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荆杂志(记者彭彦)1月5日东莞报道:东莞深知莞港两地能够实现优势互补的关键是人才,近日,记者在走访调研东莞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中发现,近年来,东莞一直致力于打造一个开放、创新的发展环境,并深入推进人才引进工作,全力打造莞港合作2.0版。
2023年,东莞市委组织部通过多场活动向全球高层次人才传达邀请,共同参与大湾区的发展,并共同分享大湾区的发展红利,这一系列活动通过政策解读、实地参访和深入洽谈等方式,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全面了解和入驻东莞的机会。
在2023年东莞市委报告中,明确提到要抓住大湾区人才高地重要节点城市的重大政策机遇。深化新一轮的人才工程,加快筹建大湾区大学、香港城市大学(东莞),稳步落实百名博士人才计划,并力争全年引育20万名本科以上学历人才。
高水准人才高地:成就滨海湾(小标题)
滨海湾区位优势突出、创新氛围浓厚,作为莞港合作的重要平台,其还是东莞“三位一体”都市核心区之一,新区明确打造东莞高品质发展创新引擎,并将为高层次人才、优秀团队和创业者提供最好的时代舞台和发展空间。
2023年9月26日下午,东莞举行2023年海外专家南粤行(东莞专场)暨东莞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人才研修班活动,聚焦“核心技术攻关”主题,近百名来自海内外的专家院士、高等院校代表、高层次人才代表、科研机构及企业代表齐聚滨海湾。
活动现场,高层次人才引才工作联盟、中拉中心、中欧中心、学术桥组成的东莞高层次人才全球云俱乐部进行现场签约,未来每年将为东莞引进全球不少于100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并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创业扶持、产品开发、品牌打造、政策指导等服务,推动一大批科技成果、人才项目成功在东莞落地。
滨海湾集中出台“N个10条”扶持政策,在创新创业启动资金、人才个税奖补、住房交通补贴、教育医疗保障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并加快建设近万套人才公寓、高品质学校、国际化医院、商业综合体等,力争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创新高地,加速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合作、科研创新融合发展,并营造适合人才创新创业的“热带雨林”,把人才优势转化为高品质发展动力。
聚集各类人才:“研发在港 应用在莞”
在东莞市,一批高端制造业企业如华为、OPPO和vivo的总部落户,这为该地带来了创新科研的氛围,东莞市积极识别、吸引、用好人才,聚集各类人才,努力营造一个人才聚集的环境。
滨海湾新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地带,致力于打造大湾区科创制造开放合作的典范,目前正加快培育以数字经济、生命健康和新能源为重点的产业集群。同时引进了OPPO、vivo等一批龙头产业项目,并规划建设了“6个1000亩”的新兴产业基地。
2023年11月24日,“智汇湾区,创造未来”2023台港澳侨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在滨海湾举行,创新创业大赛,汇聚了来自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能源、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21支参赛团队,获奖项目将得到高达1.5万元的奖金,并有机会免费进驻滨海湾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享受全方位的创业孵化、导师辅导和资源对接等服务,进一步为青年创新创业者提供优越的创业环境和支援,助力他们实现梦想。
本次大赛决出创业团队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名,优胜奖9名,以及“最具投资价值奖”和“最佳初创团队奖”。这个获奖的项目“可擕式肌电感测器”在香港大学孵化,并在香港科学园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由香港大学机械系博士孙楚盈领导的团队专注于开发和应用可擕式肌电产品,并利用前沿的纳米技术改善电子性能,以实现精确的肌肉监测。他们已经决定在滨海湾新区发展,并与东莞的医院和康复中心进行合作,通过“研发在港、应用在莞”的模式,充分发挥东莞在制造业方面的优势和广阔的市场潜力。这个项目的成果将为康复治疗和医疗领域带来重大突破。
滨海湾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为港澳青年提供了“一站式”创业孵化服务和政策支援,截至2023年,基地已累计进驻港澳企业90家,吸引119名港澳青年创新创业。
释放人才磁场:分享大湾区发展红利
东莞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以“爱才如命、求才若渴“的姿态吸引了大量优秀人才,通过积极引才、合理用才、关心爱才、珍惜才能,而进一步塑造东莞的城市形象,对东莞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随著大湾区的发展,东莞市作为其中一个重要节点,将分享到来自大湾区的红利。东莞通过释放人才磁场,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优质的公共服务,以及创新的产业政策,吸引更多国内外优秀的人才前来探索发展,同时,充分利用大湾区的资源优势,开展跨界合作和创新,实现互利共赢的发展。
