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屠海鸣
2月22日至28日,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港澳工作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主任、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夏宝龙来港,进行为期7天的调研。
夏宝龙来港前,本港媒体几乎一边倒地认为,他此行专为“23条”立法而来,颇有为立法“站台”“稳阵脚”的意味。但从夏宝龙在港调研的实际情况来看,这些猜测十分狭隘和偏颇。
夏宝龙来港首日就表示:“此次来香港考察调研,是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去年12月听取李家超行政长官述职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实地了解香港经济发展、地区治理等情况,与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谋划香港新阶段新发展,以更好维护香港长期繁荣稳定,推动‘一国两制’行稳致远。”
“了解香港经济发展”被放在首位,开宗明义,直截了当。抵港后,夏宝龙先考察了香港机场。他表示,中央将继续支持香港拓展航空网络,进一步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航空枢纽地位。22日上午,夏宝龙听取了特区政府财经官员的汇报,了解香港拚经济谋发展的整体情况。23日,夏宝龙与香港工商界人士代表进行了座谈,鼓励大家为香港经济发展再立新功。26日上午,夏宝龙会见了金融界代表,希望金融界为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做出贡献;当天下午,夏宝龙会见了本港的外国商会代表,表示中央非常珍惜香港独特的地位和优势,欢迎各国客商在港扩大投资。就在夏宝龙在港调研期间,中央宣布“个人游”的惠港政策,给香港送上了一个“大礼包”。
仔细梳理夏宝龙的调研行程,并观察分析他的讲话内容,可以看出,“经济发展”是此次调研的重头戏。
听财经官员汇报 了解“拚经济”全貌
习近平主席去年12月听取李家超行政长官述职时指出:“中央对李家超行政长官和特别行政区政府的工作是充分肯定的。”肯定的重点包括“推动香港走出疫情、迎来整体性复苏,保持香港的独特地位和优势,不断增强发展动能”。
夏宝龙此次调研,除了与特区政府主要官员及常任秘书长进行座谈交流之外,22日上午,他专门与特区政府财经系统主要官员座谈交流,李家超率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财政司副司长黄伟纶、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丘应桦、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林世雄、发展局局长宁汉豪、房屋局局长何永贤和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出席。
财经官员们逐个向夏宝龙汇报了特区政府金融、经济、创新科技、土地、房屋、运输物流范畴的工作,就香港金融、经济状况以至各方面的发展交流讨论。夏宝龙鼓励特区政府继续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好、将香港在国家发展中的独特功能和地位发挥得更好。
会后,陈茂波向媒体表示,夏宝龙非常掌握和了解香港的经济情况。这说明,“经济发展”在夏宝龙心中的份量很重,他是有备而来。
李家超及本届政府就任以来,在经济发展上采取主动出击的姿态,“抢人才”、“抢企业”,提振本地消费,推展“盛事经济”等,成就颇丰。但在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外围环境复杂的背景下,加之三年疫情期间政府财政支出巨大,香港经济也面临一些棘手问题,比如“财政赤字”等。夏宝龙与财经官员交流中,非常关心特区政府对经济形势的整体判断、发展经济的具体策略、香港搭乘国家发展快车的思路,以便对香港经济的整体形势做出精准研判。
当好主力军 主动担当作为
23日下午,夏宝龙与工商界代表人士座谈交流。出席座谈会的本港商界代表人士有:盈科拓展集团主席李泽楷、恒地主席李家杰、新鸿基地产主席郭炳联、信德集团行政主席何超琼、瑞安集团主席罗康瑞、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蔡冠深、合和实业主席胡应湘、兰桂坊集团主席盛智文等。
夏宝龙去年在全国港澳研究会成立1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致词中提出了“大我小我论”。他说:“希望工商界在香港由治及兴的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将个人的小我融入到香港的大我、祖国的大我之中。”他在与工商界代表座谈交流中,再次表达了此意。
