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荆杂志(记者彭彦)11月30日东莞报道:“百千万工程”是广东推动高品质发展的头号工程,也是桥头镇高品质发展的重要之举。5月,桥头镇召开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品质发展工程”构建更高水准城乡融合发展格局动员大会,《桥头镇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品质发展工程”构建更高水准城乡融合发展格局的实施方案》(以下称《实施方案》)提出,要围绕“一年开局起步、三年初见成效、五年显著变化、十年根本改变”的目标任务,以镇村两级为主体,把镇的优势、村的资源更好地统筹起来,在全镇形成比学赶超、跑马突围的氛围,实现镇村实力的整体提升。
拓展空间:大力招引“奶牛型”企业
11月初,桥头镇委书记安连天带队,联合市投促局赴重庆开展精准招商工作,先后走访了多家重点企业,对企业在桥增资扩产发出了诚挚的邀请。目前,桥头正在围绕东莞“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城市特色,聚焦高端装备制造、软体与资讯服务、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产业方向,大力招引“奶牛型”项目,加快全镇产业转型升级,奋力开创高品质发展新局面。
为此,桥头也在产业空间上做足了充分的准备,以“工改工”释放土地资源,积极推进全市镇村工业园提升,持续拓宽产业空间供给,启动高品质发展新动能。
9月,桥头镇今年首个“工改工”市重大项目——晨曦智慧家居用品生产建设项目奠基动工,据了解,该项目为石水口村的“工改工”项目,占地面积约3.5万平方米,主要包括厂房、办公楼、宿舍等,待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值能达6亿多。
2023年桥头镇政府“一号文”《桥头镇人民政府关于拓展优化镇村产业空间助力集体经济高品质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把镇村集体经济作为桥头镇打造科创制造强镇的主要著力点,立足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坚持“空间拓展+动能转换”,把现有土地厂房资源与产业项目布局同规划,推动镇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
按照“一号文”的相关指引,4月,桥头启动了李屋昌盛工业园的升级改造工程。据了解,该厂房原是铁皮屋顶结构,由于年久失修,铁皮已经生锈,整体房屋结构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成为了闲置厂房。为进一步统筹村内的闲置老旧厂房,提高工业园的市场竞争力,桥头利用屋顶光伏推进厂房升级改造。今年8月,项目基本完成。升级后的新厂房宽敞明亮、节能环保,符合绿色发展的新趋势。另外,桥头社区、田新社区、禾坑村3个集体物业优化升级项目也在进行当中。
据了解,桥头积极推进全市镇村工业园提升,以现代化产业园为突破点,启动东太湖现代化产业园区、东深现代化产业园区建设,拆除整备土地160亩,现在已成功拓出东深公路产业单元827亩。各村(社区)也正系统梳理闲置物业资源,建立完善土地库、厂房库等资讯台帐,探索通过合作开发、联合招商、资源回购等方式盘活资源,为桥头的产业升级“腾”出更多空间,赋能桥头制造业高品质发展。
宜居宜业:让乡村“焕然一新”
“开餐啦!”今年10月,石水口村举办第五届老人节,筵开140席宴请村里的老人。舞台上群狮献瑞、莫家拳展演,一个个精彩节目让现场的老人笑得合不拢嘴。千余名老人欢聚一堂,一边吃著可口饭菜,一边聊家常、叙乡情,畅谈村里的新变化——
近年来,石水口村大力发展新型集体经济,制定“亿元村”发展规划,将“拓空间”作为该村高品质发展的首要任务,大力推进“工改工”、城市更新、村集体物业提质升级等各项工作,力争到2025年实现村组净资产率突破5亿元。
“一方面,高品质发展离不开经济发展,我们必须审时度势,稳抓机遇,转变经营发展理念,盘活土地资源,腾挪空间,为桥头的高品质发展加速;另一方面,继续打造好特色精品村,充分利用好东江纵队等红色基因、全国非遗莫家拳、以及省宜居示范村等资源,打造好文旅产业,更大程度地提高村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桥头镇石水口村负责人表示。
作为特色精品村,石水口村在全力为产业拓空间的同时,加快推进特色精品村提升工程和美丽宜居村项目建设。
为提升城镇能级、改善城乡面貌,桥头住建局大力推进政企结对工作,引导建筑业企业投身“百千万工程”。目前,桥头镇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已与本地4家综合实力强、建设经验丰富的优质建筑业企业签订投身“百千万工程”合作框架协定。在桥头住建局的推动下,前期,4家建筑业企业通过走访调研各村(社区),已落实帮扶石水口村人行道工程和桥头实验幼稚园教学楼防水工程2个公益性项目,充分发挥企业所长,助力“百千万工程”。
“村里的环境越来越好,村里也很关心老人,我们老人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千叟宴”上的莫爷爷笑著说。
