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屠海鸣
连日来,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港澳工作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主任、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夏宝龙来港调研备受关注。
由于此次为期7天的调研恰逢23条立法公众咨询阶段,而距离去年4月夏宝龙首次来港调研不足1年。因此,有媒体解读为针对23条立法的特殊安排,但从这几天的调研情况来看,这些猜测有失偏颇。
夏宝龙于2020年2月13日出任中央港澳工作的“掌门人”,4年来把中央对港澳工作的领导一步步做实,推动香港实现了由乱到治,并进入由治及兴的新阶段,可谓劳苦功高。此次来港调研,并非为一时一事而来。
他到港首日就开宗明义地讲到,此次调研是贯彻落实国家主席习近平去年12月18日,听取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述职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实地了解香港经济发展、地区治理、改善民生等情况,与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共谋新阶段新发展,以更好维护香港长期繁荣稳定,推动“一国两制”行稳致远。
几天来,夏宝龙分别与特区政府主要官员、行政会议成员、立法会部分议员、工商界、法律界、传媒界代表人士、区议会主席和部分区议员会晤座谈,并落区调研基层治理,还考察了香港机场,调研涵盖的领域非常广泛。透过夏宝龙调研的主题,可以看出中央对香港发展高度重视,也可以看出香港的“治”与“兴”的基本走向。
“当家人”当好家 行政主导要坚持
夏宝龙来港调研的第一天,在李家超的陪同下到政府总部,与特区政府主要官员进行了两场座谈,每场两小时。第一场与特区政府司局级官员及常任秘书长座谈,第二场与主理财经的6名政府官员座谈,包括财政司司长陈茂波等。
这两场安排蕴含深意。第一,体现出夏宝龙对特区政府“当家人”的角色非常重视,到港之后首先听听“当家人”的汇报;第二,说明夏宝龙对特区政府“拼经济谋发展”高度重视,专门与主要财经官员座谈,了解香港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在两场座谈会上,夏宝龙和政府官员的交流深入浅出,气氛热烈。他对特区政府亮点工作如数家珍,对焦点难点问题分析透彻,对“一国两制”实践规律的认识高屋建瓴,并肯定特区政府勇于担当、善作善为。
习近平在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庆祝大会暨第六届特区政府就职典礼上的讲话中指出,“把有为政府同高效市场结合起来。”夏宝龙此次调研,非常关注“有为政府”建设。他对李家超带领特区政府不等不靠、主动作为的做法表示肯定。李家超及第六届特区政府就任以来,“抢企业”、“抢人才”卓有成效,发展“盛事经济”势头良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提速增效,破解“住房难”、“用地难”破题开局,制定《青年发展蓝图》并逐步推展等,这一切均体现出“有为政府”的鲜明特征。
“有为政府”建设有亮点、有特色、有实效,得益于“行政主导”得到全面落实。基本法确定了“三权分置,行政主导,司法独立,行政长官代表特区向中央负总责”的政治制度,但回归后“行政主导”长期无法落实,掣肘因素很多,管治效能不佳,导致香港积累了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近年来,在中央支持下,香港完善选举制度,把“爱国者治港”落到实处,为“行政主导”铺平了道路。
“行政主导”能全面落实,离不开立法机关的配合支持。夏宝龙在与立法会主席以及部分立法会议员见面交流时表示,现在行政和立法的关系是“历史上最好的时期”。
从夏宝龙与香港特区政府及管治团队的交流沟通中可见,香港把“行政主导”落到了实处,中央对此很满意,“行政主导”会继续坚持下去。
工商界成主力军 拼经济须带头
上周五(23日)下午,夏宝龙与香港工商界代表人士进行座谈。出席座谈会的本港商界代表人士,包括盈科拓展集团主席李泽楷、恒地 (00012) 主席李家杰、新鸿基地产 (00016) 主席郭炳联、信德集团 (00242) 行政主席何超琼、瑞安集团主席罗康瑞、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蔡冠深、合和实业主席胡应湘等。