夏宝龙表示,香港企业家有着与香港共奋进的拚搏精神、热心社会事务的责任担当和积极参与国家建设的爱国情怀,在香港保持繁荣稳定和国家改革开放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希望大家坚定发展信心,发扬优良传统,积极支持行政长官和特区政府依法施政,用实际行动为香港发展、国家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工商界是香港经济的主力军,当有人恶意唱衰香港、鼓动外资撤离制造恐慌的时候,当外部环境不明朗、香港经济发展遇到困难的时候,香港工商界的作为具有“风向标”作用。工商界扎根香港、面向世界,愈是在复杂环境中,愈要以香港发展大局为重,以企业长远利益为重,把企业发展同香港经济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寻找新的突破口和增长点,共克时艰、共渡难关。
26日上午,夏宝龙与金融界代表座谈交流,参加座谈会的包括银行学会行政总裁梁嘉丽、金银业贸易场理事长张德熙等。夏宝龙为香港金融业发展鼓劲打气,表示中央十分珍惜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会坚定支持香港金融业做大做强。
夏宝龙与工商界、金融界交流沟通,得到了大家的积极回应。有的针对香港经济运行中的热点难点,提意见和建议;有的针对履行社会责任,谈想法和做法;有的针对香港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出思路和策略。整体来看,反应正面且积极。
介绍香港投资环境 打消外商疑虑
习近平主席去年12月听取李家超行政长官述职时再次强调,“一国两制”不会变。26日下午,夏宝龙在与外国商会代表交流时表示,中央长期坚持“一国两制”方针,高度重视发挥香港的独特地位和优势,将一如既往全力支持香港发展。
夏宝龙会见外国商会代表,旨在打消外商疑虑。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底,香港总商会进京时,没有美国商会参加。这一次,美国商会受邀参加。
外商最担心香港会失去“国际城市”和普通法地区的独特优势,投资环境因此变差。其实,这是杞人忧天。站在中央的角度看,把香港变成一个“内地城市”,对于强国建设没有好处。香港是国际公认的“自由港”,货币自由兑换,货物自由进出,连续28年蝉联世界最自由经济体,有利于发挥好“超级联络人”的作用;香港是中国唯一实行普通法的地方,香港的国际仲裁得到全球140多个国家的认可,有利于帮助内地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这个作用不可替代;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是内地最大的外资来源地,这一优势有利于中国吸引外资、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
夏宝龙曾多次表示,中央从来都是站在全局和长远角度考虑问题,不会因为一时一事而改变大方向。站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高度看,保持香港的独特地位和优势,对国家是好事情。在昨天与外国商会代表的交流中,夏宝龙再次表达了这个观点。希望大家坚定在香港投资兴业的信心,香港的独特优势决不会有丝毫衰减。
“个人游”新增两市 释放挺港讯号
就在夏宝龙来港调研次日,中央宣布增加两个“个人游”城市,分别是陕西省西安市和山东省青岛市。这再次显示出中央对香港的关心和支持。
西安和青岛都属于千万人口、万亿GDP(本地生产总值)城市,拥有庞大的高收入、高消费群体。行政长官李家超日前在会见记者时欣喜地说:“过往的数字亦显示,每150万名旅客就可以为香港GDP带来0.1个百分点的增长。所以我对这个好消息感到非常开心!”早前,李家超就曾透露,香港已就经济发展方面向中央提出若干诉求,中央在认真考量。
事实上,中央对香港的诉求从来都十分重视。夏宝龙此次来港调研,也是对香港经济发展的一次摸底。此次调研组成员包括现时港澳办5位副主任的其中3位,亦包括现时港澳办10个局中的5位局长,显示对香港的重视;调研时间安排7天,比去年4月那次调研多一天,调研更加深入细致。这次调研又在全国两会前夕,是谋划和推动一年工作的最佳时机。这些讯息都表明,中央会全力支持香港经济发展,挺港之策会陆续释放。
香港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百业兴旺,这是港人所愿,更是中央所愿。夏宝龙此次调研在经济发展上花费这么多时间,折射出中央对香港经济的高度重视,也预示着香港将会得到中央更大支持,香港各界和市民应对经济发展的前景充满信心!