文化“增色”:开发特色文旅路线
“一片荷叶编织的城市和海洋/一个乡村千家万户的泼墨/无数首诗歌汇成的勃勃生机/红尘滚滚中跳荡著/耀眼的清莲”这是桥头作家刘帆在游览桥头镇荷塘印象生态园后写下的诗句。
从一片荒芜到郁郁葱葱,荷塘印象就是绿美东莞的见证者和践行者。植树种草,造景养花……仅用了9个多月的时间,600多亩闲置地,从原来的脏乱荒芜变得绿意盎然,摇身一变成了市民亲近自然的天然氧吧,并被打造成学生研学拓展教育基地。
9月-10月,桥头镇作协陆续邀请来自全市32个镇街的作家诗人来到桥头镇荷塘印象生态园采风、交流,用文字为人们打开“绿美东莞 诗意栖居”的大门,谱写乡村振兴、山河巨变的史诗。
当下,东莞正深入推进绿美东莞生态建设,各镇街都在围绕“山、水、城、村”有序建设,桥头也列出了今年在推动绿美城乡建设上的任务清单:启动石水口村绿美示范村建设,打造1条林荫路、2个口袋公园、160个四小园,完成碧道建设5.1公里、美丽乡村路5.2公里。
田头角中心广场口袋公园、田头角棠堤湖口袋公园、大洲儿童公园口袋公园、东太湖排渠碧道……任务清单上的数位正在变成市民看得见、去得到的靓丽风景。
今年荷花节开幕当日,2023版桥头镇文旅地图正式发布。莲湖风景区、荷花文旅产业园、邓屋古村落、迳联古村落、东江纵队铁东大队大队部旧址、力嘉工业旅游示范点、羊肉美食街……桥头镇宣教文旅办为游客挖掘了多个旅游景点,覆盖生态游、文化游等多种旅游类型,同时,桥头计划将环境品质提升与非遗资源、文旅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继续挖掘桥头特色文旅资源,深化文化内涵,完善及发展更多乡村旅游、研学旅游、工业旅游精品线路。
据项目方东洺文旅公司介绍,桥头计划通过修缮维护、合作开发等方式,对迳联古村的凤凰亭、进士府、罗氏宗祠等12个历史文化景点资源与国潮文化艺术相结合,将这个远近闻名的“进士村”打造成岭南特色千年古村,塑造“粤美乡村”文化旅游品牌。
发力镇域经济,聚力乡村振兴。今年是落实“百千万工程”的第一年,桥头聚焦经济高品质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镇村工业园改造提升、绿美城乡建设等12项重点任务,加快推进“品质·美丽·宜居”桥头建设,全力以赴把任务清单上的目标数位转化为看得见、摸得著的新发展、新提升,努力开创更高水准的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11/30/565pgZKkOtPShOLm04mRb4f2PoEaDZrmC5t.jpg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关注
紫荆杂志(记者彭彦)11月30日东莞报道:“百千万工程”是广东推动高品质发展的头号工程,也是桥头镇高品质发展的重要之举。5月,桥头镇召开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品质发展工程”构建更高水准城乡融合发展格局动员大会,《桥头镇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品质发展工程”构建更高水准城乡融合发展格局的实施方案》(以下称《实施方案》)提出,要围绕“一年开局起步、三年初见成效、五年显著变化、十年根本改变”的目标任务,以镇村两级为主体,把镇的优势、村的资源更好地统筹起来,在全镇形成比学赶超、跑马突围的氛围,实现镇村实力的整体提升。
拓展空间:大力招引“奶牛型”企业
11月初,桥头镇委书记安连天带队,联合市投促局赴重庆开展精准招商工作,先后走访了多家重点企业,对企业在桥增资扩产发出了诚挚的邀请。目前,桥头正在围绕东莞“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城市特色,聚焦高端装备制造、软体与资讯服务、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产业方向,大力招引“奶牛型”项目,加快全镇产业转型升级,奋力开创高品质发展新局面。
为此,桥头也在产业空间上做足了充分的准备,以“工改工”释放土地资源,积极推进全市镇村工业园提升,持续拓宽产业空间供给,启动高品质发展新动能。
9月,桥头镇今年首个“工改工”市重大项目——晨曦智慧家居用品生产建设项目奠基动工,据了解,该项目为石水口村的“工改工”项目,占地面积约3.5万平方米,主要包括厂房、办公楼、宿舍等,待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值能达6亿多。
2023年桥头镇政府“一号文”《桥头镇人民政府关于拓展优化镇村产业空间助力集体经济高品质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把镇村集体经济作为桥头镇打造科创制造强镇的主要著力点,立足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坚持“空间拓展+动能转换”,把现有土地厂房资源与产业项目布局同规划,推动镇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