夏宝龙表示,香港企业家有着与香港共奋进的拼搏精神、热心社会事务的责任担当和积极参与国家建设的爱国情怀,在香港保持繁荣稳定和国家改革开放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希望大家坚定发展信心,发扬优良传统,积极支持行政长官和特区政府依法施政,用实际行动为香港发展、国家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当下,香港经济面临发展机遇,也遇到一些困难和挑战。如何看待香港经济走向?香港本地和国际上都有两种声音:一种声音认为香港经济没有前途,将失去“国际城市”的地位;一种声音认为香港经济前途光明,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外围环境持续向好,香港搭乘国家“发展快车”,必能开启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夏宝龙去年12月在全国港澳研究会成立1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致辞中,向香港工商界阐述了“大我小我论”。他说,希望工商界在香港由治及兴的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将个人的小我融入到香港的大我、祖国的更大我之中。
的确,当外部环境不明朗、香港经济发展遇到困难的时候,工商界的一举一动,会影响外国投资者对香港的信心,尤其是大企业大集团的举动,是国际资本投资香港的“风向标”。香港工商界应认识到自己的独特地位和作用,也要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担当,应该有大视野、大格局、大谋略。既要考虑自身的利益,还要考虑香港的整体利益;既要看投资的当下收益,还要看投资的长远收益;既要看投资的经济效益,也要看投资的社会效益。
拼经济,特区政府推动、工商界带头,中央也不会袖手旁观。就在夏宝龙来港调研的第二天,中央宣布增加陕西省西安市和山东省青岛市为香港“个人游”城市。西安和青岛都是千万人口、万亿元GDP(本地生产总值)城市,拥有庞大的高收入、高消费群体,定会给香港旅游、零售等行业带来活力。相信夏宝龙此次调研后,中央的惠港政策还会陆续出台。
夏宝龙上周六(24日)落区调研,他先到将军澳与地区人士共进早餐,就地区治理进行交流。之后,他与西贡区议会全体区议员座谈,并与全港18区区议会主席共进工作午餐,全面了解新一届区议会运作情况。
夏宝龙特别关注区议会的运作情况,所问之事看似细小,但涉及到许多重要问题,包括“区议会如何与上下左右衔接?”、“区议会如何收集民意?”、“区议会如何为民办实事?”、“区议会如何把握好香港整体利益和本地区利益之间的平衡点?”等等。
重塑区会正确 基层治理续提升
夏宝龙表示,区议会作为参与地区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特区政府依法施政的重要柱脚,肩负的职责使命平凡而伟大。按照新区议会制度产生的新一届区议员迅速进入角色、扎实有效开展工作、用心用情服务市民,以辛勤工作赢得市民的信任和支持,展现出地区治理的崭新气象。这充分说明重塑区议会制度、完善地区治理体系,符合香港实际,切合香港由治及兴需要,是完全正确的。
回想夏宝龙去年4月来港调研时曾指出,香港社会“乱的根源尚未根除,治的基础尚需巩固。”这句话分量很重。去年,特区政府重塑区议会,区议会回归基本法规定的“非政权区域组织”性质,履行咨询和服务职能,并构建了区议会、地区“三会”、地区关爱队组成的地区治理架构,令香港基层治理的根基变得牢靠。
完善基层治理结构,是基层治理的重要一环,但并非全部。夏宝龙落区调研中非常重视了解市民的“急难愁盼”,这是做好基层治理的关键所在。过往香港基层治理出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对市民“急难愁盼”认识不清、把握不准、回应不到位,造成社会怨气愈积愈多。夏宝龙询问市民的“急难愁盼”,也可以看作是对政府部门、对区议会及地区“三会”、地区关爱队工作作风的一次“检阅”,看看大家是否精准掌握了民情民意。
夏宝龙此次调研的信息量很大,调研组成员包括现时中央港澳办5位副主任的其中3位,亦包括现时中央港澳办10个局中的5位局长;调研时间7天,比去年4月调研多一天;调研范围广泛,活动安排场次众多;这次调研安排在全国“两会”召开前夕,这是谋划和推动一年工作的最佳时机。
从夏宝龙在港调研,可以看出中央对香港的关注点、下一步支持香港着力点、以及香港未来的增长点。香港的“治”与“兴”正在于此!
