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屠海鸣
昨日,是第十个国家宪法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习主席指出,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根本法律依据,是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的最高法律规范。习主席强调,新征程上,要坚定维护宪法权威和尊严,推动宪法完善和发展,更好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实保障。
昨日,特区政府联同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合办“国家宪法日”座谈会,这是香港连续第七年举办国家宪法日座谈会。
行政长官李家超在致辞中表示,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要以宪法作保障;同样,香港特区走“一国两制”这一条历史上的崭新道路,也一定要以宪法和基本法作保障。
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主任郑雁雄在致辞中表示,这次座谈会聚焦“宪法与中国式现代化”开展研讨,对于全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宪法逻辑,推动香港更好抓住中国式现代化机遇,在服务国家发展大局的进程中更好促进自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认识“一国两制”的宪法逻辑
宪法和基本法共同构成了香港的宪制秩序。对于香港来说,学习贯彻宪法不仅关乎筑牢“治”的根基,更关乎做强“兴”的动能。香港社会各界应深刻认识“一国两制”的宪法逻辑,充分展现香港的“宪制担当”,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做出“香港贡献”。
李家超致辞时讲到:“香港在‘一国两制’下,拥有背靠祖国、联通国际的优势,是国际金融、航运及贸易中心,法治传统源远流长,营商环境自由开放,有关优势的基础与保障,是由宪法和基本法共同构成香港特区的宪制秩序。”
郑雁雄致辞时讲到:“‘一国两制’得以实行、香港特别行政区得以设立、香港基本法得以制定、香港之所以能够享有高度自治权,其根本依据正是宪法。”
以上论断深刻揭示了“一国两制”的宪法逻辑。上世纪八十年代,香港以什么方式纳入国家治理体系?邓小平先生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1982年宪法第31条明确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这有两层含义:一是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诞生开具了“出世纸”;二是为香港基本法的制定开具了“通行证”。据此,香港基本法订明了“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原则,香港的政治制度得以确立。1997年,香港顺利回归祖国,并在宪法和基本法构建的宪制秩序下保持繁荣稳定、不断发展进步。
树高千尺,不忘其根。当我们成功抗击97亚洲金融风暴、2009世界金融危机时,当我们战胜非典疫情和新冠肺炎疫情时,当我们以“中国香港”身份加入越来越多的国际组织时,当我们在国家的支持下,从打造“四大中心”变为打造“八大中心”时,当我们纵情唱响“东方之珠,你的风采依然浪漫”时,我们应该明白,这一切都是“一国两制”带来的巨大红利,而“一国两制”最根本的法律依据就是宪法。
李家超、郑雁雄的致辞提示我们,深刻认识“一国两制”的宪法逻辑,这是每一个香港居民的必修课。
展现香港的“宪制担当”
李家超致辞时讲到:“基本法23条赋予特区政府宪制责任,自行立法禁止危害国家安全行为及活动,政府正全力准备明年完成本地立法,令有关法律与香港国安法联合起来,成为有效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系统,建立坚强的保护盾。”
郑雁雄致辞时讲到:“在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香港理应用好宪制优势,展现宪制担当。”他续指,香港应按时完成基本法第23条本地立法。
显而易见,学习贯彻宪法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更应体现在行动中。香港回归祖国已经26年了,当初参与起草基本法的专家,已经从“黑发人”变成了“白发人”,但香港特区至今没有完成基本法“23条立法”实在令人遗憾!而同样作为特别行政区的澳门早已完成了这一宪制责任。
李家超及第六届特区政府就任后,积极推动“23条立法”,并提出了明确的时间表,表现出破题开局的巨大魄力。香港社会各界和广大居民应积极支持立法工作,把国家安全的篱笆扎得更牢,不给任何反中乱港势力可乘之机。
李家超在致辞中还提及即将在12月10日举行的区议会选举,他再次呼吁市民踊跃投票。重塑区议会旨在把“爱国者治港”落实到基层治理中,是落实宪法和基本法精神的重要举措。这表明,特区政府积极作为,展现了“宪制担当”。
为中国式现代化作出“香港贡献”
李家超致辞时讲到,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我们自身国情的中国特色,在二十大报告内所列举的中国式现代化特征之一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中国14亿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是前所未有的重要进程。
