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当下,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地区安全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各种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层出不穷,人类前途命运面临严峻考验。在此背景下,备受关注的第十届北京香山论坛于10月29日至31日重启举行,推动各国就防务安全问题充分磋商、阐述立场、化解分歧,为促进世界和平安宁注入更多确定性、稳定性和正能量。
文| 本刊记者 冯琳
香山论坛成为中国军队“软实力”的载体
北京香山论坛是由中国军事科学学会与中国国际战略学会共同主办的亚太地区国际防务与安全合作对话交流论坛。论坛创建于2006年,经过9届17年的发展,北京香山论坛坚持“平等、开放、包容、互鉴”理念,已逐步成为中方主办、世界共享的国际知名防务与安全高端对话平台,在宣示政策立场、引领安全对话、促进国际交流、深化互信合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届北京香山论坛期间,共有俄罗斯、美国、英国、沙特、伊朗、巴西、印尼、越南、柬埔寨、斐济等90余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官方代表团出席。其中,国防部长级和军队总长级代表30余位,东盟、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上合组织、北约、欧盟等6个国际组织代表及专家学者、各国观察员等1,800余名嘉宾出席,参会代表的规模和层级再创历史新高。
本届论坛主题为“共同安全、持久和平”,聚焦全球安全倡议重点合作方向,共举行了4场全体会议和8场分组会议,为各方共议安全难题、求解安全之策、促进安全合作提供平等发声机会。论坛期间,与会代表紧扣国际社会安全关切,围绕“大国责任与全球安全合作”“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安全中的作用”“海上军事危机预防与管控”“核风险与全球安全”“人工智能安全”等热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论坛除大会发言和平行组研讨外,还举办了“中外名家对话”“中外青年军官学者研讨会”“孙子兵法专题研讨会”等3场专题研讨,以及“‘全球南方’与全球安全治理”“乌克兰危机与战争形态演变”“中美危机管控”等多场高端研讨活动。
当前,国际社会正经历罕见的多重风险挑战,巴以冲突、俄乌冲突更令世人看到和平弥足珍贵。北京香山论坛的主题议题根据形势发展年年不同,但聚焦安全与合作、寻求共识和解决之道的初衷是一以贯之的。今年是北京香山论坛时隔4年再次线下举行,当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与会各方愈发期待能借此平台以对话促理解、以理解释分歧,推动达成有利于全球安全稳定的和平共识。
与此同时,随著多年影响力不断增强,北京香山论坛也越来越成为中国军队“软实力”的载体。北京香山论坛秘书处副主任赵小卓表示,威武雄壮、刚强有力这类“硬实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通常形象,但这不是全部;与之相对的是“软实力”,中国军队的“软实力”还体现在中国军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参加亚丁湾护航、抗震救灾、中国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到世界各地去救死扶伤等等。北京香山论坛是国际社会了解中国军队的一扇“窗户”,他们透过这个窗口可以获知中国军人在想什么、中国军人如何看待现在的国际安全挑战、中国军人对于很多棘手问题有哪些解决之道。
落实全球安全倡议的重要平台机制
面对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变、各种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层出不穷,2022年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全球安全倡议。这一重大倡议倡导以团结精神适应深刻调整的国际格局、以共赢思维应对复杂交织的安全挑战,为破解全球安全困境、实现世界长治久安提供了中国方案。今年2月,中国外交部发布《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将北京香山论坛列为落实全球安全倡议的重要平台机制。把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和全球安全倡议的核心理念向全球传播出去,是北京香山论坛的重要使命。
10月30日,中央军委副主席张又侠在第十届北京香山论坛开幕式上致辞指出,中国军队期待同各方同心协力,持续深化安全互信,共同完善安全架构,携手加强安全治理,务实推进安全合作,落实好践行好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共建人类安全共同体,为变乱交织的世界注入更多确定性、稳定性和正能量。
在专题演讲中,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农融全面介绍了全球安全倡议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和在全球推进落实的情况,以及中方下一步围绕倡议要采取的措施。这引发了与会嘉宾的强烈共鸣,各国代表对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区域发展方面作出的贡献纷纷给予高度肯定。
老挝副总理兼国防部长占沙蒙表示,希望中国继续推动和促进与世界各国的合作,共同应对和解决安全领域的威胁挑战,为地区和世界和平与繁荣继续作出贡献。
新加坡国防部长黄永宏指出,和平对任何国家、地区乃至我们的世界来说都不是理所当然的;中国的发展进步不是威胁,而是促进地区和平稳定的重要力量。
尼日利亚国防部长阿布巴卡尔表示,全球安全不仅仅是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的问题,也关乎国家和个人的命运。他呼吁,“我们居住在共同的地球家园,要共同建设一个子孙后代值得自豪的、可以继承的世界。”
白俄罗斯国防部长赫列宁表示,希望国际社会共同努力,推动全球安全倡议的落实,实现各国的和平共处;特别是,要通过减贫和区域平衡发展实现共同发展,进而实现共同安全的目标。