(作者系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香港新时代发展智库主席、暨南大学“一国两制”与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长、客座教授,原文刊于香港《经济日报》,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2/26/tyPTc1WDG6fiQUjaJA4mdMH2drZocD9n2b7.jpg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关注
文|屠海鸣
连日来,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港澳工作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主任、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夏宝龙来港调研备受关注。
由于此次为期7天的调研恰逢23条立法公众咨询阶段,而距离去年4月夏宝龙首次来港调研不足1年。因此,有媒体解读为针对23条立法的特殊安排,但从这几天的调研情况来看,这些猜测有失偏颇。
夏宝龙于2020年2月13日出任中央港澳工作的“掌门人”,4年来把中央对港澳工作的领导一步步做实,推动香港实现了由乱到治,并进入由治及兴的新阶段,可谓劳苦功高。此次来港调研,并非为一时一事而来。
他到港首日就开宗明义地讲到,此次调研是贯彻落实国家主席习近平去年12月18日,听取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述职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实地了解香港经济发展、地区治理、改善民生等情况,与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共谋新阶段新发展,以更好维护香港长期繁荣稳定,推动“一国两制”行稳致远。
几天来,夏宝龙分别与特区政府主要官员、行政会议成员、立法会部分议员、工商界、法律界、传媒界代表人士、区议会主席和部分区议员会晤座谈,并落区调研基层治理,还考察了香港机场,调研涵盖的领域非常广泛。透过夏宝龙调研的主题,可以看出中央对香港发展高度重视,也可以看出香港的“治”与“兴”的基本走向。
“当家人”当好家 行政主导要坚持
夏宝龙来港调研的第一天,在李家超的陪同下到政府总部,与特区政府主要官员进行了两场座谈,每场两小时。第一场与特区政府司局级官员及常任秘书长座谈,第二场与主理财经的6名政府官员座谈,包括财政司司长陈茂波等。
这两场安排蕴含深意。第一,体现出夏宝龙对特区政府“当家人”的角色非常重视,到港之后首先听听“当家人”的汇报;第二,说明夏宝龙对特区政府“拼经济谋发展”高度重视,专门与主要财经官员座谈,了解香港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在两场座谈会上,夏宝龙和政府官员的交流深入浅出,气氛热烈。他对特区政府亮点工作如数家珍,对焦点难点问题分析透彻,对“一国两制”实践规律的认识高屋建瓴,并肯定特区政府勇于担当、善作善为。
习近平在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庆祝大会暨第六届特区政府就职典礼上的讲话中指出,“把有为政府同高效市场结合起来。”夏宝龙此次调研,非常关注“有为政府”建设。他对李家超带领特区政府不等不靠、主动作为的做法表示肯定。李家超及第六届特区政府就任以来,“抢企业”、“抢人才”卓有成效,发展“盛事经济”势头良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提速增效,破解“住房难”、“用地难”破题开局,制定《青年发展蓝图》并逐步推展等,这一切均体现出“有为政府”的鲜明特征。
“有为政府”建设有亮点、有特色、有实效,得益于“行政主导”得到全面落实。基本法确定了“三权分置,行政主导,司法独立,行政长官代表特区向中央负总责”的政治制度,但回归后“行政主导”长期无法落实,掣肘因素很多,管治效能不佳,导致香港积累了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近年来,在中央支持下,香港完善选举制度,把“爱国者治港”落到实处,为“行政主导”铺平了道路。
“行政主导”能全面落实,离不开立法机关的配合支持。夏宝龙在与立法会主席以及部分立法会议员见面交流时表示,现在行政和立法的关系是“历史上最好的时期”。
从夏宝龙与香港特区政府及管治团队的交流沟通中可见,香港把“行政主导”落到了实处,中央对此很满意,“行政主导”会继续坚持下去。
工商界成主力军 拼经济须带头
上周五(23日)下午,夏宝龙与香港工商界代表人士进行座谈。出席座谈会的本港商界代表人士,包括盈科拓展集团主席李泽楷、恒地 (00012) 主席李家杰、新鸿基地产 (00016) 主席郭炳联、信德集团 (00242) 行政主席何超琼、瑞安集团主席罗康瑞、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蔡冠深、合和实业主席胡应湘等。
