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证自1979年起推出,历史悠久。据统计,持有回乡证的香港居民有超过700万人。在居住证推出前,回乡证已经获得香港居民的熟悉和认可,并已能在部分出入境以外的场景使用,比如乘坐飞机、火车、开立银行户口、购置物业等。回乡证的便利程度逐步提高,受到香港居民的普遍欢迎。
居住证自2018年推出。截止目前,有关部门未有公布持有居住证的香港居民人数。根据《港澳台居民居住证申领发放办法》,居住证的持证人士,可享有3项权利、6项公共服务、9项便利,居住证推出的目的是为港澳居民在内地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便利,支持港澳进一步融入国家高质量发展大局。
然而,据了解,不少香港居民认为居住证申领不便,还存在对回乡证、居住证功能重合的困惑。具体表现为:
第一、居住证内含的部分权利在客观上(不论其直接或间接)已通过回乡证代行。但是,若香港居民不人为、主动地将相关材料的身份文件改为居住证,则该人在持有居住证的情况下仍无法行使居住证所确认其拥有的权利。
第二、回乡证的信息与居住证的信息不完全互通。据了解,当前仅能在居住证上记录回乡证信息,反之无法查询,导致的功能重合与缺漏削弱了居住证制度的实效。
第三、尚未在内地学习、生活的香港青少年群体,无法申领居住证,他们在内地的相关权益可能是政策「盲区」。但青少年恰恰是国情教育的主要对象。据统计,仅在2023年,仅「港澳青年看祖国」主题交流活动就已推动16.5万人次港澳青年到内地交流。每年参加各类内地交流的香港青年人数众多。如果这批香港青年在交流后能很快感受到他们在内地的权益,更有利于交流活动目的的达成。
第四、部分到内地投资的港人,在业务摸索阶段,尚不满足「居于内地时间半年以上」的要求,因此不符合办理居住证条件。但该阶段又正是他们需要充分了解内地各项政策、便民措施的关键阶段,是他们决定在内地投资的业务体量、雇员人数的关键阶段。
香港回归多年,却经常有人指「人心尚未回归」,其中一个原因是香港人对内地的陌生感、距离感。将回乡证升级、对齐内地的身份证,相信可以从制度上弥合部分差异,尤其帮助香港青少年到内地学习、交流,帮助更多港人到内地投资,促进人才和资金流动,使得香港进一步融入大湾区,从而有利于「一国两制」行稳致远。
建议将居住证的相关使用权利和功能合并至回乡证,完善回乡证的功能,使回乡证成为香港居民在内地通用的身份证明。这有利于为香港同胞在内地交流、发展创造更便利条件和环境,促使香港同胞的乡情、亲情更好地转化为生产力,用在学业、民生、企业等各方面的发展上。具体如下:
(一)参照内地居民身份证的使用功能,推动回乡证升级,确保回乡证享有内地居民身份证同等便利。一是打通行业与认证壁垒,全面提升回乡证在读书、交通、住宿、就业、通信、保险、财产、社保、住房公积金等方面的便利功能。二是进一步提升便民措施,依托信息技术,发展回乡证证照电子化,推动实体证和电子证同步应用。
(二)参照广东省人民政府《「数字湾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的相关目标,回乡证功能的全面升级可考虑在大湾区内先行先试。这样做,一是有利于打通粤港澳三地政务服务链条,实现企业和居民高频事项「跨境通办」,促进政务服务深度整合。二是有利于促进大湾区建设稳步推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高水平人才高地等全面建设,促进粤港澳数据、人才、物流、资金畅通流动,推动港澳进一步融入国家高质量发展大局。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3/5/QoIHgLiy3IdxDEEgOYEfK1XCp0VLhGufIYD.jpg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关注
回乡证自1979年起推出,历史悠久。据统计,持有回乡证的香港居民有超过700万人。在居住证推出前,回乡证已经获得香港居民的熟悉和认可,并已能在部分出入境以外的场景使用,比如乘坐飞机、火车、开立银行户口、购置物业等。回乡证的便利程度逐步提高,受到香港居民的普遍欢迎。
居住证自2018年推出。截止目前,有关部门未有公布持有居住证的香港居民人数。根据《港澳台居民居住证申领发放办法》,居住证的持证人士,可享有3项权利、6项公共服务、9项便利,居住证推出的目的是为港澳居民在内地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便利,支持港澳进一步融入国家高质量发展大局。
然而,据了解,不少香港居民认为居住证申领不便,还存在对回乡证、居住证功能重合的困惑。具体表现为:
第一、居住证内含的部分权利在客观上(不论其直接或间接)已通过回乡证代行。但是,若香港居民不人为、主动地将相关材料的身份文件改为居住证,则该人在持有居住证的情况下仍无法行使居住证所确认其拥有的权利。
第二、回乡证的信息与居住证的信息不完全互通。据了解,当前仅能在居住证上记录回乡证信息,反之无法查询,导致的功能重合与缺漏削弱了居住证制度的实效。
第三、尚未在内地学习、生活的香港青少年群体,无法申领居住证,他们在内地的相关权益可能是政策「盲区」。但青少年恰恰是国情教育的主要对象。据统计,仅在2023年,仅「港澳青年看祖国」主题交流活动就已推动16.5万人次港澳青年到内地交流。每年参加各类内地交流的香港青年人数众多。如果这批香港青年在交流后能很快感受到他们在内地的权益,更有利于交流活动目的的达成。
第四、部分到内地投资的港人,在业务摸索阶段,尚不满足「居于内地时间半年以上」的要求,因此不符合办理居住证条件。但该阶段又正是他们需要充分了解内地各项政策、便民措施的关键阶段,是他们决定在内地投资的业务体量、雇员人数的关键阶段。
香港回归多年,却经常有人指「人心尚未回归」,其中一个原因是香港人对内地的陌生感、距离感。将回乡证升级、对齐内地的身份证,相信可以从制度上弥合部分差异,尤其帮助香港青少年到内地学习、交流,帮助更多港人到内地投资,促进人才和资金流动,使得香港进一步融入大湾区,从而有利于「一国两制」行稳致远。
建议将居住证的相关使用权利和功能合并至回乡证,完善回乡证的功能,使回乡证成为香港居民在内地通用的身份证明。这有利于为香港同胞在内地交流、发展创造更便利条件和环境,促使香港同胞的乡情、亲情更好地转化为生产力,用在学业、民生、企业等各方面的发展上。具体如下:
(一)参照内地居民身份证的使用功能,推动回乡证升级,确保回乡证享有内地居民身份证同等便利。一是打通行业与认证壁垒,全面提升回乡证在读书、交通、住宿、就业、通信、保险、财产、社保、住房公积金等方面的便利功能。二是进一步提升便民措施,依托信息技术,发展回乡证证照电子化,推动实体证和电子证同步应用。
(二)参照广东省人民政府《「数字湾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的相关目标,回乡证功能的全面升级可考虑在大湾区内先行先试。这样做,一是有利于打通粤港澳三地政务服务链条,实现企业和居民高频事项「跨境通办」,促进政务服务深度整合。二是有利于促进大湾区建设稳步推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高水平人才高地等全面建设,促进粤港澳数据、人才、物流、资金畅通流动,推动港澳进一步融入国家高质量发展大局。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3/5/QoIHgLiy3IdxDEEgOYEfK1XCp0VLhGufIYD.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