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李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回顾过去一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提出今后工作的方向和任务。五十多分钟的发言,务实为民,有深度、有启发,令人鼓舞!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教联会主席黄锦良完全赞同政府报告及计划报告、预算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其中一项重点,就是“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高品质发展的基础支撑”,可谓与二十大报告一脉相承。作为国家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香港必须善用自身在“一国两制”下“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地位和优势,与内地各城市加强在教育方面的协作,为国家高速发展提供优质人才,积极配合科教兴国战略和教育强国的建设目标。下面,黄锦良结合近年来自身工作体会,谈几点想法。

第一,加强两地高等教育的合作交流,是未来工作的重中之重。正如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工作报告也提到要“实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优化学科专业和资源结构布局,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增强中西部地区高校办学实力”。目前,香港作为世界顶尖大学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在八所政府资助大学中,有五所大学位列世界前百强,其教学品质与科研水平均享誉国际,为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建设提供战略支撑。后续,香港除了要继续加快建设成为国际专上教育枢纽外,也要加强推动两地高等教育的协作,在科研学术、学生交流、人才培育等方面的紧密合作,与内地高校协同发展,共建高质量的高等教育。具体而言,我建议未来可推动香港高校在内地不同省市开展合作办学项目,促进两地高水准学术研究活动的高速高效发展。同时,内地顶尖高校落户北部都会区设立分校,与香港高校合办课程、共建优势学科,促进两地高校师生的互动交流,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此外,香港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一环,应当依托区位优势,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扩大交流合作,以及合作办学,发挥独特优势,助力国家教育输出,提升国家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第二,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发现和培养机制,加大对青年科技人才支持的力度。工作报告提到,要加快推动高水准科技自立自强,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其中,为配合国家“科教兴国”战略规划,建设香港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近年特区政府大力推动创科教育,以普及化、趣味化、多元化的方式,推出多项政策措施,积极装备学生二十一世纪所需的能力,启发潜能,培育未来创科人才。
第三,加强创科教育方面协作,建议国家教育部协调更多内地省市与香港签署相关协议。推进香港与参与省市的高校合办课程,培养创科相关人才,促进教学研究的知识转移。为了加强双方的专业合作与交流,两地高校可共同发起成立创科交流协会,定期举办创科教育学术研讨会,并借鉴大湾区学校创科教育的典型案例,从中探索创新教育模式及课堂教学的实践方案,携手推动创科教育,为国家和香港培养更多潜在创科人才。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3/7/63pDpYgNM769CZbASQ7sChZzeXraxOpPwWC.jpg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3/7/UJNE9NyirbHoPjQLPN9DtnmzgZBY8KDp6a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