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北京 文其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物承载著历史的厚度,文物传递著文化的深度。近日,流失海外的7根石柱文物历百年颠沛流离,终于重回祖国的怀抱,成为继马首铜像后又一批回归原属地的圆明园流失海外重要文物。
中西合璧、窥见胜境
享有“万园之园”等诸多美誉的清代皇家园林圆明园始建于康熙四十六年,由圆明、长春、绮春三园组成,统称圆明园,面积达350公顷。圆明园是清雍正至咸丰五朝皇帝长期园居理政之地,被称为“御园”。这里不仅集历代造园艺术之大成,荟萃南北方名园胜景,而且兼容并蓄,仿建了西洋建筑群。
西洋楼于乾隆十二年筹建,乾隆四十八年完工,位于长春园东北部的狭长地带,与周围的中式园林以土山相隔,自成一区。它由十一座西式建筑和二十余组喷泉组成,主要建筑自西至东依次为谐奇趣、黄花阵、养雀笼、方外观、五竹亭、海晏堂、远瀛观、大水法、观水法、线法山、线法画。虽然圆明园的主体是中国古典园林,但乾隆皇帝将数量众多、种类丰富的西洋器物,源源不断地送进西洋楼陈设,为这里配备了与西洋式建筑风格统一的内部装饰,使得西洋楼完美融合了东西方建筑、园林元素,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圆明园西洋楼建筑以木质梁柱为基础,通过用砖砌筑内墙,外部包以汉白玉等石材的方法建造。其建筑主体仿西方巴洛克风格建造,常在建筑上设立石柱作为望柱或栏杆连接物使用,同时还具有装饰的作用。两侧没有雕花的石柱应为建筑上的联排装饰物,两侧饰有花瓶或花纹的石柱则用于楼梯或楼层平台栏杆部分,花瓶的样式则是配合栏杆形制雕刻而成。
圆明园罹难已163年,如今人们只能透过一幅幅铜版图和老照片去遥想昔日“万园之园”的瑰丽胜境。在现存乾隆五十一年西洋楼铜版图中,可见海晏堂、谐奇趣、方外观、养雀笼、远瀛观等均使用了较多的石柱,这些石柱分布于庭院、喷泉池边、楼梯、楼层平台等处,发挥著实用、审美的价值。
目前,在圆明园天心水面石质文物展示区、残雕沉思石质文物展示区及西洋楼多个遗址中,均展示有造型丰富、纹饰多样的圆明园石柱文物。这些残留的石柱见证了圆明园历史的辉煌,也经历过苦难悲怆的过往,更寄托了中华儿女对于文化兴、国运兴的美好愿景。
此次回归的石柱文物共7件,均为汉白玉材质,通高约80-92cm,立面有雕花造型,品相较好。石柱正面纹饰以西式番花、贝壳纹等西洋雕花为主,侧面花瓶内花束则以具有吉祥寓意的牡丹、玉兰、荷花、菊花等中国传统花卉为主,圭角卷云纹、开窗的海棠线雕刻方式等亦与中国古建望柱、栏板相同,体现了中西合璧的文化内涵。这7根石柱,整体造型统一而细节有别,其纹饰、形制与圆明园现存部分石柱的纹饰、形制十分相似,推测均来自西洋楼遗址区。
辗转漂泊、藏于挪威
清朝末年至民国时期,国力衰败,局势动荡。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在圆明园等皇家园囿大肆劫掠。经此大劫,圆明园的建筑构件、山石碑刻等逐渐被大规模盗用、售卖,出现在市场上流通。
约翰.威廉.诺尔曼.蒙特(Johan Wilhelm Normann Munthe,1864-1935),出生于挪威的一个商人家庭,1886年来到中国,期间曾担任多项军事职务。在中国工作、生活多年,蒙特对中国文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通过交易等多种渠道收集了诸多中国艺术品,包含绘画、书籍、雕塑、金属、瓷器、玉器、漆器、纺织品等,质量参差不齐,其中既有精品,也不乏赝品。
1907年,蒙特访问了位于挪威卑尔根市的西挪威装饰艺术博物馆(The West Norway Museum of Decorative Art,科德博物馆的前身之一),此后,蒙特曾多次将其收集的藏品运往该馆,直至1935年去世。
1926年,蒙特试图将一部分藏品卖给美国洛杉矶郡艺术博物馆(the Los Angeles County Museum of Art),以获取资金支持他在卑尔根的中国收藏。但他最终只顺利出售了部分藏品,其它藏品因此被滞留在美国,圆明园石柱也位列其中。
1961年至1964年,佩特思—蒙特协会又将这批滞留的藏品捐赠给西挪威装饰艺术博物馆,供其收藏、展出。从此这些石柱便漂泊异乡,陈列在挪威卑尔根的展厅里。
流失百年、重归故园
2013年8月,北京中坤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人黄怒波在北欧与挪威科德博物馆前馆长爱兰德结识,后应邀参观了科德博物馆。参观过程中,他看到了圆明园石柱的展示,于是当即向爱兰德馆长表达了希望圆明园石柱能够回家的愿望。经过科德博物馆基金会与董事会的反复商议,科德博物馆内部就石柱重归故园一事,达成了一致意见。
怀揣爱国之情以及对母校北京大学的深情厚谊,黄怒波决定推动这些石柱回到中国,并存放在北京大学校园里进行展览。2013年10月,爱兰德馆长带领科德博物馆基金会成员应邀来访。访问中,中坤集团、北京大学及科德博物馆三方就圆明园石柱回归及协助科德博物馆整理馆藏中国文物的合作达成了初步意向。
2013年11月,北京大学相关专家及中坤集团代表访问科德博物馆,初步判断科德博物馆馆藏石柱疑似源自圆明园的石构件。
2013年12月,经过多次沟通,中坤集团、北京大学及科德博物馆最终签署了三方合作协议,约定将7根石柱运回中国,并开展文化交流活动。
此后,国家文物局通过媒体报道了解到相关情况后,持续关注事件进展,就文物进境申报程序等问题多次给予中坤集团、北京大学指导建议;并与财政部保持沟通,持续推进扩大国有公益性收藏单位进口藏品免税政策覆盖面,争取使该批石柱尽早运回中国。
2018年4月,挪威文化部审核批准了科德博物馆关于该批石柱文物的出境许可,同意将石柱归还中国。