夏宝龙表示,香港企业家有着与香港共奋进的拼搏精神、热心社会事务的责任担当和积极参与国家建设的爱国情怀,在香港保持繁荣稳定和国家改革开放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希望大家坚定发展信心,发扬优良传统,积极支持行政长官和特区政府依法施政,用实际行动为香港发展、国家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当下,香港经济面临发展机遇,也遇到一些困难和挑战。如何看待香港经济走向?香港本地和国际上都有两种声音:一种声音认为香港经济没有前途,将失去“国际城市”的地位;一种声音认为香港经济前途光明,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外围环境持续向好,香港搭乘国家“发展快车”,必能开启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夏宝龙去年12月在全国港澳研究会成立1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致辞中,向香港工商界阐述了“大我小我论”。他说,希望工商界在香港由治及兴的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将个人的小我融入到香港的大我、祖国的更大我之中。
的确,当外部环境不明朗、香港经济发展遇到困难的时候,工商界的一举一动,会影响外国投资者对香港的信心,尤其是大企业大集团的举动,是国际资本投资香港的“风向标”。香港工商界应认识到自己的独特地位和作用,也要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担当,应该有大视野、大格局、大谋略。既要考虑自身的利益,还要考虑香港的整体利益;既要看投资的当下收益,还要看投资的长远收益;既要看投资的经济效益,也要看投资的社会效益。
拼经济,特区政府推动、工商界带头,中央也不会袖手旁观。就在夏宝龙来港调研的第二天,中央宣布增加陕西省西安市和山东省青岛市为香港“个人游”城市。西安和青岛都是千万人口、万亿元GDP(本地生产总值)城市,拥有庞大的高收入、高消费群体,定会给香港旅游、零售等行业带来活力。相信夏宝龙此次调研后,中央的惠港政策还会陆续出台。
夏宝龙上周六(24日)落区调研,他先到将军澳与地区人士共进早餐,就地区治理进行交流。之后,他与西贡区议会全体区议员座谈,并与全港18区区议会主席共进工作午餐,全面了解新一届区议会运作情况。
夏宝龙特别关注区议会的运作情况,所问之事看似细小,但涉及到许多重要问题,包括“区议会如何与上下左右衔接?”、“区议会如何收集民意?”、“区议会如何为民办实事?”、“区议会如何把握好香港整体利益和本地区利益之间的平衡点?”等等。
重塑区会正确 基层治理续提升
夏宝龙表示,区议会作为参与地区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特区政府依法施政的重要柱脚,肩负的职责使命平凡而伟大。按照新区议会制度产生的新一届区议员迅速进入角色、扎实有效开展工作、用心用情服务市民,以辛勤工作赢得市民的信任和支持,展现出地区治理的崭新气象。这充分说明重塑区议会制度、完善地区治理体系,符合香港实际,切合香港由治及兴需要,是完全正确的。
回想夏宝龙去年4月来港调研时曾指出,香港社会“乱的根源尚未根除,治的基础尚需巩固。”这句话分量很重。去年,特区政府重塑区议会,区议会回归基本法规定的“非政权区域组织”性质,履行咨询和服务职能,并构建了区议会、地区“三会”、地区关爱队组成的地区治理架构,令香港基层治理的根基变得牢靠。
完善基层治理结构,是基层治理的重要一环,但并非全部。夏宝龙落区调研中非常重视了解市民的“急难愁盼”,这是做好基层治理的关键所在。过往香港基层治理出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对市民“急难愁盼”认识不清、把握不准、回应不到位,造成社会怨气愈积愈多。夏宝龙询问市民的“急难愁盼”,也可以看作是对政府部门、对区议会及地区“三会”、地区关爱队工作作风的一次“检阅”,看看大家是否精准掌握了民情民意。
夏宝龙此次调研的信息量很大,调研组成员包括现时中央港澳办5位副主任的其中3位,亦包括现时中央港澳办10个局中的5位局长;调研时间7天,比去年4月调研多一天;调研范围广泛,活动安排场次众多;这次调研安排在全国“两会”召开前夕,这是谋划和推动一年工作的最佳时机。
从夏宝龙在港调研,可以看出中央对香港的关注点、下一步支持香港着力点、以及香港未来的增长点。香港的“治”与“兴”正在于此!
(作者系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香港新时代发展智库主席、暨南大学“一国两制”与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长、客座教授,原文刊于香港《经济日报》,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2/26/tyPTc1WDG6fiQUjaJA4mdMH2drZocD9n2b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