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神州大地的教育版图,港人捐资兴建的学校不胜枚举。在广东梅州,30年前,情系桑梓的曾宪梓在梅水之南亲手种下一棵光明树,并捐资逾2000万元创办梅州市曾宪梓中学(下称“曾宪梓中学”),为家乡育人添才。
刚刚过去的2023年高考,梅州市曾宪梓中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600分以上有24人,比去年多13人,特控率为28.9%。特别是被985、211学校录取人数比2022届接近翻了一倍,创下近年来最佳“战绩”。
18日,曾宪梓中学迎来建校30周年庆典。子承父业、家乡兴学,全国政协委员、金利来集团主席曾智明表示,会好好传承父亲热心教育的精神,将出资建设新的教学大楼,继续支持家乡梅州的教育,争上一个新台阶。
往回看,曾宪梓中学创立不过三十年,数十年间,无数青年学子以曾宪梓先生的家国情怀为榜样,谨记“勤俭诚信”校训,努力学习,勇敢逐梦;往前看,三十而立的曾宪梓中学恰是风华正茂,正以朝气蓬勃的姿态走向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目前,我们正通过打造‘精致校园’、实施‘精细管理’、实现‘精品教育’,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曾宪梓中学校长林敏表示,该校将不忘立德树人初心、铭记教书育人使命,传承发扬“宪梓精神”。
曾智明忆述说,他30年前就跟着父亲到梅州,看着曾宪梓中学一点点建设起来。30年春风化雨,不少校友都成为行业的佼佼者,开始回馈社会,参与学校的建设发展,父亲热心教育的精神由此薪火相传。他续说,此番也特意把自己的孩子们带到现场,就是希望他们继承爷爷爱国爱港的思想,未来也能继续做对祖国建设发展有贡献的人。
梅州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崔毅在致辞时表示,自曾宪梓博士于1993年捐资办学以来,“宪梓精神”已走过30载弦歌不辍、薪火相传的峥嵘岁月。30年来,曾宪梓中学确立“三精”办学理念,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推动特色课程升级迭代,坚持“教学生三年,为学生着想三十年”的培养目标,教育引导学生多元高质量发展,一批批毕业生从这里奔赴山海、建功立业。“从这里走出去的杰出校友遍布海内外各行各业,为梅州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树立了名校品牌和担当。” 崔毅点赞道。
最年轻的广东省一级学校
1993年创办,1999年(办学仅六年)就跨入省一级学校的行列,成为当时最年轻的广东省一级学校。作为一所由原全国人大常委、金利来集团创始人曾宪梓博士捐资兴建的侨资学校,曾宪梓中学有过辉煌的历史时刻。
在文风鼎盛、善学重教的梅州,创造出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绩:首届毕业班,邱伟坡同学考了全市第一名,本科率84%,其中48人的高三(2)班47人考了本科,轰动了整个梅州。学校更是先后被评为“广东省侨资学校办学成果”一等奖、广东省“文明单位”,广东省“绿色学校”等。
曾宪梓中学的迅速崛起,饱含着曾宪梓先生对推动梅州教育发展的殷切期望。为建好学校、为社会培育优秀人才,曾宪梓先生不仅先后捐资贰仟多万元建设校舍,而且始终如一关心学校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的办学指导思想。每次回梅州,曾宪梓先生都会抽空到学校看望学生和老师,以实际行动勉励他们积极向上。
“学生不仅要学好文化科学知识,还要学会做人,学会怎样使自己成为社会的有用之人。”曾宪梓先生生前常如此教导学生,校训的“勤俭诚信”四字便由曾宪梓先生所提出。
“虽然曾宪梓先生已离我们而去,但他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却依然熠熠生辉。”1997年到曾宪梓中学任教后,教师钟新松日益读懂“宪梓精神”,并深感敬佩。
创办30年来,曾宪梓中学一直以教学为中心,以高考为重心,致力于培育英才,连续28年高考本科率入围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有10位学生考取清华大学或北京大学,多位学生先后获得过语文、物理、历史的全省单科第一。但因为曾宪梓中学自身和招生竞争因素,高分优投率近年来有所下降。
