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屠海鸣
昨日,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港澳工作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主任、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夏宝龙在香港进行第四天调研,行程安排非常密集。
早上,夏宝龙到黄大仙一间酒楼同地区人士及市民交流,行政长官李家超、民政及青年事务局局长麦美娟等陪同。随后,夏宝龙到深水埗参观全港由关爱基金资助的香港首个“社区客厅”项目,与基层市民亲切交流。接着,夏宝龙又马不停蹄来到特区政府总部,同香港大律师公会和香港律师会代表见面;下午,夏宝龙与本港新闻媒体机构20余位负责人和3位社会评论员代表进行了近两个小时的座谈;傍晚,夏宝龙赶到警察总部,与特区警务处处长萧泽颐等香港警队高层会面,直到晚上8点多结束一天的密集调研行程。
在昨天整整一天的调研活动中,夏宝龙对“社区客厅”特别感兴趣,他反复察看了“社区客厅”的主要设施,包括饭厅、备餐间、淋浴间、洗手间等,特别留意到“社区客厅”的洗衣和乾衣服务,称这对于本港“㓥房”户来说非常实用。
看到有社区居民和小朋友在做松饼,夏宝龙询问大人:“是否每天都来这里?”夏宝龙与正在“社区客厅”做作业的小朋友进行了交流。他与7岁的国栋在阅读角一起看世界地理书。当翻到有关中国的一页时,夏宝龙教他读了一小段,又鼓励他努力学习,长大后一定能到北京天安门参观。他还询问大家对“社区客厅”是否满意?有没有值得改进的地方?夏宝龙在“社区客厅”与大家相谈甚欢,现场不时响起欢笑声。社区居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京官”,感到和蔼可亲,大家毫无拘束感。
夏宝龙称赞“社区客厅”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切实针对㓥房户的难点痛点,帮助㓥房户解决生活所需,值得推广。夏宝龙访“社区客厅”,彰显了鲜明的为民情怀。
真心办实事,总会有办法
香港被誉为“东方之珠”,是经济高度发达、社会高度文明的国际化大都市。然而,却有20万人居住在狭窄的“㓥房”里,连基本的生活尊严都无法保证,这是香港之痛!可是,一年又一年过去了,“㓥房”问题依然没有解决。
夏宝龙此次调研的“社区客厅”令人眼前一亮。若“做加法”,让居民住上更大的房子,一时间不容易办到。但换一个思路,先“做减法”,把“㓥房”里的一些功能“减”出去,迁移到一个公共区域——“社区客厅”。这样就能为“㓥房”住户解决许多生活所需。住户可以在这里做饭、洗衣,空间宽敞,足够使用;小朋友可以在这里一起做功课、玩游戏,其乐融融;不同家庭的居民在“社区客厅”相遇,互动交流,增强了邻里亲情。事实证明,只要真心办实事,总会想到好办法。
过往,一提起“㓥房”,有部分人认为,香港实行市场经济,竞争激烈,适者生存,有人住宽敞的别墅,有人蜗居“㓥房”,这很正常,不值得大惊小怪。还有一部分人认为,“㓥房”问题由来已久,难以解决。其实,这两种看法令人不敢苟同。其一,香港是一个文明社会,应有文明社会的底线,香港的“㓥房”之狭窄,堪称“世界奇观”,既是民生之苦,也有损香港文明形象,根本没有存在的道理。其二,办法总比困难多,不能因为难度大,就置之不理。
行政长官李家超及本届政府就任以来,把解决“住房难”当作民生头等大事,成立了由司长级官员负责的工作专班攻坚克难。去年10月,李家超在施政报告提出成立“解决㓥房问题”工作组,专攻“㓥房”问题,这才是为民办实事的正确做法。
夏宝龙希望推广“社区客厅”,是对“㓥房”住户的真情关爱,也是对特区政府务实作风的充分肯定。
举一反三,拓宽惠民思路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讲话中指出:“新一届特别行政区政府要务实有为、不负人民,把全社会特别是普通市民的期盼作为施政的最大追求。”
夏宝龙此次调研,特别关注“普通市民的期盼”。他关注“㓥房”住户,但不限于“㓥房”住户。香港基层市民的“急难愁盼”都是他关注的重点。在昨天进行的一个座谈会上,夏宝龙生动的讲起了他幼时,在母亲培养下的艰辛生活历程,让所有与会者无不动容。我们看,夏宝龙的从政起点是基层,他与基层民众有着深厚的感情,无论在什么岗位,他的为民情怀始终不变。执掌港澳事务四年来,夏宝龙多次谈及香港基层的民生问题。
去年12月,夏宝龙在全国港澳研究会成立十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致辞中多次提及改善民生。他针对特区政府及管治团队讲到:“特别行政区政府及管治团队承担着治理香港的主体责任,应以维护香港繁荣稳定、切实改善民生的实际行动展现爱国爱港新气象”;他针对区议会讲到:“香港需要一个真正为香港市民服务的区议会。470名区议员作为特别行政区政府施政的助手、市民解决问题的帮手”“要把精力放在服务居民上”;他针对工商界讲到:“当香港民生难题需要破解的时候,工商界更应积极行动起来,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同特别行政区政府一道排解民生忧难。”……
