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南洋商业银行联合大成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举办2024年投资市场展望发布会。
南洋商业银行联合大成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举办2024年投资市场展望发布会南洋商业银行战略发展部经济学家秦越提出,虽然美国经济增长放缓,但美联储的降息路径仍充满不确定性。同时,欧洲经济增长低迷,仍面临衰退风险。亚洲方面,发展中国家需关注高利率风险,其中印度具有抵御高息环境下危机的能力。
中国经济复苏稳中有缓,目前消费增长不及预期,尽管如此,春节效应可能带来消费增长的潜力。财政政策将适度加力,货币政策仍有空间进一步降息。
秦越分析认为,外部因素如美联储降息预期、美元指数下行趋势等,都在减轻人民币的外部压力。内部基本面数据有望在财政政策支持下表现强劲,汇率整体受到政策支撑。
南洋商业银行首席投资策略师高耀豪表示,2024年投资市场的主要特征预计将是通胀的下降,这为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美联储)开始一个全新的降息周期提供了机会。根据高耀豪的分析,由供应链问题引起的通胀已在疫情后恢复正常,预计通胀率将持续下降。
投资市场在2024年的另一大焦点是衰退的风险,如果通胀下降的速度慢于预期,低增长将可能面临高利率的压力,从而增加了衰退的可能性。然而,如果通胀迅速下行,美联储将有机会在经济受损之前降息,从而可能避免衰退。在财政刺激逐渐消退之际,高耀豪建议投资者应该关注收益策略。2024年将是适合股债混合配置的一年,随著降息趋势,投资者应考虑增持债券直至市场完全消化降息预期。
高耀豪特别看好2024年的亚洲市场,特别是估值较低的地区,如中国股市,其中的宏观政策变化预计将有利于估值修复。韩国出口的持续改善和印度的高增长及其即将被纳入摩根大通债券指数,将为这些市场带来资金流。日本股市也将受益于政策改革和宽松的货币政策。
高耀豪进一步预测,黄金和原油市场将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黄金可能会在降息开始后看到较大的价格调整,而原油价格则受到全球经济增长的需求支撑,尤其在降息后的下半年。
大成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董事总经理兼投资总监林振辉表示,2024年的中国股市有机会经历类似2017年的反弹局面。林振辉指出,2023年中国经济遭遇的房地产、地方债务和出口问题与2017年非常类似。当时中国政府通过债务置换和棚改货币化等措施成功地化解了这些问题,并促进了经济和股市的回暖。目前,政府正采取类似的措施来处理这些问题,预计这将对股市产生正面影响。
林振辉还指出,美联储的加息周期可能即将结束,这对中国和全球的流动性有重要的意义。根据历史数据,美联储加息结束后的三个月内,中港股市往往表现良好。自2023年“活跃资本市场”政策推出以来,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收紧首次公开募股(IPO)和配售规定,提高股东减持门槛等,这些都有助于改善股市流动性。
林振辉还提到,A股市场的估值可能已经处于相对低位,目前市值可能已是历史平均值以下2倍标准差水平。若经济基本面得到稳固,加之流动性环境较为充裕,A股市场的价值可能会得到重估。
林振辉对2024年中国股市持乐观态度,认为在宏观经济政策和流动性的双重有利因素影响下,市场有望迎来反弹。投资者应密切关注政府的政策导向和市场的流动性变化,以把握投资机会。
(相关分析仅为财经分析师个人观点,投资者需根据自己的独立判断作出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