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齐文静
由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院长、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吉训明教授撰写的《命脉处方:训练血管,唤醒你的自愈力》近日正式面市,不久将启动海外发行合作。
本书以「血管训练」为切入点,结合健康生活方式和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控制,将传统认知中突发不可控的心脑血管疾病变得可防可控,是具有革命性意义的一部科普著作。
中国心脑血管疾病有发病年龄早、致残率高、致死率高、复发率高等特点。本书作者吉训明教授总结多年临床经验发现,要改变这种现状,一种叫做「预见性治疗」的方法非常重要。基于首都医科大学低氧研究中心60余年的研究成果积累,吉训明教授带领他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团队研发了一项便捷有效的血管疾病预见性防治新技术——「缺血预适应训练」。这项技术通过规律的血管缺血适应性训练,增加器官和组织对严重缺血缺氧的耐受性,从而延缓血管老化速度、修复血管损伤,帮助不同年龄段人群轻松防治血管硬化、老化及堵塞等问题。
作者通过讲述血管结构功能特点、健康饮食「五高一低」原则、血管训练技术的研发理论以及详细实操指南,辅以大量真实临床案例,将这些前沿医学知识转化为浅显易懂、详细实用的操作方法,让读者好上手、易坚持。
在脑卒中、心肌梗死、冠心病、「三高」(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心脑血管及相关疾病高发的当下,这样一本讲述居家血管养护方案的图书问世,正当其时。相信这本书能重建读者对于血管养护的认知,树立主动健康意识,轻松踏上健康快车。
「缺血预适应训练」适用哪类人群:
1.易疲劳、失眠、肥胖、体检指标略有异常的亚健康群体;
2.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慢性病家族史人群;
3.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慢性病的患者;
4.心肌梗死、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脑梗死、烟雾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心脑血管疾病需要改善症状预后的患者;
5.重视生命品质,追求老得慢、活得久的人群。
「缺血预适应训练」有哪些益处:
1.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2.减轻脑卒中的临床症状,改善预后
3.减轻脑白质损伤,改善认知功能
4.改善心脑血管功能状态,延缓血管衰老
5.改善睡眠,提高睡眠质量
6.帮助高血压患者更加有效地控制血压
7.减轻急性高原反应,减少慢性高原病的发生
「命脉处方」:训练血管,唤醒你的自愈力
三高、脑梗死、心肌梗死、冠心病……都和血管老化有关。但血管竟然可以训练,且人人在家就能做。轻松防治血管硬化、堵塞、出血等问题,老得慢,活得久。
血管竟然是可以训练的,并且在家中就可以轻松进行。吉训明教授此关于血管疾病防治的颠覆性力作,将传统认知中必须求医问药的血管疾病,用「血管训练术」将其变得可防可控,这无疑是具有革命性意义的一部著作。
本书通过讲述血管运行理论、健康饮食「五高一低原则」、血管训练术的「前世今生」以及详细实操指南,并辅以大量真实临床案例,为全民奉上主动健康方案。「血管训练术」好上手,易坚持,轻松防治血管硬化、堵塞、出血等问题,真正帮我们实现老得慢,活得久。
吉训明:神经外科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院长。互联网医疗诊治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卒中抢救中心主任。中国老龄健康促进工程和国家卒中防治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在973、863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军民融合重大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支持下,对脑动脉和静脉卒中进行了系统创新性研究。获发明专利授权80余项,获「全国创新争先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4项,以及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和吴阶平医药创新奖。
编辑推荐
1.身份权威、方法权威
作者吉训明作为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院长,参与过多项973、863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军民融合重大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对脑动脉和静脉卒中进行了系统创新性研究。该方法基于首都医科大学低氧研究中心60余年的研究成果,荣获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常见危重问题的低成本解决方案
心脑血管问题已经成为困扰国人的重大健康问题,本书颠覆了传统血管相关问题必须去医院、看医生的理念,提供了人人都可以在家养护血管的方法,操作便捷,适用人群广,年轻人可预防,中老年人可预防兼具治疗。0创伤,0用药,目前世界范围内暂无明显不良反应报道。
3.实用性强,结合一日三餐和傻瓜式训练。
从人体血管结构及运转过程,到如何通过「五高一低」科学饮食预防和降低血管疾病的发病几率,再到血管训练术的训练要素、特别提醒和案例分析,将如何自己在家完成日常血管养护分步骤详细说明,随手拿起即可实操。
4.适用于各年龄层。
本书不仅仅适用于老年人,对于年轻人和中年人也意义重大。血管训练术集预防与治疗作用于一体,作者也在书中提出生命全周期管理的理念,在血管出现问题之前我们完全有可能将血管训练到足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的程度。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1/31/dLJ3I1CfX9HpwfgUmV9DDnUGEb11s0dOmpd.jpg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关注
