法律空白”,但香港社会难以形成共识,最终酿成大祸,发生了2019年的“修例风波”。
“修例风波”后,中央果断出手,制定香港国安法,有力打击“港独”势力,起到“一法定香江”的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香港就可以不再履行23条立法的宪制责任。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3月6日参加全国政协港澳联组讨论时指出,香港当前最重要的就是要尽快完成23条立法,中央完全支持、全力支持特区23条立法工作,这也是全港社会的强烈共识和迫切愿望,是人心所向,民之所盼。
26年过去了,香港经历了风风雨雨,发生巨大变化,但香港特区的宪制责任没有变。不能因有了国安法,香港就可以“偷懒”,不再推动23条立法。
立法三大原则仍然没变
在任何主权国家,维护国家都属于国家层面的权力,地方只有执行法律的责任,没有立法权力。
考虑到香港实行“一国两制”,且香港是普通法地区,制定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必须遵循三大原则:一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原则;二是根据基本法和适用于香港的国际公约尊重和保护人权的原则;三是根据法治积极预防和惩罚危害国家安全行为的原则。
中央授权香港立法,是认为香港更容易把握好以上三大原则,实现中央全面管治权与特区高度自治权的有效衔接。这体现中央对香港的高度信任。香港迟迟没有完成23条立法,中央也以包容态度,等待香港社会形成共识后再立法,则体现出中央的宽容大度。然而,反中乱港势力与外国反华势力相互勾结,把香港引向动乱的深渊,给国家和香港均造成巨大损失。
经历这么多波折后,23条立法的三大原则仍然没变。不能因发生过“港版颜色革命”,就重视维护国家安全、轻视保障香港人权,而应在三大原则之间把握好平衡。
从近日立法会审议的细节可以看出,23条立法充分体现三大原则。比如,有议员询问,《条例草案》指行动限制令有效期3个月,之后要向法庭申请延长,每次1个月,为何不可以将延长期定为3个月,以免经常申请。邓炳强回应时坦言,如从执法人员便利来说,有效期若为一年会最便利,但从执法人员便利和人权平衡点上,“首先3个月,之后延期每次1个月,在平衡方面似乎会更好。”由此可见,在警权和人权之间,突出了对人权的保障。
在23条立法为期一个月公众咨询期间,共举行30场座谈会。在收到1.3万多份意见中,98.6%支持立法。据香港立法会网站《维护国家安全条例草案》中的“参考数据摘要”显示,截至2月底,全港支持23条立法的组织和团体共有519个。由此可见,香港社会支持23条立法的力量明显变得强大了!丁薛祥3月6日在与港澳委员交流座谈时,也提到“98.6%”的民意所向。
反面教材往往是最管用的教材,能给人“当头棒喝”,令人幡然醒悟。回归很长一段时间,香港社会在23条立法上难以形成共识,2019年“黑暴”提供一个反面教材。那时香港令人不堪回首,黑衣蒙面人丧心病狂,反复打砸交通灯、地铁站等公共设施,有人当街向不同政见者泼洒汽油,火烧活人;有人当街掟砖,打死清洁工;有人当街刺杀议员……
支持23条立法力量变强
血淋淋的事实,令香港居民认识到,若不能有效维护国家安全,香港将陷入动乱深渊,不能自拔。若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经济也会垮掉。从2019年第三季开始,香港经济一路下滑,直到去年首季才恢复增长。
香港虽有不错的底子,但“家大业大,也怕败家子”。香港经不起折腾,香港不能再乱!--愈来愈多的市民形成这样的共识。
特首李家超及第六届特区政府就任后,因势利导,主动作为,落实香港国安法的要求,在全社会推动国家安全教育,并全力推进23条立法。官员积极向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解说23条立法。以民政及青年局局长麦美娟为例,她经常深入社区,就23条立法与基层市民沟通交流。现在与回归之初相比,支持23条立法的力量变得非常强大,形成支持立法的最大民意基础。
外部势力干预能量变弱
回归之初,23条立法受到外部势力的干预,他们试图让香港成为一个不受中央制约的政治实体,便于他们把香港打造成“东方的谍报中心”,随时可利用香港这枚“棋子”对付中国。
这一次,西方政客仍没有放弃抹黑23条的机会。不久前,英国外交大臣卡梅伦称,23条立法损害香港居民自由,令香港营商环境恶化,违反《中英联合声明》。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驳斥这些荒谬言论。她表示,首先《中英联合声明》没有赋予英方任何资格和权利干预香港事务。其次,23条立法的原则之一就是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保护香港居民根据香港基本法和相关国际公约适用于香港的有关规定享有的各项权利和自由。这样构成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的行为与正常的商业往来和经济、文化、科技活动之间的界限是明确的,在港外国机构和人员的正常活动将依法受到保护。
