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胡轲
西藏「阿里」漫漫的黄沙,似乎已经覆盖不住历史的尘封,时代的风渐渐吹露出更多远古的痕迹,让我们渐渐走近那个人类最为古老的文明——「象雄」。

「象雄」,作为一个民族虽已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但古老而悠久的象雄文化却随著时间的推移,早已渗透和揉合到丰富多彩的藏族文化之中,成为广大藏族人民最为珍贵的文化遗产。无疑,雍仲本教的信仰就是象雄最基本的精神财富,而其中所涵盖的深远意义却又远非狭隘的宗教意义本身。
「象雄」,汉族学者也称之为「羊同」,「象雄」是藏文「Shang Shung」两个字的译音。古象雄王朝曾统一了号称十八万户部落的十八国,建立起了威震中亚的强大的古象雄王国。象雄王朝鼎盛之时,曾具有极强的军事力量,人口众多、疆域辽阔、社会昌盛。象雄古国有著自己的文字--象雄文,也就是今天藏文的前身。今天藏语中的一些词汇仍然沿用著古象雄语。
在《象雄大藏经》中记载:「象雄」王子辛饶弥沃佛诞生于公元前16017年,由此推算,「象雄」文化已有一万八千年的悠久历史。据考古专家和学者们按照目前已经出土发现的文物研究推测,「象雄」的历史,按照目前最为保守的推断,也要至少追溯到4000多年以前。
古象雄被称作「古代文明交往的十字驿站」,象雄古国除了拥有自己的文字之外,也创立了自己的宗教,并在宗教的基础之上,衍生出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从昌盛发达的文明期,逐渐被吞并弱化,最终被传承在了各个文化之中。
「象雄」是西藏最古老雍仲本教的发祥地。「雍仲」是藏语对 「卍」 万字符号的称呼。因为雍仲万字符「卍」原本就是象雄雍仲本教的吉祥符号,雍仲本教的主要标志就是由两个雍仲万字「卍」组成的「雍仲恰辛」。 卍万字符在东西方同时并存而且意义相近,都与信仰密不可分。雍仲本教的《象雄大藏经》其实就是藏族一切历史、宗教和文化的滥觞与源头,是研究藏族古代文明极其珍贵的资料,这也是任何藏文化研究者都无法绕过的一块重要领域。
文字仅仅是个文明的符号,自然也不仅仅只拥有了文字就能够成为「文明」。古象雄的王子辛饶弥沃佛陀创造了象雄文字后,又按照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而逐渐传授了「五明」学科(声明,工巧明,医方明,因明,内明)等等浩如烟海的理论学说。「五明」学被称为本教文化的精粹,也是象雄王朝最主要的文化。
在雍仲本教的五明学科之中包含了天文学、历算学、哲学、语言学、医药学、工程学、技术学、宗教学、因明学、辩论学、地理学以及超度、占卜、梦兆、招财、沐浴、招福、石碑铭文、雕刻、美术、舞蹈、音乐乃至民风民俗,礼仪规范等等各个方面的知识。古象雄文明就以「雍仲本教」的传播为主线而发展起来的。
充满神秘传奇色彩的象雄古国,作为西藏文化的源头,在这片高耸在世界屋脊的雪域高原上,它所展示出的灿烂文明之光直到现在也依然映照著整个藏区,由此而延伸出的种种传统风俗文化也一直流传至今,包括我们现在所熟知的拜圣湖、祭山神、转神山、风马旗、五彩经幡、玛尼石、煨桑、朵玛、擦擦、酥油花、金刚结以及藏传佛教的众多仪轨和宗教活动仪式等等,也都源自于象雄文化。
古象雄文化的痕迹始终贯穿于西藏的方方面面,从生产到生活,从民俗到信仰,处处都有象雄文化的影子,以至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处处在在无不反射出古象雄文明的光华。
古老的「象雄」,无论是她的科学、文化还是宗教等方方面面都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古象雄的文化甚至影响了整个人类的文化,至今世界各地的文化、艺术、宗教等领域依旧能够找寻到这些来自远古的文明符号,至今依然能够看到这些来自远古文明的遗存,无愧是藏族乃至世界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由于「古象雄文明」有著悠久灿烂的历史,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范围。2013年7月,「象雄大藏经」汉译工程已经被列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重点科研课题。
古象雄文化就像一条绵延流长的大河,它源自中国西藏的冈底斯神山,源头圣洁纯净,它流过历史、流到了今天、还会流向未来。
「象雄」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缩影,其中尚有很多先贤留给我么的智慧与文化,等待著我们去探索,研究、承传。愿更多读者们走进象雄、走进那片神圣而庄严的净土、走进远古人类文明的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