郑雁雄致辞时讲到:“宪法规定的‘贯彻新发展理念’,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全局,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科学指引和行动指南,同样对香港的发展具有规范和引领作用。”
李家超、郑雁雄的致辞指出了香港展现“宪制担当”的又一个着力点,也指明了香港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发力点。
从创新发展看,香港科技创新资源富集,拥有5间世界百强大学、1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正在建设国际创科中心,香港早日建成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必能助力国家科技自立自强。
从协调发展看,香港现代服务业发达,与内地的东、中、西部省份都有巨大合作空间,可以形成优势互补,实现合作共赢。目前,京港合作、沪港合作、川港合作不断深化,在国家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过程中,香港可以发挥特殊作用。
从绿色发展看,香港金融业不断创新,“绿色金融”成为新的增长点,可为国家的绿色发展注入“金融活水”,特别是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可为建设“绿色湾区”提供重要支持。
从开放发展看,香港是国际公认的“自由港”,连续28年蝉联全球最自由经济体,可助力国家推进“制度型开放”,特别是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提供经验。同时,香港与内地携手,共同开拓“一带一路”市场,具有广阔前景。
从共享发展看,香港金融业高度发达,金融产品丰富,不仅可为内地的经济领域融资,也可为内地的民生领域融资,助力内地改善民生。
聚焦“宪法与中国式现代化”,香港特区的责任重大,使命光荣,香港社会应厘清“一国两制”的法理逻辑,履行好“23条立法”的宪制责任,贡献出助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书写更辉煌的发展篇章。
(本文作者为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香港新时代发展智库主席,暨南大学“一国两制”与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长、客座教授,文章原刊于《大公报》,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12/5/Qhk3fgDKycWWvFflnxsqoLRVswkinKwbsaZ.jpg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关注
文|屠海鸣
昨日,是第十个国家宪法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习主席指出,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根本法律依据,是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的最高法律规范。习主席强调,新征程上,要坚定维护宪法权威和尊严,推动宪法完善和发展,更好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实保障。
昨日,特区政府联同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合办“国家宪法日”座谈会,这是香港连续第七年举办国家宪法日座谈会。
行政长官李家超在致辞中表示,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要以宪法作保障;同样,香港特区走“一国两制”这一条历史上的崭新道路,也一定要以宪法和基本法作保障。
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主任郑雁雄在致辞中表示,这次座谈会聚焦“宪法与中国式现代化”开展研讨,对于全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宪法逻辑,推动香港更好抓住中国式现代化机遇,在服务国家发展大局的进程中更好促进自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认识“一国两制”的宪法逻辑
宪法和基本法共同构成了香港的宪制秩序。对于香港来说,学习贯彻宪法不仅关乎筑牢“治”的根基,更关乎做强“兴”的动能。香港社会各界应深刻认识“一国两制”的宪法逻辑,充分展现香港的“宪制担当”,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做出“香港贡献”。
李家超致辞时讲到:“香港在‘一国两制’下,拥有背靠祖国、联通国际的优势,是国际金融、航运及贸易中心,法治传统源远流长,营商环境自由开放,有关优势的基础与保障,是由宪法和基本法共同构成香港特区的宪制秩序。”
郑雁雄致辞时讲到:“‘一国两制’得以实行、香港特别行政区得以设立、香港基本法得以制定、香港之所以能够享有高度自治权,其根本依据正是宪法。”
以上论断深刻揭示了“一国两制”的宪法逻辑。上世纪八十年代,香港以什么方式纳入国家治理体系?邓小平先生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1982年宪法第31条明确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这有两层含义:一是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诞生开具了“出世纸”;二是为香港基本法的制定开具了“通行证”。据此,香港基本法订明了“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原则,香港的政治制度得以确立。1997年,香港顺利回归祖国,并在宪法和基本法构建的宪制秩序下保持繁荣稳定、不断发展进步。
