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屠海鸣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一个新的起点,孕育着新的希望、新的愿景。从今日到28日,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港澳工作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主任、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夏宝龙来港考察调研,全面了解香港经济发展、地区治理、民生改善等方面的最新情况。
去年12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听取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述职时指出:“新时代新征程,我们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央全面准确、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方针长期不变,全面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全力支持行政长官和特别行政区政府团结带领社会各界,抓住国家发展带来的历史机遇,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航运中心、贸易中心地位,推动香港实现更好发展,‘一国两制’的生命力和优越性必将不断显现,我们对香港的光明前景充满信心!”
夏宝龙此次来港调研,全面落实习主席重要讲话精神,促使香港用好“一国两制”优势,筑牢“一国”之基,释放“两制”红利,在发展自己的同时,贡献国家。
观战略全局,促繁荣稳定
夏宝龙去年4月来港调研,并在4月15日举行的香港“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2023”开幕典礼致辞,他以“乱的根源尚未根除,治的基础尚需巩固”来提醒香港筑牢维护国家安全的底线,并深刻指出:“保国家安全,就是保‘一国两制’,就是保香港繁荣发展,就是保香港的民主自由,就是保香港全体居民的人权和根本福祉,就是保所有外国和内地来香港投资者的利益。”此语振聋发聩,发人深思。
夏宝龙此次来港,并非为一时一事而来,而是从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的高度,调研香港经济发展、地区治理、民生改善的整体情况,亲身感受香港的发展变化。
去年以来,香港治理迈出重要一步。12月10日,香港成功举行了区议会选举,至此,新选制下的四场选举全部完成,“爱国者治港”真正落到了实处。重塑后的区议会回归基本法订明的“咨询”和“服务”功能,与地区“三会”和地区关爱队共同担起地区治理的责任,打通了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今年1月30日,“23条立法”公众咨询启动,现在,一个月公众咨询即将结束,全港社会各界和绝大多数市民坚定支持“23条立法”,说明香港社会共识明显,落实基本法意志坚定。
“国安”才能“港安”,“港安”才能“家安”。没有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什么事情也干不了。维护国家安全的主要目的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促进香港长期繁荣稳定。应该看到,经过这些年的努力,香港社会维护国家安全的共识越来越浓、措施越来越得力、效果越来越好,“爱国者治港”已得到全面落实,“23条立法”已进入法定程序,维护国家安全的相关工作是正常部署,正在顺利推进,是“逗号”,而不是“句号”。
夏宝龙此次来港,本港坊间有一种声音认为“是专门为23条立法”而来,其实这样的观点未免太狭隘了。作为中央港澳系统的“掌门人”,关心特区健全维护国家安全机制,完全理所当然;可夏宝龙此行并非专门为“23条立法”而来,而是从战略全局的高度,督促香港特区全面落实习主席讲话精神,推动香港实现更好发展,让“一国两制”的生命力和优越性不断显现。
听各界声音,谋挺港良策
“一国两制”从提出构想到生动实践,都是全新的创举。时下,香港发展中遇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香港社会共同努力,这也离不开中央的大力支持。夏宝龙此行,将认真听取各界声音,了解“香港之需”,共谋挺港良策。
当下,香港的股市不振,表面上看是投资者对香港经济信心不足;往深处看,是否有更加复杂的原因?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都是中央力挺香港渡过难关。这一次,香港需要中央哪些支持?需要深入交流沟通。
去年,香港经济实现疫后复常,但经济增长低于预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外围环境不佳,受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和地缘政治冲突的影响,以及美西方对香港营商环境的抹黑,香港面临的外部环境并不乐观。中央出手支持香港改善外围环境,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今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规划纲要实施五周年,大湾区建设也进入了关键时期。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的框架下推进大湾区建设,必须在制度创新上出大招,许多紧要之处,需要中央给予特殊政策。
面向未来,香港需要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建设“八大中心”是重要抓手。“八大中心”建设涉及面宽、持续时间长,并非香港依靠一己之力可以实现的,每一项都离不开中央支持。
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包括香港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民众的责任和使命,中央对香港寄予厚望,也会把香港发展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纳入国家大局考虑。夏宝龙此行,会站在全局和历史的高度,与香港特区管治团队及社会各界,共商发展大计,共谋挺港良策。
惠民生添幸福,增发展信心
习主席曾以“三个相信”激励香港同胞:“相信自己,相信香港,相信国家”,并充满深情的寄语香港“未来风光无限”。
