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荆杂志(记者彭彦)1月9日东莞报道:近年来,东莞在推动全市高品质发展方面取得显著成效,通过实施省头号“百千万工程“这一举措,以此促进市镇村经济的转型升级,通过拓展镇村产业空间,打造新动能,提升产业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提升自身在国内乃至全球的影响力。
位于东莞市东部的桥头镇,因地制宜打造美丽圩镇和美丽乡村,促进乡村产业的重塑和提升,以典型村居、亮点工程为样本,建立由面至点的战略视角,以及由点及面的实践思维,彰显“百千万“新气象,呈现出新的发展面貌,绘就镇村发展新图景。
产业空间: 赋能增效“奶牛型”企业
一个合理规划、健全的产业空间可以有效地吸引和扶持“奶牛型”企业的发展。桥头镇政府2023年“一号文”提出,把镇村集体经济作为桥头镇打造科创制造强镇的主要著力点,立足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坚持“空间拓展+动能转换”,把现有土地厂房资源与产业项目布局同规划,推动镇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
2023年11月初,桥头镇党委书记安连天带领团队前往重庆进行精准招商活动,并与多家重点企业进行洽谈。他呼吁企业在桥头增加投资并扩大产能。此次招商活动主要聚焦于高端装备制造、软体与资讯服务、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产业领域,积极引进具有潜力的项目,为桥头的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支援和助力。这样的举措旨在推动全镇的产业发展,提高效益和竞争力,更好的为全镇产业转型升级赋能增效。
桥头在产业空间上,通过 “工改工”政策,积极调整和释放土地资源,为产业发展腾出优质空间。此外,积极推进全市镇村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水准,吸引更多企业入驻,进一步拓宽产业空间供给。
2023年9月,桥头镇首个“工改工”市重大项目—晨曦智慧家居用品生产建设项目奠基动工。该项目为石水口村的“工改工”项目,占地面积约3.5万平方米,主要包括厂房、办公楼、宿舍等,待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值能达6亿多元。晨曦项目启动建设,无疑为桥头加快推进“工改工”项目、腾挪产业新空间注入新动能。
作为桥头镇打造“百千万工程”典型村(社区)样板之一,大洲社区一批重点项目持续上新“加速跑”。10月12日,晋铭航空东莞产业园主体结构顺利封顶,该项目总投资6.8亿元,主要从事民用航空零部件的研发和生产制造,计划2024年6月正式投产,年产值预计达6亿元。
晋铭航空项目建设只是大洲社区加快推进现代化工业园区改造提升行动的一个缩影。自2023年以来,大洲社区加快推进第二工业区集体连片厂房“工改工”升级改造项目进入前期工作。
大洲社区积极推动无废零碳回圈环保产业园项目建设,项目占地面积4.3万平方米,预计投资1.5亿元,目前已完成规划前期手续,并报市相关部门进行审查。
此外,大洲社区加快推进伟邦电子项目落地动工建设,主体工程正在施工建设中,预计2024年4月投入使用。在挖掘存量土地和老旧厂房经济潜力上,大洲社区正大力推动鸿裕地块流转,该项目流转面积4.1万平方米,预计可为集体增加4032.19万元收入。
无独有偶。2023年4月,桥头启动李屋昌盛工业园的升级改造工程,利用屋顶光伏推进厂房升级改造。同年8月,项目基本完成,升级后的新厂房宽敞明亮、节能环保,符合绿色发展的新趋势。另外,桥头社区、田新社区、禾坑村3个集体物业优化升级项目也在进行当中。