知不足而后进,望山远而力行。近年来,曾宪梓中学刀刃向内,重新出发,用“沉下心、走出去”等方式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全面打造精品教学,培育更多精英学子。
在常规高考备考策略的基础上,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科技创新节、梅州市物化生学科创新实验展示活动、全国中学生外语素养大赛、“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等大型的、含金量高的赛事,为学生提供平台、指导方向,激发学生对相应学科的兴趣爱好,以赛促教,以赛促研,以赛促学。近年来,曾宪梓中学高考成绩逐年向好,呈现V型反转之势。
航天员、奥运冠军进校园 激发学子“强国梦”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曾宪梓除积极支持国家教育外,还特别注重体育和航天等事业,其名下还设有体育和载人航天基金。过去不少航天员和奥运冠军们也多次到访曾宪梓中学, 例如,航天英雄杨利伟、刘洋、刘伯明,奥运冠军冼东妹、罗玉通、杨伊琳、王鑫、杨维等都和学生们进行近距离的“热血追梦”的故事分享。此番,航天航空专家、原首批航天员兼航天员教练、一级航天员、一级飞行员吴杰、奥运跳水冠军罗玉通、张雁全一并出现在校园,再次和朝气蓬勃的学子们分享“强国有我”热血奋斗故事。
罗玉通说,过去也曾荣幸获得曾宪梓基金会的奖励,感受到曾宪梓博士的爱国爱港情怀,自己的成长也离不开他这样爱国企业家的支持。“爱国是时代永恒的主题,也是每一个中国人不可磨灭的情感。曾宪梓先生的一生,矢志爱国,乐善好施,生前长期关心支持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多次为国家的体育、教育、航天等各项公益事业慷慨解囊。”罗玉通表示,在曾宪梓中学创校30周年时,大家一起纪念曾宪梓先生,就是要学习他的爱国情操和报国热忱,他饮水思源的正直品格,他守初心、担使命、报国恩的赤子之心。
同时,他也鼓励在校学子:每一个运动员也许都有着坚定执著的冠军梦,平日我们每一次的训练,同一个动作,重复千万遍;但比赛需要应对各种瞬间的突变和挑战,我们必须要学会不妥协、不退缩、永不言弃,才有可能登上冠军的高峰。
“曾宪梓博士作为党中央表彰的改革先锋,不仅是一名成功的企业家,更是坚定的爱国者、著名的慈善家。”吴杰在致辞时表示,曾宪梓载人航天基金会对祖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建设发展十分关心,与航天员和航天科技工作人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2004年曾宪梓博士捐资1亿元设立载人航天基金会,专门奖励从事国家载人航天工程的优秀科技工作者。至今,基金会已先后拿出5790万元,对执行飞天任务的航天员和载人航天领域的科技人员368人次进行了奖励,载人航天工程全体同志深受鼓舞和激励。
他也勉励在校学生说,载人航天是当今世界高新技术发展水平的集中展示,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中国空间站,是建设科技强国、航天强国的重要引领性工程,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标志性成果。吴杰告诉同学们说,要想成为航天员,翱翔浩瀚宇宙,探索未知太空,除了要有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和飞天的梦想外,还须要精研科学,克服各种困难,经历多种常人难以承受的专业训练。他也期待,藉助此类交流活动激发学生们学习科学、崇尚科学的兴趣,从小培养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宪梓精神”铸人铸魂
“我是宪中学子,我要肩负起成年人的责任……以我壮志激情,创造崭新未来,以我火红青春,建设锦绣中华。”5月5日,曾宪梓中学2023年成人宣誓仪式举行,全体高二同学面向国旗庄严宣誓,仪式感满满。