去年12月,夏宝龙在全国港澳研究会成立十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致辞中,以《以实际行动诠释爱国爱港 奋力谱写“一国两制”实践新篇章》为题,讲到“在香港由乱到治走向由治及兴的新阶段,爱国爱港一定会展现出新气象新风貌”,并对特区政府及管治团队、政团社团、区议会、工商界、香港居民、广大青年提出殷切希望。
维护国安,发展经济,最终的落脚点是惠民生添幸福。行政长官李家超及本届特区政府上任以来,在推动建设维护国家安全的执行机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想方设法在改善民生上持续用力,特别是在解决住房、养老、青年发展问题上破题开局,展现出“当家人”的责任担当。
夏宝龙此行,会高度关注民生问题,实地查看香港改善民生的最新进展,深入了解市民的急难愁盼,听取特区政府进一步做好民生工作的思路和想法,指导香港民生工作再上新台阶。
香港的发展之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香港发展的轨迹证明,“逢变必兴”已成为规律。这个规律的背后,是香港的诸多优势做支撑,最根本的优势是香港“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香港在不同发展阶段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和风险,但只要香港的制度优势不变,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
夏宝龙此行,会从“一国两制”的高度阐释“逢变必兴”的内在逻辑,引导香港同胞增强定力,以国家和香港的确定性,应对世界的不确定性。
目前,中国经济仍然呈现“风景这边独好”的景象。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5.2%,这一增速高于全球经济3%左右的预计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中国经济不仅增长快,而且转型升级的步伐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已经成为中国的不二选择。2024年,中国经济增长形势依然向好,诸多国际机构近来上调了中国经济增长预期。香港搭乘国家发展快车,必能夯实经济基础,为惠民生、添幸福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
夏宝龙此行,会从国际格局和国家大局的角度,阐释香港由治及兴的有利条件,鼓励香港同胞展望美好前景。
香江潮涌,紫荆花开。夏宝龙执掌港澳事务四年来,心系香江,对香港同胞真心关爱;夙兴夜寐,为香港发展殚精竭虑;统筹谋划,对香港的未来满怀希望。相信夏宝龙再次来港调研,定会促使香港发展取得新业绩、创造新辉煌。
(本文作者为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香港新时代发展智库主席,暨南大学“一国两制”与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长、客座教授,本文原刊于《大公报》,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2/22/q0BRuL6ogJQII1JfSdiFQ1k22UxAOEyUyJI.png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关注
文|屠海鸣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一个新的起点,孕育着新的希望、新的愿景。从今日到28日,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港澳工作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主任、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夏宝龙来港考察调研,全面了解香港经济发展、地区治理、民生改善等方面的最新情况。
去年12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听取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述职时指出:“新时代新征程,我们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央全面准确、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方针长期不变,全面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全力支持行政长官和特别行政区政府团结带领社会各界,抓住国家发展带来的历史机遇,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航运中心、贸易中心地位,推动香港实现更好发展,‘一国两制’的生命力和优越性必将不断显现,我们对香港的光明前景充满信心!”
夏宝龙此次来港调研,全面落实习主席重要讲话精神,促使香港用好“一国两制”优势,筑牢“一国”之基,释放“两制”红利,在发展自己的同时,贡献国家。
观战略全局,促繁荣稳定
夏宝龙去年4月来港调研,并在4月15日举行的香港“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2023”开幕典礼致辞,他以“乱的根源尚未根除,治的基础尚需巩固”来提醒香港筑牢维护国家安全的底线,并深刻指出:“保国家安全,就是保‘一国两制’,就是保香港繁荣发展,就是保香港的民主自由,就是保香港全体居民的人权和根本福祉,就是保所有外国和内地来香港投资者的利益。”此语振聋发聩,发人深思。
夏宝龙此次来港,并非为一时一事而来,而是从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的高度,调研香港经济发展、地区治理、民生改善的整体情况,亲身感受香港的发展变化。
去年以来,香港治理迈出重要一步。12月10日,香港成功举行了区议会选举,至此,新选制下的四场选举全部完成,“爱国者治港”真正落到了实处。重塑后的区议会回归基本法订明的“咨询”和“服务”功能,与地区“三会”和地区关爱队共同担起地区治理的责任,打通了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今年1月30日,“23条立法”公众咨询启动,现在,一个月公众咨询即将结束,全港社会各界和绝大多数市民坚定支持“23条立法”,说明香港社会共识明显,落实基本法意志坚定。