当前,桥头积极推进全市镇村工业园提升,以现代化产业园为突破点,启动东太湖现代化产业园区、东深现代化产业园区建设,拆除整备土地160亩,现在已成功拓出东深公路产业单元827亩。各村(社区)也正系统梳理闲置物业资源,建立完善土地库、厂房库等资讯台账,探索通过合作开发、联合招商、资源回购等方式盘活资源,为桥头的产业升级“腾”出更多空间,赋能桥头制造业高品质发展。
宜居宜业:乡村有“颜值”更有“气质”
2023年10月,石水口村举办第五届老人节,筵开140席宴请村里的老人。舞台上群狮献瑞、莫家拳展演,一个个精彩节目让现场的老人笑得合不拢嘴。千余名老人欢聚一堂,一边吃著可口饭菜,一边聊家常、叙乡情,畅谈村里的新变化。
近年来,“作为特色精品村,石水口村大力发展新型集体经济,制定“亿元村”发展规划,将“拓空间”作为该村高品质发展的首要任务,大力推进“工改工”、城市更新、村集体物业提质升级等各项工作,力争到2025年实现村组净资产率突破5亿元。
桥头镇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已与本地4家综合实力强、建设经验丰富的优质建筑业企业签订投身“百千万工程”合作框架协定,充分发挥企业所长,助力“百千万工程”,4家建筑业企业通过走访调研各村(社区),已落实帮扶石水口村人行道工程和桥头实验幼稚园教学楼防水工程2个公益性项目。
现如今,桥头各村(社区)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放眼望去,原来杂乱无章闲置地建起“四小园”,更令人惊喜的是原本简陋、脏乱的农房也被粉刷洁白、修缮一新,美丽、典雅的农家房屋为乡村风景增添一抹幸福底色,一幅乡村和美、生态和谐的崭新画卷正在徐徐铺开。
文化“增色”:开发特色文旅路线
“一片荷叶编织的城市和海洋/一个乡村千家万户的泼墨/无数首诗歌汇成的勃勃生机/红尘滚滚中跳荡著/耀眼的清莲”这是桥头作家刘帆在游览桥头镇荷塘印象生态园后写下的诗句。从一片荒芜到郁郁葱葱,荷塘印象就是绿美东莞的见证者和践行者。植树种草,造景养花……仅用了9个多月,600多亩闲置地从原来的脏乱荒芜变得绿意盎然,摇身一变成市民亲近自然的天然氧吧,并被打造成学生研学拓展教育基地。
目前,东莞市正积极推进绿美城乡建设,各镇街都在围绕“山、水、城、村”有序建设,在桥头,今年的任务清单包括启动石水口村绿美示范村建设,打造一条林荫路和两个口袋公园,同时还计划建设160个四小园。此外,还将完成5.1公里的碧道和5.2公里的美丽乡村路。口袋公园的建设项目包括田头角中心广场口袋公园、田头角棠堤湖口袋公园、大洲儿童公园口袋公园以及东太湖排渠碧道等。这些数字所代表的具体项目,正在逐渐变成市民们眼中可见、且可到达的美丽景观。
在第20届桥头荷花节开幕式上,2023版桥头镇文旅地图正式发布。这个版本的地图涵盖了多个旅游景点,如莲湖风景区、荷花文旅产业园、邓屋古村落、迳联古村落、东江纵队铁东大队大队部旧址、力嘉工业旅游示范点和羊肉美食街等。这些景点涵盖生态游、文化游等多种旅游类型,为游客提供丰富的选择。
此外,桥头计划将环境品质提升与非遗资源、文旅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继续挖掘桥头特色文旅资源,深化文化内涵,完善及发展更多乡村旅游、研学旅游、工业旅游精品线路。
桥头计划通过修缮维护、合作开发等方式,将迳联古村的凤凰亭、进士府、罗氏宗祠等12个历史文化景点资源与国潮文化艺术相结合,将这个远近闻名的“进士村”打造成岭南特色千年古村,塑造“粤美乡村”文化旅游品牌。
发力镇域经济,聚力乡村振兴。2023年是落实“百千万工程”的第一年,桥头聚焦经济高品质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镇村工业园改造提升、绿美城乡建设等12项重点任务,加快推进“品质·美丽·宜居”桥头建设,全力以赴把任务清单上的目标数位转化为看得见摸得著的新发展,新提升,努力开创更高水准的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1/9/DWTHQ5ipHkSKLMGb7XPqlDhCZjFZaOCBDcm.jpg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关注
