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建设“数字湾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将推动粤港澳政务服务一体化,当中包括推动粤港澳三地居民统一身份认证及电子签名互认互通等,实现企业和居民高频事项“跨境通办”。本港各主要政团对有关方案表示非常支持,认为能够做到人流、物流和资金流互通,有助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
民建联昨日表示,非常欢迎广东省政府提出三年行动方案,包括推动粤港澳三地居民统一身份认证,认为此举有助推动大湾区发展,做到人流、物流和资金流互通,并与不同内地部门及平台对接,方便港人在大湾区工作、生活、营商及上学。
希望将来港人可“一证过关”
民建联立法会议员葛珮帆说,希望将来可以做到“一证过关”,她促请特区政府尽快与内地部门商议,制订协作机制及落实时间表。她又相信,可以透过流动应用程式“智方便”与内地方面对接,做到一网通办。
民建联立法会议员陈勇认为统一身份认证等措施,不等于香港会失去独特地位或优势,他以智能手机作比喻,认为新方案有如多了一部手机及一个手机号码,港人日后多了一个身份,有助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他又指,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一国两制”是永久的国策,必须长远坚持,香港将会继续与国际沟通,亦会继续使用港元。
民建联立法会议员刘国勋表示,两地通关后,两地市民来往频密,北上消费的众多,如果能做好跨境快速支付系统,能给两地市民带来方便,但他指香港很多商店仍未有电子支付,因此建议政府应协助整个社会更好对接。
冀回乡证功能看齐内地身份证
工联会立法会议员黄国同日认为“数字湾区”三年行动方案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案,相信有助解决两地目前因为使用不同证件的麻烦及不便。他又指出,如果日后有电子签名互认互通,能够便利港人在网上报关或处理内地的银行业务,促进人员往来。
黄国续说,复常通关后,收到不少市民就有关使用回乡证的求助,例如港人不能以回乡证在网上购买内地门票、在内地机场过境时未能使用自动闸机。他期望日后的回乡证可以与内地居民身份证的技术标准统一,拥有一样的功能,方便互通。
工联会立法会议员陆颂雄则表示,两地的证件互认,会有带来更多发展机会,但亦可能会造成额外的公共服务需求。他以港人用康体通预定球场为例,两地证件互认后,或会有内地居民来港借场打球,他促请政府应做好前瞻性规划,例如增加设施供应量,或作出适当的差别收费。
粤推“数字湾区”建设三年方案
根据广东省政府公布,“数字湾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具体规划包括要素、商事、产业、生活等在内七个方面的主要任务,围绕“用户通、系统通、数据通、证照通、业务通”目标,加快推动大湾区政务服务事项目录、标准衔接,按照用户授权原则,着力打通粤港澳三地政务服务链条和数据共享“堵点”。
行动方案还明确进一步丰富回乡证、港澳居民居住证在大湾区的便利应用场景,将加快推动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港澳居民居住证在大湾区交通、住宿、求职、保险、电子货币、购票、金融、电信、财产登记等业务办理方面,享有与内地居民身份证同等便利,指导通信运营商对相关网站、平台身份认证及服务功能优化升级等。
来源:香港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