应该看到,中共十八大以来,有国家主席习近平领航掌舵,“中国号”巨轮抗击风险的能力愈来愈强大,任何反华势力想在香港再掀起波浪,难于上青天。昔日殖民者仍会在关键时候“打一打嘴仗”,刷一下“存在感”,但他们根本没有理由干涉香港事务、没有能力左右香港局势。
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主任、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夏宝龙上月在香港调研期间,专门与法律界人士座谈,听取他们对23条立法的意见。
调研期间,夏宝龙在与本地商会和外国商会人士座谈时称:“中央坚定支持特区政府保护特区内的财产和投资安全,坚定支持特区政府依法保护根据基本法和联合国两个人权公约适用于香港特区的有关规定享有的各项权利、自由。”
可以预见,23条立法完成后,将更好地保护投资者利益和香港人权,香港和谐稳定的局面更具确定性,香港营商环境会愈来愈好,“东方之珠”更具魅力。
(作者系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香港新时代发展智库主席、暨南大学“一国两制”与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长、客座教授,本文原刊于《香港经济日报》,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3/14/hONJUAwfMLWiB7pBG2107nv4nplHzyDt2PU.jpeg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关注
文 |屠海鸣
自上周五《维护国家安全条例草案》刊宪后,立法会《维护国家安全条例草案》委员会已连续开会数天,每天朝九晚六,立法会议员聚精会神地审议草案条文。律政司司长林定国、保安局局长邓炳强等政府官员,就议员提出的疑问进行解答,整个过程展现出行政和立法高效互动、议员和官员专业敬业的特征。
按基本法规定,《条例草案》须经立法会“三读”,表决通过后,由行政长官签署生效,并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也就是说,这个缠绕了香港26年的23条立法,有望在近期尘埃落定。
23条立法拖延太久,时至今日,影响23条立法的因素中,有的没有改变,有的已经变了。从23条立法的变与不变中,可以看出现在是立法的最佳时机,各方应一起努力,踢好这关键的“临门一脚”。
香港履行宪制责任没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香港基本法共同构筑香港的宪制秩序。宪法给香港特区颁发“出世纸”,基本法订明“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原则,以及香港特区的政治、经济制度等重大事项。在香港,宪法和基本法是必须遵守的根本大法,基本法对香港特区订明的责任是宪制责任,香港特区必须履行。
基本法第23条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应自行立法禁止任何叛国、分裂国家、煽动叛乱、颠覆中央人民政府及窃取国家机密的行为,禁止外国的政治性组织或团体在香港特别行政区进行政治活动,禁止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政治性组织或团体与外国的政治性组织或团体建立联系。”
按说,香港特区成立后就应立即履行基本法23条订明的宪制责任,不能留下“法律空白”,但香港社会难以形成共识,最终酿成大祸,发生了2019年的“修例风波”。
“修例风波”后,中央果断出手,制定香港国安法,有力打击“港独”势力,起到“一法定香江”的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香港就可以不再履行23条立法的宪制责任。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3月6日参加全国政协港澳联组讨论时指出,香港当前最重要的就是要尽快完成23条立法,中央完全支持、全力支持特区23条立法工作,这也是全港社会的强烈共识和迫切愿望,是人心所向,民之所盼。
26年过去了,香港经历了风风雨雨,发生巨大变化,但香港特区的宪制责任没有变。不能因有了国安法,香港就可以“偷懒”,不再推动23条立法。
立法三大原则仍然没变
在任何主权国家,维护国家都属于国家层面的权力,地方只有执行法律的责任,没有立法权力。
考虑到香港实行“一国两制”,且香港是普通法地区,制定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必须遵循三大原则:一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原则;二是根据基本法和适用于香港的国际公约尊重和保护人权的原则;三是根据法治积极预防和惩罚危害国家安全行为的原则。
中央授权香港立法,是认为香港更容易把握好以上三大原则,实现中央全面管治权与特区高度自治权的有效衔接。这体现中央对香港的高度信任。香港迟迟没有完成23条立法,中央也以包容态度,等待香港社会形成共识后再立法,则体现出中央的宽容大度。然而,反中乱港势力与外国反华势力相互勾结,把香港引向动乱的深渊,给国家和香港均造成巨大损失。