举办成人礼是曾宪梓中学的传统,亦是该校德育开展工作的缩影。秉承“教学生3年、为学生着想30年”的育人思想,一直以来,曾宪梓中学把德育教育作为学校重点工作之一,实行多元德育模式铸人铸魂。
“每年我们要组织学生重走‘宪梓求学路’,清明节祭奠先烈。”林敏介绍,新生培训第一课,学校也安排老师通过讲述曾宪梓先生的故事,激励学生弘扬“宪梓精神”。
此外,曾宪梓中学充分挖掘“宪梓精神”内涵,通过开展主题班会、养成教育月等每月一主题的德育活动,实行“三声文化”(读书声、口号声、唱歌声)“星级宿舍评比” “我与校长面对面” “三育人”等活动,定期开展跑操授旗仪式和专家励志演讲等大型活动,推行志愿者服务证、才艺证、体能证、诚信证“四证”机制模式等,先育人再育才。
“推行‘四证’主要是为了鼓励学生们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上全方面发展。”学生科副科长刘情介绍,目前,该校至少有2200名学生获得了体能证、诚信证,1200名学生获志愿者服务证、超600名学生获才艺证。
潜心育人润无声,一代代宪中的学子走出梅州,始终不忘“挖井人”,回馈着母校的培育之恩。近四年,每届毕业生自发美化校园,勇拓园、崛起园、展翮园、思源园等精致园林无不彰显学子对母校的感恩之情。校友张德兆捐赠创客室,校友彭顺丰捐赠元宇宙教室、太空天体科普馆,校友张定武捐款总金额500多万元……次次捐赠、笔笔捐款,均可见宪中人身上的“宪梓精神”。
如今,曾宪梓中学已走出了几十位有一位影响力的国家科研人才、上市公司总裁,优秀的校友遍及海内外,他们活跃在各个行业领域发光发热。身虽在外,但“勤俭诚信”的校训始终指引着他们秉承爱党爱国爱家的初心做人做事。
“我们力求办学质量一年比一年好,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让每个学生都能平等享受优质教育。”林敏校长表示,接下来,该校将加强“教学文化”构建,密切与高校的联动,探索建立“双高联盟”,推动学校教育高水平、高质量发展。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11/18/yj9RKDUGQlat73akOvsWT9THCIXmpDYzrXV.png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关注
细数神州大地的教育版图,港人捐资兴建的学校不胜枚举。在广东梅州,30年前,情系桑梓的曾宪梓在梅水之南亲手种下一棵光明树,并捐资逾2000万元创办梅州市曾宪梓中学(下称“曾宪梓中学”),为家乡育人添才。
刚刚过去的2023年高考,梅州市曾宪梓中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600分以上有24人,比去年多13人,特控率为28.9%。特别是被985、211学校录取人数比2022届接近翻了一倍,创下近年来最佳“战绩”。
18日,曾宪梓中学迎来建校30周年庆典。子承父业、家乡兴学,全国政协委员、金利来集团主席曾智明表示,会好好传承父亲热心教育的精神,将出资建设新的教学大楼,继续支持家乡梅州的教育,争上一个新台阶。
往回看,曾宪梓中学创立不过三十年,数十年间,无数青年学子以曾宪梓先生的家国情怀为榜样,谨记“勤俭诚信”校训,努力学习,勇敢逐梦;往前看,三十而立的曾宪梓中学恰是风华正茂,正以朝气蓬勃的姿态走向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目前,我们正通过打造‘精致校园’、实施‘精细管理’、实现‘精品教育’,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曾宪梓中学校长林敏表示,该校将不忘立德树人初心、铭记教书育人使命,传承发扬“宪梓精神”。
曾智明忆述说,他30年前就跟着父亲到梅州,看着曾宪梓中学一点点建设起来。30年春风化雨,不少校友都成为行业的佼佼者,开始回馈社会,参与学校的建设发展,父亲热心教育的精神由此薪火相传。他续说,此番也特意把自己的孩子们带到现场,就是希望他们继承爷爷爱国爱港的思想,未来也能继续做对祖国建设发展有贡献的人。
