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锦辉
新春伊始,笔者先向各位读者拜年,祝愿大家龙年进步,龙马精神!
中央电视台每年都会举办跨年大型综艺节目(俗称「春晚」)来迎接新春。一如去年,虽然笔者身在外国,但依然和家人食过除夕饭之后,便安坐家中,开心地欣赏「春晚」。随着资讯及通讯科技(ICT)的日益进步,「龙年春晚」的表演节目亦愈来愈进步、愈精彩,尤其是以下两个节目让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建议错过欣赏的观众不妨上网搜索再看。
逾百LED屏 实现移步换景
舞蹈节目《锦鲤》在北京主场馆上演。这一个原创节目的理念是还原锦鲤在水中的灵动婀娜之姿态,背后带有年年有余、好运连连的迎春涵意,十分之应景。这场「水上锦鲤舞」表演由11位舞者凌空吊在特制的「威也」上,随着优美的旋律,发挥出其轻盈柔美的舞姿,彷佛锦鲤群在水里自由自在浮游戏水。舞者的骄人舞姿、配上描绘海洋大自然的动听旋律、再加上创新技术的美妙效果,台上变化成为一个具有生命力的大鱼池,塑造出人与大自然协调的境界。11尾「锦鲤」畅游池中,场景栩栩如生,非常漂亮。
「虚拟电影制作」(Virtual Production)技术令《锦鲤》的视觉艺术感再上一层楼。据介绍,「龙年春晚」主舞台布置了过百块LED荧幕,配合国家自主研发的超高清视讯控管监系统集中播控,实现了《锦鲤》美术场景的移步换景,各类舞台灯具总计达1,462枝,数量创历史纪录。再者,必须一赞的是吊「威也」技术。据了解,「威也」舞蹈并不新鲜,惟传统「威也」仅支持舞者上下升降及左右移动,灵活性不足,难以展现出鱼儿在水中灵动的形态,《锦鲤》舞者如何征服这挑战呢?秘诀在于为该舞制定的创新技术,把「威也」加上弹簧绳,以增加其使用时的自由度,让舞者可以更加灵活地发挥创意。
西安混合实景 展盛唐之韵
另一可观的节目是在西安分场地举行的《山河诗长安》。节目是以混合实景技术,将唐诗、说唱、秦腔相结合在一起。演出一开场,盛世大唐迎接贵宾的最高礼仪(大唐迎宾礼)呈现于观众眼前,随后跟着「诗仙」李白(虚拟人)的步伐进入长安城内;进城后,画面便来到大唐不夜城,包括舞龙舞狮、秦腔社火、水袖鼓乐、民俗杂耍等庆祝活动热闹非凡。戏肉在于李白穿越时空「对酒当歌」的一幕,「诗仙」站在西安知名的「大雁塔」旁,举起酒杯高声吟诵的场景,令人拍案叫绝。
在科技配合下,一场关于「盛唐之韵」的「混合实景」(Mixed Reality,MR),显现在观众面前。现场观众只要拿着手机对着西安的地标建筑物一扫,就能「身临其境」看到虚拟李白在长安城饮酒作诗、弹奏琵琶的「活灵活现」场景。除此之外,其他全国(全球)观众亦能同部在手机(及电视)上感同身受,体会到西安现场观众迎接龙年来临的热闹气氛。再者,西安作为十三朝的古都,从钟鼓楼到兵马俑,从大雁塔到明城墙,丰富的名胜古迹与自然景观资源汇聚此古都,主办方精心地利用「虚拟实景」(Augmented Reality,AR)技术把这些资源带到海内外观众眼前,令西安成为向海内外展示中华文化深厚底蕴与魅力的明信片之一。
4大前沿科技 值得港学习
今年春晚充分利用了不少中国自主研发的先进创新科技,效果骄人,「足以极视听之娱」。虚拟制作(VP)、扩展现实(XR)、人工智能(AI)、扩增实境(AR)等技术在《锦鲤》、《山河诗长安》及其他表演节目中都大派用场,发挥得淋漓尽致。在这四种前沿技术的完美融合下,表演「中华文化与科技」、「虚拟与现实」共融,交相辉映,带给了观众一台耳目一新的春晚。
科技人常言:「数字胜于雄辩」,且看「龙年春晚」的收视。收视率统计平台「酷云数娱」数据显示,「龙年春晚」平均收视率高达29.5%,比去年的25%涨近5个百分点,创下6年来新高。更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人民日报》报道,「龙年春晚」境内新媒体端即时直播收视用户规模及收视次数均创新纪录,规模高达6.8亿人;直播收视次数约15亿次,较去年同期成长12.69%。这增长数字有点意外,反映出愈来愈多社交网络使用者都被「龙年春晚」吸引,笔者相信此乃中央电视台勇于推陈出新,善用创新科技的成效。
最后,笔者认为「龙年春晚」的创意设计及创科应用很值得香港学习,建议政府积极去「抢企业,抢人才」,邀请具备类似组织「春晚」大型文化活动经验,既精通文艺又了解科技的「艺术科技」公司及专才来港发展,助力香港打造成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
(作者系立法会议员、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外务)、香港专业及资深行政人员协会副会长,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2/23/TDMMpZRyajgjmX1VA3GirM3y0Lr7s0GwACr.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