紫荆杂志(记者彭彦)1月9日东莞报道:近年来,东莞在推动全市高品质发展方面取得显著成效,通过实施省头号“百千万工程“这一举措,以此促进市镇村经济的转型升级,通过拓展镇村产业空间,打造新动能,提升产业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提升自身在国内乃至全球的影响力。
位于东莞市东部的桥头镇,因地制宜打造美丽圩镇和美丽乡村,促进乡村产业的重塑和提升,以典型村居、亮点工程为样本,建立由面至点的战略视角,以及由点及面的实践思维,彰显“百千万“新气象,呈现出新的发展面貌,绘就镇村发展新图景。
产业空间: 赋能增效“奶牛型”企业
一个合理规划、健全的产业空间可以有效地吸引和扶持“奶牛型”企业的发展。桥头镇政府2023年“一号文”提出,把镇村集体经济作为桥头镇打造科创制造强镇的主要著力点,立足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坚持“空间拓展+动能转换”,把现有土地厂房资源与产业项目布局同规划,推动镇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
2023年11月初,桥头镇党委书记安连天带领团队前往重庆进行精准招商活动,并与多家重点企业进行洽谈。他呼吁企业在桥头增加投资并扩大产能。此次招商活动主要聚焦于高端装备制造、软体与资讯服务、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产业领域,积极引进具有潜力的项目,为桥头的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支援和助力。这样的举措旨在推动全镇的产业发展,提高效益和竞争力,更好的为全镇产业转型升级赋能增效。
桥头在产业空间上,通过 “工改工”政策,积极调整和释放土地资源,为产业发展腾出优质空间。此外,积极推进全市镇村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水准,吸引更多企业入驻,进一步拓宽产业空间供给。
2023年9月,桥头镇首个“工改工”市重大项目—晨曦智慧家居用品生产建设项目奠基动工。该项目为石水口村的“工改工”项目,占地面积约3.5万平方米,主要包括厂房、办公楼、宿舍等,待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值能达6亿多元。晨曦项目启动建设,无疑为桥头加快推进“工改工”项目、腾挪产业新空间注入新动能。
作为桥头镇打造“百千万工程”典型村(社区)样板之一,大洲社区一批重点项目持续上新“加速跑”。10月12日,晋铭航空东莞产业园主体结构顺利封顶,该项目总投资6.8亿元,主要从事民用航空零部件的研发和生产制造,计划2024年6月正式投产,年产值预计达6亿元。
晋铭航空项目建设只是大洲社区加快推进现代化工业园区改造提升行动的一个缩影。自2023年以来,大洲社区加快推进第二工业区集体连片厂房“工改工”升级改造项目进入前期工作。
大洲社区积极推动无废零碳回圈环保产业园项目建设,项目占地面积4.3万平方米,预计投资1.5亿元,目前已完成规划前期手续,并报市相关部门进行审查。
此外,大洲社区加快推进伟邦电子项目落地动工建设,主体工程正在施工建设中,预计2024年4月投入使用。在挖掘存量土地和老旧厂房经济潜力上,大洲社区正大力推动鸿裕地块流转,该项目流转面积4.1万平方米,预计可为集体增加4032.19万元收入。
无独有偶。2023年4月,桥头启动李屋昌盛工业园的升级改造工程,利用屋顶光伏推进厂房升级改造。同年8月,项目基本完成,升级后的新厂房宽敞明亮、节能环保,符合绿色发展的新趋势。另外,桥头社区、田新社区、禾坑村3个集体物业优化升级项目也在进行当中。
当前,桥头积极推进全市镇村工业园提升,以现代化产业园为突破点,启动东太湖现代化产业园区、东深现代化产业园区建设,拆除整备土地160亩,现在已成功拓出东深公路产业单元827亩。各村(社区)也正系统梳理闲置物业资源,建立完善土地库、厂房库等资讯台账,探索通过合作开发、联合招商、资源回购等方式盘活资源,为桥头的产业升级“腾”出更多空间,赋能桥头制造业高品质发展。