夏宝龙此次点赞“社区客厅”,对特区政府是一种激励。陪同夏宝龙视察“社区客厅”的特区政府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向媒体表示,未来半年将会再有三间“社区客厅”在深水埗和九龙城区设立。
夏宝龙点赞“社区客厅”也启示我们,很多事情可以举一反三,拓宽惠民思路,这样就会在改善民生工程上常有创新之举。
弘扬狮子山精神,同舟共济解民忧
夏宝龙念念不忘香港的“狮子山”。前天他在基层调研的间隙,专程考察九龙的狮子山公园,并与行政长官李家超等官员在狮子山下合影留念,对香港的“狮子山精神”倍加称赞。
狮子山,酷似一头伏卧的雄狮,在九龙、新界甚至港岛很多地方都可清晰地看到它。上世纪70年代,讲述香港普通市民奋斗故事的电视剧《狮子山下》轰动全港,粤语老歌《狮子山下》风靡一时。“人生中有欢喜/难免亦常有泪/我哋大家在狮子山下相遇上/总算是欢笑多于唏嘘/人生不免崎岖/难以绝无挂虑/既是同舟/在狮子山下且共济/抛弃区分求共对/放开彼此心中矛盾/理想一起去追。”狮子山也因此成了艰苦打拚、同舟共济的香港精神的代言。
如今,香港迎来了回归以来最好的治理时期,夏宝龙昨天数度向香港各方人士提及,应该弘扬狮子山精神,同舟共济解民忧。值得注意的是,夏宝龙昨日调研的深水埗“社区客厅”项目,由商界提供场地,特区政府委聘相关机构负责运营,并通过关爱基金拨款,承担营运开支,这恰恰体现了狮子山精神当中“同舟共济”的深刻内涵。
夏宝龙先访狮子山,再探“社区客厅”;先点赞狮子山精神,再夸奖“社区客厅”项目,这令香港市民深切感受到他的为民情怀和“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这也启示我们,改善民生,特区政府及管治团队承担着主体责任,社会各界、每位市民都应尽一分力。香港是一个温暖的家,每个成员都应感受到家的关爱。香港市民,守护好“同舟共济”的底色,未来定会风光无限!
(作者系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香港新时代发展智库主席,暨南大学“一国两制”与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长、客座教授,原文刊于《大公报》,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2/26/MxzTd8RNZVEJ4NyJv8ajSjvVgTJQiTesIzu.jpeg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关注
文|屠海鸣
昨日,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港澳工作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主任、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夏宝龙在香港进行第四天调研,行程安排非常密集。
早上,夏宝龙到黄大仙一间酒楼同地区人士及市民交流,行政长官李家超、民政及青年事务局局长麦美娟等陪同。随后,夏宝龙到深水埗参观全港由关爱基金资助的香港首个“社区客厅”项目,与基层市民亲切交流。接着,夏宝龙又马不停蹄来到特区政府总部,同香港大律师公会和香港律师会代表见面;下午,夏宝龙与本港新闻媒体机构20余位负责人和3位社会评论员代表进行了近两个小时的座谈;傍晚,夏宝龙赶到警察总部,与特区警务处处长萧泽颐等香港警队高层会面,直到晚上8点多结束一天的密集调研行程。
在昨天整整一天的调研活动中,夏宝龙对“社区客厅”特别感兴趣,他反复察看了“社区客厅”的主要设施,包括饭厅、备餐间、淋浴间、洗手间等,特别留意到“社区客厅”的洗衣和乾衣服务,称这对于本港“㓥房”户来说非常实用。
看到有社区居民和小朋友在做松饼,夏宝龙询问大人:“是否每天都来这里?”夏宝龙与正在“社区客厅”做作业的小朋友进行了交流。他与7岁的国栋在阅读角一起看世界地理书。当翻到有关中国的一页时,夏宝龙教他读了一小段,又鼓励他努力学习,长大后一定能到北京天安门参观。他还询问大家对“社区客厅”是否满意?有没有值得改进的地方?夏宝龙在“社区客厅”与大家相谈甚欢,现场不时响起欢笑声。社区居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京官”,感到和蔼可亲,大家毫无拘束感。
夏宝龙称赞“社区客厅”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切实针对㓥房户的难点痛点,帮助㓥房户解决生活所需,值得推广。夏宝龙访“社区客厅”,彰显了鲜明的为民情怀。
真心办实事,总会有办法
香港被誉为“东方之珠”,是经济高度发达、社会高度文明的国际化大都市。然而,却有20万人居住在狭窄的“㓥房”里,连基本的生活尊严都无法保证,这是香港之痛!可是,一年又一年过去了,“㓥房”问题依然没有解决。