梅州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崔毅在致辞时表示,自曾宪梓博士于1993年捐资办学以来,“宪梓精神”已走过30载弦歌不辍、薪火相传的峥嵘岁月。30年来,曾宪梓中学确立“三精”办学理念,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推动特色课程升级迭代,坚持“教学生三年,为学生着想三十年”的培养目标,教育引导学生多元高质量发展,一批批毕业生从这里奔赴山海、建功立业。“从这里走出去的杰出校友遍布海内外各行各业,为梅州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树立了名校品牌和担当。” 崔毅点赞道。
最年轻的广东省一级学校
1993年创办,1999年(办学仅六年)就跨入省一级学校的行列,成为当时最年轻的广东省一级学校。作为一所由原全国人大常委、金利来集团创始人曾宪梓博士捐资兴建的侨资学校,曾宪梓中学有过辉煌的历史时刻。
在文风鼎盛、善学重教的梅州,创造出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绩:首届毕业班,邱伟坡同学考了全市第一名,本科率84%,其中48人的高三(2)班47人考了本科,轰动了整个梅州。学校更是先后被评为“广东省侨资学校办学成果”一等奖、广东省“文明单位”,广东省“绿色学校”等。
曾宪梓中学的迅速崛起,饱含着曾宪梓先生对推动梅州教育发展的殷切期望。为建好学校、为社会培育优秀人才,曾宪梓先生不仅先后捐资贰仟多万元建设校舍,而且始终如一关心学校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的办学指导思想。每次回梅州,曾宪梓先生都会抽空到学校看望学生和老师,以实际行动勉励他们积极向上。
“学生不仅要学好文化科学知识,还要学会做人,学会怎样使自己成为社会的有用之人。”曾宪梓先生生前常如此教导学生,校训的“勤俭诚信”四字便由曾宪梓先生所提出。
“虽然曾宪梓先生已离我们而去,但他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却依然熠熠生辉。”1997年到曾宪梓中学任教后,教师钟新松日益读懂“宪梓精神”,并深感敬佩。
创办30年来,曾宪梓中学一直以教学为中心,以高考为重心,致力于培育英才,连续28年高考本科率入围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有10位学生考取清华大学或北京大学,多位学生先后获得过语文、物理、历史的全省单科第一。但因为曾宪梓中学自身和招生竞争因素,高分优投率近年来有所下降。
知不足而后进,望山远而力行。近年来,曾宪梓中学刀刃向内,重新出发,用“沉下心、走出去”等方式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全面打造精品教学,培育更多精英学子。
在常规高考备考策略的基础上,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科技创新节、梅州市物化生学科创新实验展示活动、全国中学生外语素养大赛、“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等大型的、含金量高的赛事,为学生提供平台、指导方向,激发学生对相应学科的兴趣爱好,以赛促教,以赛促研,以赛促学。近年来,曾宪梓中学高考成绩逐年向好,呈现V型反转之势。
航天员、奥运冠军进校园 激发学子“强国梦”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曾宪梓除积极支持国家教育外,还特别注重体育和航天等事业,其名下还设有体育和载人航天基金。过去不少航天员和奥运冠军们也多次到访曾宪梓中学, 例如,航天英雄杨利伟、刘洋、刘伯明,奥运冠军冼东妹、罗玉通、杨伊琳、王鑫、杨维等都和学生们进行近距离的“热血追梦”的故事分享。此番,航天航空专家、原首批航天员兼航天员教练、一级航天员、一级飞行员吴杰、奥运跳水冠军罗玉通、张雁全一并出现在校园,再次和朝气蓬勃的学子们分享“强国有我”热血奋斗故事。
罗玉通说,过去也曾荣幸获得曾宪梓基金会的奖励,感受到曾宪梓博士的爱国爱港情怀,自己的成长也离不开他这样爱国企业家的支持。“爱国是时代永恒的主题,也是每一个中国人不可磨灭的情感。曾宪梓先生的一生,矢志爱国,乐善好施,生前长期关心支持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多次为国家的体育、教育、航天等各项公益事业慷慨解囊。”罗玉通表示,在曾宪梓中学创校30周年时,大家一起纪念曾宪梓先生,就是要学习他的爱国情操和报国热忱,他饮水思源的正直品格,他守初心、担使命、报国恩的赤子之心。