宜居宜业:乡村有“颜值”更有“气质”
2023年10月,石水口村举办第五届老人节,筵开140席宴请村里的老人。舞台上群狮献瑞、莫家拳展演,一个个精彩节目让现场的老人笑得合不拢嘴。千余名老人欢聚一堂,一边吃著可口饭菜,一边聊家常、叙乡情,畅谈村里的新变化。
近年来,“作为特色精品村,石水口村大力发展新型集体经济,制定“亿元村”发展规划,将“拓空间”作为该村高品质发展的首要任务,大力推进“工改工”、城市更新、村集体物业提质升级等各项工作,力争到2025年实现村组净资产率突破5亿元。
桥头镇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已与本地4家综合实力强、建设经验丰富的优质建筑业企业签订投身“百千万工程”合作框架协定,充分发挥企业所长,助力“百千万工程”,4家建筑业企业通过走访调研各村(社区),已落实帮扶石水口村人行道工程和桥头实验幼稚园教学楼防水工程2个公益性项目。
现如今,桥头各村(社区)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放眼望去,原来杂乱无章闲置地建起“四小园”,更令人惊喜的是原本简陋、脏乱的农房也被粉刷洁白、修缮一新,美丽、典雅的农家房屋为乡村风景增添一抹幸福底色,一幅乡村和美、生态和谐的崭新画卷正在徐徐铺开。
文化“增色”:开发特色文旅路线
“一片荷叶编织的城市和海洋/一个乡村千家万户的泼墨/无数首诗歌汇成的勃勃生机/红尘滚滚中跳荡著/耀眼的清莲”这是桥头作家刘帆在游览桥头镇荷塘印象生态园后写下的诗句。从一片荒芜到郁郁葱葱,荷塘印象就是绿美东莞的见证者和践行者。植树种草,造景养花……仅用了9个多月,600多亩闲置地从原来的脏乱荒芜变得绿意盎然,摇身一变成市民亲近自然的天然氧吧,并被打造成学生研学拓展教育基地。
目前,东莞市正积极推进绿美城乡建设,各镇街都在围绕“山、水、城、村”有序建设,在桥头,今年的任务清单包括启动石水口村绿美示范村建设,打造一条林荫路和两个口袋公园,同时还计划建设160个四小园。此外,还将完成5.1公里的碧道和5.2公里的美丽乡村路。口袋公园的建设项目包括田头角中心广场口袋公园、田头角棠堤湖口袋公园、大洲儿童公园口袋公园以及东太湖排渠碧道等。这些数字所代表的具体项目,正在逐渐变成市民们眼中可见、且可到达的美丽景观。
在第20届桥头荷花节开幕式上,2023版桥头镇文旅地图正式发布。这个版本的地图涵盖了多个旅游景点,如莲湖风景区、荷花文旅产业园、邓屋古村落、迳联古村落、东江纵队铁东大队大队部旧址、力嘉工业旅游示范点和羊肉美食街等。这些景点涵盖生态游、文化游等多种旅游类型,为游客提供丰富的选择。
此外,桥头计划将环境品质提升与非遗资源、文旅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继续挖掘桥头特色文旅资源,深化文化内涵,完善及发展更多乡村旅游、研学旅游、工业旅游精品线路。
桥头计划通过修缮维护、合作开发等方式,将迳联古村的凤凰亭、进士府、罗氏宗祠等12个历史文化景点资源与国潮文化艺术相结合,将这个远近闻名的“进士村”打造成岭南特色千年古村,塑造“粤美乡村”文化旅游品牌。
发力镇域经济,聚力乡村振兴。2023年是落实“百千万工程”的第一年,桥头聚焦经济高品质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镇村工业园改造提升、绿美城乡建设等12项重点任务,加快推进“品质·美丽·宜居”桥头建设,全力以赴把任务清单上的目标数位转化为看得见摸得著的新发展,新提升,努力开创更高水准的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1/9/DWTHQ5ipHkSKLMGb7XPqlDhCZjFZaOCBDcm.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