12月6日,2023东莞高层次人才活动周暨人才嘉年华系列主题活动开幕,东莞市委书记肖亚非在开幕式上强调人才的重要性和东莞对人才的渴求。他提出了一句鼓舞人心的口号:“来到这里,您只需要一个背包,其他包在东莞身上。”这是东莞对高层次人才的承诺和支持,以此鼓励更多的人才来到这里发展。
自2015年开始,东莞每年举办高层次人才活动周系列活动,至今已走过9个年头,目前,高层次人才达23.6万人,全市人才总量315万人,占人口比例超过30%。
2023年11月15日,2023大湾区未来电子制造卓越工程师联合培养计划正式在东莞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开班,共有60名工科专业学员参与。同时,在11月11日举行的“药械通”政策交流大会暨“粤港澳创新医疗协会”筹备启动大会上,探讨了医疗卫生领域的合作机会。9月28日,广东科技学院和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学院签署了广泛的合作框架协定,首次开展东莞与香港高校联合培养工程学士学位项目,旨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专业资格的高水准工程人才。8月17日,香港城市大学(东莞)一期工程已竣工,预计将为东莞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6月1日至3日,在卫生健康领域,香港护理学院会长顾慧贤率代表团访问了东莞不同医疗机构,实地走访大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东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为粤港澳大湾区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交流经验和合作机会。5月24日,香港保安局局长邓炳强一行到访东莞,了解与粤港人才流通相关的便利政策措施。东莞市公安局向他们介绍了粤港澳大湾区人才的双向流动出入境政策的具体情况。
5月19日,香港“一国两制”研究中心研究总监方舟带领团队前往滨海湾新区进行调研,目的是了解新区对港合作的进展和思路。调研重点包括对港产业合作、科技研发、政策创新以及机制衔接等方面。通过提出专业意见,双方共同探讨了香港在位思维变化和对港合作的意义等重要问题。
5月17日,东莞举办”就在湾区·创享未来”莞港澳人才创新交流活动(数字经济专场),该活动在松山湖的东莞市工业数字大厦举行,旨在加强莞港澳青年人才的交流,并促进莞港澳企业资源的对接,从而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中数位经济对实体经济的高品质发展。此次活动吸引了超过50名莞港澳青年人才和企业代表参与。
5月11日,中联办联合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8所高校领导,前往东莞考察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建设和前沿发展。考察团除了参观华为松山湖基地和莞香文化博物馆外,还与在莞创业的香港青年进行了座谈交流,加深了彼此之间的了解。
4月27日,东莞市科技局联合东莞市发改局、工信局、滨海湾新区管委会,以及一些新能源重点企业代表,与香港理工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进行了产学研合作交流对接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推动,促进了东莞新能源产业与香港高校技术团队之间的合作。
2023年东莞市委报告指出,将进一步加强与香港特区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对接,深化与香港莞籍社团和乡亲之间的交流,支持香港企业的转型升级,积极吸引更多的现代服务业项目引入,并推动建设多个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吸引优秀的港澳青年来到东莞,共同参与推动创新发展,构建更为完善的莞港合作2.0版,为大湾区全区域的繁荣做出更大贡献。
1月4日,2024大湾区(东莞)工商界高峰论坛及交流会在东莞举行,为香港和东莞之间的经贸合作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在东莞市委人才办的统筹和大力支持下,香港工业总会与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学院、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领军人才创新驱动中心(东莞)、东莞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东莞理工学院、广东科技学院、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签署合作备忘录。
此外,香港工业总会还与东莞市商务局、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与松山湖高新科技开发区管委会签署了重要协定。这些合作将在产业转型、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这一系列合作举措将进一步推动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加强港商的凝聚力。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1/5/OcpAcCDQFY96pxImoMNQZIMZZApo49cvFQ5.jpg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关注