(作者系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香港新时代发展智库主席、暨南大学“一国两制”与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长、客座教授,本文原刊于香港《信报》,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2/27/ca0jjjJkhZ9DTfqQU6Qh6ZDrHVN3rN7eNMx.jpg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关注
文|屠海鸣
2月22日至28日,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港澳工作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主任、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夏宝龙来港,进行为期7天的调研。
夏宝龙来港前,本港媒体几乎一边倒地认为,他此行专为“23条”立法而来,颇有为立法“站台”“稳阵脚”的意味。但从夏宝龙在港调研的实际情况来看,这些猜测十分狭隘和偏颇。
夏宝龙来港首日就表示:“此次来香港考察调研,是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去年12月听取李家超行政长官述职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实地了解香港经济发展、地区治理等情况,与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谋划香港新阶段新发展,以更好维护香港长期繁荣稳定,推动‘一国两制’行稳致远。”
“了解香港经济发展”被放在首位,开宗明义,直截了当。抵港后,夏宝龙先考察了香港机场。他表示,中央将继续支持香港拓展航空网络,进一步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航空枢纽地位。22日上午,夏宝龙听取了特区政府财经官员的汇报,了解香港拚经济谋发展的整体情况。23日,夏宝龙与香港工商界人士代表进行了座谈,鼓励大家为香港经济发展再立新功。26日上午,夏宝龙会见了金融界代表,希望金融界为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做出贡献;当天下午,夏宝龙会见了本港的外国商会代表,表示中央非常珍惜香港独特的地位和优势,欢迎各国客商在港扩大投资。就在夏宝龙在港调研期间,中央宣布“个人游”的惠港政策,给香港送上了一个“大礼包”。
仔细梳理夏宝龙的调研行程,并观察分析他的讲话内容,可以看出,“经济发展”是此次调研的重头戏。
听财经官员汇报 了解“拚经济”全貌
习近平主席去年12月听取李家超行政长官述职时指出:“中央对李家超行政长官和特别行政区政府的工作是充分肯定的。”肯定的重点包括“推动香港走出疫情、迎来整体性复苏,保持香港的独特地位和优势,不断增强发展动能”。
夏宝龙此次调研,除了与特区政府主要官员及常任秘书长进行座谈交流之外,22日上午,他专门与特区政府财经系统主要官员座谈交流,李家超率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财政司副司长黄伟纶、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丘应桦、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林世雄、发展局局长宁汉豪、房屋局局长何永贤和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出席。
财经官员们逐个向夏宝龙汇报了特区政府金融、经济、创新科技、土地、房屋、运输物流范畴的工作,就香港金融、经济状况以至各方面的发展交流讨论。夏宝龙鼓励特区政府继续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好、将香港在国家发展中的独特功能和地位发挥得更好。
会后,陈茂波向媒体表示,夏宝龙非常掌握和了解香港的经济情况。这说明,“经济发展”在夏宝龙心中的份量很重,他是有备而来。
李家超及本届政府就任以来,在经济发展上采取主动出击的姿态,“抢人才”、“抢企业”,提振本地消费,推展“盛事经济”等,成就颇丰。但在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外围环境复杂的背景下,加之三年疫情期间政府财政支出巨大,香港经济也面临一些棘手问题,比如“财政赤字”等。夏宝龙与财经官员交流中,非常关心特区政府对经济形势的整体判断、发展经济的具体策略、香港搭乘国家发展快车的思路,以便对香港经济的整体形势做出精准研判。
当好主力军 主动担当作为
23日下午,夏宝龙与工商界代表人士座谈交流。出席座谈会的本港商界代表人士有:盈科拓展集团主席李泽楷、恒地主席李家杰、新鸿基地产主席郭炳联、信德集团行政主席何超琼、瑞安集团主席罗康瑞、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蔡冠深、合和实业主席胡应湘、兰桂坊集团主席盛智文等。
夏宝龙去年在全国港澳研究会成立1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致词中提出了“大我小我论”。他说:“希望工商界在香港由治及兴的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将个人的小我融入到香港的大我、祖国的大我之中。”他在与工商界代表座谈交流中,再次表达了此意。
