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洪洋 图|赵本跃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此《沁园春·雪》,是毛泽东于1936年2月写于陕西省「榆林」地区,被其时大儒、「南社盟主」柳亚子先生盛赞为「千古绝唱」,其词句豪放、气势磅礴、意境深远。
陕西西安(长安)以北「榆林」地区为中国北方一个十分神秘亦充满了情怀的地方,自秦汉始即为皇家朝廷所在,是秦始皇统一中国源起龙兴之地、中国近代陕北红色根据地。左近之榆林市「神木」地区,更因有丰富的高纯度煤炭资源而享誉全国,谓之:盛产「黑金」的「东方迪拜」。
地椒草:「黑金」加持的珍贵中药
因此沃土,在此地的优质煤炭资源上方,千百年来生长著另一种天赐的草本植物——地椒草,古代医书有云:地椒草性味辛、微寒;清暑解热、和宵止呕。玄治中署烦热、恶心呕吐、不思饮食、大便泄泻等症。陕北民间用来治上吐下泻、胃病等急、慢性青肠炎,也用来治百日咳、「羊毛疗」、食积、胆道蛔虫、急性胃肠痉攀、脱髪等病。
「地椒草」因清香味袭人,故又被古代贤士称「百里香」。它生长于山地、草原、荒漠等环境,适应性极强。地椒草的茎叶具有浓郁的香气,是许多草药配方中的重要成分。地椒草虽在很多地有生长,但榆林神木地区的天然「地椒草」,因被独特的海拔和寒热所影响深重,则较比其他地区的地椒草更具备药用价值。
几个世纪以来,经专业人士研究,看似普通的「地椒草」之所以具有药用价值和卓越的养生功效,与其丰富的营养成分密不可分。现代医学检验发现,「地椒草」含有大量的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氨基酸等,这些成分具有抗菌、消炎、抗氧化、增强免疫力等多种生物活性。常用「地椒草」泡茶饮用,有助于缓解喉咙疼痛、祛痰止咳、促进消化、调节血压等。
除了内服,「地椒草」还是一种优质的天然香料,在烹饪、煲汤时,地椒草可用来给肉类、鱼类等食材增香去腥,并提升菜肴的纯粹口感。同时,「地椒草」的香气有助于舒缓紧张情绪,让人心旷神怡。「地椒草」作为一种珍贵的天然资源,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和养生功效。

神木羊:集天地精华的皇家羊肉
羊肉富含优质蛋白质,对于增强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有很好的效果。在春天气温逐渐回暖的季节,人体的新陈代谢加快。传统中医认为,羊肉具有温中散寒的功效,春天的天气变化无常,早晚温差较大,人体容易受到寒气的侵袭。而羊肉性温,可以驱寒暖胃,对于预防感冒、咳嗽等春季常见疾病有一定的帮助。
现代科学表明,羊肉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如钙、铁、锌等。这些营养物质对于促进骨骼健康、增强免疫力、防止贫血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成长中的儿童和老年人群,春季适量食用羊肉能够为其提供丰富的营养支持。
由榆林神木地区「地椒草」饲养出的山羊肉,在上述羊肉本身所具备的功效外,自然成为了集天地精华的「大自然的养生秘宝」。
史载,上溯秦汉时期,资源匮乏,然秦始皇至大汉帝国披靡欧亚,均起兵于陕,并均以当地羊肉为军需,虽数量有限,仍为强大军队之营养补充之上品,随著疆土的扩大,羊肉也随著战士们的远征,作为「行走的药膳」成为了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在宫廷贵族的宴席上,榆林神木地区产的羊肉是必备美食。当地有记载,晚清时慈禧太后「西狩」,内务进神木羊肉汤,「老佛爷」也被其所惊艳。

随著羊肉被青睐的程度日益提升,秦汉时期皇家御宴中的羊肉烹饪方法已经相当丰富。炖、炙、燔、烧、酱、腌等多种烹饪方式,其中,炖羊肉和羊肉汤是最受欢迎的两种烹饪方式。以神木羊肉所成的炖羊肉鲜嫩可口,羊肉汤则滋味醇厚,两者在独特作料配比的融合下都成为了后世羊肉烹饪的经典,其中最为必须的是地椒草、姜、葱、花椒等。其色、香、味俱佳,使得羊肉的口感和外观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同时,羊肉也常常与美酒佳酿、蔬菜、谷物等食材搭配食用,形成了丰富的饮食搭配。诗云: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堪堪疆场影像在目,描绘著古代战士们的悲壮且英勇无畏的家国史诗。
自古以来,品尝毕生食用「地椒草」的神木羊肉时,能感受到陕北辽阔与壮美,亦可增进身体的阳气。那独特的肉香,仿佛是草原在诉说著千年的故事。每一口羊肉,都带著天赐的清新与甘甜。
在这个美食时代,神木的羊肉以其卓越的品质和无可挑剔的味道,成为了人们追逐美食的希冀,这不仅是一道美味佳肴,更是一种草原文化的承传和瑰宝,是来自大自然的馈赠,也是中原大地孕育华夏文明的佳肴,千年以来中华传统文化中皇家御膳文化的精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