阿尔及利亚第三军分区司令布赫迪尔.贾梅勒评价称,中国不仅有维和、护航等实际行动,提出全球安全倡议等引领性理念,还提供了北京香山论坛这样可以讨论安全与和平问题的机制性平台,不愧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副主席卡尔博尼耶告诉记者,全球发展倡议的八大重点领域包含减贫、粮食安全、绿色发展等方面,这与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工作高度呼应;相信未来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与中国会有更为广阔的合作空间。
东盟秘书长高金洪说,我们不能把和平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我们努力地争取和平是非常必要的;大国在促进全球和平稳定和安全方面承担著重要的责任,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应该一起努力,以实现和平、促进和平。
上合组织副秘书长博博诺夫在发言时表示,解决全球发展问题仍然是全人类共同的愿景和呼声,大国应该在推动全球安全合作方面承担更多的责任,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同时,各国之间应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的问题。
让发展中国家拿到“麦克风”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始终同发展中国家同呼吸、共命运。与其它知名国际安全论坛相比,北京香山论坛的一大特色,就是为发展中国家表达安全理念、主张和诉求提供平台,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安全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让更多发展中国家拿到“麦克风”、享有“话语权”,这一特点在本届论坛的表现更加明显。在议题安排上,全体会议环节专门设置“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安全中的作用”议题,在平行分组会议和小型研讨会环节设置“全球南方”与全球安全治理、金砖国家扩员的意义、发展中国家对全球化的期待等议题。在发言安排上,中小国家代表都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且比往届更多。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员李抒音指出,发展中国家对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关注并重,尤其重视应对非传统安全领域中的各种安全问题,比如应对气候变化、跨国恐怖主义、国际经济危机等。
与会嘉宾普遍认为,发展中国家是国际社会重要组成部分,发展中国家安全了才会有全世界的安全。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应有平等表达安全诉求的权利。
曾多次参会的柬埔寨前副首相兼国防大臣迪班说,北京香山论坛给了他向外界介绍本国安全事务和安全政策的宝贵机会。
塞尔维亚前国防部长亚历山大.武林表示,北京香山论坛给塞尔维亚提供了发出自己声音的舞台。
坦桑尼亚坦中友好促进会秘书长约瑟夫.卡哈玛表示,越来越多的全球南方国家对中国充满信任,因为中国可以帮助相关国家在全球舞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中国所作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让许多过去不被国际社会听到的声音,现在变得越来越响亮。”
美方派团出席促两军关系尽快走上健康轨道
第十届北京香山论坛汇聚了近百个国家的代表,其中以美国国防部助理国防部长帮办中国事务主任卡莱斯为团长的美国代表团格外受到关注,中美关系也随即成为本届论坛的研讨焦点。
论坛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原副院长何雷中将与卡莱斯进行了交流,并送给她两枚解放军臂章作为礼物。何雷介绍:“臂章反映了军队文化,中国军队的臂章是盾牌形状。卡莱斯会汉语,马上说,表示防御。我说,你理解得对,我们奉行的是防御性的国防政策。臂章下方的橄榄枝代表的是和平,中国军队是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的正义之师,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统一的和平之师、胜利之师。”
何雷指出,当前,中美关系出现了走出低谷的迹象,但两军关系的恢复还相对滞后。“我们希望中美两军要真正落实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美方要切实纠正并保证不再发生干涉中国内政、破坏中国核心利益的挑衅行为,共同努力恢复正常关系,尽快走上健康轨道,为世界和平稳定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分论坛上,美国昆西国家事务研究所东亚项目首席主任迈克尔.史文在发言中说道,亚洲正在发生“权力的更迭”,中国的实力不断增强,“中国的安全角色到底是怎么样的?中国在亚洲发挥的作用是什么样,还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
对史文的观点,中国外交部原副部长傅莹提出了质疑。她说,中国曾经是亚太地区的一个落后国家,中国现在的发展真正推动了亚太地区的良好增长,美国在这一过程中也是受益者。傅莹强调,中国和美国有很大的不同,中美双方都可以追求各自的进步,同时从彼此发展及地区发展中获益。
中国原驻美大使崔天凯认为,中美关系从来不是一个简单的关系,而是多面性的;中美相处之道的关键在于美国能不能做到和中方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美国需要尊重中国,能够接受中国的发展。当前中美交往正在逐步恢复,崔天凯表示,这种交往应该扩大而且继续深化。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12/4/OTqGOuaitURkLb6GYN9hPbGPyeIOfuDuvG3.jpeg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