经历这么多波折后,23条立法的三大原则仍然没变。不能因发生过“港版颜色革命”,就重视维护国家安全、轻视保障香港人权,而应在三大原则之间把握好平衡。
从近日立法会审议的细节可以看出,23条立法充分体现三大原则。比如,有议员询问,《条例草案》指行动限制令有效期3个月,之后要向法庭申请延长,每次1个月,为何不可以将延长期定为3个月,以免经常申请。邓炳强回应时坦言,如从执法人员便利来说,有效期若为一年会最便利,但从执法人员便利和人权平衡点上,“首先3个月,之后延期每次1个月,在平衡方面似乎会更好。”由此可见,在警权和人权之间,突出了对人权的保障。
在23条立法为期一个月公众咨询期间,共举行30场座谈会。在收到1.3万多份意见中,98.6%支持立法。据香港立法会网站《维护国家安全条例草案》中的“参考数据摘要”显示,截至2月底,全港支持23条立法的组织和团体共有519个。由此可见,香港社会支持23条立法的力量明显变得强大了!丁薛祥3月6日在与港澳委员交流座谈时,也提到“98.6%”的民意所向。
反面教材往往是最管用的教材,能给人“当头棒喝”,令人幡然醒悟。回归很长一段时间,香港社会在23条立法上难以形成共识,2019年“黑暴”提供一个反面教材。那时香港令人不堪回首,黑衣蒙面人丧心病狂,反复打砸交通灯、地铁站等公共设施,有人当街向不同政见者泼洒汽油,火烧活人;有人当街掟砖,打死清洁工;有人当街刺杀议员……
支持23条立法力量变强
血淋淋的事实,令香港居民认识到,若不能有效维护国家安全,香港将陷入动乱深渊,不能自拔。若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经济也会垮掉。从2019年第三季开始,香港经济一路下滑,直到去年首季才恢复增长。
香港虽有不错的底子,但“家大业大,也怕败家子”。香港经不起折腾,香港不能再乱!--愈来愈多的市民形成这样的共识。
特首李家超及第六届特区政府就任后,因势利导,主动作为,落实香港国安法的要求,在全社会推动国家安全教育,并全力推进23条立法。官员积极向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解说23条立法。以民政及青年局局长麦美娟为例,她经常深入社区,就23条立法与基层市民沟通交流。现在与回归之初相比,支持23条立法的力量变得非常强大,形成支持立法的最大民意基础。
外部势力干预能量变弱
回归之初,23条立法受到外部势力的干预,他们试图让香港成为一个不受中央制约的政治实体,便于他们把香港打造成“东方的谍报中心”,随时可利用香港这枚“棋子”对付中国。
这一次,西方政客仍没有放弃抹黑23条的机会。不久前,英国外交大臣卡梅伦称,23条立法损害香港居民自由,令香港营商环境恶化,违反《中英联合声明》。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驳斥这些荒谬言论。她表示,首先《中英联合声明》没有赋予英方任何资格和权利干预香港事务。其次,23条立法的原则之一就是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保护香港居民根据香港基本法和相关国际公约适用于香港的有关规定享有的各项权利和自由。这样构成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的行为与正常的商业往来和经济、文化、科技活动之间的界限是明确的,在港外国机构和人员的正常活动将依法受到保护。
应该看到,中共十八大以来,有国家主席习近平领航掌舵,“中国号”巨轮抗击风险的能力愈来愈强大,任何反华势力想在香港再掀起波浪,难于上青天。昔日殖民者仍会在关键时候“打一打嘴仗”,刷一下“存在感”,但他们根本没有理由干涉香港事务、没有能力左右香港局势。
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主任、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夏宝龙上月在香港调研期间,专门与法律界人士座谈,听取他们对23条立法的意见。
调研期间,夏宝龙在与本地商会和外国商会人士座谈时称:“中央坚定支持特区政府保护特区内的财产和投资安全,坚定支持特区政府依法保护根据基本法和联合国两个人权公约适用于香港特区的有关规定享有的各项权利、自由。”
可以预见,23条立法完成后,将更好地保护投资者利益和香港人权,香港和谐稳定的局面更具确定性,香港营商环境会愈来愈好,“东方之珠”更具魅力。
(作者系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香港新时代发展智库主席、暨南大学“一国两制”与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长、客座教授,本文原刊于《香港经济日报》,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3/14/hONJUAwfMLWiB7pBG2107nv4nplHzyDt2PU.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