文、图|齐文静
由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院长、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吉训明教授撰写的《命脉处方:训练血管,唤醒你的自愈力》近日正式面市,不久将启动海外发行合作。
本书以「血管训练」为切入点,结合健康生活方式和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控制,将传统认知中突发不可控的心脑血管疾病变得可防可控,是具有革命性意义的一部科普著作。
中国心脑血管疾病有发病年龄早、致残率高、致死率高、复发率高等特点。本书作者吉训明教授总结多年临床经验发现,要改变这种现状,一种叫做「预见性治疗」的方法非常重要。基于首都医科大学低氧研究中心60余年的研究成果积累,吉训明教授带领他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团队研发了一项便捷有效的血管疾病预见性防治新技术——「缺血预适应训练」。这项技术通过规律的血管缺血适应性训练,增加器官和组织对严重缺血缺氧的耐受性,从而延缓血管老化速度、修复血管损伤,帮助不同年龄段人群轻松防治血管硬化、老化及堵塞等问题。
作者通过讲述血管结构功能特点、健康饮食「五高一低」原则、血管训练技术的研发理论以及详细实操指南,辅以大量真实临床案例,将这些前沿医学知识转化为浅显易懂、详细实用的操作方法,让读者好上手、易坚持。
在脑卒中、心肌梗死、冠心病、「三高」(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心脑血管及相关疾病高发的当下,这样一本讲述居家血管养护方案的图书问世,正当其时。相信这本书能重建读者对于血管养护的认知,树立主动健康意识,轻松踏上健康快车。
「缺血预适应训练」适用哪类人群:
1.易疲劳、失眠、肥胖、体检指标略有异常的亚健康群体;
2.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慢性病家族史人群;
3.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慢性病的患者;
4.心肌梗死、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脑梗死、烟雾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心脑血管疾病需要改善症状预后的患者;
5.重视生命品质,追求老得慢、活得久的人群。
「缺血预适应训练」有哪些益处:
1.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2.减轻脑卒中的临床症状,改善预后
3.减轻脑白质损伤,改善认知功能
4.改善心脑血管功能状态,延缓血管衰老
5.改善睡眠,提高睡眠质量
6.帮助高血压患者更加有效地控制血压
7.减轻急性高原反应,减少慢性高原病的发生
「命脉处方」:训练血管,唤醒你的自愈力
三高、脑梗死、心肌梗死、冠心病……都和血管老化有关。但血管竟然可以训练,且人人在家就能做。轻松防治血管硬化、堵塞、出血等问题,老得慢,活得久。
血管竟然是可以训练的,并且在家中就可以轻松进行。吉训明教授此关于血管疾病防治的颠覆性力作,将传统认知中必须求医问药的血管疾病,用「血管训练术」将其变得可防可控,这无疑是具有革命性意义的一部著作。
本书通过讲述血管运行理论、健康饮食「五高一低原则」、血管训练术的「前世今生」以及详细实操指南,并辅以大量真实临床案例,为全民奉上主动健康方案。「血管训练术」好上手,易坚持,轻松防治血管硬化、堵塞、出血等问题,真正帮我们实现老得慢,活得久。
吉训明:神经外科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院长。互联网医疗诊治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卒中抢救中心主任。中国老龄健康促进工程和国家卒中防治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在973、863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军民融合重大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支持下,对脑动脉和静脉卒中进行了系统创新性研究。获发明专利授权80余项,获「全国创新争先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4项,以及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和吴阶平医药创新奖。
编辑推荐
1.身份权威、方法权威
作者吉训明作为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院长,参与过多项973、863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军民融合重大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对脑动脉和静脉卒中进行了系统创新性研究。该方法基于首都医科大学低氧研究中心60余年的研究成果,荣获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常见危重问题的低成本解决方案
心脑血管问题已经成为困扰国人的重大健康问题,本书颠覆了传统血管相关问题必须去医院、看医生的理念,提供了人人都可以在家养护血管的方法,操作便捷,适用人群广,年轻人可预防,中老年人可预防兼具治疗。0创伤,0用药,目前世界范围内暂无明显不良反应报道。
3.实用性强,结合一日三餐和傻瓜式训练。
从人体血管结构及运转过程,到如何通过「五高一低」科学饮食预防和降低血管疾病的发病几率,再到血管训练术的训练要素、特别提醒和案例分析,将如何自己在家完成日常血管养护分步骤详细说明,随手拿起即可实操。
4.适用于各年龄层。
本书不仅仅适用于老年人,对于年轻人和中年人也意义重大。血管训练术集预防与治疗作用于一体,作者也在书中提出生命全周期管理的理念,在血管出现问题之前我们完全有可能将血管训练到足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的程度。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1/31/dLJ3I1CfX9HpwfgUmV9DDnUGEb11s0dOmpd.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