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屠海鸣
备受关注的2024/2025财政年度特区政府财政预算案昨日出炉。行政长官李家超随即发表声明表示,在当前地缘政治局势不明朗、经济环境存在不确定性的多变环境下,财政预算案提出一系列坚定信心的实际措施,响应市民和企业的期待,巩固复苏势头;同时也着眼长远,致力推动香港高质量发展,加速培育具优势的产业、培育人才,增强香港的国际竞争力。李家超特别指出:“我呼吁社会各界支持这份预算案。”
纵观由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立法会发表的这份财政预算案,有三个鲜明特点:固本、提质、强信心。的确是一份值得信赖、值得支持、值得肯定的预算案。
固本:巩固传统优势
传统优势是香港的生存之本,固本之策不可少。陈茂波公布的财政预算案中有许多固本之策。
为巩固金融优势,特区政府推进数字金融建设,第一阶段服务预计可在今年推出,将成为全球其中一个率先以多种央行数码货币为企业跨境交易进行结算的项目。此外,“数字人民币”会在香港扩大试点范围,市民将可便捷开立和使用数字人民币钱包。同时,香港将为单一家族办公室的合资格交易提供税务宽减;香港还与内地商讨引入股票大宗交易、将人民币柜台纳入港股通,以及将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纳入互联互通机制,等等。
为巩固贸易优势,香港将顺应中国内地生产商产业链向海外延伸的趋势,把香港建构为跨国供应链管理中心,在咨询服务、贸易融资、企业培训、拓展市场上着力,拓展香港的经贸网络,帮助本地商界打入新兴市场。比如,特区政府正与沙特阿拉伯进行投资协定谈判,考虑在利雅得增设经贸办,特区政府与巴林已完成投资协定谈判,并即将签订全面性避免双重课税协定。
为巩固航运优势,香港将利用港珠澳大桥带来的便利,将香港国际机场打造成一个“机场城市”,集结商业、会展、旅游、生活和物流等元素,成为世界级的地标。香港机管局正与东莞共同推展“海空货物联运”模式,并计划在明年底前完成“香港国际机场物流园”永久设施的首阶段建设。
除了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香港还有诸多传统优势,财政预算案聚焦做大做强传统优势,增加财力支持,抓住了重点,有利于稳住香港经济大盘。
提质: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
一份高质量的财政预算案,既要着眼当下,稳住经济大盘;又要放眼长远,提升产业竞争力。纵观这份财政预算案,在支持新质生产力方面着墨不少。
拨款三十亿元推行为期三年的人工智能资助计划,资助本地大学、研发机构及企业等运用算力,推动科研突破,吸引海内外人工智能专家、企业及研发项目落户香港。
今年内推出一百亿元的“新型工业加速计划”(加速计划),为从事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先进制造与新能源科技的企业提供资助。
拨款三十亿元,推行前沿科技研究支持计划,以配对形式支持八所资助大学,购置相关设备及进行由海内外顶尖科研人员领军的研究项目,涵盖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临床医学与健康、基因与生物技术等领域。
推动微电子研发,今年内成立香港微电子研发院,引领和促进大学、研发中心和业界在第三代半导体的研发合作,并利用大湾区完备的制造业产业链落实研发成果。
财政预算案还提及,下月会有十多家重点企业与引进办签署意向书,连同首批的三十家,预计未来数年后共会为香港带来超过四百亿元的投资和创造约一万三千个职位。这些企业落户香港,将带动相关产业链的上、中、下游企业到港,推动香港创新科技生态圈的蓬勃发展。
以上措施表明,特区政府对香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性认识透彻。香港的科研实力一流,在一些领域处于世界“领跑”“并跑”的位置,但由于种种原因,错失了许多发展机遇。这份财政预算案在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上“乾货满满”,令人看到特区政府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决心。
强信心:回应市民关切
三年疫情期间,为缓解部分行业和市民的压力,特区政府曾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去年是疫后第一年,有些扶持政策继续沿用。今年是疫后第二年,是否还继续扶持呢?市民都很关注。预算案指出,考虑到部分行业和市民仍面对经济压力,政府将推出宽减住宅物业差饷、非住宅物业差饷、薪俸税和个人入息课税、利得税的措施,此举为困难群体解燃眉之急,注入满满信心。
为此,李家超在昨天发表的声明中指出,财政司司长在财政上就施政报告的措施准备了足够资源推展各项工作。“我欢迎财政预算案提出公共财政整合计划,稳步回复收支平衡,并在过程中充分考虑市民和企业的负担能力。”
去年以来,香港楼市不振,坊间多有呼吁“楼市撤辣”的声音。陈茂波在预算案公布,特区政府决定即日起撤销所有住宅物业需求管理措施(俗称“辣招”),即所有住宅物业交易毋须再缴付额外印花税(SSD)、买家印花税(BSD)和新住宅印花税(NRSD)。预算案回应了市民关切,给楼市注入信心。
股市下滑令投资者信心不足。财政预算案提出,为进一步提升市场效率和流动性,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香港证监会)及港交所正探讨一系列措施,包括:完善上市机制,优化交易机制,改善对投资者服务,加强市场推广,等等。
还有,市民对连年的财政赤字十分担忧,担心寅吃卯粮,难以为继。陈茂波在财政预算案中回应:未来五年的经营账目和非经营账目的赤字均会按年收窄,其中经营账目在两年后,即2026/27年度起恢复盈余;非经营账目在2028/29年度恢复盈余。倘计入发行债券所得,则政府综合账目只有2024/25年度录得赤字,其后年度均录得盈余。
以上措施回应市民关切,给相关群体解困,也给整个市场基本面注入信心。说明政府注重倾听不同声音,及时采纳合理建议。
李家超在声明中还特别表示,“我深信有国家的坚实支持和香港特区社会各界的团结努力,香港一定会继续发挥好‘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持续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跨越当前的挑战,再创高峰。”
2月22日至28日,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港澳工作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主任、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夏宝龙在港调研。他反复强调要坚定发展信心。特别在与本地和外国商会代表座谈时,他用事实和数据证明香港强劲的核心竞争力及走向更好明天的实力和能力,指出香港的发展前景不是谁想“唱衰”就“唱衰”得到的。
当新年度财政预算案昨天出炉,令人对香港的未来信心倍增,香港不会衰,香港必然兴!
(本文作者为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香港新时代发展智库主席,暨南大学“一国两制”与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长、客座教授,本文原刊于《大公报》,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2/29/onftsckFJ2BcNFCjXxMl7TWv1gw3bkCGOhH.jpg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