按照“一号文”的相关指引,4月,桥头启动了李屋昌盛工业园的升级改造工程。据了解,该厂房原是铁皮屋顶结构,由于年久失修,铁皮已经生锈,整体房屋结构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成为了闲置厂房。为进一步统筹村内的闲置老旧厂房,提高工业园的市场竞争力,桥头利用屋顶光伏推进厂房升级改造。今年8月,项目基本完成。升级后的新厂房宽敞明亮、节能环保,符合绿色发展的新趋势。另外,桥头社区、田新社区、禾坑村3个集体物业优化升级项目也在进行当中。
据了解,桥头积极推进全市镇村工业园提升,以现代化产业园为突破点,启动东太湖现代化产业园区、东深现代化产业园区建设,拆除整备土地160亩,现在已成功拓出东深公路产业单元827亩。各村(社区)也正系统梳理闲置物业资源,建立完善土地库、厂房库等资讯台帐,探索通过合作开发、联合招商、资源回购等方式盘活资源,为桥头的产业升级“腾”出更多空间,赋能桥头制造业高品质发展。
宜居宜业:让乡村“焕然一新”
“开餐啦!”今年10月,石水口村举办第五届老人节,筵开140席宴请村里的老人。舞台上群狮献瑞、莫家拳展演,一个个精彩节目让现场的老人笑得合不拢嘴。千余名老人欢聚一堂,一边吃著可口饭菜,一边聊家常、叙乡情,畅谈村里的新变化——
近年来,石水口村大力发展新型集体经济,制定“亿元村”发展规划,将“拓空间”作为该村高品质发展的首要任务,大力推进“工改工”、城市更新、村集体物业提质升级等各项工作,力争到2025年实现村组净资产率突破5亿元。
“一方面,高品质发展离不开经济发展,我们必须审时度势,稳抓机遇,转变经营发展理念,盘活土地资源,腾挪空间,为桥头的高品质发展加速;另一方面,继续打造好特色精品村,充分利用好东江纵队等红色基因、全国非遗莫家拳、以及省宜居示范村等资源,打造好文旅产业,更大程度地提高村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桥头镇石水口村负责人表示。
作为特色精品村,石水口村在全力为产业拓空间的同时,加快推进特色精品村提升工程和美丽宜居村项目建设。
为提升城镇能级、改善城乡面貌,桥头住建局大力推进政企结对工作,引导建筑业企业投身“百千万工程”。目前,桥头镇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已与本地4家综合实力强、建设经验丰富的优质建筑业企业签订投身“百千万工程”合作框架协定。在桥头住建局的推动下,前期,4家建筑业企业通过走访调研各村(社区),已落实帮扶石水口村人行道工程和桥头实验幼稚园教学楼防水工程2个公益性项目,充分发挥企业所长,助力“百千万工程”。
“村里的环境越来越好,村里也很关心老人,我们老人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千叟宴”上的莫爷爷笑著说。
文化“增色”:开发特色文旅路线
“一片荷叶编织的城市和海洋/一个乡村千家万户的泼墨/无数首诗歌汇成的勃勃生机/红尘滚滚中跳荡著/耀眼的清莲”这是桥头作家刘帆在游览桥头镇荷塘印象生态园后写下的诗句。
从一片荒芜到郁郁葱葱,荷塘印象就是绿美东莞的见证者和践行者。植树种草,造景养花……仅用了9个多月的时间,600多亩闲置地,从原来的脏乱荒芜变得绿意盎然,摇身一变成了市民亲近自然的天然氧吧,并被打造成学生研学拓展教育基地。
9月-10月,桥头镇作协陆续邀请来自全市32个镇街的作家诗人来到桥头镇荷塘印象生态园采风、交流,用文字为人们打开“绿美东莞 诗意栖居”的大门,谱写乡村振兴、山河巨变的史诗。
当下,东莞正深入推进绿美东莞生态建设,各镇街都在围绕“山、水、城、村”有序建设,桥头也列出了今年在推动绿美城乡建设上的任务清单:启动石水口村绿美示范村建设,打造1条林荫路、2个口袋公园、160个四小园,完成碧道建设5.1公里、美丽乡村路5.2公里。
田头角中心广场口袋公园、田头角棠堤湖口袋公园、大洲儿童公园口袋公园、东太湖排渠碧道……任务清单上的数位正在变成市民看得见、去得到的靓丽风景。
今年荷花节开幕当日,2023版桥头镇文旅地图正式发布。莲湖风景区、荷花文旅产业园、邓屋古村落、迳联古村落、东江纵队铁东大队大队部旧址、力嘉工业旅游示范点、羊肉美食街……桥头镇宣教文旅办为游客挖掘了多个旅游景点,覆盖生态游、文化游等多种旅游类型,同时,桥头计划将环境品质提升与非遗资源、文旅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继续挖掘桥头特色文旅资源,深化文化内涵,完善及发展更多乡村旅游、研学旅游、工业旅游精品线路。
据项目方东洺文旅公司介绍,桥头计划通过修缮维护、合作开发等方式,对迳联古村的凤凰亭、进士府、罗氏宗祠等12个历史文化景点资源与国潮文化艺术相结合,将这个远近闻名的“进士村”打造成岭南特色千年古村,塑造“粤美乡村”文化旅游品牌。
发力镇域经济,聚力乡村振兴。今年是落实“百千万工程”的第一年,桥头聚焦经济高品质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镇村工业园改造提升、绿美城乡建设等12项重点任务,加快推进“品质·美丽·宜居”桥头建设,全力以赴把任务清单上的目标数位转化为看得见、摸得著的新发展、新提升,努力开创更高水准的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11/30/565pgZKkOtPShOLm04mRb4f2PoEaDZrmC5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