夏宝龙此次调研的“社区客厅”令人眼前一亮。若“做加法”,让居民住上更大的房子,一时间不容易办到。但换一个思路,先“做减法”,把“㓥房”里的一些功能“减”出去,迁移到一个公共区域——“社区客厅”。这样就能为“㓥房”住户解决许多生活所需。住户可以在这里做饭、洗衣,空间宽敞,足够使用;小朋友可以在这里一起做功课、玩游戏,其乐融融;不同家庭的居民在“社区客厅”相遇,互动交流,增强了邻里亲情。事实证明,只要真心办实事,总会想到好办法。
过往,一提起“㓥房”,有部分人认为,香港实行市场经济,竞争激烈,适者生存,有人住宽敞的别墅,有人蜗居“㓥房”,这很正常,不值得大惊小怪。还有一部分人认为,“㓥房”问题由来已久,难以解决。其实,这两种看法令人不敢苟同。其一,香港是一个文明社会,应有文明社会的底线,香港的“㓥房”之狭窄,堪称“世界奇观”,既是民生之苦,也有损香港文明形象,根本没有存在的道理。其二,办法总比困难多,不能因为难度大,就置之不理。
行政长官李家超及本届政府就任以来,把解决“住房难”当作民生头等大事,成立了由司长级官员负责的工作专班攻坚克难。去年10月,李家超在施政报告提出成立“解决㓥房问题”工作组,专攻“㓥房”问题,这才是为民办实事的正确做法。
夏宝龙希望推广“社区客厅”,是对“㓥房”住户的真情关爱,也是对特区政府务实作风的充分肯定。
举一反三,拓宽惠民思路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讲话中指出:“新一届特别行政区政府要务实有为、不负人民,把全社会特别是普通市民的期盼作为施政的最大追求。”
夏宝龙此次调研,特别关注“普通市民的期盼”。他关注“㓥房”住户,但不限于“㓥房”住户。香港基层市民的“急难愁盼”都是他关注的重点。在昨天进行的一个座谈会上,夏宝龙生动的讲起了他幼时,在母亲培养下的艰辛生活历程,让所有与会者无不动容。我们看,夏宝龙的从政起点是基层,他与基层民众有着深厚的感情,无论在什么岗位,他的为民情怀始终不变。执掌港澳事务四年来,夏宝龙多次谈及香港基层的民生问题。
去年12月,夏宝龙在全国港澳研究会成立十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致辞中多次提及改善民生。他针对特区政府及管治团队讲到:“特别行政区政府及管治团队承担着治理香港的主体责任,应以维护香港繁荣稳定、切实改善民生的实际行动展现爱国爱港新气象”;他针对区议会讲到:“香港需要一个真正为香港市民服务的区议会。470名区议员作为特别行政区政府施政的助手、市民解决问题的帮手”“要把精力放在服务居民上”;他针对工商界讲到:“当香港民生难题需要破解的时候,工商界更应积极行动起来,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同特别行政区政府一道排解民生忧难。”……
夏宝龙此次点赞“社区客厅”,对特区政府是一种激励。陪同夏宝龙视察“社区客厅”的特区政府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向媒体表示,未来半年将会再有三间“社区客厅”在深水埗和九龙城区设立。
夏宝龙点赞“社区客厅”也启示我们,很多事情可以举一反三,拓宽惠民思路,这样就会在改善民生工程上常有创新之举。
弘扬狮子山精神,同舟共济解民忧
夏宝龙念念不忘香港的“狮子山”。前天他在基层调研的间隙,专程考察九龙的狮子山公园,并与行政长官李家超等官员在狮子山下合影留念,对香港的“狮子山精神”倍加称赞。
狮子山,酷似一头伏卧的雄狮,在九龙、新界甚至港岛很多地方都可清晰地看到它。上世纪70年代,讲述香港普通市民奋斗故事的电视剧《狮子山下》轰动全港,粤语老歌《狮子山下》风靡一时。“人生中有欢喜/难免亦常有泪/我哋大家在狮子山下相遇上/总算是欢笑多于唏嘘/人生不免崎岖/难以绝无挂虑/既是同舟/在狮子山下且共济/抛弃区分求共对/放开彼此心中矛盾/理想一起去追。”狮子山也因此成了艰苦打拚、同舟共济的香港精神的代言。
如今,香港迎来了回归以来最好的治理时期,夏宝龙昨天数度向香港各方人士提及,应该弘扬狮子山精神,同舟共济解民忧。值得注意的是,夏宝龙昨日调研的深水埗“社区客厅”项目,由商界提供场地,特区政府委聘相关机构负责运营,并通过关爱基金拨款,承担营运开支,这恰恰体现了狮子山精神当中“同舟共济”的深刻内涵。
夏宝龙先访狮子山,再探“社区客厅”;先点赞狮子山精神,再夸奖“社区客厅”项目,这令香港市民深切感受到他的为民情怀和“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这也启示我们,改善民生,特区政府及管治团队承担着主体责任,社会各界、每位市民都应尽一分力。香港是一个温暖的家,每个成员都应感受到家的关爱。香港市民,守护好“同舟共济”的底色,未来定会风光无限!
(作者系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香港新时代发展智库主席,暨南大学“一国两制”与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长、客座教授,原文刊于《大公报》,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2/26/MxzTd8RNZVEJ4NyJv8ajSjvVgTJQiTesIzu.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