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立法会议员严刚日前去信特区政府运输署对于便利电动车进口提出多项建议。运输署20日回应表示,一直定期检讨现行法例和指引,以支持本地市场引入新能源车辆,包括电动车。为方便电动车进口,运输署近期落实了多项措施。

目前,香港街头电动车的比例仍比较低,内地品牌的更少见。据了解,进口电动车的流程是先进口、后检验、随后登记领牌,再计算和交付登记税。受限于香港有限的场地资源对检验环节的制约,电动车在进口香港后基本需要长达3周左右时间才能完成后续流程。这些流程不仅占用香港停车场资源,也增加了进口成本,并使得大批量进口电动车变得更为困难。
严刚提出三点建议:第一,进口电动车的车辆检验可安排在大湾区内地城市的合适地点,例如区位、资源和政策等条件较好的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为电动车进口者提供一个在香港之外的检验地可选方案。第二,针对在内地安排检验的方案,进口电动车流程需做相应调整,包括把车辆检验环节置于车辆进口环节之前。第三,运输及物流局牵头有关单位研究推动此项工作,并与内地相关政府部门建立两地工作沟通机制,就在内地安排检验的方案所涉及的验车机构、验车场地、技术条件、资质要求以及两地监管规则和检测标准的衔接等事项进行商讨并予以落实,努力实现在内地安排检验的香港进口电动车“一次检测、一次认证、一体通行”。
运输署回应,有关在内地安排车辆检验的建议,运输署称,现时根据第374章《道路交通条例》及其附属法例所授予的权力为车辆进行检验,当中包括委任验车主任、指定验车中心地点等。对于建议在内地进行相关工作,由于涉及跨越司法管豁区的安排,我们需要审慎再作研究。
运输署表示,近期已经落实多项便利措施。包括在2022年12月,为方便平行/个别电动车型号进口香港,运输署向业界发出有关批量处理机制的新指引,及提供便利措施,简化提供同款电动车型号所需文件或测试报告的流程,同时确保这些电动车符合相关的技术要求。
自2010年11月起发布《电动汽车的车辆构造审批要求》指引文件确立香港的电动车技术要求。最新版本在2023年5月发布,涵盖功能和充电安全以及电池标准,以便业界参考及准备相关文件,压缩审批时间,加快相关的处理程序。
现时所有新款车辆的类型评定及登记前车辆检验均于青衣的运轮署车辆检验综合大楼内进行。按2021至2023年9月的数字,每年平均处理约750宗车辆类型评定个案,而每年平均处理的平行/个别进口的个案则为五千多宗。
来源:香港新闻网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11/21/polNO5R5m3owo0bou0kO94uTAEcSJrcuZHS.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