“国安”才能“港安”,“港安”才能“家安”。没有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什么事情也干不了。维护国家安全的主要目的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促进香港长期繁荣稳定。应该看到,经过这些年的努力,香港社会维护国家安全的共识越来越浓、措施越来越得力、效果越来越好,“爱国者治港”已得到全面落实,“23条立法”已进入法定程序,维护国家安全的相关工作是正常部署,正在顺利推进,是“逗号”,而不是“句号”。
夏宝龙此次来港,本港坊间有一种声音认为“是专门为23条立法”而来,其实这样的观点未免太狭隘了。作为中央港澳系统的“掌门人”,关心特区健全维护国家安全机制,完全理所当然;可夏宝龙此行并非专门为“23条立法”而来,而是从战略全局的高度,督促香港特区全面落实习主席讲话精神,推动香港实现更好发展,让“一国两制”的生命力和优越性不断显现。
听各界声音,谋挺港良策
“一国两制”从提出构想到生动实践,都是全新的创举。时下,香港发展中遇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香港社会共同努力,这也离不开中央的大力支持。夏宝龙此行,将认真听取各界声音,了解“香港之需”,共谋挺港良策。
当下,香港的股市不振,表面上看是投资者对香港经济信心不足;往深处看,是否有更加复杂的原因?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都是中央力挺香港渡过难关。这一次,香港需要中央哪些支持?需要深入交流沟通。
去年,香港经济实现疫后复常,但经济增长低于预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外围环境不佳,受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和地缘政治冲突的影响,以及美西方对香港营商环境的抹黑,香港面临的外部环境并不乐观。中央出手支持香港改善外围环境,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今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规划纲要实施五周年,大湾区建设也进入了关键时期。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的框架下推进大湾区建设,必须在制度创新上出大招,许多紧要之处,需要中央给予特殊政策。
面向未来,香港需要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建设“八大中心”是重要抓手。“八大中心”建设涉及面宽、持续时间长,并非香港依靠一己之力可以实现的,每一项都离不开中央支持。
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包括香港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民众的责任和使命,中央对香港寄予厚望,也会把香港发展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纳入国家大局考虑。夏宝龙此行,会站在全局和历史的高度,与香港特区管治团队及社会各界,共商发展大计,共谋挺港良策。
惠民生添幸福,增发展信心
习主席曾以“三个相信”激励香港同胞:“相信自己,相信香港,相信国家”,并充满深情的寄语香港“未来风光无限”。
去年12月,夏宝龙在全国港澳研究会成立十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致辞中,以《以实际行动诠释爱国爱港 奋力谱写“一国两制”实践新篇章》为题,讲到“在香港由乱到治走向由治及兴的新阶段,爱国爱港一定会展现出新气象新风貌”,并对特区政府及管治团队、政团社团、区议会、工商界、香港居民、广大青年提出殷切希望。
维护国安,发展经济,最终的落脚点是惠民生添幸福。行政长官李家超及本届特区政府上任以来,在推动建设维护国家安全的执行机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想方设法在改善民生上持续用力,特别是在解决住房、养老、青年发展问题上破题开局,展现出“当家人”的责任担当。
夏宝龙此行,会高度关注民生问题,实地查看香港改善民生的最新进展,深入了解市民的急难愁盼,听取特区政府进一步做好民生工作的思路和想法,指导香港民生工作再上新台阶。
香港的发展之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香港发展的轨迹证明,“逢变必兴”已成为规律。这个规律的背后,是香港的诸多优势做支撑,最根本的优势是香港“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香港在不同发展阶段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和风险,但只要香港的制度优势不变,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
夏宝龙此行,会从“一国两制”的高度阐释“逢变必兴”的内在逻辑,引导香港同胞增强定力,以国家和香港的确定性,应对世界的不确定性。
目前,中国经济仍然呈现“风景这边独好”的景象。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5.2%,这一增速高于全球经济3%左右的预计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中国经济不仅增长快,而且转型升级的步伐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已经成为中国的不二选择。2024年,中国经济增长形势依然向好,诸多国际机构近来上调了中国经济增长预期。香港搭乘国家发展快车,必能夯实经济基础,为惠民生、添幸福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
夏宝龙此行,会从国际格局和国家大局的角度,阐释香港由治及兴的有利条件,鼓励香港同胞展望美好前景。
香江潮涌,紫荆花开。夏宝龙执掌港澳事务四年来,心系香江,对香港同胞真心关爱;夙兴夜寐,为香港发展殚精竭虑;统筹谋划,对香港的未来满怀希望。相信夏宝龙再次来港调研,定会促使香港发展取得新业绩、创造新辉煌。
(本文作者为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香港新时代发展智库主席,暨南大学“一国两制”与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长、客座教授,本文原刊于《大公报》,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2/22/q0BRuL6ogJQII1JfSdiFQ1k22UxAOEyUyJI.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