紫荆杂志(记者彭彦)1月5日东莞报道:东莞深知莞港两地能够实现优势互补的关键是人才,近日,记者在走访调研东莞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中发现,近年来,东莞一直致力于打造一个开放、创新的发展环境,并深入推进人才引进工作,全力打造莞港合作2.0版。
2023年,东莞市委组织部通过多场活动向全球高层次人才传达邀请,共同参与大湾区的发展,并共同分享大湾区的发展红利,这一系列活动通过政策解读、实地参访和深入洽谈等方式,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全面了解和入驻东莞的机会。
在2023年东莞市委报告中,明确提到要抓住大湾区人才高地重要节点城市的重大政策机遇。深化新一轮的人才工程,加快筹建大湾区大学、香港城市大学(东莞),稳步落实百名博士人才计划,并力争全年引育20万名本科以上学历人才。
高水准人才高地:成就滨海湾(小标题)
滨海湾区位优势突出、创新氛围浓厚,作为莞港合作的重要平台,其还是东莞“三位一体”都市核心区之一,新区明确打造东莞高品质发展创新引擎,并将为高层次人才、优秀团队和创业者提供最好的时代舞台和发展空间。
2023年9月26日下午,东莞举行2023年海外专家南粤行(东莞专场)暨东莞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人才研修班活动,聚焦“核心技术攻关”主题,近百名来自海内外的专家院士、高等院校代表、高层次人才代表、科研机构及企业代表齐聚滨海湾。
活动现场,高层次人才引才工作联盟、中拉中心、中欧中心、学术桥组成的东莞高层次人才全球云俱乐部进行现场签约,未来每年将为东莞引进全球不少于100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并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创业扶持、产品开发、品牌打造、政策指导等服务,推动一大批科技成果、人才项目成功在东莞落地。
滨海湾集中出台“N个10条”扶持政策,在创新创业启动资金、人才个税奖补、住房交通补贴、教育医疗保障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并加快建设近万套人才公寓、高品质学校、国际化医院、商业综合体等,力争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创新高地,加速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合作、科研创新融合发展,并营造适合人才创新创业的“热带雨林”,把人才优势转化为高品质发展动力。
聚集各类人才:“研发在港 应用在莞”
在东莞市,一批高端制造业企业如华为、OPPO和vivo的总部落户,这为该地带来了创新科研的氛围,东莞市积极识别、吸引、用好人才,聚集各类人才,努力营造一个人才聚集的环境。
滨海湾新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地带,致力于打造大湾区科创制造开放合作的典范,目前正加快培育以数字经济、生命健康和新能源为重点的产业集群。同时引进了OPPO、vivo等一批龙头产业项目,并规划建设了“6个1000亩”的新兴产业基地。
2023年11月24日,“智汇湾区,创造未来”2023台港澳侨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在滨海湾举行,创新创业大赛,汇聚了来自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能源、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21支参赛团队,获奖项目将得到高达1.5万元的奖金,并有机会免费进驻滨海湾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享受全方位的创业孵化、导师辅导和资源对接等服务,进一步为青年创新创业者提供优越的创业环境和支援,助力他们实现梦想。
本次大赛决出创业团队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名,优胜奖9名,以及“最具投资价值奖”和“最佳初创团队奖”。这个获奖的项目“可擕式肌电感测器”在香港大学孵化,并在香港科学园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由香港大学机械系博士孙楚盈领导的团队专注于开发和应用可擕式肌电产品,并利用前沿的纳米技术改善电子性能,以实现精确的肌肉监测。他们已经决定在滨海湾新区发展,并与东莞的医院和康复中心进行合作,通过“研发在港、应用在莞”的模式,充分发挥东莞在制造业方面的优势和广阔的市场潜力。这个项目的成果将为康复治疗和医疗领域带来重大突破。
滨海湾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为港澳青年提供了“一站式”创业孵化服务和政策支援,截至2023年,基地已累计进驻港澳企业90家,吸引119名港澳青年创新创业。
释放人才磁场:分享大湾区发展红利
东莞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以“爱才如命、求才若渴“的姿态吸引了大量优秀人才,通过积极引才、合理用才、关心爱才、珍惜才能,而进一步塑造东莞的城市形象,对东莞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随著大湾区的发展,东莞市作为其中一个重要节点,将分享到来自大湾区的红利。东莞通过释放人才磁场,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优质的公共服务,以及创新的产业政策,吸引更多国内外优秀的人才前来探索发展,同时,充分利用大湾区的资源优势,开展跨界合作和创新,实现互利共赢的发展。