树高千尺,不忘其根。当我们成功抗击97亚洲金融风暴、2009世界金融危机时,当我们战胜非典疫情和新冠肺炎疫情时,当我们以“中国香港”身份加入越来越多的国际组织时,当我们在国家的支持下,从打造“四大中心”变为打造“八大中心”时,当我们纵情唱响“东方之珠,你的风采依然浪漫”时,我们应该明白,这一切都是“一国两制”带来的巨大红利,而“一国两制”最根本的法律依据就是宪法。
李家超、郑雁雄的致辞提示我们,深刻认识“一国两制”的宪法逻辑,这是每一个香港居民的必修课。
展现香港的“宪制担当”
李家超致辞时讲到:“基本法23条赋予特区政府宪制责任,自行立法禁止危害国家安全行为及活动,政府正全力准备明年完成本地立法,令有关法律与香港国安法联合起来,成为有效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系统,建立坚强的保护盾。”
郑雁雄致辞时讲到:“在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香港理应用好宪制优势,展现宪制担当。”他续指,香港应按时完成基本法第23条本地立法。
显而易见,学习贯彻宪法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更应体现在行动中。香港回归祖国已经26年了,当初参与起草基本法的专家,已经从“黑发人”变成了“白发人”,但香港特区至今没有完成基本法“23条立法”实在令人遗憾!而同样作为特别行政区的澳门早已完成了这一宪制责任。
李家超及第六届特区政府就任后,积极推动“23条立法”,并提出了明确的时间表,表现出破题开局的巨大魄力。香港社会各界和广大居民应积极支持立法工作,把国家安全的篱笆扎得更牢,不给任何反中乱港势力可乘之机。
李家超在致辞中还提及即将在12月10日举行的区议会选举,他再次呼吁市民踊跃投票。重塑区议会旨在把“爱国者治港”落实到基层治理中,是落实宪法和基本法精神的重要举措。这表明,特区政府积极作为,展现了“宪制担当”。
为中国式现代化作出“香港贡献”
李家超致辞时讲到,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我们自身国情的中国特色,在二十大报告内所列举的中国式现代化特征之一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中国14亿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是前所未有的重要进程。
郑雁雄致辞时讲到:“宪法规定的‘贯彻新发展理念’,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全局,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科学指引和行动指南,同样对香港的发展具有规范和引领作用。”
李家超、郑雁雄的致辞指出了香港展现“宪制担当”的又一个着力点,也指明了香港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发力点。
从创新发展看,香港科技创新资源富集,拥有5间世界百强大学、1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正在建设国际创科中心,香港早日建成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必能助力国家科技自立自强。
从协调发展看,香港现代服务业发达,与内地的东、中、西部省份都有巨大合作空间,可以形成优势互补,实现合作共赢。目前,京港合作、沪港合作、川港合作不断深化,在国家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过程中,香港可以发挥特殊作用。
从绿色发展看,香港金融业不断创新,“绿色金融”成为新的增长点,可为国家的绿色发展注入“金融活水”,特别是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可为建设“绿色湾区”提供重要支持。
从开放发展看,香港是国际公认的“自由港”,连续28年蝉联全球最自由经济体,可助力国家推进“制度型开放”,特别是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提供经验。同时,香港与内地携手,共同开拓“一带一路”市场,具有广阔前景。
从共享发展看,香港金融业高度发达,金融产品丰富,不仅可为内地的经济领域融资,也可为内地的民生领域融资,助力内地改善民生。
聚焦“宪法与中国式现代化”,香港特区的责任重大,使命光荣,香港社会应厘清“一国两制”的法理逻辑,履行好“23条立法”的宪制责任,贡献出助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书写更辉煌的发展篇章。
(本文作者为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香港新时代发展智库主席,暨南大学“一国两制”与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长、客座教授,文章原刊于《大公报》,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12/5/Qhk3fgDKycWWvFflnxsqoLRVswkinKwbsaZ.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