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本刊记者 赵欣
陈文洲,港区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政协常委、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之友会长。他长期致力于推动粤港两地互融互通,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建言献策;他身体力行弘扬中华文化,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之美;他积极推动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守护爱国爱港精神薪火相传,竭诚心力促“一国两制”行稳致远。
献策大湾区发展
努力推动“心联通”
记者:《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至今已五周年,这五年来,大湾区各领域发展呈现出了加速态势。针对大湾区发展,请问您目前有哪些关注的议题?
陈文洲: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去年4月在广东考察时为大湾区赋予了新定位——使之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一直以来,大湾区发展都是我关注的重中之重。
湾区融合发展,从“硬联通”到“软联通”,目标更是要达至“心联通”。作为广东省政协常委,在2024年广东省两会期间,我提出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融入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大局》提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以文化连结人心、促进融合,是推动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
湾区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是关键,大湾区科技协同发展更是未来趋势,我联合其他政协委员提出《关于建立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协同机制的建议》。首先,建立粤港澳大湾区高校联盟,鼓励并支持高校间合作;其次,推动粤港澳科研经费互通,重点发展人工智能等优势学科;第三,构建三地高水平大学信息交流合作平台,促进高层次人才流动,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第四,建立完善大湾区科技创新协同机制,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与条件。
大湾区内教育互通是我的另一件心头大事。疫情之前,数万在粤港籍学童每日“起早摸黑”跨境求学,实属不易。为了让更多跨境学童获得与内地学童同样接受教育的权利,我坚持连续五年递交相关提案,终获教育部门通过。自2017年起,深圳市教育局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指引对港人子女入学已作出进一步说明,2019年开始,符合条件的珠三角九市港澳居民可以凭其港澳居民居住证为子女申请入学。两地在教育方面联系愈加密切,将吸引愈多港人“无后顾之忧”前往湾区就业、置业。
深化深港联系,北部都会区的发展亦不容忽视。北部都会区是香港未来发展的新引擎,更是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重大节点。它的意义不仅在于实现香港与深圳的双城融合,更是对“一国两制”实践的丰富,打造粤港两地新增长极,全力推动两地在社会、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协同合作。
记者:香港特区第七届区议会选举成功举行,作为北区扑灭罪行委员会主席,请谈谈您的体会。
陈文洲:2023年12月10日的区议会选举是特区完善地区治理体系及重塑区议会后的第一次全港性大型选举,是贯彻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的最后一公里,是完善地区治理的最新实践。新制度下,区议会能够回归基本法规定的职能定位,切实发挥“咨政辅政”的积极作用,成为帮助特区政府听民声、察民情、知民意、解民忧的通道和连接特区政府与基层民众的纽带。相信新一届当选的区议员在香港良政善治中能担当重任,扎实开展地区工作,通力合作,积极推动社区共融发展。
关注文化传承
厚植家国情怀
记者:您在多场合提及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您为何如此关注文化传承?具体我们该如何做?
陈文洲:提及中华传统文化,不得不提到我的引路人学术泰斗饶宗颐先生。在饶公百岁时,我曾陪同他参与众多文化推广活动,他始终致力于推动中外文化艺术发展,让世人了解中国文化,说好中国故事。他给予我的启发不计其数。
习近平主席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一个民族的复兴,总是以文化的兴盛为强大支撑;一个时代的进步,总是以文化的繁荣为鲜明标识。在我看来,只有以坚定的文化自信为基础,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才能展现恢弘气象,中国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才能得到极大增强,焕发出巨大的精神力量。
要弘扬中华文化,提升文化自信,我们要遵循“了解——认同——传播”三步策略来实践。了解是基础,要深入学习研究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与历史演变,多层面探索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认同是关键,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要培养大众尤其是青少年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认识到中华文化的价值与意义,从而内化为个人的文化自信;传播是使命,我们要积极将中华文化推向世界,包括利用国际交流平台、数字媒体等多渠道来推广中华文化,亦要倡导教育每一位中华儿女成为文化使者,无论身处何地,都能以言行传播中华文化之美。
记者: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施政报告中指出应《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将设立“爱国主义教育统筹小组”,请您谈谈青少年爱国教育的重要性,以及该如何加强?
陈文洲:去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今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而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最新发表的施政报告中指出将设立“爱国主义教育统筹小组”,协调政府部门和非政府机构全方位推动国民教育。这一消息令我感到极大振奋与欣慰,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在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我提交了《关于加强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提案》。青少年思想活跃,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要通过多途径教育帮助其深化对爱国主义教育内涵和意义的理解,培养其思想和价值上的共识,养成积极的爱国主义行为,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他们热爱祖国。
加强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厚植家国情怀”是最重要的一环。要培养出真正能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接班人,必须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必须要把加强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让爱国的光荣传统薪火相传,勠力培育具有深厚爱国情怀的新一代。
青年是香港的未来、希望和栋梁,也是维护香港长期繁荣稳定,推动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重要力量。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已进入新时代,无论是在内地还是在香港,必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到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中去。
把握新征程“大好时机”
香港明天更美好
记者:二十大报告指出,国家将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作为国际金融、航运、贸易等中心,香港的角色将越发重要。为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您认为香港应如何做?