12月6日,2023东莞高层次人才活动周暨人才嘉年华系列主题活动开幕,东莞市委书记肖亚非在开幕式上强调人才的重要性和东莞对人才的渴求。他提出了一句鼓舞人心的口号:“来到这里,您只需要一个背包,其他包在东莞身上。”这是东莞对高层次人才的承诺和支持,以此鼓励更多的人才来到这里发展。
自2015年开始,东莞每年举办高层次人才活动周系列活动,至今已走过9个年头,目前,高层次人才达23.6万人,全市人才总量315万人,占人口比例超过30%。
2023年11月15日,2023大湾区未来电子制造卓越工程师联合培养计划正式在东莞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开班,共有60名工科专业学员参与。同时,在11月11日举行的“药械通”政策交流大会暨“粤港澳创新医疗协会”筹备启动大会上,探讨了医疗卫生领域的合作机会。9月28日,广东科技学院和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学院签署了广泛的合作框架协定,首次开展东莞与香港高校联合培养工程学士学位项目,旨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专业资格的高水准工程人才。8月17日,香港城市大学(东莞)一期工程已竣工,预计将为东莞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6月1日至3日,在卫生健康领域,香港护理学院会长顾慧贤率代表团访问了东莞不同医疗机构,实地走访大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东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为粤港澳大湾区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交流经验和合作机会。5月24日,香港保安局局长邓炳强一行到访东莞,了解与粤港人才流通相关的便利政策措施。东莞市公安局向他们介绍了粤港澳大湾区人才的双向流动出入境政策的具体情况。
5月19日,香港“一国两制”研究中心研究总监方舟带领团队前往滨海湾新区进行调研,目的是了解新区对港合作的进展和思路。调研重点包括对港产业合作、科技研发、政策创新以及机制衔接等方面。通过提出专业意见,双方共同探讨了香港在位思维变化和对港合作的意义等重要问题。
5月17日,东莞举办”就在湾区·创享未来”莞港澳人才创新交流活动(数字经济专场),该活动在松山湖的东莞市工业数字大厦举行,旨在加强莞港澳青年人才的交流,并促进莞港澳企业资源的对接,从而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中数位经济对实体经济的高品质发展。此次活动吸引了超过50名莞港澳青年人才和企业代表参与。
5月11日,中联办联合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8所高校领导,前往东莞考察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建设和前沿发展。考察团除了参观华为松山湖基地和莞香文化博物馆外,还与在莞创业的香港青年进行了座谈交流,加深了彼此之间的了解。
4月27日,东莞市科技局联合东莞市发改局、工信局、滨海湾新区管委会,以及一些新能源重点企业代表,与香港理工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进行了产学研合作交流对接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推动,促进了东莞新能源产业与香港高校技术团队之间的合作。
2023年东莞市委报告指出,将进一步加强与香港特区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对接,深化与香港莞籍社团和乡亲之间的交流,支持香港企业的转型升级,积极吸引更多的现代服务业项目引入,并推动建设多个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吸引优秀的港澳青年来到东莞,共同参与推动创新发展,构建更为完善的莞港合作2.0版,为大湾区全区域的繁荣做出更大贡献。
1月4日,2024大湾区(东莞)工商界高峰论坛及交流会在东莞举行,为香港和东莞之间的经贸合作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在东莞市委人才办的统筹和大力支持下,香港工业总会与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学院、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领军人才创新驱动中心(东莞)、东莞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东莞理工学院、广东科技学院、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签署合作备忘录。
此外,香港工业总会还与东莞市商务局、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与松山湖高新科技开发区管委会签署了重要协定。这些合作将在产业转型、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这一系列合作举措将进一步推动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加强港商的凝聚力。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4/1/5/OcpAcCDQFY96pxImoMNQZIMZZApo49cvFQ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