2019年10月,为了便利该批石柱进境,实现石柱的最佳保护展示效果,国家文物局积极协调推动将该批石柱存放在圆明园或其他具有文物进境免税资格的博物馆。
2020年9月,为促成石柱尽快回到中国,北京大学委托中坤集团全权负责7根石柱的运输及进关等工作。受全球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直至2023年3月,在科德博物馆的支持下,中坤集团终于将该批石柱运离挪威卑尔根港口,通过海运的方式运回中国。
2023年3月至6月,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推动,海关总署密切配合,在北京海关、天津海关、国家文物进出境审核天津管理处、北京大学、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管理处的多方共同努力下,7根石柱以“文物”名义顺利入境。6月20日,7根总重超过2.6吨的石柱安全运抵北京,21日于圆明园完成文物点交入库。
2023年6月30日,国家文物局组织中国社会科学院、故宫博物院、北京大学、四川大学等专家开展实物鉴定。专家一致认为:该7件文物为汉白玉质地,工艺精湛,浮雕雕刻花卉、缠枝几何纹饰,具有中西合璧的文化因素。其质地、纹饰均可与现存圆明园西洋楼遗存的文物对照。该组文物保存较完整,略有风化痕迹,据工艺、纹饰和材质情况,可定为真品。原持有者于民国时期曾长期在中国工作,该组文物应为其在此时期获得并流出中国。
历经百年辗转,几经周折,7根石柱终于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成为继原位于西洋楼海晏堂的马首铜像后,又一批回归原属地的圆明园流失海外重要文物。
共促回归、谱就新篇
为更好弘扬、践行流失文物回归原属地的国际共识,国家文物局经研究决定,将7根石柱划拨给原属地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管理处永久收藏,为其回归之路画上圆满的句号。
2023年10月13日,圆明园博物馆在圆明园正觉寺揭牌,“传承.守望——圆明园文物保护成果展”同期开展。7根回归石柱及230余件(组)文物展品正式与大众见面,带领观众回望百年“圆梦之旅”。
在此次7根石柱回归过程中,社会力量慷慨奉献、主动作为,高等院校热心支援、建言献策,抓住与海外收藏单位相向而行、互相释放善意的有利契机,国家多部门统筹引领、保驾护航,保护机构尽心履职、勇于担当。各方密切合作,历经十年,最终促成石柱回到原属地的成果,不仅为圆明园文物保护利用和博物馆展览展示谱写了新的篇章,也为新时代社会力量投身流失文物返还工作创立了新模式、开辟了新路径。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表示,7根圆明园石柱回归原属地是我国流失海外中国文物追索返还工作的最新成果和又一重要进展,也是政府、高校、社会力量通力合作、久久为功,助力流失海外中国文物回家的最新案例。中国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0年公约”、国际统一私法协会“1995年公约”等国际公约框架下,以面向未来的态度,展开务实合作,搭建多边合作平台,通过文物溯源研究、科技保护、展览交流、人员交往等多种形式,探索文物保护利用、追索返还新模式,共同抚平历史伤痕,消除分歧与隔阂,架起民心相通、相知、相亲的桥梁。
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郝平表示,这是海外文物回归祖国的又一盛事,北京大学将以此为契机,在国家文物局的领导下,组织专家学者积极参加圆明园文物的研究与保护工作,为圆明园的保护利用与考古事业的发展作新的贡献。
挪威卑尔根科德博物馆馆长培特.斯奈尔表示,石柱的回归于科德博物馆而言是一个重要的时刻,作为圆明园的一部分,它们见证了中西文化的早期接触,印证了18世纪中国与欧洲的交流。希望石柱百年流亡的故事可以用于宣传教育,增进公众理解。科德博物馆愿继续与中方合作,促进两国人民之间的对话交流。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著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当我们与文物照面的一瞬间,时空交叠、历史重逢,五千年中华文明的璀璨与震撼变得触手可见。让漂泊在外的文物回到故土,是中华儿女责无旁贷的使命,亦是祖国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的体现。
十八大以来,中国政府以多种途径、多种方式促进了多批次海外流失文物的回归,已有37批次、1,800多件流失海外中国文物回归祖国,涉及美国、意大利、法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瑞士、加拿大、埃及、土耳其以及中国港澳台等13个国家和地区。与此同时,中国积极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扩大文物追索返还“朋友圈”,与157个国家签署文化、文物、旅游合作协议,与25个国家签署防止文物非法进出境政府间协定。
从马首到石柱,文物回归之路漫漫,但依然在国人不懈努力中书写下中华文明赓续绵延的动人篇章……
(作者系资深媒体人,本文发布于《紫荆》杂志2023年12月号)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12/3/rqUZLhDjUuvE9nqJ5gbTrNdp4r2e2d7rGie.png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