陈文洲:二十大报告清晰擘画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明确了以“中国式现代化”的方式方法,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未来5年是实现这一宏伟蓝图的开局起步时期,香港应积极发挥所长,贡献国家所需,同时为香港的发展创造新的机遇。
如今,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中国式现代化成为国家的首要目标。有质量的发展,自然离不开创新这一重要动力。香港拥有全球顶尖的科研人才、活跃的金融市场、丰富的制造业经验、专业的配套服务。如何将这些优势更好地与内地,特别是与粤港澳大湾区紧密对接,助力国家高质量发展这一宏伟目标实现新的突破,才是真正地以香港所长,贡献国家所需。而在此过程中,香港再工业化、巩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发展国际创科中心等新发展目标与规划,亦将被注入强劲的新动力。
其次,香港可充分发挥自身“超级联系人”角色,服务内地企业走出国门,寻求更大发展。作为“一带一路”建设重要节点,香港在对外发展方面,有著丰富的“走出去”经验,在众多沿线国家打下了夯实的基础,建立了坚实的合作关系。随著“一带一路”战略展开,越来越多内地企业尝试走出国门,前往沿线国家谋求更大发展,香港便可在专业服务、资金融通、联系两地等方面,协助内地与更多“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开展更紧密的交流合作,做好“内外循环”交点的重要角色。
第三,香港作为国际大都会,应承担起讲好中国发展故事的责任。近年来,国家在不同领域取得骄人成就,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扶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到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民生活水平飞速提升。当中诸多成功经验都能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借鉴。而香港作为国家的窗口,应藉助自身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取得巨大发展机遇的实际例子,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更好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助力其现代化过程。与此同时,香港亦能更好了解当地需求,从而充分发挥联系角色,对接内地。
香港好,国家才会好,国家好,香港才会更好。在国家迈向奋进新征程,奋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之际,香港应把握“一展身手”的大好机会,为自身发展带来新动能,更是为国家实现伟大复兴作出贡献。愿香港能竭尽所能,奋力谱写出中国式现代化的香港篇章。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3/4/s6pu9UpyCAcu4kvOHa61Y7rxqh4354SL5qX.png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关注
文| 本刊记者 赵欣
陈文洲,港区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政协常委、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之友会长。他长期致力于推动粤港两地互融互通,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建言献策;他身体力行弘扬中华文化,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之美;他积极推动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守护爱国爱港精神薪火相传,竭诚心力促“一国两制”行稳致远。
献策大湾区发展
努力推动“心联通”
记者:《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至今已五周年,这五年来,大湾区各领域发展呈现出了加速态势。针对大湾区发展,请问您目前有哪些关注的议题?
陈文洲: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去年4月在广东考察时为大湾区赋予了新定位——使之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一直以来,大湾区发展都是我关注的重中之重。
湾区融合发展,从“硬联通”到“软联通”,目标更是要达至“心联通”。作为广东省政协常委,在2024年广东省两会期间,我提出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融入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大局》提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以文化连结人心、促进融合,是推动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
湾区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是关键,大湾区科技协同发展更是未来趋势,我联合其他政协委员提出《关于建立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协同机制的建议》。首先,建立粤港澳大湾区高校联盟,鼓励并支持高校间合作;其次,推动粤港澳科研经费互通,重点发展人工智能等优势学科;第三,构建三地高水平大学信息交流合作平台,促进高层次人才流动,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第四,建立完善大湾区科技创新协同机制,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与条件。
大湾区内教育互通是我的另一件心头大事。疫情之前,数万在粤港籍学童每日“起早摸黑”跨境求学,实属不易。为了让更多跨境学童获得与内地学童同样接受教育的权利,我坚持连续五年递交相关提案,终获教育部门通过。自2017年起,深圳市教育局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指引对港人子女入学已作出进一步说明,2019年开始,符合条件的珠三角九市港澳居民可以凭其港澳居民居住证为子女申请入学。两地在教育方面联系愈加密切,将吸引愈多港人“无后顾之忧”前往湾区就业、置业。
深化深港联系,北部都会区的发展亦不容忽视。北部都会区是香港未来发展的新引擎,更是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重大节点。它的意义不仅在于实现香港与深圳的双城融合,更是对“一国两制”实践的丰富,打造粤港两地新增长极,全力推动两地在社会、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协同合作。
记者:香港特区第七届区议会选举成功举行,作为北区扑灭罪行委员会主席,请谈谈您的体会。
陈文洲:2023年12月10日的区议会选举是特区完善地区治理体系及重塑区议会后的第一次全港性大型选举,是贯彻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的最后一公里,是完善地区治理的最新实践。新制度下,区议会能够回归基本法规定的职能定位,切实发挥“咨政辅政”的积极作用,成为帮助特区政府听民声、察民情、知民意、解民忧的通道和连接特区政府与基层民众的纽带。相信新一届当选的区议员在香港良政善治中能担当重任,扎实开展地区工作,通力合作,积极推动社区共融发展。
关注文化传承
厚植家国情怀
记者:您在多场合提及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您为何如此关注文化传承?具体我们该如何做?