同时,他也鼓励在校学子:每一个运动员也许都有着坚定执著的冠军梦,平日我们每一次的训练,同一个动作,重复千万遍;但比赛需要应对各种瞬间的突变和挑战,我们必须要学会不妥协、不退缩、永不言弃,才有可能登上冠军的高峰。
“曾宪梓博士作为党中央表彰的改革先锋,不仅是一名成功的企业家,更是坚定的爱国者、著名的慈善家。”吴杰在致辞时表示,曾宪梓载人航天基金会对祖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建设发展十分关心,与航天员和航天科技工作人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2004年曾宪梓博士捐资1亿元设立载人航天基金会,专门奖励从事国家载人航天工程的优秀科技工作者。至今,基金会已先后拿出5790万元,对执行飞天任务的航天员和载人航天领域的科技人员368人次进行了奖励,载人航天工程全体同志深受鼓舞和激励。
他也勉励在校学生说,载人航天是当今世界高新技术发展水平的集中展示,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中国空间站,是建设科技强国、航天强国的重要引领性工程,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标志性成果。吴杰告诉同学们说,要想成为航天员,翱翔浩瀚宇宙,探索未知太空,除了要有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和飞天的梦想外,还须要精研科学,克服各种困难,经历多种常人难以承受的专业训练。他也期待,藉助此类交流活动激发学生们学习科学、崇尚科学的兴趣,从小培养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宪梓精神”铸人铸魂
“我是宪中学子,我要肩负起成年人的责任……以我壮志激情,创造崭新未来,以我火红青春,建设锦绣中华。”5月5日,曾宪梓中学2023年成人宣誓仪式举行,全体高二同学面向国旗庄严宣誓,仪式感满满。
举办成人礼是曾宪梓中学的传统,亦是该校德育开展工作的缩影。秉承“教学生3年、为学生着想30年”的育人思想,一直以来,曾宪梓中学把德育教育作为学校重点工作之一,实行多元德育模式铸人铸魂。
“每年我们要组织学生重走‘宪梓求学路’,清明节祭奠先烈。”林敏介绍,新生培训第一课,学校也安排老师通过讲述曾宪梓先生的故事,激励学生弘扬“宪梓精神”。
此外,曾宪梓中学充分挖掘“宪梓精神”内涵,通过开展主题班会、养成教育月等每月一主题的德育活动,实行“三声文化”(读书声、口号声、唱歌声)“星级宿舍评比” “我与校长面对面” “三育人”等活动,定期开展跑操授旗仪式和专家励志演讲等大型活动,推行志愿者服务证、才艺证、体能证、诚信证“四证”机制模式等,先育人再育才。
“推行‘四证’主要是为了鼓励学生们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上全方面发展。”学生科副科长刘情介绍,目前,该校至少有2200名学生获得了体能证、诚信证,1200名学生获志愿者服务证、超600名学生获才艺证。
潜心育人润无声,一代代宪中的学子走出梅州,始终不忘“挖井人”,回馈着母校的培育之恩。近四年,每届毕业生自发美化校园,勇拓园、崛起园、展翮园、思源园等精致园林无不彰显学子对母校的感恩之情。校友张德兆捐赠创客室,校友彭顺丰捐赠元宇宙教室、太空天体科普馆,校友张定武捐款总金额500多万元……次次捐赠、笔笔捐款,均可见宪中人身上的“宪梓精神”。
如今,曾宪梓中学已走出了几十位有一位影响力的国家科研人才、上市公司总裁,优秀的校友遍及海内外,他们活跃在各个行业领域发光发热。身虽在外,但“勤俭诚信”的校训始终指引着他们秉承爱党爱国爱家的初心做人做事。
“我们力求办学质量一年比一年好,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让每个学生都能平等享受优质教育。”林敏校长表示,接下来,该校将加强“教学文化”构建,密切与高校的联动,探索建立“双高联盟”,推动学校教育高水平、高质量发展。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11/18/yj9RKDUGQlat73akOvsWT9THCIXmpDYzrXV.png