夏宝龙表示,香港企业家有着与香港共奋进的拚搏精神、热心社会事务的责任担当和积极参与国家建设的爱国情怀,在香港保持繁荣稳定和国家改革开放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希望大家坚定发展信心,发扬优良传统,积极支持行政长官和特区政府依法施政,用实际行动为香港发展、国家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工商界是香港经济的主力军,当有人恶意唱衰香港、鼓动外资撤离制造恐慌的时候,当外部环境不明朗、香港经济发展遇到困难的时候,香港工商界的作为具有“风向标”作用。工商界扎根香港、面向世界,愈是在复杂环境中,愈要以香港发展大局为重,以企业长远利益为重,把企业发展同香港经济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寻找新的突破口和增长点,共克时艰、共渡难关。
26日上午,夏宝龙与金融界代表座谈交流,参加座谈会的包括银行学会行政总裁梁嘉丽、金银业贸易场理事长张德熙等。夏宝龙为香港金融业发展鼓劲打气,表示中央十分珍惜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会坚定支持香港金融业做大做强。
夏宝龙与工商界、金融界交流沟通,得到了大家的积极回应。有的针对香港经济运行中的热点难点,提意见和建议;有的针对履行社会责任,谈想法和做法;有的针对香港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出思路和策略。整体来看,反应正面且积极。
介绍香港投资环境 打消外商疑虑
习近平主席去年12月听取李家超行政长官述职时再次强调,“一国两制”不会变。26日下午,夏宝龙在与外国商会代表交流时表示,中央长期坚持“一国两制”方针,高度重视发挥香港的独特地位和优势,将一如既往全力支持香港发展。
夏宝龙会见外国商会代表,旨在打消外商疑虑。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底,香港总商会进京时,没有美国商会参加。这一次,美国商会受邀参加。
外商最担心香港会失去“国际城市”和普通法地区的独特优势,投资环境因此变差。其实,这是杞人忧天。站在中央的角度看,把香港变成一个“内地城市”,对于强国建设没有好处。香港是国际公认的“自由港”,货币自由兑换,货物自由进出,连续28年蝉联世界最自由经济体,有利于发挥好“超级联络人”的作用;香港是中国唯一实行普通法的地方,香港的国际仲裁得到全球140多个国家的认可,有利于帮助内地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这个作用不可替代;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是内地最大的外资来源地,这一优势有利于中国吸引外资、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
夏宝龙曾多次表示,中央从来都是站在全局和长远角度考虑问题,不会因为一时一事而改变大方向。站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高度看,保持香港的独特地位和优势,对国家是好事情。在昨天与外国商会代表的交流中,夏宝龙再次表达了这个观点。希望大家坚定在香港投资兴业的信心,香港的独特优势决不会有丝毫衰减。
“个人游”新增两市 释放挺港讯号
就在夏宝龙来港调研次日,中央宣布增加两个“个人游”城市,分别是陕西省西安市和山东省青岛市。这再次显示出中央对香港的关心和支持。
西安和青岛都属于千万人口、万亿GDP(本地生产总值)城市,拥有庞大的高收入、高消费群体。行政长官李家超日前在会见记者时欣喜地说:“过往的数字亦显示,每150万名旅客就可以为香港GDP带来0.1个百分点的增长。所以我对这个好消息感到非常开心!”早前,李家超就曾透露,香港已就经济发展方面向中央提出若干诉求,中央在认真考量。
事实上,中央对香港的诉求从来都十分重视。夏宝龙此次来港调研,也是对香港经济发展的一次摸底。此次调研组成员包括现时港澳办5位副主任的其中3位,亦包括现时港澳办10个局中的5位局长,显示对香港的重视;调研时间安排7天,比去年4月那次调研多一天,调研更加深入细致。这次调研又在全国两会前夕,是谋划和推动一年工作的最佳时机。这些讯息都表明,中央会全力支持香港经济发展,挺港之策会陆续释放。
香港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百业兴旺,这是港人所愿,更是中央所愿。夏宝龙此次调研在经济发展上花费这么多时间,折射出中央对香港经济的高度重视,也预示着香港将会得到中央更大支持,香港各界和市民应对经济发展的前景充满信心!
(作者系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香港新时代发展智库主席、暨南大学“一国两制”与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长、客座教授,本文原刊于香港《信报》,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2/27/ca0jjjJkhZ9DTfqQU6Qh6ZDrHVN3rN7eNMx.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