陈文洲:提及中华传统文化,不得不提到我的引路人学术泰斗饶宗颐先生。在饶公百岁时,我曾陪同他参与众多文化推广活动,他始终致力于推动中外文化艺术发展,让世人了解中国文化,说好中国故事。他给予我的启发不计其数。
习近平主席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一个民族的复兴,总是以文化的兴盛为强大支撑;一个时代的进步,总是以文化的繁荣为鲜明标识。在我看来,只有以坚定的文化自信为基础,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才能展现恢弘气象,中国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才能得到极大增强,焕发出巨大的精神力量。
要弘扬中华文化,提升文化自信,我们要遵循“了解——认同——传播”三步策略来实践。了解是基础,要深入学习研究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与历史演变,多层面探索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认同是关键,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要培养大众尤其是青少年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认识到中华文化的价值与意义,从而内化为个人的文化自信;传播是使命,我们要积极将中华文化推向世界,包括利用国际交流平台、数字媒体等多渠道来推广中华文化,亦要倡导教育每一位中华儿女成为文化使者,无论身处何地,都能以言行传播中华文化之美。
记者: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施政报告中指出应《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将设立“爱国主义教育统筹小组”,请您谈谈青少年爱国教育的重要性,以及该如何加强?
陈文洲:去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今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而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最新发表的施政报告中指出将设立“爱国主义教育统筹小组”,协调政府部门和非政府机构全方位推动国民教育。这一消息令我感到极大振奋与欣慰,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在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我提交了《关于加强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提案》。青少年思想活跃,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要通过多途径教育帮助其深化对爱国主义教育内涵和意义的理解,培养其思想和价值上的共识,养成积极的爱国主义行为,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他们热爱祖国。
加强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厚植家国情怀”是最重要的一环。要培养出真正能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接班人,必须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必须要把加强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让爱国的光荣传统薪火相传,勠力培育具有深厚爱国情怀的新一代。
青年是香港的未来、希望和栋梁,也是维护香港长期繁荣稳定,推动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重要力量。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已进入新时代,无论是在内地还是在香港,必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到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中去。
把握新征程“大好时机”
香港明天更美好
记者:二十大报告指出,国家将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作为国际金融、航运、贸易等中心,香港的角色将越发重要。为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您认为香港应如何做?
陈文洲:二十大报告清晰擘画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明确了以“中国式现代化”的方式方法,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未来5年是实现这一宏伟蓝图的开局起步时期,香港应积极发挥所长,贡献国家所需,同时为香港的发展创造新的机遇。
如今,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中国式现代化成为国家的首要目标。有质量的发展,自然离不开创新这一重要动力。香港拥有全球顶尖的科研人才、活跃的金融市场、丰富的制造业经验、专业的配套服务。如何将这些优势更好地与内地,特别是与粤港澳大湾区紧密对接,助力国家高质量发展这一宏伟目标实现新的突破,才是真正地以香港所长,贡献国家所需。而在此过程中,香港再工业化、巩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发展国际创科中心等新发展目标与规划,亦将被注入强劲的新动力。
其次,香港可充分发挥自身“超级联系人”角色,服务内地企业走出国门,寻求更大发展。作为“一带一路”建设重要节点,香港在对外发展方面,有著丰富的“走出去”经验,在众多沿线国家打下了夯实的基础,建立了坚实的合作关系。随著“一带一路”战略展开,越来越多内地企业尝试走出国门,前往沿线国家谋求更大发展,香港便可在专业服务、资金融通、联系两地等方面,协助内地与更多“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开展更紧密的交流合作,做好“内外循环”交点的重要角色。
第三,香港作为国际大都会,应承担起讲好中国发展故事的责任。近年来,国家在不同领域取得骄人成就,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扶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到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民生活水平飞速提升。当中诸多成功经验都能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借鉴。而香港作为国家的窗口,应藉助自身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取得巨大发展机遇的实际例子,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更好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助力其现代化过程。与此同时,香港亦能更好了解当地需求,从而充分发挥联系角色,对接内地。
香港好,国家才会好,国家好,香港才会更好。在国家迈向奋进新征程,奋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之际,香港应把握“一展身手”的大好机会,为自身发展带来新动能,更是为国家实现伟大复兴作出贡献。愿香港能竭尽所能,奋力谱写出中国式现代化的香港篇章。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3/4/s6pu9UpyCAcu4kvOHa61Y7rxqh4354SL5qX.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